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发病和复发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18-45岁脑梗死患者226例,采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病因进行TOAST分类。选取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异常、吸烟、饮酒、房颤、房扑、心肌梗死、心脏附壁血栓等危险因素为研究内容。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价NIHSS分级与TOAST分类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青年脑梗死复发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复发14例,男11例(6.4%),女3例(5.6%)。NIHSS分级中轻度为主(75.2%)。而TOAST分类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最多(47.8%),不明原因者19.5%。NIHSS分级与TOAST分类无关(P=0.96);糖尿病和高血压与青年脑梗死发病和复发相关(分别为P=0.042,OR=3.91,95%CI 1.12-14.24;P=0.047,OR=4.21,95%CI 1.12-14.24)。结论:在青年脑梗死发病和复发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和高血压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非溶栓患者出血转化(H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非溶栓患者180例,根据是否出现继发性出血,将患者分成出血转化组(HT组,n=52)和非出血转化组(NHT组,n=128),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肌梗死、心瓣膜病等既往病史;临床检查指标: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梗死面积,将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饮酒史、心瓣膜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检测指标中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梗死面积在2组患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HT的危险程度排序为:低密度脂蛋白(OR=2.621,95%CI:1.246~5.323,P=0.009)、空腹血糖(OR=1.086,95%CI:1.033~2.124,P=0.007)、大面积脑梗死(OR=0.843,95%CI:1.146~2.897,P=0.015)。结论:非溶栓患者急性脑梗死后的HT是一个由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病理学过程,本研究发现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大面积脑梗死是影响HT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单纯性耳聋患者听力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519例老年单纯性耳聋患者行听力测定,分析血糖、血脂水平异常及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饮酒和吸烟习惯等因素与平均听阈、高频听阈的关系,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7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的平均听阈[(42.21±0.43)、(41.21±0.39)、(40.46±0.33)dB]、高频听阈[(44.52±0.35)、(44.01±0.36)、(42.52±0.38)dB]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70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平均听阈[(39.12±0.47)、(37.78±0.35)、(36.86±0.40)dB]和高频听阈[(40.23±0.39)、(40.64±0.41)、(41.52±0.41)dB](P0.05),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及吸烟、饮酒患者的高频听阈[(42.26±0.29)、(41.69±0.41)、(41.69±0.36)、(43.91±0.37)、(44.12±0.38)dB]明显高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正常者[(41.03±0.41)、(40.99±0.36)、(41.04±0.43)dB]、不吸烟者[(41.01±0.45)dB]、不饮酒者[(40.89±0.41)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男性(OR=1.925,95%CI:1.320~3.251,P=0.022)、年龄≥70岁(OR=2.033,95%CI:1.751~4.836,P0.001)、文化程度低(OR=12.002,95%CI:7.526~22.051,P0.001)是影响平均听阈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高频听阈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男性(OR=1.956,95%CI:1.163~4.958,P0.001)、年龄≥70岁(OR=2.357,95%CI:2.326~10.630,P=0.032)、文化程度低(OR=11.005,95%CI:1.068~8.302,P=0.021)和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升高(OR=1.752,95%CI:4.035~16.581,P=0.015;OR=1.864,95%CI:3.021~9.302,P=0.009;OR=2.054,95%CI:1.320~5.924,P0.001)、吸烟(OR=2.694,95%CI:1.032~3.158,P=0.002)和饮酒(OR=2.568,95%CI:1.108~4.845,P0.001)。结论性别(男性)、高龄(≥70岁)、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是影响老年单纯性耳聋患者平均听阈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高频听阈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性别(男性)、高龄(≥70岁)、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和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吸烟和饮酒。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对比,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简称心脑合病)的危险因素,为心脑合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和心脑合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资料,运用SPSS 17.0软件对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心脑合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冠心病心绞痛1?00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963例和心脑合病患者982例。三种疾病在患者年龄(P=0.000?0)、性别(P<0.000?1)、静息生活方式(P=0.000?0)、体重指数(BMI)(P=0.000?0)、糖尿病(P=0.001?9)、高血压(P<0.000?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P<0.000?1)、吸烟(P<0.000?1)、饮酒(P<0.000?1)以及合并三种以上危险因素(P=0.000?0)等方面,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1.690,95%CI(1.420,2.012)]、高血压[OR=1.558,95%CI(1.312,1.850)]、BMI异常[OR=1.356,95%CI(1.158,1.587)]及静息生活方式[OR=1.319,95%CI(1.107,1.572)]是心脑合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血压、BMI异常和有静息生活方式的人易患心脑合病,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溶栓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危险因素。