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总结临床防治经验。方法针对1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DF组,针对另外10例非糖尿病足患者分为NDF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同时对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总结其危险因素;两组患者均为该院及外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 FBG、AbA1c、糖尿病肾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性别、年龄等均为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其多种因素均可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产生影响,因此应该在病发早期积极对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筛查,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施加相关干预,最终减少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研究组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足患者、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病程、年龄、SBP、HbA1c、FIB、性别、周围血管病发生率、糖尿病肾病发生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医生接诊后应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上MMP-2、TIMP-2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发病中的意义,并进一步探索2型糖尿病肾病的防治重点。方法:选取60例于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分成两组,其中30例正常尿白蛋白组,30例微量尿白蛋白组。另有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参与者均记录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各组血清MMP-2及TIMP-2进行含量测定,并分析MMP-2及TIMP-2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SNK法及相关分析进行检验。结果:3组间疾病病程、BMI、SBP、DBP、FBG、2h PG、HbA1C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以SBP、FBG、2h PG、HbA1C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尿白蛋白组、微量尿白蛋白组MMP-2水平逐渐下降,TIMP-2水平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TIMP-2含量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3者之间均具有相关性,其中以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最强。结论:高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血糖可能是临床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MMP-2水平下调,TIMP-2水平上调,MMP-2及TIMP-2的早期筛查可成为糖尿病肾病一级预防的重点。HbA1C可能较FBG、2h PG对糖尿病肾病的控制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临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2月,到该院进行住院治疗的32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到该院进行治疗的无糖尿病足的3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一般基础治疗,并对其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HbA1 c、FIB、MA、ALB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bA1 c、FIB三者是老年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ALB是该病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应针对老年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重点干预,加强血糖控制,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做好足部护理,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肾康合剂治疗脾肾两虚夹痰瘀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糖尿病肾病Ⅲ期纳入标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包括降糖、降压等治疗,治疗组予肾康合剂治疗,对照组予坎地沙坦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FBG、2hPPG、HbA1c水平的变化,以及对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MALB/Cr)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BG、2hPPG、HbA1c、MALB、MALB/C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MALB、MALB/Cr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总有效率76.67%显著优于对照组53.33%(P﹤0.05)。两组均无毒副反应。结论:肾康合剂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新发湿热毒蕴型糖尿病足坏疽与普通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临床血糖指标之间的差异;同时通过比较新发坏疽与治疗后坏疽血糖指标之间差异,说明稳定控制血糖在防治本病发生的重要性。方法:通过检测新发湿热毒蕴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A组)、治疗超过3个月以上糖尿病足坏疽未痊愈患者(B组)及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C组)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的水平,然后对A组及C组、A组及B组之间就上述指标的平均值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与新发糖尿病足湿热毒蕴型坏疽患者比较GSP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1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发湿热毒蕴型糖尿病足坏疽与治疗超过3个月以上糖尿病足坏疽患者比较GSP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1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SP、HbA1c可以作为监控糖尿病病情变化的重要依据,2~3周高血糖水平即可能增加湿热毒蕴型糖尿病足坏疽的危险性,说明稳定控制血糖对防治本病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金鑫  康紫厚 《新中医》2021,53(9):54-57
目的:观察补肾调肝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均实行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缬沙坦,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调肝汤,治疗2个月。分析疗效,并测定2组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t=9.057,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421,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UACR、UA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ACR、UAER较前改善,研究组UACR、UAER明显较对照组更低(P0.05)。2组治疗前FBG、P2h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糖指标较前改善,研究组FBG、P2hBG、HbA1c相比于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补肾调肝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更佳,具有稳定血糖和恢复肾小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翠英  刘建玲 《新中医》2019,51(1):108-111
目的:观察黄芪消渴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76例随机分为2组各38例,观察组予黄芪消渴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对照组单予盐酸二甲双胍片,疗程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FBG、P2h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FBG、P2hBG、HbA1c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观察组用药后的FBG、P2hBG、HbA1c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84%,对照组57.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消渴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显著,优于单用盐酸二甲双胍片。  相似文献   

9.
