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 RH-A)方案在卵巢高反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的卵巢高反应患者共1 916个周期,分成两大组:A组为采取Gn RH-A方案的共480个周期;B组为采取黄体中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长方案的共1 436个周期。再按获卵数进行分组,获卵数15个时为A1、B1组,获卵数≥15个时为A2、B2组。分别比较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助孕结局。结果 (1)A组平均Gn启动剂量、h CG注射日平均雌二醇(E2)值、获卵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活产率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Gn用量[(1 561.89±695.38)IU]及使用时间[(10.8±2.6)d]均少于B组[(1 949.33±795.72)IU,(12.4±2.4)d],A组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10.0%)低于B组(14.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00、0.01)。(2)A1组的平均Gn启动剂量[(134.18±44.08)IU]、Gn用量[(1 499.99±633.93)IU]及使用时间[(10.6±2.9)d]、获卵数(9.8±3.2)均少于B1组[(148.45±82.98)IU,(2 091.19±991.81)IU],(12.6±2.8)d,10.4±2.9],中重度OHSS发生率(2.81%)低于B1组(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0.00、0.00、0.02、0.04);A1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与B1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组Gn用量[(1 598.62±727.94)IU]及使用时间[(10.9±2.5)d]均少于B2组[(1 886.82±683.2)IU,(12.4±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0);中重度OHSS发生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低于B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 RH-A方案能减少卵巢高反应患者的Gn用量及使用时间,控制卵巢高反应人群的获卵数,并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同时降低OHSS发生率,可作为有发生中重度OHSS风险患者的首选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超长方案中根据降调节后的血清E_2水平选择合适的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时间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妇女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临床应用。方法对98例IVF/ICSI-ET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改良超长方案治疗的65例为实验组,根据不孕因素分为A组(EMS性不孕)和B组(非EMS性不孕),A、B组均根据血清E_2水平选择恰当的时机启动Gn;另外行常规超长方案治疗的33例为对照组(C组,EMS性不孕),比较各组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1)A组Gn使用总量[(2 330.4±747.8)IU]明显小于B组[(3 338.7±1 341.5)IU](P0.05),A组的受精率(77.6%)明显高于B组(65.8%)(P0.05),获卵数、妊娠率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A组Gn起始剂量[(192.0±35.3)IU]、使用总量[(2 330.4±747.8)IU]均显著低于C组[(228.8±48.9)IU,(2 828.5±1 129.0)IU](P0.05),A组的启动时间[(35.9±7.4)d]明显大于C组[(28.0±0.0)d](P0.05),A组获卵数(8.8±4.7)也显著高于C组(6.1±3.9)(P0.05),两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改良超长方案中,通过监测降调节后的血清E_2水平,选择恰当的时机启动Gn,可以在不影响结果的情况下减少Gn的用量,特别对于EMS患者更明显,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降调节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高反应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使用低剂量联合扳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采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方案进行控制性促排卵行IVF/ICSI助孕的PCOS患者(n=364)的临床资料,分为低剂量联合扳机组(GnRH-A+低剂量hCG,A组,n=127)和标准扳机组(hCG,B组,n=237)。分析比较因卵巢高反应采用不同扳机方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一般情况和促排卵治疗用药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hCG扳机日血清E_2水平[(19193.9±7837.5)pmol/L]及获卵数(29±9)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15786.8±7104.1)pmol/L,P0.05;24±6,P0.05]。两组患者的ICSI授精率、M_Ⅱ卵比率及双原核(2PN)胚胎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冻存胚胎数(14±6)显著多于B组患者(12±5,P0.05)。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冻融移植周期A组患者胚胎复苏率(62.3%)显著低于B组(77.0%,P0.05)。