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铁锁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金铁锁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金铁锁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N-甲基糖精(2),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日尔曼醇(4),二十三烷酸(5),二十八烷(6),杜鹃花酸(7),琥珀酸(8),stellarine A(9),齐墩果烷-12-烯-3α,16α-二羟基-23,28-二酸(10).结论:除化合物10之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金铁锁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研究表明化合物8,9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9,(1)
目的研究短柱八角Illicium brevistylum A. C. Smith中二萜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短柱八角80%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位采用硅胶柱、反相ODS、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用LPS诱导的293-Nf-κB-luc细胞模型对其进行抗炎活性检测。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海松酸(1)、脱氢枞酸(2)、3,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3)、8,11,13,15-abietatetraen-19-oic acid (4)、methyl-16-nor-15-oxodehydroabietate (5)、12-羟基-脱氢枞酸(6)、3,4-开环海松烷-4,8 (9),15 (18)-三烯-3-酸甲酯(7)、15-羟基取代松香烷甲酯(8)、9β,13β-endoperoxide-abieta-8 (14)-en-18-oic acid (9)。化合物4~6、8均能降低LPS诱导的293-Nf-κB-luc细胞荧光强度。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8均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3.
蟾衣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源于蟾蜍的新资源蟾衣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对蟾衣提取物及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方法:蟾衣粗粉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采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结合结晶法对化合物进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对95%乙醇提取物及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从蟾衣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胆甾烯酯(1),胆甾醇(2),5α,8α-epidioxycholesta-6-en-3β-ol(3),胆甾-5-烯-3β,7β-二醇(4),胆甾-7-烯-3β,5α,6β-三醇(5),3-十八烷氧基-1,2-丙二醇(6),△4,5(E),△9,10(Z)-鞘胺醇-正十五碳酸酰胺(7)和蟾蜍噻咛(8);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蟾衣95%乙醇提取物和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合物对试验的细胞株均无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蟾衣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5~7为首次从中华大蟾蜍和蟾蜍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根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初步评价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等柱色谱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月腺大戟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利用高分辨率质谱(HR-ESI-MS)、核磁共振(NMR)等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CCK-8法测试化合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人肺癌A549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从月腺大戟根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ortulacanone A(1)、甘草素(2)、异甘草素(3)、芒柄花素(4)、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5)、3β-羟基-9(11), 12-齐墩果二烯(6)、橙皮油醇(7)、(+)-水合橙皮内酯(8)、2, 2′-氧代双(1,4-二叔丁苯)(9)、反-4-羟基-2-壬烯酸(10)、(E)阿魏酸二十六烷酯(11)和1,9-壬二酸(12),并对化合物1~8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5(24-...  相似文献   

5.
竹叶兰中联苄类化学成分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行竹叶兰干燥根茎中的化学成分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乙醇提取,硅胶、SephadexLH-20及ODS柱色谱分离,采用UV,NMR和MS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人胃癌细胞BGC-823抗肿瘤药理活性。结果:分得6个化合物,分别为2,7-二羟基-1-(对-羟基苄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2,7-di-hydroxy-1-(p-hydroxylbenzyl)-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4,7-二羟基-1-(对-羟基苄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4,7-dihydroxy-1-(p-hydroxylbenzyl)-2-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2],3,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3,3’-dihydroxy-5-me-thoxybibenzyl,3),反式阿魏酸二十四烷酯[(2E)-2-propenoic acid,3-(4-hydroxy-3-methoxyphenyl)-tetracosyl ester,4],反式阿魏酸二十五烷酯[(2E)-2-propenoic acid,3-(4-hydroxy-3-methoxyphenyl)-pentacosyl ester,5],十五烷酸(pentadecyl acid,6)。