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牟县人民医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应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中牟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留血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改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缺损症状,患者术后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常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术后生活质 量的影响,以得出更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广东同江医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收治 的 10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 察组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观察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GCS 评分高于对照组, GO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 6 个月,观察组患者有 1 例 (2.0 %)再出血,与对照组的 2 例(4.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 6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并 发症发生率为 8.0 %,低于对照组的 3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神经 内镜微创手术较常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腑泄浊方联合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9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同时加以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通腑泄浊方联合小骨窗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CT复查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 d GCS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7、14 d,两组GC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泄浊方联合小骨窗微创手术在治疗脑出血上效果显著,在促进脑出血术后恢复上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微创手术对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入的行微创手术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9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干预,观察组实施微创手术,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86.67%,血肿完全消除率71.11%高于对照组的60.0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院制定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Ⅰ级、Ⅱ级人数高于对照组,Ⅲ级、Ⅳ级、Ⅴ级人数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血肿消除率均较高,术后GCS评分、NIHSS评分改善明显,生活能力恢复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62例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30例(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NIHSS评分。结果术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能力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南阳中心医院收治的HICH患者70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小骨窗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6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腑醒神汤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定2018年4-1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依达拉奉注射液)与观察组75例(依达拉奉注射液+通腑醒神汤),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及总有效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一周及两周时段上的GCS评分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指标(98.6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醒神汤方法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脑出血疗效对比。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7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94.87%、预后良好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5%,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入住ICU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并发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疗效更佳,有利于提高血肿清除效果,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预后,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脑深部功能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内镜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深部功能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开颅手术)与观察组(内镜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效果、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患者术后7 d 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30 d 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常规开颅手术相比,内镜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深部功能区自发性脑出血的手术时间更短,既能更彻底地清除血肿,又能减小脑创伤,解除压迫,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神经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与锥颅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4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4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对照组则采用锥颅引流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血肿清除情况及GCS评分、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锥颅引流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出血量较大的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其血肿清除效果更好,能有效促进患者意识及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进行治疗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结果:研究组的血肿吸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2周和4周时的欧洲卒中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其预后效果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相比,清除血肿更快、神经功能改善更显著,预后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联合醒脑灌肠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均给予微创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灌肠液灌肠。观察2组平均住院日、临床疗效和GCS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为(20.12±1.35)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为(22.26±1.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 GCS积分(11.2±2.3)分,治疗后48 h GCS积分(12.7±2.1)分;对照组治疗后24 h GCS积分(9.6±1.6)分,治疗后48 h GCS积分(10.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联合醒脑灌肠液灌肠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微创手术方法;提高了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愈率,明显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2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昏迷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予以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抗原(Hp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脑水肿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5%(P<0.05)。治疗前,两组脑水肿程度、GCS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脑水肿程度、GCS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结合颅内压监测治疗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血脑屏障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的5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接受颅内压监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和常规心电监护,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颅内压监测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2周意识状态(GC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血脑屏障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后2周时,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后2周时,观察组血脑屏障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肾功能损害、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结合颅内压监测用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显著降低血脑屏障指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排风饮加味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加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排风饮加味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巴希尔(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NIHSS、GCS、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GCS、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3项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排风饮加味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指征及疗效。方法206例老年性小脑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GCS〉7分),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应用小骨窗(直径≤3cm)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后7dGCS评分、1个月GOS评分、术后再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治疗组、对照组7dGCS评分分别为(13.2±1.3)、(12.2±1.5)、(P〈0.01)。1个月GOS评分为:治疗组Ⅱ~Ⅲ级15例,Ⅳ~Ⅴ级87例;对照组Ⅱ~Ⅲ级30例,Ⅳ~Ⅴ级59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再出血分别为3例和9例(P〈O.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适用于GCS〉7分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改善GOS评分,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缪蒙爱  李玉平 《新中医》2019,51(5):135-137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的疗效及对血浆瘦素(Leptin)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脑出血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取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昏迷持续时间及临床疗效,检测2组血浆Leptin和GnRH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7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GCS评分明显增加(P 0.05),NIHSS评分明显减少(P 0.05);且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浆Leptin、GnR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血浆Leptin、GnR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浆Leptin、GnRH水平,促进脑出血后昏迷康复。  相似文献   

19.
谢尚鑫  俞丽生 《新中医》2021,53(1):50-52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内皮素(ET)-1、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出血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清ET-1、PC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0.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C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血清ET-1、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ET-1、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ET-1、PCT水平。  相似文献   

20.
陈玲  钟健  陈菲菲  金丽霓 《新中医》2020,52(9):153-156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中西医护理干预及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鼻胃管营养支持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及中西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FMA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FMA评分和MMSE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FMA评分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23%,低于对照组26.15%(P0.05)。结论:中西医护理干预及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认知功能,并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