两组患者的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高反应PCOS患者使用拮抗剂方案基础上,应用减量联合扳机并全部胚胎冻存,不增加重度OHSS发生率,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也得到了满意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现有精子核DNA完整性测定方案进行优化,并探讨其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8日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就诊的拟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194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男方的精液作为对照组(n=194),同一精液经双层密度梯度离心法优化处理后精子混合液作为观察组(n=194)。根据精子核DNA碎片率(DFI)测定结果将对照组及观察组各分为3个亚组,对照A组和观察A组:DFI<15%,对照B组和观察B组:DFI 15%~30%,对照C组和观察C组:DFI≥30%。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DFI值及各亚组间的助孕及妊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DF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55±10.17)%vs.(18.56±11.54)%,P<0.05]。(2)6个亚组间的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胚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个亚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A组、观察B组4组的临床妊娠率(均在65...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玻璃化冷冻成熟卵母细胞过程中不同冷冻时机及解冻方法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7年5月-2009年5月实施辅助生殖周期中因不同原因接受成熟卵母细胞冷冻及解冻的不孕症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方双侧输卵管梗阻21例,男方无精症9例.将30例患者按照成熟卵母细胞的冷冻时机和解冻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共5例,取卵后4~5 h冷冻且采用常规方法解冻;B组共9例,取卵后2 h内冷冻且采用常规方法解冻;C组共16例,取卵后2 h内冷冻且采用改良法解冻.所有卵母细胞均采用玻璃化冷冻.冻存2~12个月解冻,存活的卵母细胞行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进行胚胎移植.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辅助生殖结局及孕期随访情况.结果 (1)B组和C组患者的卵母细胞存活率[(65±33)%、(72±23)%]、移植周期率(9/9、16/16)均明显高于A组[(16±17)%、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21);B组与C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平均胚胎种植率[(33±38)%]、临床妊娠率(9/16)均明显高于B组[(4±1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40).(2)C组内采用自身胚胎移植、赠卵胚胎移植及供精胚胎移植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8.6±2.1)、(28.0±4.6)、(28.1±3.4)岁]、卵母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3±25)%、(88±10)%、(66±25)%]、受精率[分别为(84.6±0.9)%、(79.3±2.0)%、(82.8±15.0)%]、胚胎种植率[分别为(20.0±44.7)%、(33.0±0.1)%、(41.6±41.7)%]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3/3、5/8)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1例患者行胚胎移植,但未妊娠;B组1例临床妊娠,2个月后胚胎停止发育;C组9例临床妊娠,其中1例妊娠4个月流产,8例已顺利分娩5男婴、4女婴,新生儿染色体及发育均正常,每解冻卵母细胞活产率为5.9%(8/135),平均孕周为(39.4±0.9)周,平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3574±569)g.结论 取卵后2 h内玻璃化冷冻及改良法解冻成熟卵母细胞,可以提高胚胎质量及改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男性继发不育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二胎生育男性不育症患者的基本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市仁和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410例,其中一胎不育患者(A组)264例,二胎不育患者(B组)146例,采用门诊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和精液分析数据,并采用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IIEF-5)调查患者的勃起功能状况。结果在调查的410例男性不育患者中,A组、B组患者的年龄分别是(31.3±5.4)岁和(39.5±4.8)岁(P0.01);合并一种以上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前列腺疾病)的发生率分别是14.8%(39/264)和24.7%(36/146)(P0.05);每月性交次数分别为(9.7±1.2)次和(6.5±1.4)次(P0.01);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生率分别为50.8%(134/264)和70.5%(103/146)(P0.01),其中B组不育者的重度ED发生率为10.3%,明显高于A组不育者的1.1%(P0.01);A组的精子浓度[(39.7±10.6)×10~6/m L]高于B组[(34.6±8.5)×10~6/m L](P0.01),但A组的精子总数[(114.3±33.4)×10~6]少于B组[(150.4±41.1)×10~6](P0.01);A组的a级精子活力12.6%±5.5%高于B组的8.5%±3.2%(P0.01),两者在前向运动精子(a+b)及精子总活动(a+b+c)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二胎生育男性不育患者具有年龄大、合并慢性疾病多、性交次数少、易发生E D、精子质量尚可的特点,临床诊疗工作要给予必要的关注和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新鲜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及冷冻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0年4月1日至12月31日GnRH-ant方案组(A组)259个周期、同期黄体中期GnRH-a长方案组(B组)318个周期,并以38岁为界分为亚组A1(<38岁)、A2(≥38岁)和B1(<38岁)、B2(≥38岁)。