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107年9月入院治疗的糖尿病前期患者71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70名,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入院后次日早晨空腹取静脉血3mL,完成血清分离后采用日立7600型生化分析仪中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观察组对于确诊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14±0.41)%,空腹血糖水平为(6.36±0.55)mmol/L,均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5.36±0.33)%,空腹血糖水平为(5.01±0.51)mmol/L(P0.05)。观察组经过饮食、运动干预后血糖水平得到下降,尚未有1例患者演变为糖尿病。结论将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用于糖尿病前期中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情况。结果: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骅市高碘地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特点,前瞻性探讨其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甲亢患者120例(甲亢组)与健康志愿者100例(对照组)进行血液生化及颈动脉彩超检查,观察2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以及颈动脉斑块形成、血管狭窄情况。结果甲亢组血FT3、FT4、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甲亢组颈动脉IMT、斑块数和狭窄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甲亢影响血糖、血脂代谢,促进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的价值。方法:在长沙市中心医院于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内,选择4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择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者均进行肝功能检测,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谷氨酞转移酶(GG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梅毒螺旋体抗体(TP)、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直接胆红素(DBIL)。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肝功能水平异常,提示患者可能有肝损伤,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该定期接受肝功能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丙基硫氧嘧啶对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规律服用丙基硫氧嘧啶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确诊后未能定期进行检测甲状腺功能自行停药或者拒绝药物治疗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妊娠结局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首次检查时和分娩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_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总甲状腺素(TT_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水平。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1.62%,对照组为34.8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为39.5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前,观察组患者TSH水平明显高于首次检查时和同期对照组(P均0.05),FT_4、FT_3、TT_4以及TT_3水平均明显低于首次检查时和同期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妊娠合并甲亢可以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甲亢对孕妇以及新生儿的危害,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脑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结果 50例冠心病患者中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23例(46%),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9例(18%),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13例(26%),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1例(2%),甲状腺功能正常27例(54%)。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甲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甲状腺功能正常组TC、TG、LDL-C与甲减组及亚临床甲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常合并甲减及亚临床甲减,其血脂代谢异常程度比冠心病未合并甲减及亚临床甲减患者更为严重,应对冠心病患者及早完善甲状腺功能检查,合理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时甲状腺激素(TH)对血脂、血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甲亢患者(甲亢组)65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5例,比较甲亢组治疗前和对照组间的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并对甲亢组中TH与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甲亢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甲亢患者治疗前血清GLU高于对照组,而TC、TG、HDL-C、LDL-C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C、HDL-C、LDL-C浓度与FT3、FT4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甲亢患者治疗后血糖和血脂代谢指标异常均有所逆转,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亢时TH水平的异常升高会对糖、脂类的代谢产生影响,导致其异常;但TH水平得到纠正后,血糖及血脂异常指标均有逆转,提示临床治疗应以纠正甲状腺功能异常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诊疗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高州市分界镇中心卫生院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正常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分别对两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测后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测后腹血糖水平(10.64±3.94)mmol·L~(-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9.97±1.53)mmol·L~(-1)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体检者空腹血糖水平(6.25±1.24)mmol·L~(-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4.33±1.23)mmol·L~(-1)(P0.05)。结论:糖尿病诊疗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具有较高的运用意义,通过采用两种检测方式能有效诊断糖尿病,从而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进行治疗,促进患者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围手术期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诊治的80例甲亢患者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围手术期间40例行综合护理(研究组),40例行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负性情绪情况。结果:研究组自我护理、功能锻炼、饮食、甲状腺疾病及手术知识评分(4.87±0.76)分、(4.61±0.57)分、(4.59±0.68)分、(4.69±0.37)分、(4.43±0.67)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而焦虑及抑郁评分(40.13±4.21)分、(49.91±5.23)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甲亢患者行综合护理可改善负性情绪,提高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兴宁市人民医院接受体检与医治的4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以及48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设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为观察组,比对两组肝功能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以及观察组肝功能的复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与FT_4、FT_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两组对象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2周后A组与B组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4周后A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甲亢患者接受肝肾功能检验对疗效评估与临床诊断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丹栀逍遥散配合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胰岛素泵治疗,研究组42例给予丹栀逍遥散配合胰岛素泵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8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以及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对比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餐后2 h血糖(2hPG)、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丹栀逍遥散配合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疗效更好,可明显降低血糖,改善甲状腺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检测东莞仁康医院从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空腹条件下其血糖含量以及进食后2 h其体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予以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有42例,其中女性患者有28例(66.7%),男性患者14例(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较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有所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的患者占据的比例较高,予以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作用显著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变化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5 月到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 43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0 例甲状腺瘤患者、39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设为结节组、腺瘤组、甲亢组,另选同期 40 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均进行甲状腺功能、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检 测,比较各组之间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各甲状腺疾病组的凝血指标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结节组、 腺瘤组和甲亢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血小板计数(PLT)、大 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节组、甲亢组和腺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结果与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甲 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甲状腺功能亢 进患者均存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紊乱,临床需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避免血栓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2型糖尿病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葛根芩连汤。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5.7±1.4)、(7.3±1.1)、(7.2±1.6)]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2±1.1)%均低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5%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对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水平有积极影响,能有效改善口干口渴、怕热多汗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痛的临床症状,总结分析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煤炭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病症的特点和治疗进行总结。结果60例患者中30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亢之后血糖控制不稳定,使用降糖药物量增加,甲亢控制以后,降糖药物减少。20例甲亢患者合并糖尿病后,抗甲状腺药物增加。10例同时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病症较难控制,抗甲状腺和降糖药物增加。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需要同步治疗甲亢及糖尿病,避免单一病症控制不稳形成病症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干预对糖耐量受损(IGT)患者糖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耐量受损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以生活方式指导,针刺组加用电针干预12个疗程,取穴肾俞、脾俞、肺腧、足三里、三阴交。评价针刺对IGT患者糖代谢指标的疗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干预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2.5%(33/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0%(5/20),P0.05;与对照组相比,针刺组Hb A1c显著降低[针刺组(5.16±0.42)VS对照组(5.93±0.38)](P0.05),2h PBG显著降低[针刺组(7.08±0.74)VS对照组(9.93±1.87)](P0.05),两组FBG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刺干预能够改善IGT人群的糖代谢指标,可作为防治糖尿病前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甲亢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以甲亢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保肝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疏肝清瘿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中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的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氮酸(TT3)、总甲状腺激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清瘿汤治疗甲亢合并肝功能异常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痛风与糖代谢异常及血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痛风患者48例为痛风组,选择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高尿酸血症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尿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痛风组除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外,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2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原发性痛风易伴发糖代谢异常与血脂代谢紊乱等,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市石排医院2017年1月至12月接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8名为观察组,同时选该院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72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时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结果对观察组中的88例患者进行分组:低值组、中值组以及高值组。综合分析各组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并对其做出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依次为(4.79±0.82)mg·mmol~(-1)·Cr~(-1)、(5.10±0.60)%,明显比对照组的(0.92±0.15)mg·mmol~(-1)·Cr~(-1)、(8.70±2.4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高值组相比,低值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值组和中值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可显著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观察复方甲亢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复方甲亢汤加常规西药治疗)与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3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分级积分、FT3、FT4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SH水平有所提高,观察组患者上升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甲亢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