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析尤瑞克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接受治疗的7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进行分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增加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硫酸氢氯吡格雷+尤瑞克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尤瑞克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的治疗方法可获得理想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对脑梗死疾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从2018年2月开始收集研究对象,到2020年5月收集结束,共收集符合条件的配合本研究的脑梗死疾病患者12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编码,随机抽取号码进行分组,研究组60例,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60例,用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神经功能指标:NSE和S100B、NIHSS分和GOS评分。结果:研究组的神经功能指标比对照组优(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P0.05),NIHSS分和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对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死疾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功能障碍的发生,且药物不良反应低,安全可靠,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吴川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1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90例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90例则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疾病好转的时长,治疗前后患者疾病相关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疗效高于对照组,疾病好转的时长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疗效好,能更好改善疾病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时采取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以双盲法实施分组,对照组(n=32)开展阿司匹林单独治疗,观察组(n=32)开展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一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可提升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梗塞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7例,将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的32例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的3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 %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PIS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缺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PIS的疗效较好,能明显降低hs-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80例UAP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d~(-1),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拜阿司匹林片,首次口服300 mg,维持量100 mg·d~(-1)。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炎性因子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00%和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能够有效降低UAP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300例脑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1组102例、对照2组95例以及观察组103例。对照组1组采用单纯阿司匹林治疗,对照2组采用单纯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以及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1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脑缺血复发率、脑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1组以及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1组患者的脑缺血复发率、脑梗死发生率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缺血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配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0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9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96%、11.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司匹林配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且联合用药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中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疗效。方法:选取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80例TIA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血液流变学、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健康状况、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健康状况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疗效更佳,可有效降低终点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配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质量巴塞尔指数(Barthel)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NIHSS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Barthel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配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且作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及生活能力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加快神经功能的修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栾川县人民医院纳入且参与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参考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纳入行常规治疗的35例患者,观察组纳入行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35例患者,观察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94.28%高于对照组数据,治疗后NIHSS评分(2.01±0.22)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不良反应计算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应用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120例在罗定市人民医院因急性脑梗死就诊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降血脂、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治疗方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为(14.38±0.79)分,对照组为(18.32±0.98)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方案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得到很好的恢复,同时与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方案相比较具有更好的临床收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n=52)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n=52)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并观察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 %;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 %,与对照组的9.6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方案,可有效促进病情好转、提高疗效,同时还可减轻炎症反应,是一种安全又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溶血磷脂酸(LPA)、酸性磷脂(A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组疗程均为14d。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LPA、A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的测定。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LPA、A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四项指标方面,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协同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能显著改善LPA、A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更有效地抗血小板聚集,并未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四川中医》2021,39(2):151-154
目的:探究通脑饮联合氯吡格雷对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小板相关参数、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脑饮治疗,评价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小板相关参数(PDW、P-LCR、MPV)、认知功能(MMSE评分、MoCA评分)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DW、MPV、P-LCR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MMS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皮肤过敏、抽搐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脑饮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有效改善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及脑组织缺血状况,提高患者神经认知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降纤酶联合奥扎格雷、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奥扎格雷、阿司匹林、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降纤酶联合奥扎格雷、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纤酶联合奥扎格雷、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良好,能快速修复受损神经,改善神经功能,防止脑梗死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