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妇科疾病与治疗药物归经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中医妇科学》中代表方中每味药物的第一归经及其在《中医妇科学》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味次。结果《中医妇科学》中代表方用药归经统计,其分布由多至少分别为:归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结论在各种妇科疾病所有辨证分型的代表方中,药物归经以归肝经为主。《中医妇科学》中代表方选药组方也遵从了辨疾病归经用药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自《内经》提出奇经八脉,张元素首倡药物归经以来,辨证多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入手,对奇经八脉很少论及。叶氏继承前人经验,全面运用经络理论,将脏腑,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结合起来,发挥奇经辨证,总结奇经治法用药规律,为后世深入研究奇经证治提供了范例,用于杂病治疗,补前人治法之未备,为中医杂病治疗独开门径,其辨证用药,值得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时珍三焦理论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李时珍《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等书的研究,阐发其有关三焦的学术观点,有助于学者对三焦理论方面有较全面的认识,对临床也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李时珍《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等书的研究,阐发其有关三焦的学术观点,有助于学者对三焦理论方面有较全面的认识,对临床也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据史料记载,结合《本草纲目》所论,李时珍有着明确的道教医学思想。如《本草纲目》中引据了大量的道教著作和道教服食法等。《奇经八脉考》中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包括引据了《八脉经》《天元入药镜》《大道三章直指》《黄庭经》等道教著作,对所引用的打通经脉以获长寿理论的高度认可,以及相较之于《本草纲目》中对道教论药及服食法扬弃的态度,《奇经八脉考》对所引道教著作言论采取了全然认可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中药归经理论是古人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所得,反过来又指导临床用药。掌握药物归经,结合中药的四性五味,在临诊选药组方时会更加精确,疗效会更显著。然而不少医家在临床上较重视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而忽略了药物的归经。本文通过统计《中医内科学》中肾系疾病的各个证型代表方中药物的归经,探讨肾系疾病与治疗药物归经之间的关系,对肾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对针灸学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李时珍《奇经八脉考》的分析与研究,提炼出本书的精髓所在,告诫医者针家:奇经八脉是独特的经脉系统,具有鲜明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应用奇经,宜针宜药,能补充十二经辨证之不足,发挥经络治病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传承李时珍药学学术思想和医药文化,继承国医大师金世元调剂技术经验,发展完善大黄调剂技术。方法系统整理《本草纲目》中有关大黄调剂的记载,结合《中国药典》(2015版),梳理李时珍关于大黄药物释名、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记载,对比金世元教授在大黄药物释名、处方审核、处方应付、发药交代等调剂技术方面经验。结果 1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关于大黄释名、临床应用等的记载充分体现了其辨证用药学术思想。2金世元教授提出的大黄处方审核、处方应付、发药交代等调剂技术与临床证候密切相关。结论金世元教授传承李时珍辨证用药学术思想,发展完善了大黄调剂技术,为大黄临床调剂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李时珍《奇经八脉考》的启迪下,将奇经八脉理论引伸到皮肤科领域,对某些疑难性皮肤病的诊疗,提出了如何运用奇经八脉的一管之见。文中还结合临床实例,剖析了部分疑难性皮肤病的辩证用药,旨在拓宽新的思维,注入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以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为主线,参考《奇经八脉考》,围绕治疗带下病的药物分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3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李氏对妇科带下病的辨治经验,将书中有关妇科带下病的相关认识进行归纳汇总,供同道参考,以便作更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论李时珍对奇经八脉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万瑶 《中国针灸》1996,16(6):30-32
明代医家李时珍所撰写的《奇经八脉考》是古代唯一论述奇经八脉的专著。他综合诸家之长,抒发己见,将奇经八脉内容归纳总结,从而改变了对奇经八脉论述的杂沓无章局面。他不仅阐明了奇经八脉的名称涵义、循行、穴位,而且对其病机主治、选穴用药等等都有论述。这对于奇经八脉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李时珍(1518—1593)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一生留下不少著作,如《本草钢目》、《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等。其中,《本草纲目》是代表作,是他用了27年时间写成的。全书52卷,190万字,记录药物1,892种,附图千余幅。书中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产地、形态、性质、功用及制法,都有详细说明,并附药方1万多个。  相似文献   

13.
李时珍毕生竭诚为人民治病,潜心于医药学的研究,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他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一篇十分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他一生的著述很多,现今流传的只有《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和《奇经八脉考》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本草纲目》乃“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被海外称为“东方医学的巨典”。  相似文献   

14.
“归经”理论渊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归经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理论之一。但是,纵观历代本草,不仅没有专著论述“归经”,且各医家对大多数常用中药“归经”的论述都有不同的差异,这样就给后学者带来了困难。所以,进一步研究“归经”理论,对于正确理解、运用“归经”理论,研究中医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1“归经”概念简析归经理论的渊源始于《内经》的“五人”、“五走”。宋元以后,在张元素、王好古、李时珍的本草著作中,归经概念基本确立。但“归经”一词单列一项并正式使用却是始自清代沈金缕的《要药分剂》,现代…  相似文献   

15.
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发掘中医归经理论的内涵,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统计《中医内科学》中肺、心、脾胃、肝胆、肾系疾病的各个证型代表治疗方剂中药物的归经。结果:治疗肺系疾病药物归肺经的占44%,治疗脾胃病药物归脾经的占37%,肝胆病归肝经的占29%,肾系疾病归肾经的占10%,心系病归心经的占38%。结论:中医疾病与治疗药物归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辨病归经选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药物性能是研究中药运用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全面地继承了明以前药物性能理论的精华,并加以整理和提高,这对后世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现仅就《本草纲目》中有关药物性能中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口秽用药的性味及归经规律,为口秽的中医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文本数据为基础,开展口秽的中医文献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口秽证治文献中的中药按功效归类,并分别统计其性味、归经,采用Excel 进行描述性分析,归纳口秽用药规律。结果:149 味中药796 次数据统计显示,口秽用药主要为寒性,其次是温性和平性药物,共占97.49%;用药以甘味为主,其次是苦味和辛味,共占90.71%;以归胃经的药物为主,其次是归肺、脾、心、肝经的药物;按功效分类,以清热药为主,补虚药和化湿药次之。结论:通过文本数据挖掘出中医治疗口秽的用药以寒性药物为主,其治则以清热利湿及健脾和胃为主,该规律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中医学之辨证方法,在《内经》学术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了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辨证论治理论。然而鲜有论及奇经八脉辨证论治者。奇经八脉,阴维也、阳维也、阴跷也、阳跷也、冲也、任也、督也、带也。明代医家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一书,其云[1]:"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阳  相似文献   

19.
中药归经与疾病归经相关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彤  管竞环 《中医杂志》2012,53(4):356-357
中药归经理论是通过脏腑辨证用药,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它具有明确的定位概念,但在临床应用中,药物归经理论的重要性常常被忽略.通过对各系疾病用药归经统计分析,发现药物归经与疾病归经密不可分,为提高选药组方的科学性,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时珍《本草纲目》除了在药物学上具有较大贡献外,对临床各科疾病的防治也有很深的造诣。李时珍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主要可概括为:病症归纳,影响深远;辨证用药,方简验廉;注重食疗,丰富疗法;阐述经意,启迪后世。后人可以对《本草纲目》中脾胃病部分作进一步整理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