在A1与B1组及A2与B2组中,比较A组与B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 A1组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较B1组少,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较B1组低;A1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低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活胎分娩率、流产率及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分年龄段比较,治疗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1组冷冻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新鲜移植。A2组新鲜移植与冷冻移植各项治疗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38岁患者,GnRH-ant方案虽然可减少Gn用药量以及降低OHSS发生率,但临床妊娠率比经典长方案低。在高龄患者中,拮抗剂方案也无明显优势。冷冻胚胎移植可改善临床妊娠率。拮抗剂或长方案的选择使用不影响妊娠后的远期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的相关性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VitB12)水平及其治疗.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沈阳军区第202医院收治的旱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70例(早发组)、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70例(晚发组)、正常妊娠妇女70例(对照组),测定其血浆tH-cy、血清叶酸及VitB12.并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单用叶酸组(A组)及叶酸联合甲钴胺组(B组),两组均给予叶酸5mg,每日3次,B组再加用甲钴胺500ug,每日1次,疗程2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浆tHcy和血清叶酸、VitB12.结果 早发组及晚发组血浆tHcy[分别为(16.34±4.13)umol/L及(11.28±3.54)umol/L]与对照组[(5.77±2.12)umol/L]相比,P<0.01;且早发组与晚发组相比P<0.01.早发组中30例伴高Hcy血症患者经治疗2周后,A组血浆tHcy[(9.18±2.56)umol/L]与治疗前[(16.21±4.04)umol/L]比较,B组血浆tHcy浓度[(8.96±2.78)umol/L]与治疗前[(15.89±3.23)umol/L]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病因可能与患者血浆tHcy显著上升有关;叶酸可能成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超促排卵方案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探讨全部胚胎冷冻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胚胎移植的525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3个周期为新鲜胚胎移植周期,272个周期为同期的复苏胚胎移植周期。纳入的促排卵方案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组(A组)和GnRH-a短方案组(B组)。分别比较两组中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妊娠结局,以及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和复苏胚胎移植周期中2种方案妊娠结局。结果 A组中,新鲜胚胎移植周期(A1组)和FET周期(A2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5.95%和47.71%(P0.05);B组中,新鲜胚胎移植周期(B1组)和FET(B2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7.94%和46.30%(P0.05);A1组和B1组的受精率和可用胚胎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平均获卵数、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B组(P0.05);A2组和B2组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FET并不能显著改善长方案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但可显著提高短方案组的临床妊娠率,提示短方案患者可考虑采用全部胚胎冷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经皮雌激素及口服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疗效及安伞性.方法 选择2007年1月1日-7月31日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的内异症患者28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4例.A组患者于月经周期第2天起给予戈舍瑞林3.6 mg皮下注射,每4周注射1次,共12周;B组患者在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同时加用半水合雌二醇贴剂,每周1/2片贴于腹部皮肤,并每晚口服醋酸甲羟孕酮6 mg,共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第12周内)及月经恢复后的血清激素及骨钙素水平、阴道脱落细胞百分比、疼痛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骨密度及骨量丢失率、绝经症状严重程度(以Kupperman评分表示)等.