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联苄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结论:除化合物3外,另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竹叶兰中分离得到,联苄类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开环型联苄类化合物3的抗肿瘤活性强于闭环型联苄类化合物1和2。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地果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小孔树脂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运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癌细胞株A549、PC-3、K562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地果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佛手柑内酯(1)、齐墩果酸(2)、棕榈酸(3)、β-香树脂醇棕榈酸酯(4)、熊果酸(5)、二十九烷(6)、日耳曼醇乙酸酯(7)、三十烷酸(8)、亚油酸(9)、豆甾烷-3β,5α,6β-三醇(10)。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5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胃癌细胞株(A549)3种癌细胞株都有较强的抑制的活性,化合物2、3对PC-3和K56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只对PC-3有抑制作用。结论:其中,化合物4~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地果中化学成分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广西黄花三宝木Trigonostemon lutescens中二萜类成分。方法用色谱分离法对黄花三宝木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信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花三宝木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igoxyphin A(1)、3,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3,16α-二羟基-对映贝壳杉烷(3)、10,16α-二羟基-异贝壳杉烷(4)、3,5,16α-三羟基-对映贝壳杉烷(5)、8α-羟基-3,4-开环海松烷-4,15(18)-二烯-3-酸(6)、8α-羟基-3,4-开环海松烷-4,15(18)-二烯-3-酸甲酯(7)、3,4-开环海松烷-4,8(9),15(18)–三烯-3-酸甲酯(8)、trigoflavidone A(9)、克罗烷-2,4,11-三烯-17-酸甲酯(10)、3α-羟基-贝壳杉烷-16-烯(11)、13α-羟基-16-烯-贝壳杉烷-18-酸甲酯(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黄花三宝木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中药鬼箭羽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鬼箭羽Euonymus alatus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柱色谱分离,经理化常数测定,结合1H-NMR,13C-NMR,EI-MS鉴定结构,利用台盼蓝法测试部分化合物的体外癌细胞生长抑制活性。结果:从鬼箭羽的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层中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萝酸(1),苯甲酸(2),2-羟基-4-甲氧基-3,6-二甲基苯甲酸(3),羽扇豆醇(4),3β-羟基-30-降羽扇豆烷-20-酮(5),(2R,3R)-3,5,7,4′-四羟基二氢黄酮(6),山柰酚(7),5,7,4′-三羟基二氢黄酮(8),槲皮素(9),胡萝卜苷(10)。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4,5对体外人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IG50分别为27.78,32.22,26.19 μmol。结论:化合物1,3,5,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5对体外人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
该文研究独子藤Celastrus monospermus茎的脂溶性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反相硅胶和凝胶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波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共分离得到26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1),3-氧代木栓烷-2 8-醛(2),3,1 2-二氧代木栓烷(3),齐墩果烯(4),2 8-羟基木栓酮(5),2 9-羟基木栓酮(6),1 1β-羟基木栓酮(7),1 6α-羟基木栓酮(8),3,1 2-二氧代-2 8-羟基木栓烷(9),1,3-二氧代-1 5α-羟基木栓烷(1 0),3β,6α-二羟基-1 2-齐墩果烯(11),3-氧代-7α,26-二羟基木栓烷(12),齐墩果酸(13),3,15-二氧代木栓烷(14),3α-羟基木栓烷(15),3,12-二氧代木栓烷-28-醛(16),12α-羟基木栓酮(17),3,15-二氧代-12α-羟基木栓烷(18),3β,11β-二羟基-12齐墩果烯(19),1β,3β-二羟基-20(29)-羽扇豆烯(20),3-氧代-12α,28-二羟基木栓烷(21),3β,23-环氧木栓烷-28-酸(22),salaquinone A(2 3),2α,3β-二羟基木栓烷-2 8-酸(2 4),2 3-nor-6-oxodem ethylpristim erol(2 5),3-氧代木栓烷-2 7,2 8-二酸(26)。其中,化合物8,10~15,18~20,22~26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8,10,12,14~15,18,22~2 4,2 6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忍冬科植物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叶石油醚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乙醇渗漉法对接骨草叶进行提取,对石油醚萃取部位采用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接骨草叶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乌索酸(1),齐墩果酸(2),β-谷甾醇(3),胡萝卜苷(4),鲨烯(5),植醇(6),正二十五烷醇(7),十七烷酸对羟基苯乙酯(8)。