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敏华  金尧  汪苏英 《新中医》2021,53(2):63-65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观察2组治疗后1周、2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DD、Hcy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DD、Hcy、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0、5.56%,对照组分别为11.11%、2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片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力学指标,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七厘散加减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6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利伐沙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七厘散加减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期间炎症因子、Hcy、血液流变学指标、D-D、FIB变化情况,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和皮下淤班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7 d、14 d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FIB、D-D、TNF-α、CRP、IL-1、IL-6、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皮下淤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厘散加减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脉络宁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40例拟行脊柱外科手术且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联合脉络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腘静脉内径(POPV)、股浅静脉内径(FSV)、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OPV、FSV、FDP无明显波动(P均 0. 05),D-D水平显著升高(P 0. 05),对照组POPV、FSV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均0. 05),FDP、D-D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观察组(P均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脉络宁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较单用利伐沙班好,治疗后患者凝血功能明显改善,下肢静脉血管内径无明显变化,患者用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为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用药物。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脑出血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较满意,利伐沙班比低分子肝素对行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膝骨性关节炎预防效果更优,低分子肝素及其联合丹参川芎嗪、低分子肝素及其联合生骨胶囊对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和脊柱外科手患者的预防效果较好;联合应用脉络舒通颗粒、双嘧达莫和血栓通的治疗效果较好。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合理应用低分子肝素,不断提高预防和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为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用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后或长期瘫痪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总计50例。结合治疗方法不同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5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口服华法林,观察组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口服利伐沙班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消退时间以及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效果总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综合性药物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预后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抗凝对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行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甲组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腹部皮下注射2次/d预防深静脉血栓,乙组术后应用利伐沙班10 mg口服1次/d预防深静脉血栓,2组患者都于术后12 h开始给药。观察2组患者隐性出血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组髋关节置换隐性失血平均565 mL,膝关节置换隐性失血平均753 mL;乙组髋关节置换隐性失血平均459 mL,膝关节置换隐性失血平均624 mL。2组髋、膝关节置换失血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低分子肝素相比,利伐沙班能减少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隐性失血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溶栓术后加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持8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置管溶栓,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数据采用SPSS 18.0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周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管溶栓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络方联合利伐沙班片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9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伐沙班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自拟益气活络方内服治疗,15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统计治疗期间及随访3个月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测量治疗前后下肢周径,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监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1)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4%,差异性显著(P0.05);(2)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下肢大腿周径差和小腿周径差均有所缩小,而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差缩小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差异性显著(P0.05);(3)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各指标改善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4)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hs-CRP、IL-6、IL-8、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络方联合利伐沙班片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缩小下肢周径,其机制与药物协同作用改善髋关节术后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发挥抗炎作用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利伐沙班用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桃红四物汤联合利伐沙班用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一般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病情况及用药安全性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病率(4.3%)显著低于对照组(2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381,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皮肤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均未发生药物过敏反应。说明两种药物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桃红四物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较单纯的利伐沙班显著,安全性基本相当,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7,(12):1745-1746
目的:观察清营凉血化瘀汤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采用清营凉血化瘀汤联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利伐沙班治疗。观察治疗14d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栓再通率、临床症状及体征(肿胀与疼痛)、相关生化指标(D-二聚体、白介素-6、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对比出血风险。结果:研究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和84.8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下肢肿胀、疼痛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改善更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D-二聚体、白介素-6、C-反应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清营凉血化瘀汤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提高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减轻下肢肿胀及疼痛,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血栓再通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汤联合利伐沙班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均进行戒酒、戒烟、控制血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利伐沙班,每次1片,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祛瘀生新汤治疗,每日1剂。术后14 d,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术后1 d及术后14 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及全血高切黏度),凝血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结果:术后14 d,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P0.05)。术后14 d,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及全血高切黏度水平分别为(1.32±0.16)mPa/s、(36.34±3.53)%、(25.34±2.76)%及(2.91±0.28)mP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观察组D-D、FIB、APTT及TT等凝血指标,CRP、IL-8及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瘀生新汤联合利伐沙班可较好的防止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伊诺肝素钠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初次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02例,男42例、女60例;年龄24~79岁,中位数55岁;全髋置换72例80髋,全膝置换30例33膝。随机分为2组,利伐沙班组54例,术后口服利伐沙班片抗凝;依诺肝素钠组48例,术后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抗凝。观察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2组患者失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第5天,2组患者实际失血总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433.02±565.31)m L,(1405.13±575.28)m L;t=0.246,P=0.805;(615.28±291.99)m L,(509.28±308.35)m L;t=1.782,P=0.078;(817.74±435.82)m L,(895.85±468.64)m L;t=0.872,P=0.385]。102例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利伐沙班和依诺肝素钠用于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抗凝治疗,均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安全性好,两者对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赤芍甘草汤联合利伐沙班片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5例,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自拟赤芍甘草汤,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部分APTT、PT高于对照组(P<0.05),D-Dime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Il-1β、IL-18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3.68%(P<0.05)。结论:自拟赤芍甘草汤联合利伐沙班片能够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凝血功能,降低炎症水平,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利伐沙班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利伐沙班预防效果优于低分子肝素但不及祛瘀通脉汤,利伐沙班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和中药方剂预防效果优于单用利伐沙班。单用利伐沙班治疗效果优于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钠,自拟赤芍甘草汤联合利伐沙班优于单用利伐沙班。药师应根据医院收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利伐沙班及其联合用药,预防和治疗下肢静脉血栓,保证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利伐沙班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9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术后患者采取利伐沙班治疗,可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分析运动疗法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该院在2016年1~11月期间接受诊治的80例骨关节炎患者选取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之后进行持续的被动运动训练,研究组的患者则在术后持续运动被动训练的基础上再实施运动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1周股静脉血流峰度以及平均速度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被动运动训练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能够有效的预防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髋关节骨折术后应用桃红四物汤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行髋关节骨折手术,术后给予利伐沙班片并行物理疗法,观察组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观察组优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小腿和大腿围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骨折术后用桃红四物汤可使凝血功能指标改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黎海妮 《环球中医药》2013,(Z2):153-154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术后患者80例进行本次研究,按照入院先后划分为研究组(利伐沙班治疗组)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各40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引流量和DVT发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在术后DVT发生率和术后48h引流量方面的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前术后未出现凝血指标异常变化。结论利伐沙班用于预防骨科术后DVT形成,可取得较低分子肝素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且无大出血发生,安全有效,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应用中医药预防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药,对照组采用西药,通过进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血小板计数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血小板计数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有明显差异.结论:中医药可以更有效的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3例拟行全膝关节置换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142例和观察组1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入组时)、护理后(出院时)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期间功能锻炼和物理预防措施的依从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健康知识与护理前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均0. 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期间功能锻炼和物理预防的时间依从性、次数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