方法运用SPSS13.0软件对同期58例非溶栓脑梗死继发HT的病例和58例单纯脑梗死病例,对包括高血压病史、梗死面积、高胆固醇血症及心房颤动史等20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有4项因素,根据OR值的大小依次排列为:脑梗死面积(OR=8.386,95%CI:3.237~28.326,P=0.003)、尿蛋白阳性(OR=5.622,95%CI:3.231~21.359,P=0.011)、心房颤动史(OR=4.923,95%CI:1.062~18.967,P=0.038)、血糖(OR=4.286,95%CI:1.027~16.481,P=0.042)。结论梗死面积、尿蛋白阳性、心房颤动史及高血糖是发生HT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评价其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8例(复发组),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78例(初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神经功能好转率。结果复发组脑白质疏松(χ~2=8.666)、高血压(χ~2=8.189)、吸烟(χ~2=6.973)、饮酒(χ~2=4.722)的发生率高于初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白质疏松(OR=1.690,95%CI:1.198~2.384,P=0.003)、高血压(OR=1.715,95%CI:1.135~2.592,P=0.010)、吸烟(OR=1.896,95%CI:1.233~2.915,P=0.004)是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组入院及出院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初发组(t=-3.645,t=-4.675,P0.001),神经功能好转率明显低于初发组(t=2.643,P0.01)。结论高血压、脑白质疏松、吸烟是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初发者病情严重,短期神经功能恢复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诊断为急性心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青年男性(年龄≤44岁)共200例,选取同时期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诊断的青年男性104例作为对照组,并选取同期住院诊断为急性心梗老年男性89例为老龄对照组,观察体质量指数、吸烟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血清尿酸、血脂、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表示.结果 (1)与青年男性对照组比较,青年男性心梗组在吸烟、肥胖、合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较多(均P<0.05),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较高(P<0.05),血红蛋白较低(P<0.05).(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青年男性急性心梗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肥胖( OR=11.020)、2型糖尿病(OR =5.805)、高血压病(OR=4.428)、早发冠心病家族史(OR=2.883)、吸烟(OR =2.153)及低血红蛋白血症(OR=1.034)(P<0.05).(3)青年男性心梗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正常14例,单支病变109例(54.50%),其中前降支病变69例;双支病变42例;三支病变35例.青年男性心梗组中单支病变累及前降支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男性心梗组(P<0.05).结论 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及低血红蛋白血症是青年男性发生急性心梗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急性心梗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55-4757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选取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入院的检查排除COPD的老年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调查问卷法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家族病史、文化程度、户外活动、FEV1%、FEV1/FVC%、血清钙、血清磷、血清镁、尿素氮、胆固醇、肺外感染及肺炎,并做统计学分析。两组年龄分组吸烟情况、家族病史、户外活动、FEV1%、FEV1/FVC%及肺炎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文化程度、血清钙、血清磷、血清镁、尿素氮、胆固醇、肺外感染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2.52,95%CI=1.61~5.38,P=0.033)、吸烟情况(OR=5.18,95%CI=1.58~21.33,P=0.008)、家族病史(OR=3.04,95%CI=1.42~7.34,P=0.026)、FEV1/FVC%(OR=1.52,95%CI=1.46~8.99,P=0.021)和肺炎(OR=12.73,95%CI=3.52~18.44,P=0.004)是影响老年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吸烟、家族病史和肺炎是影响老年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国居民高血压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收集2000年至2011年4月发表的所有与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并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计算其合并危险因素暴露的比值比(OR值)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研究了饮酒、吸烟、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家族史、盐摄入量、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病之间的联系。其中BMI、高血压家族史、盐摄入量、吸烟、饮酒、经济状况与高血压病相关,其OR(95%CI)分别为2.45(2.09,2.87)、2.01(1.92,2.11)、1.68(1.23,2.28)、1.58(1.50,1.66)、2.17(2.04,2.31)及2.57(1.89,3.48)。结论 BMI、高血压家族史、盐摄入量、吸烟、饮酒、经济状况与高血压病相关,是高血压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对324例确诊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与对照组比较,相关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吸烟、冠心病、饮酒、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脑卒中病例与对照组比较,相关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饮酒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颈动脉斑块是独立危险因素。饮酒、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3例青年脑卒中患者(≤45岁)的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血脂异常史及家族史)及嗜好(吸烟、饮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为青年脑卒中(尤其是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糖尿病、心脏病和TIA史并非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约50%的青年脑卒中患者有家族史及吸烟饮酒史。结论 高血压是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吸烟、饮酒及家族史等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与急性期梗死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院第1天行头颅MRI检查,并予阿司匹林300mg负荷剂量口服,服药3h后采用全血阻抗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根据检测结果将92例患者分为A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7d后复查头颅MRI。