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中医师承教育由于其历史局限性,已难适应当今中医学术发展和中医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究中医师承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明确现代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内涵、开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改革试点、确立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师承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制度来构建现代中医药师承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芳  张洪春 《中医杂志》2023,(15):1513-1518
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以“口传心授”为主要特征的师承教育仍然是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和文化学术传承的重要方式。从师承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是贯彻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举、是中医事业守正创新的必然路径三个方面,深入论述中医师承教育的时代意义;从“以人为本”的医德医理医术传承、“一脉相承”的特殊师徒契约制、“道器合一”的经典与临床并重教育方式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中医师承教育的深刻内涵;以制约中医师承教育的焦点问题为导向,总结梳理当前中医师承教育面临的社会认知不足、院校教育活力不足、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制约中医师承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在战略机遇期推动中医文化守正创新,提出重塑中医师承教育文化氛围、将师承教育贯穿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多层次中医人才师承教育模式、完善中医师承保障体系等中医师承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中医药教育主要是以院校教育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发展中医师承教育仍然是中医药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对中医师承教育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相关条文,界定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内涵,发现当前师承教育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医师承是中医教育中不可取代的方式,讲究一对一的口授心传,这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在中医发展的长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推动作用显著。然而目前中医药院校培养主要是院校教育,院校教育模式有一定的自身局限性,这种统一化教育不太符合中医的专业特征,也不利于各学派繁荣发展,因此结合与加强中医师承教育成为现代中医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师承教育的概念、发展、与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的比较、展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中医师承教育是当今社会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其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优秀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和中医学术思想传播,是现代中医药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近代以来,人们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以西方医学为体系的思维模式时,中医学教育该如何的发展与传承。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分析了现代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特点,阐述师承教育在现代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期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论中医师承教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药发展与进步是全社会都关心的大事,而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在于中医药人才。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是近一段时间中医药教育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很多中医药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国家也在一定层面上实施了这一制度。文章从中医师承教育的概念、历史脉络、师承教育的价值意义与院校教育的比较、国内师承教育实施情况、政策与立法及展望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中医师承教育是当今社会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其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优秀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和中医学术思想传播,是现代中医药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其发展也存在部分问题,比如中医理论知识有待夯实、临床思维能力有待提高,老师单一、个人经验色彩浓厚,管理体制不健全、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并提出自己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医师承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对院校教育是一种补充和完善。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师承教育为补充的多途径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当今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其中,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核心,而师承教育则因其注重临证实践的特点,对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分别从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院校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及师承教育对中医思维形成之重要性等方面对当前中医教育模式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认为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有机结合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中医学子的临证思维能力,从而塑造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助力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师承教育在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有着其独特的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院校制的统一培养占据了中医药教育的主导地位,师承教育逐渐淡出中医教育的舞台。在院校教育的平台下将师承教育融入中医药教育中,取长补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道路,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即"师带徒"模式,近年来一直为各个中医院校探索的热点之一。由于传统的师承模式和院校教育模式各有千秋,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两者结合才是中医教育模式发展的主流趋势,把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的结合,才能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以院校教育的底蕴辅以师承教育的特色,结合各家所长,才能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创造一片沃土。文章就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分析与展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也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学术专长的有效方式。中医院校附属医院是中医师承教育的重要平台,分析中医院校附属医院中医师承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充分发挥中医院校附属医院优质资源前提下,从跟师学习方式、医德教育、师承教育质量监管、师承教育资源平台等方面探索中医师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经过50年的发展,中医药教育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专业的教育体系,中医药教育由以传统的师承教育为主发展为学校教育为主,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中医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有较系统的中医理论框架,但却暴露出医药基本功不够扎实的缺点,另一方面,传统师承教育培养的中医师大多有一个扎实的基本功,但在中医知识结构上不够系统,两种教育体系各有利弊,这同时也提示我们,现代中医教育应该借鉴传统的师承教育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在中医学数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学派传承"长期以来作为中医药发展的主导教育模式,为中医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种模式也明显存在人才培养数量有限、思维局限的缺点。由于历史等原因的影响,中医临床人才曾出现了后继乏人乏术的严重危机。直到上世纪末,中医药师承工作的逐步开展与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班的开设,大力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相关人才的培养。文章总结了现阶段我国中医师承教育的基本情况,并从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以及晋升等方面对我国中医师承教育今后的发展进行多角度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师承教育看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导师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红云  王珏 《中医教育》2006,25(2):21-23
中医教育经历了从几千年师承教育向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转变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社会思维模式的改变、对传统文化的淡化等因素,中医药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中医教育与师承教育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5.
依托省部委共建高校平台,开展和探索思考新时代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寻找中医药师承发展规律,切合中医药临床需要。在阐述师承起源和师承传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师承培养模式应该以培养高、精、尖人才为目标,始终贯穿中医思维理念,引入SECI师承智库、融入"互联网+"师承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今日莘莘学子,明日国家精英。在高等院校教育为主的今天,探索师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师承教育的优势,促进中医药学精英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导之以理,抚之以术,这种培养方式的目的是打开中医瑰宝的大门,培养优秀的中医人。  相似文献   

16.
中医师承是中医药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创新师承教育模式,并在师承教育中落实“六个坚持”,使医院中医人才梯队结构凸显,为医院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医教育将师承制引入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军队中医药学术的良好传承和发展,主张中医师承教育应重视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强化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加强临床实践及其诊疗技能训练;改革考评体系及评审制度。  相似文献   

18.
李明 《世界中医药》2013,8(9):1113-1114
传统的师承教育强调教学的实践性,符合中医药学形成和发展规律,在中医独特的思维方法及中医临床技能的传授等方面有其显著的优越性,但因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容易导致学习者知识结构局限。近60余年来,现代院校教育已经逐步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但因教学中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严重制约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我院从2005年开展以中医特色教育为背景的院校中医药师承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将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全面融合,为中医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互结合、优势互补,是当前最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的教育模式,也是当前中医教育的最佳模式。院校教育是基础,但在学年设置和课程配置分类管理、增强中药知识学习两个方面需要加以改进。师承教育是提升,但是在导师弟子均严选、单选双选相结合、因材施教多提倡、考核体系再完善这四个方面需进一步完善。中医教育需要院校教育大规模培养人才,也需要师承教育的临床实践、传承、创新和发展,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进中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师承制是中医教育的一大特色,师承制教育在中医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文章认为现阶段中医药院校制人才培养模式条件下,进行中医师承制尤为必要,而实施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