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儿手足口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以2017年1—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该院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疾病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掷币随机法,将之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小儿手足口病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二代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小儿手足口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病情及疾病的传播,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济南市市中区儿童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方法。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184例患儿作为该次研究的对照组,将2017年6月—2018年5月184例患儿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洗手措施,给予观察组患儿实施预防控制措施,对比两组患儿手足口的发病概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病率(4.89%)低于对照组患儿(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控制措施来预防手足口疾病,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儿童手足口疾病的发病率,而且还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保护儿童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与探讨干扰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6月—2016年6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小儿重症手足口症的患儿80例,随后将其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干扰素治疗,而观察组在使用干扰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评判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1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症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1日-2015年6月1日本院收治的16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单纯炎琥宁治疗,同时给予观察组患儿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促使其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扰素结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干扰素结合炎琥宁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之后,观察组患儿在用药之后的退热时间、手足口部位的疱疹实际消退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采取干扰素结合炎琥宁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用药之后手足口部位的疱疹实际消退时间、实际退热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三伏贴防治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汕尾市妇幼保健院使用三伏贴治疗的呼吸道疾病患儿,将115例患儿按照护理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57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5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将两组呼吸道疾病患儿的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呼吸道疾病患儿的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使用三伏贴防治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发作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急诊科1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要低。结论: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十分明显,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可以将其用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8.
凉血解毒汤为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阿昔洛韦静脉点滴治疗;治疗组加用凉血解毒汤治疗,5 d为1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热退、手足疱停、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总疗程的不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热退、手足疱停、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总疗程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解毒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较单纯用西药更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小儿手足口病患者42例,分成实验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儿仅使用炎琥宁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以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20%,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消失时间、空腔疱疹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总体治疗有效率较好,能够促进患儿口腔溃疡以及疱疹的恢复,可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用于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到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共6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疾病中应用健康教育,能显著提升护理质量,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并且能降低护理纠纷和差错率,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会珍  王琳 《中国中医急症》2015,(2):217-218,270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儿135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70例,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组均予一般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蓝芩口服液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之81.54%(P<0.05);试验组的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后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蓝芩口服液辨治小儿急性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地缩短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小儿厌食症患者,观察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这个时间段作为取材区间,总计选取小儿厌食症患儿206例,根据患儿的入院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入院较早的103例患儿为对照组并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入院较晚的103例患儿为观察组,给予患儿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下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患儿家属对治疗工作的满意情况,综合分析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治疗的应用效果。结果:(1)治疗工作开展前研究选取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内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研究选取两组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内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内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优势(P<0.05),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P<0.05)。(4)患儿及其家属对观察组内治疗方法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厌食症患者,临床应用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治疗,临床疗效高,治疗操作简单,对于改善患儿厌食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效果得到患儿及其家属的广泛认可,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153-215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方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80例手足口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阿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手足口病方(糖浆剂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后免疫球蛋白Ig G、Ig M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g 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g G、Ig M低于对照组,Ig 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方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可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利巴韦林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O.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手足口患儿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给予189例手足口轻症患儿常规抗病毒药物等治疗基础上,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113例患儿接受中医辨证论治汤剂治疗(中药汤剂组),太和县人民医院76例患儿接受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泡腾片组),观察两组的住院日和疱疹消退情况.结果 泡腾片组住院日(2.9±0.3)天,中药汤剂组住院日(5.0±1.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出院时,泡腾片组疱疹消退73例,未尽3例;中药汤剂组消退4例,未尽10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莲清热泡腾片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能缩短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疱疹消退时间和住院日,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腹泻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予中医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患儿各时间段腹泻次数及疗效性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腹泻次数减少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疗效性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应用中医推拿疗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制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制小儿腹泻贴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66%,对照组患儿的痊愈率为44%,两组患儿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患儿8例有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3例体重下降,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应用自制小儿腹泻贴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与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病情恢复情况以及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治疗以及护理后,两组患儿的病情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儿的病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病情的临床效果显著,症状消失时间较短,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调理在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小儿高热惊厥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相应的体质调理,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结果:1年内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医体质调理对小儿高热惊厥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可增强患儿体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患儿仅采用单一的干扰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结果在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手足疱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炎琥宁联合干扰素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好、疗效明显,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