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方法:分别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第1时段)及2014年1月-2014年12月(第2时段)的临床标本各1000例,每时段的标本中均包括呼吸道标本500例、血液标本200例、脑脊液标本100例、胸腹水标本100例、伤口分泌物标本50例、粪便标本50例。对所有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对两个时段内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进行对比,并对检验结果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第1时段内所检出的呼吸道阳性率为38%;非呼吸道阳性率为35%;血培养阳性率为8%。第2时段内所检出的呼吸道阳性率为26%;非呼吸道阳性率为25%;血培养阳性率为12%。两个时期呼吸道阳性率、肺呼吸道阳性率及血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及时提升微生物的检验水平,定期进行检验,从而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不同标本病原微生物进行检验阳性率进行分析,研究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检验差错率。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腹泻项目监测检验工作的200例患者的1000份病原微生物标本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中心检验科实施腹泻项目监测检验工作后的200例患者及其1000份微生物标本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原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比较两组病原微生物检验误差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液、尿液、痰液、分泌物以及大便标本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误差率为8.80 %低于对照组的13.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腹泻项目监测检验措施可提高标本检验结果的阳性率,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及其对比分析。方法:比较2010-2012年20000份临床标本(呼吸道标本、血培养标本、其他非呼吸道标本,以及大便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2010-2011年相比,2011-2012年呼吸道标本和其他非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明显降低,而血培养标本阳性率显著升高,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寻找其原因,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1年临床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各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与2009-2010年进行对比,研究对象中血样培养标本的阳性率有所上升,而呼吸道标本与非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均有所下降。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能为疾病的诊断与预后判断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检验方法对腹泻患者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验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商丘市立医院接受检验的150例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样品采用传统培养的方法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样品采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样本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样本检出率高达78.67%,而对照组仅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RT–PCR检验法检验腹泻患者粪便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比培养检验法准确率更高,更有利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6.
肖涛 《亚太传统医药》2012,8(2):207-208
目的:探讨比较临床细菌检验各项目的正确性。方法:选择我院微生物实验室2010年5月-2011年5月进行细菌检验的标本4 352例,其中尿液标本822例,粪便标本205例,痰液标本1 595例,血液标本742例,脓性分泌物标本832例,生殖道分泌物标本156例。检验阳性结果1 356例,阳性率为31.16%,与临床反馈结果符合率达94.6%。结果:各类标本合格率都比较好,以尿液标本合格率最高(98.66%),痰液标本合格率最低(92.54%)。结论:对采集标本以及标本的处理、菌类分离和培养、菌类的鉴定等过程要严格控制,使细菌检验有足够的正确性,以便对患者作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细菌耐药性监测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各个科室收集的109050例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血培养标本共32400例,痰标本76650例,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以及微生物检验。结果:血培养标本中2916例标本为阳性,阳性率为9%,痰标本中25295例标本为阳性,阳性率为33%。本研究使用6中药物检验细菌的耐药性,青霉素,头孢唑林,氨节西林,头孢他啶,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其中青霉素的耐药性最为突出。结论:细菌耐药性监测用于微生物检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4月在医院治疗,并进行临床检验的200例患者,进行临床检验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随机选取2018年1~10月的600例患者,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检验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质量控制管理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检验结果准确率、误诊率、患者对临床检验的满意度。结果:检验环境湿度、检验环境温度、检验试剂平衡时间、检验环境洁净度、样品质量、标本保存非标准化、标本采集非标准化、相关仪器及时性能检测、试剂失效、试剂应用时间不合理、操作技术水平为临床检验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临床检验结果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检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分析临床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有效地改进了检验的质量管理模式,规范了管理流程,实现了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分析茂名市人民医院多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茂名市人民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采集的 100101 份标本,其中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采集 37703 份标本,2021 年 1 月 至 2021 年 12 月采集 62398 份标本,统计与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以及标本不合格原因。结果: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微生物标本检验总阳性率低于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标本共 2406 份,不合格率 24.04 %,其中血液标本不合格率 1.66 %,痰液标本 不合格率 4.02 %,分泌物标本不合格率 1.51 %,尿液标本不合格率 2.20 %,大便标本不合格率 1.35 %,不合格原因 主要包括样本污染和取样操作不规范。结论:茂名市人民医院 2020 年与 2021 年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相近, 各种微生物检验标本均存在不合格的情况,主要原因为样本污染和取样操作不规范,需针对性进行整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痰液标本搜集法在痰液细菌培养中的效果,为明确疾病感染病原菌和临床抗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都县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0例肺部感染需进行痰液细菌培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标本采集,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采集,比较两组标本采集合格率、病原菌检测情况以及标本采集、送检时间、检出致病菌微生物情况及可疑污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标本采集合格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45.71%(P<0.05);病原菌检测阳性菌株共43株,阳性率为61.43%,假阳性7株,假阳性率为10.00%,假阴性10株,假阴性率为14.29%。其中对照组病原菌检测阳性菌株15株,阳性率为42.86%,假阳性6株,假阳性率为17.14%,假阴性8株,假阴性率为22.86%;观察组病原菌检测阳性菌株28株,阳性率为80.00%,假阳性1株,假阳性率为2.86%,假阴性2株,假阴性率为5.7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本采集时间和送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究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物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 龙川县中医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女性 40 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对象均接受尿常规检验,共采集 2 份标本, 共 80 份,其中对照组 40 份为常规采集尿液标本,观察组 40 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集尿液标本期间将阴道分泌物剔除。