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目的 观察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方法,对照组则应用传统艾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腰腿痛均缓解,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2.50%,高于对照组的65.00% (P<0.05).VAS、FMA、BI、SS-QOL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304-1306
目的:观察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病的机制机理。方法:选择8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方法,对照组则运用传统艾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以国际公认并广泛采用的腰腿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及临床疗效为观察指标,在治疗4周后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腰腿痛均缓解,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2.5%高于对照组65.0%(P<0.05),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推拿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120例腰腿痛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艾灸治疗,实验组接受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腿痛患者接受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有助于疼痛症状的改善,进而改善生存质量,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石新 《山西中医》2011,27(11):35-36
目的:观察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配合灸疗对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配合灸疗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推拿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经4周治疗后,观察肩部疼痛评分(VAS)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肩痛均有所缓解,且治疗组肩部疼痛评分(VAS)优于对照组。结论: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配合灸疗是治疗卒中后肩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配合宣氏强刺激推拿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患者,共计12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配合宣氏强刺激推拿法治疗组(n=60例)和传统推拿法对照组(n=60例)。两组患者治疗均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在3个疗程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3个疗程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配合宣氏强刺激推拿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得了较之传统推拿方法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压痛点强刺激推拿,对照组予以传统推拿,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3%、对照组8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质针联合强刺激推拿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由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导致的腰腿痛患者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每组各31例。A组为强刺激推拿治疗,B组为银质针治疗,C组为银质针联合强刺激推拿治疗。其中,强刺激推拿治疗每周3次,银质针治疗每周1次,2周后进行VAS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VAS均较治疗前降低(PO.05),C组降低尤为明显,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方面,C组87.10%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C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联合强刺激推拿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近期疗效肯定,且优于单纯强刺激推拿或银质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纤维肌痛合剂配合推拿治疗对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口服纤维肌痛合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压痛点数量及FIQR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76%,对照组有效率为62.0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压痛点数量及FI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肌痛合剂配合推拿治疗PFS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I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肩部经筋排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手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AS)及Fugl-Meyer评分(FMA),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及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排刺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18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电针+穴位敷贴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各5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6%(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手肿胀程度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手肿胀程度和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和手肿胀程度均少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口服配合推拿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口服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电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口服配合推拿电针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患者腰腿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运动功能及患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同时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手的肿胀程度,运用上肢功能评定量表(Fugel?Meyer,FMA)的患肢疼痛程度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检测两组患者腋静脉、肘静脉、肱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的肿胀程度明显减轻(P0.治疗后的FMA评分显著升高,VAS评分显著降低(P0. 05),治疗后,研究组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腋静脉、肘静脉、肱静脉的PSV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腋静脉、肘静脉、肱静脉的PS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可提高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肢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推拿与高压氧结合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推拿+高压氧组)和对照组(高压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中间休息5d进行第二疗程,共治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手部肿胀、疼痛评分(VAS)、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及甲襞微循环积分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手部肿胀、疼痛评分(VAS)、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及甲襞微循环积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推拿配合高压氧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循经远取动法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循经远取动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FM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远取动法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指针按压远端阿是穴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2组以相同的方法找到远端阿是穴,在治疗过程中均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组以指针按压远端阿是穴,对照组以强刺激针法针刺阿是穴,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0 min颈部视觉模拟评分(VAS);2组患者治疗1 h由治疗所致阿是穴处疼痛VAS评分与治疗前颈痛VAS评分比较;比较2组患者治疗10 min的显效率和痊愈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min VAS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10 min 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1 h由治疗所致阿是穴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颈痛VA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比较治疗10 min治疗组显效率为100.0%(39/39),与对照组的97.4%(38/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in治疗组痊愈率为97.4%(38/39),优于对照组的46.2%(18/3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指针按压远端阿是穴联合运动疗法与强刺激针法针刺远端阿是穴联合运动疗法是治疗落枕的有效疗法,指针按压远端阿是穴联合运动疗法在治疗10 min痊愈率方面优于强刺激针法针刺远端阿是穴联合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除痹通络汤外用配合循经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远期疗效及对其疼痛程度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颈肩腰腿痛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循经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除痹通络汤外用治疗。10天1个疗程,2组均治疗4个疗程,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睡眠质量(PSQI)、疼痛程度(VAS)、腰椎功能(JOA)、肢体运动功能(FMA)、肩关节功能(C-M)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期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77.9%(P0.05);治疗后2组患者ADL、JOA、FMA、C-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PSQI、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除痹通络汤外用配合循经推拿能有效促进颈肩腰腿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轻其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全经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全经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化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VAS)和水肿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MA、VAS及水肿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FMA、VAS及水肿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经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针刺外劳宫穴强刺激治疗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外劳宫穴强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8星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患侧肢体肌张力测定)、FMA(患侧手运动功能测定)、ADL(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MAS、FMA及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AS、FMA及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外劳宫穴强刺激是一种治疗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短时强刺激颈肩穴治疗颈肩综合征的即时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颈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安慰组,每组32例。安慰组予安慰按摩,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治疗组予短时强刺激颈肩穴。各组均治疗单次后观察即时疗效,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及颈椎临床评价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试验期间,脱落病例4人,均为安慰组病例;最终完成试验者92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及安慰组28例。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评分降低比对照组及安慰组更加显著(P0.05),而对照组与安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UCL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UCL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评分增高比对照组及安慰组更加显著(P0.05),而对照组与安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评分增高比对照组及安慰组更加显著(P0.05),而对照组与安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强刺激颈肩穴的即时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颈肩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穴透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经穴透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MA评分均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疗法相比,经穴透刺法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患者患肢疼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