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清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水平,A组分别为(5.0±2.6)U/L和(29±17)pmol/L,B组分别为(3.0±1.5)U/L和(87±53)pmol/L,均分别低于治疗前水平[A组分别为(17.0±12.2)U/L和(184±194)pmol/L.,B组分别为(15.3±13.6)U/L和(281±242)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B组的雌二醇水平高于A组,FSH水平低于A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的阴道脱落细胞中,A组的底层细胞百分比[(66.2±29.0)%]高于B组[(11.8±28.0)%],中层细胞[(29.1±23.1)%]、表层细胞[(4.0±5.5)%]和伊红染色细胞百分比[(2.3±2.6)%]则分别低于B组[分别为(73.0±25.2)%、(15.2±10.9)%、(10.8±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症状总分及盆腔痛、痛经、性交痛评分,A组分别为(7.43±3.20)、(2.35±1.82)、(4.93±1.98)和(0.14±0.53)分,B组分别为(7.71±2.02)、(2.57±1.60)、(4.86±1.56)和(0.29±1.07)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总分及各项评分[A组分别为(0.14±0.36)、(0.07±0.27)、(0.07±0.27)和0分,B组分别为(0.36±0.50)、(0.29±0.47)、(0.07±0.27)和0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月经恢复后,两组的总分及各项评分[A组分别为(0.21±0.43)、(0.07±0.27)、(0.14±0.36)和0分,B组分别为(0.50±0.65)、(0.29±0.47)、(0.2l±0.43)和0分]也均低于治疗前,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A、B两组的骨密度分别为(0.99±0.06)g/cm2和(0.99±0.10)g/cm2,治疗后A组的骨密度为(0.96±0.06)g/cm2,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的骨密度为(0.98±0.09)g/cm2,也低于治疗前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1);治疗前、后两组间骨密度分别比较,筹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骨量丢失率分别为(-2.77±1.97)%和(-0.93±2.8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治疗前A、B两组外周血骨钙素水平分别为(13±3)μg/L和(13±6)μg/L,治疗后A组外周血骨钙素水平为(17±6)μg/L,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为(16±6)o,g/L,也高于治疗前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两组问骨钙素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A、B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改良Kupperman评分总分分别为(15±7)分和(11±6)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中潮热出汗的发生率分别为93%(13/14)和57%(8/1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雌激素加订服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内异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反向添加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获卵数15个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采用鲜胚移植与全胚冷冻方案后的妊娠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IVF治疗获卵数15个的PCOS患者共441例,根据胚胎移植方案分为两组,鲜胚移植方案组(A组,313例),全胚冷冻方案组(B组,1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B组扳机日的血清孕酮(P)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囊胚移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累计活产率显著高于B组(72.84%vs 63.28%,P0.05),两组患者第一周期(A组鲜胚移植,B组第一次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移植的活产率(47.60%vs 51.56%,P0.05)及胚胎着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00%±33.09%vs 49.08%±36.80%,P0.05)。结论:对于低获卵数(15个)的PCOS患者,鲜胚移植较全胚冷冻方案能获得更高的累计活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妊娠物清除及瘢痕修补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Ⅲ型CSP患者60例,根据病情及患者知情选择原则分A、B两组。A组28例,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腹腔镜下妊娠物清除及瘢痕修补术;B组32例,直接采用腹腔镜下妊娠物清除及瘢痕修补术。