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于气管插管麻醉或局部麻醉行PVP,术后立即在C型臂透视下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及渗漏情况,评估手术成功率;按照主诉疼痛分级法(VRS)对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分级并判定疗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5.8%,术后疼痛总有效率为98.2%;除3个椎体骨水泥外渗外,无原椎体再发塌陷、神经受累现象;术后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改善。结论: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有效微创技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止痛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缩短患者长期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18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了椎体成形术,患者均有背部疼痛,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行PVP,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量为3~8ml,平均6ml.完成21个椎体成形术,术后患者随访1~18个月.结果:18例中绝大多数患者术后6h~2d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椎体成形术为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行PVP治疗的38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等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手术情况。结果:3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VP,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满意。结论: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减轻行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痛苦,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随访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所致疼痛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08年5月,在常德市中医院住院的45例(共56个椎体)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使用丙烯酸骨水泥Ⅱ,在C臂机透视下,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形术.结果:显效率84.4%,有效率11.1%,无效率4.5%,总有效率为95.5%.结论:PVP可有效缓解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运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龙川县中医院收治的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掷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单一PVP术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以及骨密度值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椎体再骨折率低,生活质量评分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给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PVP联合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配合腰痛1号熏方局部熏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VP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和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腰痛1号熏方局部熏蒸治疗,连续治疗1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ODI评分,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以观察组降低程度最为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痛1号熏方局部熏蒸配合PVP手术可有效减轻OVCF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骨质疏松症较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常伴后凸畸形、椎管狭窄等症状,需积极治疗[1-2]。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OVCF的有效的微创手术疗法,近年来逐渐在临床推广应用[3-4];但手术并不能纠正患者骨质疏松问题,术后易发生伤椎高度丢失或邻近椎体骨折[5-6]。因此,对OVCF患者在PVP手术治疗的同时需改善其骨质疏松情况才能巩固临床疗效,更有利于椎体畸形矫正[7]。中医药在骨质疏松及骨折治疗上具有独特之处[8-9]。本文笔者将自拟补肾壮骨活血汤用于PVP治疗OVCF术后,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配合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配合针灸治疗,对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显效32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治疗前患者疼痛程度集中在重度和剧烈疼痛,治疗后集中在无疼痛和轻度疼痛,治疗后患者疼痛分级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术后1例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配合针灸治疗后治愈,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配合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较好疗效,且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该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接诊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进行研究,入选对象均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配合该次研究,均符合PVP手术指征,实施PVP治疗。该组患者均进行半年以上随访,观察记录临床效果,以及术前、术后及随访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止痛药应用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穿刺椎体成功,胸椎注射骨水泥(3.36±0.22)mL,腰椎注射骨水泥(6.32±1.17)mL,且有3例发生骨水泥外溢;治疗后、随访半年时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止痛药应用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以取得不错效果,安全性高,且术后疼痛较轻,患者活动能力恢复良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针灸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实验组则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针灸联合治疗,对比2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OVCF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P0.05;实验组术后30 d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7 d、30 d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针灸联合治疗,可较好缓解其疼痛程度,对其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藤黄健骨片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予藤黄健骨片口服,连续服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第1、2、4、8天时腰部疼痛评分,检测治疗第8周时血清骨钙素及骨密度,随访观察术后1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术后第1、2、4、8天时腰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血清BGP、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治疗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手术后应用藤黄健骨片,可早期缓解术后疼痛,增加血清BGP表达,提高骨密度,减少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在影像装置引导下,将骨水泥通过椎弓根途径注入压缩骨折或破坏的椎体内,目的是止痛和稳定、重建病变椎体,具有微创、并发症低等优点,还有增加椎体高度的作用,方法:本组患者2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单节段的13例.双节段8例,3节段以上的4例共治疗41个椎体,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3-24个月的随访(平均10个月).其中16例患者术后背部疼痛立即得到改善;13例患者术后当天下床活动.7例患者术后次日下床,术后X光检查椎内骨水泥分布均匀.结论:PVP具有止痛和稳定椎体.具有微创、并发症低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胸腰椎病理性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采用PV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42例共66椎,分析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疼痛.结果:4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每个椎体手术时间40分,患者疼痛显著缓解率达100%.其中3例椎体前方渗漏,4例椎体侧方渗漏,但均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PVP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迅速缓解疼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右归饮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PV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右归饮,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骨密度、24h尿钙以及血碱性磷酸酶各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疼痛程度较轻,并发症较少,骨折愈合和住院所用时间均较短,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采取右归饮结合PVP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尽早改善临床症状,并且能够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联合金乌骨通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46椎体),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行PVP联合金乌骨通胶囊治疗74例,对照组单独应用pvp治疗61例,分别记录病人入院时、术后24h、4周、6个月疼痛缓解情况、行走能力、骨折愈合、远期再发骨折及骨密度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病人在术后疼痛缓解情况、行走能力、骨折愈合、远期再发骨折及骨质疏松情况的改善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联合金乌骨通胶囊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对患者的疼痛缓解、骨折愈合、预防再发骨折、改善骨质疏松状况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密盖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脊柱压缩性骨折行PVP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术后当日予以肌注鲑鱼降钙素,治疗3周后改用鼻喷剂,连续使用至少3个月;观察组单纯予以椎体成形术,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月、3月以及6月采用VA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来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的缓解,但是相对于观察组,治疗组在术后1月、3月以及6月疼痛缓解以及生活质量提高更为明显,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这种差别越来越明显。结论:椎体成形术结合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更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复位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OVCF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中医复位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水泥渗漏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影像学评价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观察组VAS评分、椎体Cobb角及椎体高度丢失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复位辅助PVP治疗OVCF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脊椎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55例(共62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PVP加阿仑膦酸钠治疗,对照组只采用PVP治疗.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半年内对患者的疼痛、骨密度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8个月,平均7.5个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增加显著(P<0 01),治疗后两组间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配合口服阿仑膦酸钠,对患者的骨量增加、疼痛症状缓解等方面,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A组36例,B组62例。A组采取保守治疗,B组采取PVP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Cobb角以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调查卷表(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Cobb角是(13.3±1.6)°,高于B组的(8.8±1.0)°,另外,治疗后B组椎体前缘高度、ODI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PVP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降低Cobb角,改善椎体前缘高度,促进骨折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0.
朱东亮 《光明中医》2020,(3):364-366
目的研究骨痿汤应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4例。2组均接受PVP治疗,对照组行注射鲑鱼降钙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骨瘘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VAS评分较低,JOA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行椎体成形术后应用骨瘘汤治疗可有效降低其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