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医的经典著作《内经》,开创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内经》在强调人体阴阳动态平衡"阴平阳秘"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阳气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人体中的阳气,就像天空中的太阳一样重要,如果人体阳气亏虚不足,不能守其位而发挥其作用,就像天空中失去太阳一样,人的寿命就会减少。受《内经》重阳理论的启发,笔者在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2.
《内经》对于阳气论述较多,多处条文突出重阳思想,阳气对于人体生理病理起至关重要作用,本文从《内经》重阳思想角度出发,探讨在养生实践中如何保护机体阳气,以期达到"治未病"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于"扶阳气""存阴液"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景《伤寒论》的理论来源于《内经》."扶阳气"包括了扶心阳、扶肝阳、扶脾阳以及扶肾阳;而"存阴液"在临床包括了三阳病固护胃阴、阳明腑实急下存阴、三阴病重在救助肾水.现代研究表明,阳气、阴液是人体的根本,"扶阳气""存阴液"可应用于多种危急重症及消耗性疾病的治疗,起到减轻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欣荣  张雷 《天津中医药》2016,33(6):348-350
癌症在《内经》中早有记载,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虚则外邪乘虚而入,侵及机体日久而发病。"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警戒"虚虚实实",目前癌症已经被认为是正虚邪实、邪盛正衰关系的一类疾病,依照《内经》的理论应该予以扶正祛邪和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做到"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  相似文献   

5.
《内经》中阴阳开阖枢理论,代表了气机三种运行方式,《伤寒论》中尤其重视太阳为开学术思想,《伤寒论》太阳病篇占三分之二就是最好地栓释,明吴崑言:"太阳在表,敷畅阳气",阳气布散、全身经脉通畅调和,犹如仲景所云:"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临证时以此理论为指导,辨证用药遵循太阳为开,经气以畅为顺辨治疑难杂症,方能取得较为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火神派以《内经》、《易经》、《伤寒论》为基础,从理论上推重阳气,主张阳气为人体生命之根,对姜附桂等温阳药物的应用独树一帜,积累了十分独特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临床上对阴火的认识上实发前人所未发,是最为精到、最有价值的,也是其理论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周易》是传统哲学经典之一,易理中少阳的含义为事物的阳气已经发展到极致并阳极转阴的状态。《内经》"五运六气"学说继承了《周易》少阳的本义,而运气学说外的少阳则更接近《周易》的老阳。《内经》在哲学基础上推演"二阴二阳"为"三阴三阳",这是重要的理论创新。古代中医很好地处理了保持自身特色和吸收其他学科成果的平衡关系,现代中医学的发展更要把握这一点,从而发挥自身潜在的包容性,通过实践、深层次地将其他学科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理论系统,或许是把握这一平衡点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围绕"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展开的注解有很多,然诸家并未明确指出阳气的升降与"精""柔"的相互关系。因阳气升降具有明显的时空特点,其主要分布状态亦具有相应的表现形式,即魂、神、魄、精。笔者主要是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阳气升降思想的角度,阐述阳气在升降时空状态下的分布特点与"魂、神、魄、精"的生成路径,说明阳气升降对"神""筋"的影响:阳气按序升降则"魂、神、魄、精"的生成路径稳固,因而神、筋得养;阳气升降失序,即阳升太过或不及则魂、神、魄、精的生成不足,即少"精"失"柔",而神、筋不得所养,从而形成不同程度的精神意识障碍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由此也可推断出阳气升降与"精""柔"的关系,"精"为阳气按序得降的结果,"柔"乃阳气按序得升而作用于人体的效用。  相似文献   