华斌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23-124
本文通过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U-mAlb)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中医治疗方法,进而得出结论:HbA1c与U-mAlb联合检测是发现和监控发生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手段。HbA1c控制良好者会大大降低糖尿病患者患上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此外,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的治疗方式,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益气化浊颗粒,对照组加用1/10治疗组剂量的益气化浊颗粒;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尿微量白蛋白疗效、中医症状疗效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TP/24h)、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尿微量白蛋白疗效、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UACR、TP/24h、PBG、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UACR、TP/24h、PBG、FIN、HbA1c、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化浊颗粒能够显著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芪蛭降糖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缬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芪蛭降糖胶囊。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UAER、ALB、β2-MG、Cys-C、Scr、BUN、TG、TC、FBG、2 hPG和HbA1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UAER、UA1b、β2-MG、Cys-CTC、TG、FBG、2 h 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UAER、UA1b、β2-MG、Cys-C、TC、TG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r和BUN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蛭降糖胶囊联合大剂量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且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黄葵胶囊联合胰岛素组和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组,每组30例。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BMI、FBG、HbA1c、UACR、UAER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FBG、HbA1c、UACR、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组UACR、UAER水平显著低于黄葵胶囊联合胰岛素组,FBG、HbA1c水平则恰好相反(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从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于该院的1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特征分成未发生的糖尿病足坏疽对照组(n=100),与发生糖尿病足坏疽的观察组(n=40),获取患者一般病症资料,涉及姓名、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足坏疽病程、住院天数;检查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比较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各个临床指数无统计学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研究糖尿病足坏疽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概率为30%、糖尿病肾病为2%、严重疼痛70%、对照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概率为1%、糖尿病肾病为5%、严重疼痛12%。结论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多为血糖、血压控制效果不佳、代谢紊乱、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严重疼痛症状出现的概率均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是糖尿病足坏疽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足坏疽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丰台区6家医疗机构6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并填写糖尿病临床观察表,根据HAMD测评结果将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组和非抑郁症组,分析对比2组的疾病相关因素及理化指标,对可能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结果:6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患病人数为138人,患病率为21.7%。单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并发症、运动锻炼、胰岛素治疗、HbA1c在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缺乏运动锻炼、高HbA1c均是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bA1c高、存在多种并发症及缺乏运动锻炼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应积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积极锻炼,控制血糖,必要时进行抑郁症筛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注射降糖治疗。对照组口服替米沙坦,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芪参益气滴丸,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血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尿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排泄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2,P=0.005)。2组治疗后血压、FBG、HbA1c、血清MDA含量、尿8-iso-PGF2α排泄水平、UAER均明显下降,血清SOD、GSH-Px含量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DA含量、尿8-iso-PGF2α排泄水平、UAER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SOD、GSH-Px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血压、F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能有效减少尿蛋白的排出,其肾脏保护机制可能与显著抑制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测定2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的水平,分析CD34+细胞与糖尿病肾病代谢参数的相关性,探讨CD34+细胞数量变化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终末期肾病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2组:实验一组55例,为合并2型糖尿病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实验二组45例,为终末期肾病,无糖尿病病史;实验三组50例,为2型糖尿病患者,无肾病病史。同时选取体检中心6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4组患者均测定血糖(空腹和餐后2 h)、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CD34+细胞的数量/单核细胞值、微量白蛋白和肌酐水平测定,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比较4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性,CD34+细胞/单核细胞值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3个实验组CD34+细胞在单核细胞中的比值降低;实验三组高于实验二组、实验一组(P均0.05)。实验二组与实验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组患者外周血CD34+/单核细胞值与HbA1c、肌酐、空腹血糖呈负相关,与TC、TG无相关性。实验二组CD34+细胞在单核细胞中的比值降低,其中实验一组下降更明显。结论 CD34+细胞的数目及其在单核细胞中的比值与空腹血糖、HbA1c、微量白蛋白和肌酐呈负相关。表明CD34+细胞可能是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参与肾病的发生,监测CD34+细胞水平变化也许能用来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糖尿病可能进一步导致CD34+细胞数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杨鑫  徐杰  谢旦红 《新中医》2023,55(5):59-6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达格列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早期DK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胱抑素C (Cys C)水平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FBG、P2h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P2hBG、HbA1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FBG、P2h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SCr、Cys C、UAE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ys C、UAE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清Cys C、UAE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早期DKD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可以减少尿微量...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多指标综合检测在 2 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 430 例为研究对象,记为观察组。另取同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单纯 2 型糖 尿病患者 200 例记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微量 白蛋白 / 尿肌酐(ACR)水平,并予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在 2 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 HbA1c、Scr、UmAlb、ACR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 ROC 曲线分析可得: 联合检测 HbA1c、Scr、UmALB、ACR 水平诊断 2 型糖尿病肾病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相比上述各项指标单独检 测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测 HbA1c、Scr、UmALB、ACR 水平, 从而提高 2 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能量平衡方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患者予能量平衡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西药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分别记录治疗前、1个月时、3个月时以及半年后随访时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通过问卷收集患者的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1个月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治疗组患者FBG、PBG、HbA1c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半年后随访时,治疗组患者FBG、PBG、HbA1c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3个月及半年后随访时的FBG、PB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半年随访时与第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量平衡方可降低气阴两虚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患者症状,而且具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营养治疗结合药膳干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营养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营养治疗和药膳,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BG、2hPBG、HbA1c、TG、TC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FBG、TC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BG、HbA1c、TG、LDL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营养治疗结合药膳干预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