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有毒中药通过适当的加工炮制,达到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方法:对制霜法、加热法、净制法、水制法、加辅料法、水火共制法6种炮制方法进行探讨。结果:适当加工炮制可以降低或消除有毒中药的毒性。结论:有毒中药通过适当加工炮制,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更好的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范海洲  范丝雨 《河南中医》2022,(8):1139-1142
《伤寒论》中,炮制方法有净制法、切制法、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治法及其他治法,净制法包含“去皮”“去心”“去翅足”“去节”“去皮尖”“去核”;切制法包含“擘”“■咀”“捣”“破”“切”“碎”;水制法包含“水洗”“酒洗”“渍”;火制法包含“炮”“炙”“熬”。炮制法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和部位,便于调剂和制剂,确保药物洁净,利于储藏保管,有利于服用。《伤寒论》虽未形成系统的炮制理论,但针对药物不同的特性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炮制方法并沿用至今,对有毒中药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且临床有效的减轻或消除毒性的炮制方法,为其他医者炮制使用有毒中药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毒性中药在临床上的意义颇受争议,为了更好地降低有毒中药的毒性,增加其在治疗疾病方面的效用,古今医家为此总结出许多的方法。目前主要的减毒增效方法有炮制减毒增效法,包括净制法、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制法、制霜法、辅料法、发酵法;以及配伍减毒增效法。相对于常用的无毒中药,有毒中药只要炮制合理、配伍得当,可用于攻克一些疑难杂症,从而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存活率,增加患者的生存希望。从长远来说,中药的毒性不仅不会禁锢中药的发展,相反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1部收载的83种有毒中药,从药味自身毒性成分、炮制方法、毒靶器官临床表征信息采集3个方面,探讨有毒中药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预警机制,对于预防有毒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降低药物损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药的炮制方法很多,其作用不外乎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或发挥某些药物的疗效;消除或减少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以保障用药安全有效;便于制剂、服用和贮藏;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以保证药物质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许多药物的炮制有着详细的记载,尤其是许多特殊的炮制法,如一药的多种炮制法及多种炮制法同制一药等,对后世启发很大,有许多方法目前仍在使用。现仅举数则如下。1 一药的多种炮制法药物经过不同的炮制,其功用和主治均发生了变化。如黄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详细记载经不同炮制后,其功用增加很多,他认为:“黄连入手少…  相似文献   

6.
张小勇  陶晓华  刘丹彤  吴舒  李涛 《中医杂志》2012,53(21):1808-1809
张仲景对毒性药物的运用极其讲究,在多个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对毒性药物的炮制方法根据药物的特性各有不同,按现代炮制学分类可分为净制、切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炮制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去掉药物的有毒部分或者去除、降低药物毒性,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毒性中药的炮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岳全书—类经》对中药之毒有云 :“所谓毒者 ,以气味之有偏也。”《中国药典》收载各类毒性中药约 10 0种以上。对于毒性中药的炮制 ,古代典籍有许多详细的记载 ,现代也进行了不少研究。通过炮制而降低药物毒性 ,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传统炮制毒性中药的方法有水泡、米炒、醋炙、烘焙、制霜、复制法等。现结合现代研究介绍毒性中药的炮制方法。1 水处理1.1 溶解减毒有些毒性成分可溶于水。利用此特性 ,使有毒成分溶出 ,降低含量而解毒。如附子、乌头等经过长时间的漂洗可使生物碱大量流失 ,毒性大大降低。据实…  相似文献   

8.
中药炮制历史悠久,而有毒中药的炮制更是医药学家重视的内容,早在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提出了去毒的原则和方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此后,历代医家对有毒中药的炮制方法都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在其中330余味药物中载有“修治”条目,专论诸药的炮制,内容翔实,方法多样,于毒药炮制方面更有其突出贡献,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9.
凡加工炮制有毒中药,必须按照《中国药典》或者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进行。有毒中药经炮制后,除便于贮存、调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能降低或消除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因此,有毒中药的炮制十分重要,历代都给予高度的重视。有毒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在于减毒增效,减毒便于安全使用,增效则是最终目的,两者居同等重要的位置。其减毒原理如下:1 炮制使毒性物质破坏有些药物通过加热可使毒性物质破坏,从而使毒性减低。如马钱子含有毒成分木鳖碱和马钱子碱,通过砂烫高温处理后,此成分即被破坏或挥…  相似文献   

10.
马钱子是中医临床常用有毒中药 ,具通络止痛 ,消肿散结之功。马钱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亦即主要毒性成分是生物碱——士的宁。《中国药典》及文献记载以通过测定士的宁的含量来评价马钱子及其各类炮制品、制剂质量。故要保证马钱子的临床疗效 ,必须确保士的宁的含量以达到既能降低毒性又最大限度保留有效成分。据分析 ,影响马钱子质量及其疗效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炮制方面1.1 炮制方法的选择马钱子炮制方法主要有甘草制法、尿泡法、醋制法、砂烫法、油炸法。其目的是通过炮制降低毒性 ,保存疗效。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 ,马钱子中生物碱的…  相似文献   

