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经阴道或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同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与健康者,均经阴道或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测量值。结果:在OV、TA、SA以及SA/TA方面,PCOS组比对照组明显增大;PCOS组卵巢中小卵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COS组PI与RI测量值分别为(0.72±0.11)、(0.67±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过程中结合卵巢小卵泡数目最多切面、间质面积比及卵巢间质动脉阻力指数,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50例正常已婚妇女的卵巢形态及血流参数的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体积、卵巢数目显著大于正常,收缩期峰值流速高于正常,阻力指数、搏动指数低于正常,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可明显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揭阳市揭东玉滘卫生院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髓质面积、卵巢总面积、左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右卵巢动脉RI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进行检测,并对比组间差异。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及价值。结果:观察组卵巢髓质面积和卵巢总面积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卵巢RI、右卵巢RI均低于对照组,且前者子宫动脉PI远高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现卵巢髓质面积、卵巢总面积、左右卵巢RI和子宫动脉PI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可根据上述指标情况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技术在临床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以便为相关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9例,先后采用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采用不同临床超声检测技术检出囊泡数量、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结果: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测技术所检出的囊泡数量均值显著的低于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测技术所检出的囊泡数量均值,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等两项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测技术所得到的参数水平均显著的低于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测技术所得到的参数水平,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实施诊断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引导超声技术的临床优势明显,是临床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诊断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与超声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证候分型分为肾虚肝郁型、痰湿阻滞型及气滞血瘀型,分别用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月经周期第3-5天测量3组患者卵巢体积、间质面积/总面积、卵泡数目,计算卵巢髓质内血流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超声指数。结果:痰湿阻滞型患者体重指数、卵巢体积及卵泡数目均明显高于其他两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患者卵巢髓质内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高于其他两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间的卵巢超声参数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参考相关的超声参数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超声监测及对比中医针灸治疗和西医常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疗效,观察中医针灸治疗的优势、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8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针灸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用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月经后第14天的卵巢体积大小、优势卵泡的数目、形态及直径大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卵巢体积均较对照组缩小,优势卵泡数目较对照组增多,优势卵泡形态较对照组规则,优势卵泡直径较对照组增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动态监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卵巢体积、优势卵泡数目、形态及直径的变化,可发现中医针灸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陈艳  章慧君 《新中医》2016,48(9):101-10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医证型与其超声形态学、血流学的关系。方法:选择PCOS患者150例,根据其中医辨证分型分为3组(气滞血瘀型、痰湿阻滞型和肾虚肝郁型),各组患者均于月经第3~5天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并计算测定患者的卵泡数目(FN)、卵巢体积(V)、卵巢间质面积/总面积(SA/TA)、阻力指数(RI)和血流搏动指数(PI)。结果:3种证型患者的FN、V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证型患者的SA/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痰湿阻滞型FN、V值均明显高于气滞血瘀型及肾虚肝郁型(P0.05)。3种证型患者RI、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气滞血瘀型RI、PI均明显高于痰湿阻滞型及肾虚肝郁型(P0.05)。结论:不同证型的PCOS患者在卵巢超声形态学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上存在差异,其中痰湿阻滞型具有更大的卵巢体积和更多的卵泡数目,气滞血瘀型具有更高的阻力和血流搏动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肝脾肾病因病机入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分型,分析研究不同证型在超声下与卵巢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48例,其中肾虚证46例,脾虚痰湿证66例,肝郁血瘀证36例;记录一般资料,在阴道超声下进行卵巢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收集,分析比较所有数据。