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观察组56例)与传统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对照组56例)治疗的11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疗效,2组资料具有可比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改良外剥内扎术式加消痔灵注射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减少肛缘水肿及肛门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联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联合术式即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小切口外剥内扎术、消痔灵注射术,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有疗效确切、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痔剥切内痔结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外痔剥切内痔结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外切内扎术.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治愈230例,好转10例,均无复发、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肛门功能正常.结论:外痔刺切内痔结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疗效高,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4.
小切口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治疗重度混合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小切口外剥内扎术结合消痔灵注射方法治疗重度混合痔与常规外剥内扎术在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治愈率、好转情况、复发情况等方面的疗效比较。结果:小切口外剥内扎术结合消痔灵注射方法治疗组在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治愈率、好转情况、复发情况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外剥内扎术组。结论:小切1:2外剥内扎结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混合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对12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外剥内扎术及非结扎部位内痔注射消痔灵治疗,并对其中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行肛门括约肌部分松解术。结果:治愈120例(占96.77%),好转4例(占3.23%),总有效率100%。疗程18 d~28 d,平均22 d。术后随访6个月,全部无复发,无肛门狭窄等后遗症。结论:外剥内扎术加非结扎部位内痔消痔灵注射液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外痔剥切内痔结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外痔剥切内痔结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外切内扎术。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治愈230例。好转10例,均无复发、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肛门功能正常。结论:外痔剥切内痔结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疗效高,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形皮瓣植入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采用"∧"形皮瓣植入改良外剥内扎术,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2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指数及术后出血、肛门水肿、肛门狭窄、痔核及赘皮残留的发生率及治愈率情况。结果 2组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指数、术后出血、肛门水肿、肛门狭窄、痔核及赘皮残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形皮瓣植入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少,愈后肛门外观良好,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8.
剪口结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剪口结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与外剥内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50例用剪口结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对照组50例采用外剥内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比较两组治疗后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水肿、出血、疼痛及痔结扎线脱线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17.8±2.3)d,比对照组(22.1±2.4)d缩短4.2~9.0 d(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痔结扎线脱线时间缩短(P<0.01),术后出血明显减少(P<0.01)。疼痛和水肿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好,可缩短愈合时间,并显著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敛痔散外敷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换药的疗效。方法将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500例术后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用敛痔散外敷换药,对照组术后采用莫匹罗星软膏换药,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主要并发症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第1日疼痛、便血改善优于对照组,第7日及第10日疼痛、水肿、便血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敛痔散外敷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换药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减少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外剥内扎注射木治疗混合痔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混合痔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治疗组40例运用外剥内扎消痔灵四步注射术,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在术后创面出血、肛缘水肿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剥内扎消痔灵四步注射术,治疗混合痔,效果显著,在肛肠外科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形错位套扎术(EPH)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50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E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组)328例,传统外剥内扎术(对照组)322例。对照2组术后疼痛、尿潴留、出血、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30d临床疗效。结果 2组在临床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尿潴留、出血、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痔灵散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痔灵散熏洗坐浴,对照组予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坐浴前及坐浴第1 d、第3 d、第6 d、第9 d时创缘水肿、创面渗液、肛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坐浴第3 d、第6 d,治疗组肛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坐浴第3 d、第6 d、第9 d,治疗组创缘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坐浴第6 d、第9 d,治疗组创面渗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灵散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肛门疼痛、创缘水肿、创面渗液等情况,缩短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结合消痔灵注射术细微操作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剥内扎结合消痔灵注射术细微操作治疗环状混合痔173例。结果:173例患者均一次手术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12~21天,平均16天,术后无肛管皮肤缺损及黏膜脱垂。出院后12~18个月对173例患者进行随访,有随访结果者156例,无肛管狭窄,无复发。结论:外剥内扎结合消痔灵注射术细微操作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无复发,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创式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静脉曲张性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式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第2、7、10d肛门疼痛评分,以及观察术后两组患者肛缘水肿、术后出血、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等指标。结果:术后第2、7、10d观察组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肛缘水肿、术后出血、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式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洗痔液熏洗配合微波治疗应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效果。方法:将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22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高锰酸钾坐浴,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洗痔液熏洗配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肛周水肿、出血、渗液、发热症状,均较对照组患者轻(P0.05),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采用中药洗痔液熏洗配合微波治疗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病人实施护理能减轻术后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术结合梭形减张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用外剥内扎术结合梭形减张法治疗。结果:手术疗效可靠,痔核回缩明显,肛门外观平整,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外剥内扎术结合梭形减张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急性嵌顿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0例急性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采用P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对照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术。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VA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联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急性嵌顿痔具有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且手术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芒硝晶体湿敷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4例混合痔(痔核数为2-4个)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换药+芒硝晶体湿敷换药,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结果:治疗组在减轻创面水肿、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芒硝晶体湿敷对于预防、消除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水肿,减轻疼痛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混合痔为肛肠外科常见病,其传统术式外剥内扎术创面大,术后疼痛,愈合时间长,对于多痔核一期切除者,易导致肛门狭窄、大便失禁[1]等后遗症。近两年来,我院收治48例混合痔患者,采用外剥内扎术及术中配合芍倍液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