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95.6±26.3)ml]少于B组[(156.8±37.7)ml](P0.05);A组住院时间[(6.3±1.3)d]及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26.8±3.6)d]与B组住院时间[(6.1±1.4)d]及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27.2±3.5)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费用[(25 656.4±643.6)元]明显高于B组[(13 966.5±586.7)元](P0.05),两组手术均成功,无子宫切除、严重感染及膀胱损伤及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妊娠物清除及瘢痕修补术治疗Ⅲ型CSP,具有创伤小、费用低、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水平的相关性,评价MMP-1及TIMP-1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脏重新构建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收治的孕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58例,根据左心室肥大和肺动脉高压情况分为:A组:有心慌、胸闷等临床症状,但无左心室肥大者17例;B组:有心慌、胸闷等临床症状及左心室肥大,但无肺动脉高压者15例;C组:有心慌、胸闷等临床症状及左心室肥大,且有肺动脉高压者26例,其中C组患者根据肺动脉压情况又分为轻度[肺动脉压30~49 mm Hg(1 mm Hg=0.133 kPa)]11例,中度(肺动脉压50-79 mm Hg)9例,重度(肺动脉压≥80 mm Hg)6例.另选同期正常妊娠妇女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仪分别测定各组孕妇妊娠晚期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指标,包括左心窒重量指数(LVMI)、舒张未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舒张早期充盈峰(E峰)、舒张晚期充盈峰(A峰)及其比值(E/A);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孕妇血清MMP-1和TIMP-1水平.结果 (1)C组孕妇LVMI为(148±7)g/m~2、LVEDd为(58.9±3.5)mm,E峰为(50±10)cm/s,明显高于对照组及A组、B组(P<0.01);EF为(51.0±4.4)%,E/A比值为(0.6±0.3),与对照组及A组、B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2)C组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LVMI为(150±7)g/m~2、LVEDd为(69.7±3.4)mm,均明显高于轻度及中度孕妇(P<0.01),A峰[(86±8)cm/s]升高(P<0.05);E峰[(44±9)cm/s]下降(P<0.05),EF为(45.6±2.6)%,E/A比值为(0.52±0.17),均明显低于轻度及中度孕妇(P<0.01).(3)C组孕妇血清MMP-1[(41±10)μg/L]及TIMP-1[(393±37)μg/L]水平与对照组、A组和B组比较,显著升高(P均<0.01).(4)C组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血清MMP-1[(42±27)μg点/L]及TIMP-1[(411±31)μg又/L]水平较轻度孕妇显著升高(P<0.01).(5)相关性分析显示,A组、B组及C组孕妇血清MMP-1水平与TIMP-1呈正相关(r=0.587,P<0.01);MMP-1水平与LVMI、LVEDd呈正相关(r=0.782,P<0.01;,=0.648,P<0.01);与EF旱负相关(r=-0.587,P<0.01).(6)C组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中有3例发生心功能衰竭,其血清MMP-1水平均>50μg/L,血清TIMP-1水平均>450μg/L.结论 (1)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妊娠晚期存在心脏重新构建的特点,并且随着左心室肥大和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化.(2)血清MMP-1和TIMP-1水平变化与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左心室结构、功能及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心功能衰竭发生可能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拮抗剂方案中不需要添加拮抗剂患者的相关因素及其促排卵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本院生殖医学中心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行GnRH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中未添加拮抗剂的141例患者(A组)及添加拮抗剂的282例患者(B组)的治疗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及促排卵结局。结果刺激周期中雌二醇(E_2)以及孕酮(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第6日黄体生成素(LH)水平[(1.97±1.81)IU/L]显著低于B组患者[(4.08±5.37)IU/L,P0.001),A组Gn第6日直径11 mm的卵泡数(14.7±10.4)显著高于B组(12.0±8.9,P=0.004);A组Gn第8日LH水平[(2.48±1.61)IU/L]显著低于B组患者[(4.04±3.45)IU/L,P0.001],Gn第8日A组直径11 mm的卵泡数(7.1±8.9)也显著高于B组(4.9±6.3,P=0.008)。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双原核(2PN)受精数、优质胚胎数以及形成优质囊胚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过程中,部分患者即使不添加拮抗剂也不会出现LH峰或提前排卵,且这部分患者与常规添加拮抗剂患者相比能获得相似的促排卵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血脂和钙磷代谢的变化及其与内异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23例内异症患者(其中年龄≤35岁148例,为内异症A组;>35岁75例,为内异症B组)和200例非内异症患者(其中年龄≤35岁129例,为对照A组;>35岁71例,为对照B组)的临床资料.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雌二醇和孕酮的水平;采用光电比色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钙磷水平.