11.
杨威 《广西中医药》2000,23(5):56-57,60
醋制法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炮制方法。早在刘宋·雷学攴《雷公炮炙论》中就有记载。药物经醋制后能增强疗效 ,缓和药性 ,降低毒副作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1]:“芫花有小毒……用时以好醋煮十数沸 ,去醋 ,以水浸一宿 ,晒干用 ,则毒灭也 ,或以醋炒者次之。”说明古人已认识醋制能降低药物毒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上均记载有醋制药物的方法。近年来 ,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醋制费工费时 ,工艺流程烦琐 ,致使一些该醋制的中药被直接用生品代替 ,降低了中药饮片质量 ,影响了中药的临床疗效。为说明醋制在中药…  相似文献   

12.
选取《本草纲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8年版)、《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版)中,较为典型的常用药材的炮制内容作为示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中药炮制存在古今差异,地域之间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药材的选用部位不同、炮制方法不同、对毒性药的炮制不同三方面。这些差异对药物功用及临床疗效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减毒炮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晶  彭伟文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2):3047-3048
毒性中药是中医"治病攻邪"的常用药物,长期的中医药临床实践证明,毒性中药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尤其在救治疑难重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素有"以毒攻毒"之说.但是毒性中药多含有毒成分,药性峻猛,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滥用、乱用毒性中药,不可避免地给病人造成身体损害,严重者造成病人中毒死亡.因而了解毒性中药炮制原理,掌握有毒中药的正确炮制方法,能使毒性中药减毒增效,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有毒中药是指具有一定毒性成分,副作用大,应用不当容易产生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一类药物。中药有毒品种为数甚多,正确使用有毒中药对于临床医务工作尤其重要。1减缓有毒中药毒性的基本方法1.1严格掌握毒性药的炮制,以降低毒性炮制中如蝉蜕去头、足,杏仁去皮,甘遂、大戟醋制  相似文献   

15.
从《本草纲目》看药物炮制法改进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清 《光明中医》2007,22(1):30-31
从《本草纲目》可知,药物常用炮炙法发生改变的原因为强调药物炮制为临床证型服务、有利于保护病人胃气、有利于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删繁就简、有利于保存等,有些炮制方法则是本书中首次记载,其中有些方法为后世所效法,对后影响甚大;有些则是《本草纲目》吸收了方书中所使用的药物炮制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将此上升到理论高度,为临床针对疾病选用不同的炮制品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是炮制的主要目的之一。《黄帝内经》记载的“治半夏”,即是经炮制过的半夏;《神农本草经》载乌头:“其汁蒸之,名射罔,杀禽兽”;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载有:“凡使半夏,须用汤洗十遍,令滑尽,不尔有毒,戟人咽喉。”以上这些论述说明古人不仅认识某些有毒药物,而且有制毒的炮制方法和炮制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药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对中药炮制进行研究,为了探讨中药炮制“制毒”的原理,本文试从药物化学结构、有毒性成分、辅料解毒三方面进行了浅析。1 改变有毒成分的化学…  相似文献   

17.
大戟科大戟属根类中药的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大戟科大戟属根类有毒中药的毒性方面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利用CNKI,PubMed,维普资讯等数据库,对近30年以内的关于京大戟、甘遂、狼毒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共引用47篇文献。发现3种大戟属根类有毒中药其毒性成分均为萜类成分,且含有大量酯键;京大戟、甘遂中均存在巨大戟二萜醇型化合物,京大戟、狼毒中均发现松香烷内酯型化合物;临床上均可泻下逐水,治疗各类水肿;因有毒均常用醋制法对其炮制解毒。同科同属的根类有毒中药存在很多共同点,从共性毒性成分出发研究炮制解毒机制,可同时解决整个大戟科大戟属的毒性难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毒性中药而引起的中毒和死亡事故时有发生,而其中大多数是与毒性中药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有关。因此,加强对毒性中药的炮制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几种常用的炮制方法。1 醋制法 是将药物加入定量米醋拌炒的方法,如大戟、甘遂、商陆、芜花、狼毒的炮制。因醋呈酸性,是良好的有机溶媒,具有解毒作用。通过醋制法,可降低这些药物的毒性成份,减少其毒性,缓和峻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几种常用有毒中药炮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种常用有毒中药炮制方法滕州市药品检验所(277500)李治平山东省胸科医院(250013)于树玲关键词毒性中药炮制方法药理研究有毒药物大部分是通过炮制降低药物毒性的,炮制方法大致可分为对药材进行加热处理、加水处理、加辅料处理、压油制霜处理和去除药材...  相似文献   

20.
袁秀荣 《国医论坛》2001,16(4):43-45
炮制 ,是药物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加工过程 ,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而毒剧药物的广泛应用 ,亦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色。毒药的种类很多 ,其作用具有双重性 ,或起沉疴愈顽疾 ,或使人中毒、致残、致死 ,故毒药之利与害 ,在于是否巧用、善用。而中药炮制 ,是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药物化学成分及毒理作用的逐渐明确 ,更可依炮制方法控制其毒性成分的“质”和“量”,确保用药安全。本文以五版《中药学》为例 ,通过对教材中明确记载有毒的 52味药物的分析 ,来认识炮制的减毒、消毒作用。 52味有毒中药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