结果 (1)患者病史,脾虚痰湿证长于肾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卵巢体积,肾虚证卵巢体积小于肝郁血瘀证,肝郁血瘀证则小于脾虚痰湿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卵泡及数目,上述3组患者在卵泡数目上、最大卵泡直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流阻力,脾虚痰湿证血流阻力小于肾虚证,肾虚证则小于肝郁血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流搏动指数,肾虚证及脾虚痰湿证血流搏动指数小于肝郁血瘀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虚证与脾虚痰湿证在血流搏动指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超声下卵巢参数各有其特征性,可以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78例,对所有患者采用中医药疗法进行治疗,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子宫及卵巢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及成熟卵泡数量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螺旋动脉在经中药治疗后,血流搏动、血流阻力指标均较用药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间质动脉在经中药治疗后,血流搏动、血流阻力指标均较用药升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促卵泡激素、雌二醇均较用药前升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生成素、泌乳素、孕酮、睾酮均较用药前下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评价中,对子宫及卵巢血管的血流变化反应灵敏,对卵泡发育情况评价准确,可推荐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杨振光  张丽霞 《新中医》2015,47(10):124-126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同中医证型的超声特点。方法:将20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气滞血瘀型68例,痰湿阻滞型70例,肾虚肝郁型62例,均于月经周期第5天行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观察比较3种证型患者卵巢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气滞血瘀型、肾虚肝郁型卵巢体积(V)、卵泡数目(FN)水平均低于痰湿阻滞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与肾虚肝郁型V、F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质面积/总面积(SA/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阻力指数(RI)、血流搏动指数(PI)均高于痰湿阻滞型、肾虚肝郁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阻滞型RI、PI与肾虚肝郁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超声特点为RI、PI偏高,痰湿阻滞型表现为卵巢体积增大、卵泡数目增多,而肾虚肝郁型超声检查无典型特征,提示PCOS中医分型可依据超声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1.
张欢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100-100
目的:通过对超声诊断女性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超声在该病诊断中的作用、价值,提高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质量。方法:将我院32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取同期32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群进行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人群超声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32例患者的卵泡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而卵泡直径却较对照组明显减小,且观察组32例患者的卵巢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间得出的检查结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能够对卵泡数量、卵泡直径以及卵巢大小给出明确的诊断结果,这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诊断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求女性衰老的现代生物学表征机制,揭示《内经》"天癸"理论的现代实质与内涵。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法,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卵巢体积、早卵泡期窦卵泡数目、卵巢间质血流情况。结果:女性由壮盛期至渐衰期,卵巢体积、卵巢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下降,窦卵泡数目、卵巢动脉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变化不明显;进入衰退期后,卵巢体积、窦卵泡数目、卵巢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下降,卵巢动脉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呈现显著升高。结论:女性衰老确有其独特表征,与《内经》"天癸"理论的时间阶段性变化特点基本相吻合,女性衰老进程与体内激素水平、卵巢动脉血流、卵巢储备功能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补肾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超声影像学改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于医院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补肾调经汤。以两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的卵巢改善情况、卵巢间质动脉血流参数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排卵与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卵巢体积和卵泡数量均明显降低,观察组的更低,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卵巢间质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明显升高,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均明显下降,观察组变化更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0%(37/42),治愈率为42.86%(18/42),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的16.67%(7/42),其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83.33%(35/42)、57.14%(24/42),高于对照组61.90%(26/42)、30.95%(13/42),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卵巢状况及其间质动脉血流状况,且不良反应少,更为安全,预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测量卵巢形态学面积参数改变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测60例PCOS患者卵巢髓质面积参数(髓质与总面积比),取35例正常组相对照;同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对比分析其相关性。结果PCOS患者卵巢髓质与总面积比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且与血清LH、LH/FSH呈显著相关。