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对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早孕进行人工流产手术且不选择行静脉麻醉的初次妊娠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利多卡因宫颈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揿针治疗。比较两组人工流产术中疼痛程度、宫颈口扩张程度、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口扩张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工流产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能有效扩张宫颈口,减轻患者术中疼痛。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促进瘢痕子宫早孕流产术患者宫颈软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 2020 年 4月至2021年4月在贵州航天医院接受早孕流产术的88例瘢痕子宫患者,按奇偶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 对照组单独使用丙泊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泊酚+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宫口扩张情况、 宫颈成熟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宫缩幅度高于对照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宫口扩张的总有效率为 97.73 %,高于对照组 77.27 %,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宫颈成熟率总有效率 95.45 %,高于对照组 70.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 2.27 %,低于对照组 36.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 用于瘢痕子宫早孕流产术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软化宫颈,提高宫颈成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 低术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风险,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聂周婷 《上海针灸杂志》2019,(10):1159-1162
目的观察腕踝针在人工流产术中对疼痛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在人工流产术前20min进行腕踝针镇痛治疗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人工流产术过程中、术后15min及术后30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成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15min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min两组间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流综合征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中及手术后均未发现晕针、针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腕踝针在人工流产术中能发挥即时的镇痛作用,同时可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安全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异丙酚、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使用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镇痛,对照组使用单纯利多卡因镇痛。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宫缩幅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利多卡因联合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萘普生栓直肠用药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浸润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7-2008年我院接诊的妊娠8周内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给予复方萘普生栓直肠用药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浸润麻醉;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宫颈松驰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复方萘普生栓直肠用药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浸润麻醉施行人工流产术,方法简单,镇痛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方法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自愿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在人工流产术中进行电针治疗,B组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C组进行非经非穴电针治疗,D组不采取任何止痛措施。观察4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情况;评估术中及术后3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手术时宫颈松弛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4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MAP、HR及SPO_2)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中及术后30 min VAS评分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宫颈松弛度分级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人流综合征分级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人流综合征分级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与经皮穴位电刺激均能在人工流产术中发挥镇痛作用,有助于宫颈的扩张,并降低术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不同体质人工流产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40例人工流产患者,按照体质的不同分为研究1组(肾阳虚)、研究2组(肾阴虚)及对照组(非肾阳虚、非肾阴虚)各80例,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麻醉药用量、手术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手术指标以及镇痛效果、体动发生率。结果:研究1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明显高于研究2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镇痛效果、手术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患者体动发生率为43.75%(35/80),研究2组体动发生率为17.50%(14/80),对照组体动发生率为28.75%(23/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体质患者的麻醉药耐受性差异较大,人工流产患者应根据体质类型确定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用量,以提升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导可视联合米索前列醇在初孕妇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2例行人工流产术的初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行常规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组则在术前4小时于阴道后穹隆放置0.2mg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宫颈扩张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68%(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导可视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初孕妇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与静脉全麻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1年3月行人工流产术的450例4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照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并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宫颈扩张情况、麻醉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宫颈扩张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要要优于静脉全身麻醉,且用药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疗效。方法将孕8~10周需终止妊娠,并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193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97例)和对照组(96例)。前者在用异丙酚行无痛人工流产前0.5 h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4 mg;后者不用米索前列醇。观察2组术中宫颈松弛扩张情况、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结果2组宫颈松弛情况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宫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易于手术操作,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痛人工流产前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易于手术操作,可增强子宫收缩,术中出血少。