结果 内异症A组和B组平均血清孕酮水平分别为2.0 nmol/L和1.8 n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和B组的1.6 nmol/L和1.2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异症B组血清LH水平为7.2 U/L,也显著高于对照B组的6.1 U/L,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内异症A组血清LH水平(7.0 U/L)与对照A组(6.5 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A组血清FSH、睾酮和雌二醇水平分别为6.2 U/L、1.1 nmol/L和269 pmol/L,与对照A组(6.3 U/L、1.1 nmol/L、264 pmol/L)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B组血清FSH、睾酮和雌二醇水平分别为6.6 U/L、1.0 nmol/L和345 pmol/L,与对照B组(6.6 U/L、0.9 nmol/L和279 p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A组和B组血清TG水平分别为0.71 mmol/L和0.72 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A组和B组的0.92 mmol/L和1.0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异症A组和B组血清LDL水平分别为(2.2±0.5)mmol/L和(2.4±0.7)mmol/L,也均显著低于对照A组和B组[(2.4±0.6)mmol/L和(2.6±0.6)mmol/L],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内异症A组和B组患者血清HDL水平[(1.62±0.31)mmol/L和(1.53±0.32)mmol/L]却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和B组[(1.48±0.21)mmol/L和(1.37±0.22)mmol/L],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内异症A组和B组血清TC水平[(4.2±0.7)mmol/L和(4.4±0.8)mmol/L]与相应年龄段的对照A组和B组[(4.3±0.7)mmol/L和(4.5±0.7)m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内异症A组和B组血磷水平[(1.01±0.22)mmol/L和(0.89±0.18)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A组和B组[(1.23±0.24)mmol/L和(1.10±0.1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内异症A组和B组血钙水平[(2.39±0.23)mmol/L和(2.40±0.28)mmol/L]与相应年龄段的对照A组和B组[(2.41±0.12)mmol/L和(2.42±0.20)m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异症患者存在血脂和钙磷代谢的变化,血清高孕激素水平可能与内异症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和费效比。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DOR患者,按年龄分层随机抽取DOR患者302例,将其分为35岁组(153例)及≥35岁组(149例),再将35岁组分为3小组,其中拮抗剂方案62例(A组),超长方案43例(B组),微刺激方案48例(C组);≥35岁组也分为3小组,拮抗剂方案45例(D组),微刺激方案48例(E组),拮抗剂联合温和刺激方案组56例(F组)。比较不同年龄段DOR患者拮抗剂方案与其它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方案的临床结局及费效比。结果在35岁的DOR患者中,新鲜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B组(41.93%)高于A组(33.33%)及C组(25.00%)(P0.05);累积临床妊娠率和累积活产率A组(66.13%,56.45%)优于B组(51.17%,46.51%)及C组(43.75%,39.58%)(P0.05);每一启动周期总费用以C组[(23 563±2 133)元]最低(P0.05),但每获一成熟卵子所需费用、每获一枚优质胚胎所需费用及每获一活产所需费用A组较B组及C组低(P0.05);≥35岁DOR患者中,累积临床妊娠率、累积活产率方面,E组(33.33%,25.00%)低于D组(44.44%,35.56%)及F组(46.42%,39.29%)(P0.05),D组与F组相近(P0.05);每一启动周期总费用以E组[(19 311±2 238)元]最低,但每获一成熟卵子所需费用、每获一枚优质胚胎所需费用及每获一活产所需费用F组最低(P0.05)。结论在35岁的DOR患者中,从临床结局及费效比方面综合考虑,拮抗剂方案是比较理想的COH方案;在≥35岁患者中,拮抗剂联合温和刺激方案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结局和费效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阴道局部给药的黄体支持方案血清低孕酮(P)水平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行激素替代方案冻融胚胎移植(FET)的624个周期,按照移植后黄体支持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地屈孕酮组,348个周期)和B组(黄体酮针剂+地屈孕酮组,276个周期),比较组间、组内移植14 d妊娠与非妊娠者的血清P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1)移植14 d A组中妊娠者与非妊娠者血清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中妊娠者血清P水平[(74.08±24.80)nmol/L]明显高于非妊娠者[(62.28±29.3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妊娠者的P水平[(16.07±9.40)nmol/L]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作为黄体支持应用于胚胎移植术后,与肌肉注射黄体酮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其具有子宫首过效应,血清中表达水平低,无需进行血清P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方案中血清及卵泡液(follicular fluid,FF)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抑制素B(inhibin B,INHB)及COH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分别检测长方案组(A组,n=38)及非降调节方案组(B组,n=38)患者血清及FF中VEGF和INHB水平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降调节足够长时间(≥18 d)时,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且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A组VEGF水平[(81.50±32.59)ng/L]明显低于B组[(123.64±53.90)ng/L](P0.01)。