对2组脑梗死急性期梗死进展的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急性期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AR组31例(33.7%),AS组61例(66.3%)。AR组NIHSS评分、急性期梗死进展发生率明显高于AS组[7.0(9.0)比5.0(6.0),P=0.041;32.3%比18.0%,P=0.026]。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示:AR(OR3.082,95%CI1.072~8.954,P=0.028)、NIHSS评分(OR1.212,95%CI 1.014~1.435,P=0.032)及年龄(OR1.049,95%CI1.003~1.102,P=0.035)是急性期脑梗死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R作为脑梗死急性期梗死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判断和二级预防策略的选择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CH)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120例HCH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未合并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总结导致梗死的可能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可能导致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 Logist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OR=1.46,95%CI:1.17~1.82)、收缩压(OR=1.34,95%CI:1.04~1.17)、舒张压(OR=1.34,95%CI:1.09~1.65)、水肿范围(OR=1.46,95%CI:1.17~1.83)、血肿大小(OR=1.51,95%CI:1.18~1.94)、脑组织移位(OR=1.49,95%CI:1.05~2.09)是HCH术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水肿范围、血肿大小、脑组织移位是HCH术后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 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青年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62 例, 58. 5%),其次为心源性疾病(16 例,15 .1%)、血管炎性病变(7例,6 .6%)及凝血异常(10 例,9. 4%)。主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大量饮酒、脑卒中家族史。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预后良好。结论 尽早明确病因,积极防治各种危险因素,给予充分的治疗可有效减少青年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分析其生活方式相关危险因素及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方法河南省人民医院附近10个社区就诊居民750例,记录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情况,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QO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Spearman法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变量与QOL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750例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0例(42.7%),QOL评分为(48.85±2.27)分;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在年龄、体质量指数及是否缺乏规律体育锻炼、是否饮酒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文化程度、有无高血压家族史、是否吸烟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OR=1.887,95%CI:1.325~2.018,P=0.035)、缺乏规律体育锻炼(OR=2.052,95%CI:1.378~8.550,P0.001)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r=-0.528,P=0.027)与QOL评分呈负相关,饮酒(r=0.026,P=0.075)、吸烟(r=0.049,P=0.062)、缺乏规律体育锻炼(r=0.326,P=0.078)、体质量指数(r=0.159,P=0.095)与QOL评分无线性相关。结论社区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QOL较差,饮酒、缺乏规律体育锻炼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UC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心理应激状况、家族史、文化程度、饮用牛奶、感染性肠病等观察指标在UC发生中的作用.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UC患者中有家族史、精神紧张、经常饮用牛奶、有感染性肠病比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P<0.01),有吸烟史比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史(OR=1.893,P=0.003),感染性肠病(OR=6.316,P=0.000),精神紧张(OR=1.046,P=0.001),饮用牛奶(OR=2.196,P=0.008)等因素是U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吸烟(OR=6.354,P=0.000)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UC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族史、饮用牛奶、感染性肠病、精神紧张是U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吸烟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发生牙周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中老年牙周病患者422例为牙周病组,同期就诊的63例无牙周病患者为非牙周病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人群牙周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牙周病组男性、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合并糖尿病、对牙周病认知不足比率(67.77%、30.33%、71.33%、77.01%、19.91%、68.01%、)高于非牙周病组(50.79%、14.29%、44.44%、57.14%、6.35%、15.87%)(P0.05),年龄60岁、刷牙≥2次/d、定期洁牙、定期口腔检查比率(23.70%、60.43%、10.19%、13.27%)低于非牙周病组(47.62%、79.37%、36.51%、34.9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4.268, 95%CI:1.362~5.362,P0.001)、吸烟(OR=3.685, 95%CI:1.254~4.632,P=0.002)、饮酒(OR=2.125, 95%CI:1.569~3.265,P=0.006)、合并糖尿病(OR=1.524, 95%CI:1.326~6.487,P=0.016)、对牙周病认知不足(OR=1.639, 95%CI:1.452~1.965,P=0.012)是中老年人群牙周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定期洁牙(OR=0.458, 95%CI:0.155~0.869,P=0.003)、刷牙≥2次/d(OR=0.596, 95%CI:0.369~0.852,P=0.018)是其保护因素。结论中老年人群患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年龄,合并疾病,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以及对牙周病的认知及牙齿清洁习惯。  相似文献   

18.
