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健脾补肾方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以及HBe Ag、HBV-DNA转阴率。结果: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ALT、AST、TBil、血清HA、LN、Ⅳ-C、PCⅢ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以及HBe Ag、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在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和抑制病毒复制方面明显优于单一恩替卡韦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性反应、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复方甘草酸苷等常规护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Ⅳ胶原(Ⅳ-C)、层粘蛋白(LN)]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GF-β1、hs-CRP、TNF-α、ALT、AST、HA、Ⅳ-C、L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TGF-β1、hs-CRP、TNF-α、ALT、AST、HA、Ⅳ-C、L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加拉米夫定组38例与恩替卡韦组42例,比较两组肝功能、肝硬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ALB高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TBIL、ALT低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治疗前,两组HA、LN、Ⅲ-C、Ⅳ-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HA、LN、Ⅳ-C低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Ⅲ-C高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延缓肝硬化,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护肝降酶药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10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均给予益肝灵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AST、ALT、TBil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纤维指标LN、HA、PⅢP、Ⅳ-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恩替卡韦联合护肝降酶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用护肝降酶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1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0例健康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 Ⅳ-C)、层黏连蛋白(LN) 水平,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A、PC-Ⅲ、Ⅳ-C、LN、ALT及AST水平均高于健康者 (P<0.05),但HA、Ⅳ-C与ALT、AS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黄蛰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分别应用恩替卡韦和大黄蛰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HA、LN、PIIIP、CⅣ)水平、肝纤维化程度评分与炎症活动度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黄蛰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逆转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常德市石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肝硬度(LSM)、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AST、ALT、TBil、HA、LN、PCⅢ、Ⅳ-C、HBV-DNA、LSM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作为护肝药物辅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确切,利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改善,并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使用苦参素(OM)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肝纤维化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CHB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观察组使用OM联合ETV治疗,对照组使用ETV治疗,均治疗48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sAg、HBeAg、HBV-DNA转阴情况,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HBV-DNA水平,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HBsAg、HBeAg、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HBV-DNA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HB患者使用OM联合ETV治疗,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缓解肝纤维化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乙肝抗纤丸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收治的8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乙肝抗纤丸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HA、PIIIP、IV-C、LN等肝纤维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HA、PIIIP、IV-C、LN等肝纤维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TBi L、ALT、AST、Alb等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TBi L、ALT、AST、Alb等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抗纤丸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乙肝肝硬化,有利于改善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27-372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病毒载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PCⅢ、LN、CⅣ等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IL-6、IL-8、CRP、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12个月后观察组ALT、AST等肝功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HA、PCⅢ、LN、CⅣ等肝纤维指标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IL-6、IL-8、CRP、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有效降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病毒载量,减少纤维化,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11.
柴保山 《临床医学》2021,41(11):116-118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7月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肝功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9%(43/47),对照组为72.34%(34/4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eAg阳性率为25.53%(12/47),低于对照组[55.32%(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N、H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N、H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提高疗效,降低HBeAg阳性率,抑制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仅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HBV-DNA水平与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后两组ALT、AST、ALB、TBIL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beAg转阴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促使HbeAg转阴,对疾病康复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以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肝爽颗粒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肝功能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比治疗前低,且联合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应用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可有效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对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水平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对控制疾病进展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鸡骨草胶囊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对肝功能、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清细胞外基质(ECM)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HB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52例纳入对照组,将采用鸡骨草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48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TGF-β1、ECM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乙肝病毒e抗原(HBe Ag)转阴率(56.25%)高于对照组(2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层粘连蛋白(LN)、儿童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等血清细胞外基质(EC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骨草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CHB患者,能够增强抗病毒作用,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芎嗪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川芎嗪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前Ⅲ型胶原蛋白(PC-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层黏蛋白(LN)。速率法检测患者肝功能各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氧化法测定患者总胆红素(TB)。结果 2组治疗前血清各肝纤维化指标无显著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明显降低。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间无显著差异。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肝功能各指标明显降低。2组ALT、AST、TB的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强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8例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另选择同期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7例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随机对其中42例恩替卡韦治疗者、36例阿德福韦酯治疗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个月行肝组织穿刺术作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评分比较。结果恩替卡韦组患者治疗12、24个月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8.4%、80.4%,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的31.1%、41.9%(P均<0.05);2组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LN、HA、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且恩替卡韦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P均<0.05)。恩替卡韦组治疗后24个月组织学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评分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与抗病毒疗效密切相关,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较阿德福韦酯更能抑制HBV复制,可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门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肝门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缩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替诺福韦酯联合还原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并应用还原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替诺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及肝纤维四项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AST、TBil、PTA生化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酶(HA)、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CⅢ、C-Ⅳ、LN、HA、HBV-DNA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联合应用替诺福韦酯与还原谷胱甘肽治疗可发挥良好的抗病毒和抗纤维化作用,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该联合用药方案值得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乐欣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肝乐欣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炎症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并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HA、L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hs-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乐欣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有效延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对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肝脾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两组静脉血中HBV DNA水平、肝功能指标、纤维化指标及肝脾影像学指标。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BV 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门静脉内径(Dpv)、脾厚度及脾静脉内径(Dsv)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较好,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