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执行功能训练对颅脑创伤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虎门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颅脑创伤后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受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常规康复治疗和执行功能训练。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ADL,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评分。结果:在训练前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后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ADL平均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后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A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执行功能训练对颅脑创伤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与ADL能力。  相似文献   

2.
谷秀萍 《河北中医》2012,34(7):1078-1079
预见性护理程序通过整体评估,可在第一时间内发现患者身上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也叫超前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准备护理前以及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护理重点,及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实现由被动救治向主动抢救的转变[1].而颅脑创伤患者往往病情重,发展快,病死率高,因此应重视发病后“黄金1h”和“白金10 min”内的抢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探讨对颅脑外伤患者给予针灸、认知训练联合治疗后其认知障碍恢复程度,总结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4例于我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47例,接受中医针灸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47例,接受一般颅脑外伤后康复治疗、训练以及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在试验前后分别接受建议精神状态评分(MMSE),试验后两组患者追加Barthel指数(MBI)评价其认知恢复程度。两组患者治疗后接受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其生活质量水平。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MMSE、MBI评分改善程度明显提高,其认知功能恢复更为良好(P0.05)。实验组患者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中医针灸疗法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可以明显提高颅脑外伤患者康复后认知障碍恢复程度,提高其外伤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患者应用全方位护理的效果。方法:84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骨科患者应用全方位护理可获得良好护理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Wii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平衡功能训练,治疗组则应用Wii进行训练,观察两组患者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4周的平衡功能训练后,治疗组Fugl-Meyer平衡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训练中,Wii训练可显著改善其平衡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娱乐性,辅以视觉反馈和人机互动可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冷刺激对重度颅脑创伤后昏迷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重度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抗炎、降颅压、改善脑缺氧、静脉加鼻饲营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冷刺激口唇、舌面、咽部、颊部内外面、颌下的办法。15 d后判断2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比较2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血红蛋白量、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TSF)。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冷刺激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营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脑外伤是头颅部位尤其是脑组织的创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颅脑损伤的原因多为交通事故、工伤、运动损伤、跌倒和撞击等原因伤及头部所致。临床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外,配合使用康复措施也具有深远意义。目前医学实践的结论认为康复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越好。我科对35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8例,依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联合应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不同时间点下的Fugl-Meyer运动功能、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量化评分水平差异及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不同时间点下研究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化评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不同时间点下研究组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量化评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当中联合应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便秘、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帕金森病患者肢体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甲组行常规护理,而乙组则实施多项护理干预,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乙组UPDRS评分明显低于甲组,而Barthel评分则明显高于甲组(P0.05);且乙组Hoehn—Yah五期分级疗效相比较甲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帕金森病患者中采用多项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促使其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组式训练运用于偏瘫患者功能康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首次发病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训练模式,观察组进行小组式训练,并在训练前、训练1个月及出院前分别进行功能评估,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定标准(FMA)评分、Barthel指数、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个月及出院前观察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C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小组式训练应用于偏瘫患者功能康复中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各项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创伤评估对于急诊创伤患者在院内转运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9月在本院急诊科救治且需院内转运的创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仅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护理人员临床经验进行伤情判断后转运,观察组严格按照创伤评估流程进行创伤评估后分级转运,比较两组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患者和家属对转运的满意度以及接收科室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收科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的创伤评估程序可提高急症创伤患者在院内转运中的安全性,并可提高患者、家属及接收科室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神经源性膀胱是骶髓平面以上脊髓损伤临床常见合并症之一[1].这种排尿障碍可终身存在,并可导致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肾积水,严重者可造成肾功能不全甚至死亡.我院将Orem自理理论运用于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CU护理措施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后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于我院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应用ICU护理措施,对两组的疾病控制有效率、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有效率(97.06%)比对照组(73.53%)高(P <0.05);研究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SF-36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76%)比对照组(47.05%)低(P <0.05)。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后应用ICU护理措施效果理想,不仅可以有效推动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的提高,还可以降低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腕踝针联合肌力训练在踝关节创伤后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8月纳入60例踝关节创伤后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肌力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3周比较2组患者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在治疗颅脑创伤致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将75例颅脑创伤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生脉注射液治疗组)及对照组(阿托品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脉搏、 瞳孔、神志、呼吸、血压及一般情况;结果 :1、治疗组在纠正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效果予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治疗组对瞳孔干扰较对照组小,3、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头痛、烦躁、口干、视物模糊的临床症状,治疗组仅少数出现口干,而无其余症状;结论:生脉注射液能纠正颅脑创伤致心动过缓,且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7.
邢文  吕锋  杨丽  姚岚  凡荣 《环球中医药》2013,(Z2):234-235
结合我院既往对重型创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提炼总结与现阶段运行成效,提出以创伤患者为中心的融合院前规范化急救、院内整体优质护理、院后延续化服务为一体的全程整体护理管理模式,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训练计划在(下肢骨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94例下肢骨伤患者作为参考对象,进行平均分组,主要分为C组和D组。对C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方法,对D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训练计划,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临床疗效、总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D组下肢骨折患者的总临床疗效高于C组,总护理满意率高于C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C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训练作为医学康复的重要方式,主要是通过护理训练这种方式使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到正常自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将康复护理训练计划应用在(下肢骨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中,有计划地对患者在住院期间及院外进行康复护理,以便达到促进下肢骨折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治疗创伤骨科患者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6月来医院救治的创伤骨科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骨科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中医护理。结果: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同时进行中医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临床有效率和恢复率两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患者的基础护理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患者的恢复效果更佳显著,而且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