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分析比较无痛人工流产术前使用间苯三酚与卡前列甲酯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清市第三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进行的 350 例无痛人工流产术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75 例。 对照组术前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前列甲酯栓,观察组给予肌肉注射间苯三酚注射液。记录两组孕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比较两组孕妇宫颈扩张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两组孕妇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的手 术时间和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孕妇的总有 效率为 94.29 % 高于对照组的 8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孕妇流产并发症发生率为 1.14 % 与对照 组的 2.29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孕妇术后疼痛率为 9.71 % 低于对照组的 23.43 %,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前使用间苯三酚与卡前列甲酯栓均能增强子宫收缩,但间苯三酚促使宫颈 软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人工流产吸宫术前应用耳穴贴压法的效果。方法:将210例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后进行人工流产吸宫术,对照组则在丙泊酚麻醉后进行人工流产吸宫术,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扩张度等临床指标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结论:在人工流产吸宫术前行耳穴贴压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当归注射液2ml肌注,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经观察500例(随机分成;并设对照组500例),其结果观察组对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前脉搏和呼吸的变化及宫颈扩张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0.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在人工流产术(Induced Abortion)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间于我院妇产科行人工流产术的1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人工流产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阴道出血量和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差异,对比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2)以及孕酮(P)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阴道出血量、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HCG、E2和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能帮助人工流产手术患者扩张宫颈、加强宫缩,利于手术操作,有效减轻术后影响,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应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术中扩张宫颈以及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2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观察组术前2 h阴道内放置卡孕栓1mg,2组手术方法相同,观察2组宫颈软化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前给予卡孕栓可扩张宫颈,具有术中、术后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不同穴位配伍对人工流产术中镇痛、镇静及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等的临床效果,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最佳穴位配伍方案。方法:选取自愿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Ⅰ组(三阴交+足三里)、Ⅱ组(三阴交+地机)、Ⅲ组(三阴交+太冲)、Ⅳ组(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Ⅴ组(空白对照,未采取任何止痛措施),每组40例。Ⅰ组、Ⅱ组、Ⅲ组主穴取三阴交,分别配伍足三里、地机、太冲穴,于术前30min,行经皮穴位电刺激,直至手术结束。观察5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术中出血量;评估术中及术后30min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术中的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手术时的宫颈松弛度、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及术后30min的VAS评分、术中Ramsay评分:Ⅰ组、Ⅱ组、Ⅲ组、Ⅳ组与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Ⅱ组均优于Ⅰ组、Ⅲ组、Ⅳ组(均P0.05);宫颈松弛度:Ⅱ组优于其他各组(P0.01,P0.05);人流综合征:Ⅱ组、Ⅲ组发生情况低于Ⅳ组、Ⅴ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血流动力学变化:5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明显降低人工流产术中及术后30min的疼痛评分,并且有很好的镇静作用;三阴交+地机穴位配伍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镇静、扩张宫颈及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采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采取宫腔填塞术治疗,观察组采取B–Lynch缝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24 h出血量、出血消失时间、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出血消失时间、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4 %)低于对照组(12.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B–Lynch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可促进产妇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的人工流产患者50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利多卡因实行宫颈旁神经阻滞的局部麻醉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局麻联合关元穴敷隔盐灸暖宫贴的患者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程度、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以及呼吸抑制率和术后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镇痛效果、宫颈扩张和人流综合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抑制、术后唤醒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镇痛在人工流产术疗效显著,有效地降低术中疼痛和人流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Cook宫颈扩张球囊和地诺前列酮栓(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评价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7月收治具引产指征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孕妇阴道后穹隆放置普贝生1枚,观察组孕妇宫颈放置Cook宫颈扩张球囊。对两组孕妇的宫颈Bishop评分、产后出血、临产情况、用药至临产发作时间、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的病例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分别为(7.5±2.1)及(7.4±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3.3%、急产发生率为50%、阴道分娩率为86.7%,对照组剖宫产率20%、急产率为70%及阴道分娩率分别为8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6.67%,对照组为1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促宫颈成熟中,严格掌握Cook宫颈扩张球囊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孕周为6~10周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实验组在人工流产前15分钟用间苯三酚40mg静脉点滴,对照组未用任何药物,比较2组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术中宫颈软化程度、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小时出血量。结果:实验组宫颈松弛程度、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无不良反应。结论:间苯三酚应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能软化宫颈,利于手术的进行,镇痛效果确切,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值得,1名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