2 Gn启动后A、B组血清VEGF水平呈上升趋势,h CG注射日后A组继续上升,而B组先下降后上升;且h CG注射次日A组VEGF水平[(165.69±38.25)ng/L]明显高于B组[(136.49±39.19)ng/L](P=0.002);A、B组其它时间血清VEGF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3 Gn第5日血清VEGF水平与COH结局相关性最好(P0.01)。4 A、B组FF中VEGF水平随卵泡直径增大而升高,大、中卵泡VEGF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小卵泡VEGF水平[(889.86±268.95)ng/L]明显高于A组[(728.45±291.88)ng/L](P=0.014);且大卵泡VEGF水平与COH结局显著呈负相关。5 A、B组血清及FF中VEGF水平与INHB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COH过程中,血清及大、中卵泡VEGF水平与卵巢反应性及COH结局负相关,并且可能对INHB分泌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CC)+来曲唑(LE)微刺激、安宫黄体酮(MPA)微刺激与拮抗剂方案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接受IVF/ICSI助孕的POR患者共1 42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CC+LE+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方案(A组,674个周期)、MPA+hMG方案(B组,496个周期)和拮抗剂方案(C组,257个周期)促排卵,常规行IVF/ICSI。观察上述3组患者临床、实验室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Gn用量[(2 590.88±742.85)IU]、Gn使用时间[(9.3±2.3)d]低于B组[(2 739.11±862.84)IU,(9.8±2.9)d](P=0.006,P=0.002)和C组[(2 765.22±714.43)IU,(9.9±2.8)d](P=0.003,P=0.007),获卵数(3.6±2.7)、2PN数[2(1,3)]高于B组[(3.0±2.6),1(1,3)](P=0.002,P=0.015);C组的获卵数(4.4±2.7)、2PN数[2(1,4)]、可利用胚胎数[2(1,3)]、优质胚胎数[1(0,2)]均高于A组[3.6±2.7,2(1,3),1(1,2.25),0(0,1)](P0.001)和B组[3.0±2.6,1(1,3),1(0,2),0(0,1)](P0.001);A组扳机日LH值[(7.96±5.76)mIU/L]高于B组[(3.74±3.54)mIU/L](P0.001)和C组[(2.76±3.88)m IU/L](P0.001),但A组的提前排卵率与其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未获卵率(4.5%)低于B组(8.2%)(P=0.008)和C组(9.7%)(P=0.002);A、B、C 3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7.3%、24.5%、29.7%,累积妊娠率分别为34.6%、29.6%、35.2%,活产率分别为22.7%、20.2%、25.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刺激方案中CC、MPA与拮抗剂方案相似,均已起到明显的降调节作用。对POR患者而言,拮抗剂方案较微刺激方案临床效果好,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较多。微刺激方案中CC+LE方案与MPA方案比较,Gn用量及使用时间少,获卵数及可利用胚胎数多。3种方案的临床妊娠率、累积妊娠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中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PCOS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来院就诊的80例非PCOS不孕症患者为对照组。根据体质量指数(BMI)是否≥25 kg/m2,将研究组分为PCOS肥胖亚组(A组,40例)、PCOS非肥胖亚组(B组,40例);对照组分为非PCOS肥胖亚组(C组,40例)和非PCOS非肥胖亚组(D组,40例)。检测静脉血NF-κB、TNF-α及血糖血脂相关指标,并对各因素间关系采用Spearman相进行关性分析。结果 A组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指标明显高于B组(P值分别为0.022、0.036、0.044、0.023)、C组(P值分别为0.014、0.029、0.021、0.018)及D组(P值分别为0.007、0.021、0.014、0.003),B组HOMA-IR及FIN指标高于C组(P值分别为0.041、0.033)及D组(P值分别为0.030、0.017);A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D组(P=0.023);B组血清中TG和LDL-C水平高于D组(P值分别为0.032、0.026);A组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D组(P=0.001);A组血清中NF-κB水平[(655.59±273.41)IU/L]高于B组[(502.84±165.48)IU/L](P=0.034)、C组[(352.10±132.45)IU/L](P=0.019)及D组[(319.62±112.57)IU/L](P=0.005),B组血清中NF-κB水平高于C组(P=0.039)及D组(P=0.031);A组血清中TNF-α水平[(86.18±18.32)ng/L]高于B组[(66.86±22.71)ng/L](P=0.042)、C组[(58.40±17.90)ng/L](P=0.029)及D组[(54.67±22.34)ng/L](P=0.013),B组血清中TNF-α水平高于D组(P=0.038);在相关性分析中显示,PCOS患者中NF-κB及TNF-α均与BMI、FIN、HOMA-IR、TG、LDL-C等指标有相关性(P0.05),且NF-κB与TNF-α也有相关性(P0.05)。结论 TNF-α可能与NF-κB相互作用共同参与PCOS的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及发展,为临床治疗PCOS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