结论经阴道超声测量卵巢髓质与总面积比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益肾化痰汤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肾虚痰湿型PCOS患者分为3组,各40例,对照1组患者予腹针治疗,对照2组患者予益肾化痰汤治疗,治疗组患者予腹针配合益肾化痰汤治疗,对比分析其卵巢超声、脂肪细胞因子及糖脂代谢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卵巢阻力指数(RI)、卵巢搏动指数(PI)、脂联素(ADPN)、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均高于对照1组、2组患者,卵巢体积(OV)及卵泡数目(FN)、内脂素(VF)、瘦素(LE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均低于对照1组、2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配合益肾化痰汤治疗肾虚痰湿型PCOS患者可改善卵巢超声、脂肪细胞因子及糖脂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补肾调冲法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卵细胞质量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补肾调冲法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HCG注射日单个卵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主导卵泡搏动指数及卵泡膜血流阻力指数;排卵及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生率、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单个卵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PI、RI水平及LUF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无效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补肾调冲法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明显地改善血清雌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排卵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程和彬 《新中医》2020,52(1):53-5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0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证候分型为基准,分为肾虚肝郁型51例、肾虚血瘀型45例、脾虚痰湿型75例、痰瘀互结型31例,对202例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其卵巢形态、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结果:肾虚血瘀型组、痰瘀互结型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高于肾虚肝郁型组及脾虚痰湿型组(P <0.05),脾虚痰湿型组、痰瘀互结型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EDV)低于肾虚肝郁型组及肾虚血瘀型组(P <0.05)。脾虚痰湿型组、痰瘀互结型组卵巢体积、卵泡数、体质量指数高于肾虚肝郁型组、肾虚血瘀型组(P <0.05),脾虚痰湿型组卵巢面积、髓质面积高于肾虚肝郁型组、肾虚血瘀型组及痰瘀互结型组(P <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其通过对卵巢体积、卵泡数、卵巢面积及血流速度等的评估可对疾病中医分型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治疗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成熟卵泡数量、子宫相关动脉血流变化情况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CRP、TNF-α、IGF-1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7.04±0.66)mm、卵巢体积(10.49±2.67)cm~3、成熟卵泡数量(1.24±0.35)个与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4.89±0.52)mm、卵巢体积(8.71±0.89)cm~3、成熟卵泡数量(0.13±0.08)个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间质动脉的血流搏动(0.60±0.09)及血流阻力指数(1.15±0.11)与治疗前的血流搏动(0.51±0.04)及血流阻力指数(0.89±0.10)相比明显增加,而螺旋动脉的血流搏动(0.54±0.04)与血流阻力指数(0.86±0.18)则低于治疗前的血流搏动(0.58±0.08)及血流阻力指数(1.18±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促卵泡生成素(6.33±2.83)IU/L、睾酮(64.89±15.01)ng/dL、孕酮(14.49±2.57)ng/dL、黄体生成素(10.53±2.88)U/L、雌二醇(102.25±20.28)pmol/L及泌乳素水平(9.18±2.91)mIU/L与治疗前促卵泡生成素(5.27±1.54)IU/L、睾酮(92.51±30.52)ng/dL、孕酮(33.03±0.76)ng/dL、黄体生成素(21.34±3.75)U/L、雌二醇(22.65±3.69)pmol/L及泌乳素水平(15.04±5.79)mIU/L相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CRP(2.03±0.49)mg/L、TNF-α(14.27±1.29)U/L、IGF-1水平(296.69±72.19)ng/mL与治疗前CRP(3.78±0.89)mg/L、TNF-α(28.91±2.82)U/L、IGF-1水平(457.87±136.76)ng/mL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成熟卵泡数量恢复良好,性激素分泌水平和子宫相关动脉血流指标改善明显。在实际检查过程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安全可靠,可对患者子宫、卵巢大小、厚度和形态以及卵泡情况、相关动脉血流速度做到全方位了解和掌握,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和康复起到明显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苍附导痰汤结合腹针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达英-35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苍附导痰汤结合腹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 E2)、睾酮(testosterone, T)及催乳素(prolactin, PRL)。卵巢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卵巢搏动指数(pulsitility index, PI)、卵泡数目(FN)及糖脂代谢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SH、LH、E2、T、PRL水平与治疗后两组患者FSH、PRL、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H、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  相似文献   

20.
杜群力  潘文 《新中医》2016,48(11):106-10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达英-35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化瘀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6.6%,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卵巢体积及卵泡数目均变小或少,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后卵巢体积及卵泡数目均小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值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H、LH/FSH、T值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好,并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