结论:化合物5~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主产于广西的二色波罗蜜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二色波罗蜜茎用80%甲醇回流提取,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其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分应用硅胶柱色谱方法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来解析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二色波罗蜜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3-乙酰氧基-12-烯-齐墩果烷(1),β-谷甾醇(2),cycloartocarpin(3),熊果酸(4),齐墩果酸(5),6β-羟基豆甾-4-烯-3-酮(6),1-正十六烷酸甘油酯(7),木犀草素(8),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1、3、4、5、6、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降香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柱色谱技术从降香的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运用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S-3′-羟基-7,2′,4′-三甲氧基异黄烷(1),2-(2′,4′-二甲氧基苯基)-6-羟基苯并呋喃(2),2-(2′-羟基-4′-甲氧基苯基)-6-甲氧基苯并呋喃(3),7,2′,4′-三甲氧基二氢异黄酮(4),sativanone(5),3,9-二甲氧基-6H-苯并呋喃[3,2-c]色烯-6-酮(6),(6aS,11aS)-homopterocarpin(7),(6aS,11aS)-8-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素(8),(6aS,11aS)-3,8,9-三甲氧基紫檀素(9),isodalbergin(10),isoliquiritigenin(11),butein(12),紫铆素(13)和3,7,4′-三羟基黄酮(14),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2和3为新天然产物,6,8,9和14为首次从降香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1~14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人胃癌细胞株SCG-7901、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细胞毒活性。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IC_(50)为2.85~11.62μg·mL~(-1),化合物2,11,12具有弱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3.
雀儿舌头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雀儿舌头系大戟科黑钩叶属 ,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辛温 ,具有理气止痛之功 ,用于治疗胃痛、腹泻下痢等 ,民间还用来治疗黄疸、胃炎、水肿等多种疾病 [1 ,2 ] 。在河南汝州用来治疗癌症。我们观察到雀儿舌头的乙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对食管癌 Eca- 1 0 9细胞株体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了深入研究其药用价值 ,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测定的研究工作 ,首次从雀儿舌头中分离出 6个化合物 ,经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波谱学研究 ,前文已确定其化合物分别是 3α-羟基木栓烷 - 2 -酮、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三十烷醇、蔗糖 [3 ]以及 2 α,3β…  相似文献   

14.
桂枝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桂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桂枝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肉桂酸(1),香草醛(2),4-羟基-2-甲氧基反式肉桂醛(3),3,5-二甲氧基-4-羟基反式桂皮醛(4),(E)-3,3’-dimethoxy-4,4’-dihydroxystilbene(5),甘油-1-二十七烷酸酯(6),正二十三烷酸(7),豆甾-4-稀-3,6-二酮(8),正二十二烷酸-1-甘油酯(9),正十七烷酸(10),β-谷甾醇(11),香豆素(12),反式肉桂醇(13),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4),香草酸(15),丁香醛(16)结论:其中化合物3~9,14,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球蕊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取、分离、鉴定球蕊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方法:乙醇冷浸提取,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依次萃取,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五味子丙素(1),甘五酸(2),nigranoic acid(3),儿茶素(4),2a,24-二羟基乌索酸(5),3-乙酰氧基乌索酸(6),乌索酸(7),26-羟基二十六烷酸甘油酸酯(8),二十六烷酸甘油酯(9),脂肪酸(10),β-谷甾醇(11),胡萝卜苷(12)。结论:3个五环三萜酸类化合物为首次从五味子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五加皮Acanthopanacis Cortex的二萜类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MCI树脂柱、硅胶柱、薄层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五加皮药材中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采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采用Griess法测试脂多糖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模型,对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 从五加皮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二萜类化合物,包括7个对映海松烷型二萜7β-羟基-8(14),15-二烯-19-异海松烷酸(1)、7-酮基-8(14),15-二烯-19-异海松烷酸(2)、7β-甲氧基-8(14),15-二烯-19-异海松烷酸(3)、6,8(14),15-三烯-19-异海松羧酸(4)、14-酮基-8,15-二烯-19-异海松羧酸(7)、14-羟基-16-乙烯基-8,11,13-三烯-17-异海松羧酸(8)、7α-羟基-8(14),15-二烯-19-异海松烷酸(11);以及6个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16α,17-二羟基-19-异贝壳杉烷羧酸(5)、17-羟基-19-异贝壳杉烷羧酸(6)、异贝壳杉烯酸...  相似文献   

17.