比 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尿液标本中蛋白质、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等检出率及尿糖、pH、蛋白质等检测水平。结果:对照 组和观察组蛋白质、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等检出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对照组和观察组尿糖、pH、蛋白质等水平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物可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假阳性,并导致结果准确性降低,所以需根据有关规范有效剔除分泌物, 以保障检验结果准确性和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东莞常安医院收治的患者500例设为对照组,该组未接受微生物检验,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患者500例设为观察组,该组接受微生物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感染情况及程度、合理用药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合理用药率高于对照组,感染率、感染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上开展微生物检验的效果显著,可减少医院感染,提升临床合理用药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临床治疗伤口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治疗伤口的7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0例患者予以常规处理措施,观察组373例患者予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使用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373例患者共培养出219株菌株,阳性率为58.7%,对照组350例患者伤口分泌物共培养出菌株176株,阳性率为50.2%,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常用药物耐药率比较高,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比较低。(3)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耐药率比较高。(4)治疗后两组患者伤口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临床治疗伤口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根据结果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极大的提高了治疗的质量,并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微生物检验结果,研究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集我院收治的18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及药敏试验。结果:180例患者痰液标本共检测出病原菌1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5例(62.1%),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较敏感,其它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革兰阳性菌51例(30.2%),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性最强,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其它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真菌13例(7.7%),多比较敏感,仅有少数部分耐药。结论: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痰标本微生物检验及药敏试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依据,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可提升用药合理性、可靠性,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工作,另选择同时间段来本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00例健康者纳入研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脂检验,并比较分析两组的血脂检验结果,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应用血脂检验方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于昭通市昭阳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4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各7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西医反复呼吸道抗感染治疗,同时予以转移因子口服液;观察组则在反复呼吸道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黄芪防风散;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血锌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后患儿并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存在,且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锌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血锌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数量,减少患者发病次数,强健患儿身体抵抗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分析全面针对性管理对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检验科检验人员收集的6000份需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标本作为对照组,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集的6000份标本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对检验质量进行管理。观察组建立全面针对性质量管理体系,并根据管理制度对微生物检验流程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观察并比较两组检测不合格率及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检验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导致质量问题的因素主要与样本、人员、环境、仪器或试剂有关。结论: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施全面针对性管理,有利于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常规检查过程中血涂片镜检作用及筛选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检验科收录的350例患者资料,按照随机抽样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单一进行镜检标本筛选,观察组在镜检标本筛选基础上进行血细胞分析,各175例,其在年龄、病症、样本等方面无差异性;根据检查结果,对血检异常患者2次检验,利用血涂片镜检查做进一步分析,再详细计算全自动血检仪假阳性百分比率,两组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本次350例分组检查中,观察组血常规异常28例,异常率16%,其中,血涂片镜检中,17例确诊异常,此组血常规检查异常的假阳性率60.7%。结论:血液分析仪检查之后,可适当用血涂片镜检实施二次确诊,进一步提高标本检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发生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将医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的血液标本97例设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血液标本97例设为观察组,两组共计194例。对照组中的血液标本实施常规取血保存方式,观察组中血液标本对取血、保存等各项环节进行针对行的改善。分析两组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血液标本检验的过程中,其溶血、抗凝不全、送检时间过长及凝血等因素,均会对标本合格造成影响,开展针对性措施能够有效避免不合格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管控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救治的医学检验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检验管理,观察组在检验过程中实施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检验标本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选取的标本检验患者准确率为9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0%(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检验满意度为9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0%(P0.05)。结论:加强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有针对性的制定对策,堵塞漏洞,可提高检验质量,是提升医院服务品质、提高诊疗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