9.
中医的经典著作《内经》,开创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内经》在强调人体阴阳动态平衡“阴平阳秘”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阳气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人体中的阳气.就像天空中的太阳一样重要,如果人体阳气亏虚不足,不能守其位而发挥其作用。就像天空中失去太阳一样,人的寿命就会减少。受《内经》重阳理论的启发,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重视顾护阳气,偶有所得,现择其三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升阳益胃法源于《脾胃论》,以升阳益胃汤为基础方,以"益气、升阳"为宗旨。隗继武教授基于对《脾胃论》及《内经》理论的理解,将其灵活运用于临床并进行临证发挥。凡临证见脾胃虚弱、阳气不伸为主证者,多采用升阳益胃法,并在其基础上衍化,通过升阳以"除湿""泻火""升举""通痹""固卫""通窍""安神",但始终未离"益气、升阳"之总则,拓展了此法在脾胃病及内伤杂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博学多才,学验俱丰。学术上推崇黄帝、歧伯、秦越人和张仲景,说他们是医林四圣,其著作“争光日月”,对《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研读精深,后世医家称赞他“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受仲景学术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阳气,临证力主扶阳抑阴。认为人身主命,阳气为本。惟阳气旺盛,化生精血津液,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阳气旺盛、生机振奋,则六淫不能外侵,七情不能内扰,神安体健。阳气无伤则百病不作;阳气若伤,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中强调阳气对生命活动的主导作用,阳气对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疼痛的发生与阳气关系密切,"头为诸阳之会",其位最高,阳气分布广,阳气失调则头部最易受影响,出现头部经筋的痉挛而发生偏头痛.阳气失调是本病的核心病机,基于《黄帝内经》重阳思想把偏头痛分为阳气虚损、阳气郁闭及阳气亢逆3种类型,通过针灸疗法以温阳化气、通...  相似文献   

13.
重阳思想源远流长,从群经之首的《易经》,到奠定中医学基础的《黄帝内经》都有对重阳思想的阐述。《黄帝内经》的重阳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医圣张仲景深悟《内经》重阳思想,编著《伤寒杂病论》。此后崇尚重阳思想的医家辈出,到了近代"扶阳"学派兴起,临证以"扶阳为纲",极为重视阳气在人体生理、病理、治疗及预后的作用。查阅相关文献,揭示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指导人们的保健养生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失眠在《内经》有"夜不瞑""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名称,《难经》称为"不寐"。《灵枢·口问》说:"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灵枢·大惑论》言:"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笔者偶阅马培之不寐医案后,心有所感,特录之与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医杂志》2012,(7):610
为进一步阐发《内经》医学理论、弘扬《内经》学术思想、促进《内经》学科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兹定于2012年7月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国第十二次内经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深化《内经》理论研究、拓展《内  相似文献   

16.
谈论扶阳问题,首先要知道阳气在人体哪里?《内经》言人体阳气在胃脘,《素问·阴阳别论》说:"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因为脾胃主四肢,故《素问·阳明脉解篇》说:"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内经》没有一处讲阳气在肾,故张仲景多用大小阳旦汤(桂枝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和四逆汤(太阴病主方,亦云小泻脾汤)温中扶阳。  相似文献   

17.
《内经》所言规矩衡权应四时脉象,和《淮南子》、《汉书》中夏应衡、秋应矩的观点正好相反。如果从取象比类、阳气及脉象在四季中的变化三个方面来解读《内经》,会发现《内经》之言,以阳气为主线,存在很强的内在逻辑联系,并无纰漏。  相似文献   

18.
扶阳法源流与临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扶阳法的理论渊源 扶阳法,是扶助补益人体阳气、治疗因体内阳气虚弱或阴寒所致病症的大法。重视阳气的思想早在《内经》中就明确体现,《素问一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在阴阳的关系中,认为阳气是主要的,阳气不足,人体卫外功能就下降,百病乃生。  相似文献   

19.
对眩晕的认识起源于《内经》,《内经》"因风、因虚致眩",汉?张仲景提出"因痰致眩"理论,汉唐则着重治风治痰治火,明代则强调补虚为眩晕主要疗法,主要以薛立斋和张景岳为主。从症状的主从及本证兼症等各方面,辨别虚实标本缓急,治标治本为中医的正确疗法。  相似文献   

20.
正徐小圃(1887-1959),字名放,受其父清末名医徐杏圃亲传,以善治小儿病而闻名;徐仲才(1911-1981)幼承家学,尽得其父徐小圃教授。徐氏父子极其重视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特别在儿科疾病治疗中推崇"扶阳抑阴",其学术渊源可追溯至《内经》、《伤寒论》,并承袭儿科温补派肇始陈文中"小儿元阳为本"的理论。兹就徐氏父子扶阳思想渊源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