尼泊尔酸模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尼泊尔酸模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ODS C18反相硅胶柱色谱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尼泊尔酸模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尼泊尔酸模8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十六烷酸(3),十六烷酸-2,3-二羟基丙酯(4),没食子酸(5),没食子酸乙酯(6),大黄素甲醚(7),大黄素甲醚-8-O-β-D-吡喃葡萄糖苷(8),大黄酚(9),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大黄素(11),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12),山柰酚(13),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14),槲皮素(15)和槲皮苷(16)。结论:化合物2,4,5,6,8,13,14和16为从尼泊尔酸模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2021,(8)
目的研究厚果崖豆藤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的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厚果崖豆藤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人乳腺癌细胞株ZR75-1、人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435、人卵巢癌细胞株OVCaR-3、人宫颈癌细胞株SiHa筛选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yzodendrone(1)、isosilychristin(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isolugrandoside(4)、isopropylidenkirenol(5)、豆甾-5-烯-3β-醇-7-酮(6)、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7)、libanoridin(8)、curcolonol(9)、α-tocopherol quinone(10)、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11)、polybotrin(12)、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13)、8-hydroxy-9,10-diisobutyryloxythymol(14)。化合物2对MDA-MB-435细胞具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化合物8对ZR75-1、OVCaR-3细胞,化合物9对ZR75-1、MDA-MB-435、SiHa细胞,化合物12对MDA-MB-435、SiHa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9、12对肿瘤细胞株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瑶族药消瘤藤Pileostegia tomentell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能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的阐明,促进其深入开发与利用。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萃取法、硅胶柱色谱法、重结晶法等方法对消瘤藤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红外光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法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测试并鉴定。结果:从消瘤藤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二十四烷酸(1),蒲公英赛醇(2),β-谷甾醇(3),3β-乙酰氧基-乌苏酸(4),豆甾烷-3,6-二酮(5),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6),茵芋苷(7),7-羟基香豆素(8),3,4-二羟基苯甲酸(9)。其中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6),茵芋苷(7),7-羟基香豆素(8)3个化合物为香豆素类成分。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植物中富含多种香豆素类成分。该研究一定程度上对消瘤藤的化学物质基础进行了揭示,也能促进其定性定量质控手段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6,(6)
目的:研究桃金娘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药材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所得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运用MTT法评价部分化合物对黑色素瘤SK-MEI-110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从桃金娘根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13个化合物,分别为: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28-酸(1)、3β,23-二羟基齐墩果烷-18-烯-28-酸(2)、羽扇豆醇(3)、白桦脂醇(4)、白桦脂酸(5)、无羁萜(6)、β-谷甾醇(7)、thero-2,3-bis-(4-hydroxy-3-methoxypheyl)-3-methoxy-propanol(8)、evafolin B(9)、β-hydroxypropiovanillone(10)、8,8'-bis-(dihydroconiferyl)-diferuloylate(11)、没食子酸(12)、没食子酸甲酯(13)。结论:化合物1、2、8~10、13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6具有一定的抗黑色素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