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老年单侧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根据病情及手术方式分成A组和B组,A组予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B组予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评估术前后疼痛情况,评定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比较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VRS、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A组(P均0.05)。治疗后2组VRS、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B组显著低于A组(P均0.05)。2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疗效相似,但后路小切口手术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淮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依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施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组施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长,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多,术后下床时间明显较短,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提升关节功能优良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能够缩短下床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实验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行后外侧入路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1例31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小切口组,以同期行常规后外侧入路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7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应用助步器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等指标。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术后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2组患者术后影像学指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随访6个月,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恢复情况相近(P0.05)。结论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损伤小、安全、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股骨头置换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1.25%),两组优良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书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术后假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置换术比较,手术效果相似,但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行后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者为观察组;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两种术式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后外侧小切口术比较安全,且近期疗效优于后外侧标准切口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9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参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的失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按照Harris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评估。结果:实验组的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术后的引流量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与参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疼痛感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3.88%,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具有极佳的疗效,能够减少手术时的疼痛感,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龄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其中3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8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术后2~5周恢复行走能力,随访半年发现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加补肾壮骨汤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和一般康复治疗,治疗组术后加服补肾壮骨汤,1剂/d,连服4周.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治疗组91.5分,对照组82.6分;优良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加补肾壮骨汤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期患者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观察组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应用股骨头置换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85%,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濮阳市中医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55例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5.71%高于对照组7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1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简式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能取得较佳的近期效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效果较佳,安全性高,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以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以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方法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要高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临床上可选择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2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与护理的效果。结果;32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随访中出现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9.4%,无感染死亡患者,Harris评分80分以上的24例,优良率75.0%,治疗效果非常满意。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术后治疗优良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76例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病例,其中46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这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从术后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随访。结果:2组病人经过1—3.5年,平均2.5年的随访,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中远期的并发症多,而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临床疗效好。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可以改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远期出现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比较不同方法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98例6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其中,行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1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44例。采用Harris评分比较不同方法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优良率分别为68.4%、82.8%、84.1%。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的康复措施对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2014年收治的56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数据资料.探讨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恢复优的患者为52例.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为3例,总优良率为98%。结论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实施对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而言至关重要,可以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对术后身体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股骨头置换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1.25%),两组优良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书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术后假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置换术比较,手术效果相似,但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125例65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125例患者住院时间23~52 d,平均32 d。经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评定,优43例,占34.4%;良69例,占55.2%;可11例,差2例,优良率89.6%。无一例患者出现股骨头下沉及假体松动。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实施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切实可行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再手术率等。结果:90例患者经过治疗优良率达90.00%。手术时间平均(48±11)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245±38)mL,平均住院时间(14.3±3.6)天,平均卧床时间(5.1±0.9)天。其中1例患者出现了假体松动,再手术率为1.1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优良率高,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短,再手术率低,是临床上一种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与预后情况。方法纳入该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1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为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把21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调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和随访3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97.14%比对照组88.5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优良率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