任思思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8):2630-2633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帕金森病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等收集1993—2019年发表的关于帕金森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运用STATA11.0中Meta-analysis模块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吸烟(OR=0.58,95%CI:0.53~0.62)、喝茶(OR=0.12,95%CI:0.07~0.16)、饮酒(OR=0.70,95%CI:0.46~0.93)、饮用井水(OR=0.33,95%CI:0.17~0.49)为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家族史(OR=5.13,95%CI:1.73~8.52)、接触杀虫剂(OR=2.89,95%CI:1.66~4.12)、重大精神创伤(OR=3.28,95%CI:1.69~4.86)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而抑郁(OR=3.38,95%CI:0.50~6.26)与帕金森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吸烟、喝茶、饮酒、饮用井水为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家族史、接触杀虫剂、重大精神创伤是帕金森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抑郁尚不能视为帕金森病发病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前、后循环)脑梗死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发病并于太原市三所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病历资料,依据其头颅影像学检查将患者分为前、后循环脑梗死,分析两组患者之间危险因素的差异,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各危险因素与前、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2 67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后循环脑梗死885例(33.05%),前循环脑梗死1 793例(66.95%)。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构成比在后循环组显著高于前循环组(分别为32.9%vs.26.7%,P=0.001;47.0%vs.40.4%,P=0.002),而前循环组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后循环组(7.1%vs.4.6%,P=0.012)。多因素分析显示,相对于前循环脑梗死而言,后循环脑梗死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优势比(odds ratio,OR)=1.29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79~1.555]和高脂血症(OR=1.275;95%CI:1.074~1.555);而目前吸烟(OR=0.826;95%CI:0.665~0.998)和心房颤动(OR=0.686;95%CI:0.468~0.993)与前循环脑梗死的关联性较后循环脑梗死更显著。结论前、后循环脑梗死之间危险因素存在差异,糖尿病、高脂血症与后循环脑梗死关系更密切,而吸烟和心房颤动倾向于前循环脑梗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DRD2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以15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谵妄分级量表-98修订版》作为谵妄诊断工具,分析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采用基因测序法确定DRD2的多态性,分析rs6275、ts6277多态性与谵妄的相关性。结果术后谵妄发生率为8.0%(12/150);2.组间单因素分析显示脑梗死(OR=0.784,95%CI 0.631~0.975,P=0.024)、手术持续时间(OR=2.251,95%CI 0.941~5.380,P=0.048)、体外循环时间(OR=1.057,95%CI 0.703~1.590,P=0.029)、ICU病房时间(OR=1.890,95%CI 1.201~2.973,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的rs6275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65,95%CI 0.697~2.303,P=0.651);rs6277基因型在2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76,95%CI 1.142~4.523,P=0.04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OR=1.861,95%CI 1.082~3.163,P=0.024)、ICU持续时间(OR=6.757,95%CI 2.376~19.267,P=0.001)、rs6277的CC基因型(OR=4.019,95%CI 1.395~12.341,P=0.012)是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术前合并脑梗死的高危患者进行DRD2基因筛查,有助于评估谵妄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