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核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与涂片抗酸染色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和周口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9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集痰液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DNA、涂片抗酸染色及痰培养检查,比较肺结核检出情况,并以痰培养结果为标准,比较荧光定量PCR、抗酸染色诊断肺结核的诊断效能;以Kappa检验分析荧光定量PCR、抗酸染色诊断与痰培养一致性。结果:98例疑似患者经痰培养确诊82例,荧光定量PCR检出79例,抗酸染色检出70例;荧光定量PCR与抗酸染色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荧光定量PCR诊断肺结核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抗酸染色,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Kappa检验显示,荧光定量PCR与痰培养一致性高(κ=0.757,P <0.001);抗酸染色与痰培养一致性尚可(κ=0.484,P <0.001)。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DNA诊断肺结核的效能较涂片抗酸染色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痰直接涂片找抗酸杆菌法、痰结核杆菌培养法对我院56例确诊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检查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出结核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和培养法,其他非肺结核结果阳性率仅为2.7%,特异度较高。结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肺结核诊断方面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同时反映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痰标本中的结核杆菌的数量变化,对抗结核药物疗效有良好的监控效果,应列入肺结核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核杆菌效果。方法:210例肺结核患者的血、尿、痰液标本均进行直接涂片和浓集涂片找抗酸杆菌和结核杆菌培养及FQ-PCR检测,观察.3种方法检测不同标本中结核杆菌的阳性率。结果:本组痰标本中FQ-PCR技才潞测结核杆菌阳性率为59.5%,高于涂片镜检的30.0%和结核杆菌培养的阳性率(39.1%),后两种与前者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和胸水标本中FQ—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阳性率分别为37.6%,36.7%,与其他两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Q—PCR应与常规细菌学方法互补使用,以提高结核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涂片镜检法与培养法在结合分支杆菌阳性检出结果及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85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痰标本做涂片镜检和培养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8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痰涂片阳性480例,培养阳性564例,涂片阳性而培养阴性(简称为涂阳培阴)116例,涂阴培阳200例,涂阳培阳364例,涂阴培阴506例。初治658例,涂片阳性215例,培养阳性324例。结论:痰涂片镜检法与培养法两种检查技术在确诊肺结核病例中可以互补,但不可代替,培养检查的阳性率明显优于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5.
肺结核一般根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痰涂片镜检及结核杆菌培养等传统方法明确诊断。为了快速敏感诊断该病 ,1999年 2月— 2 0 0 3年 1月笔者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了 16 8例患者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6 8例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细菌学检验 (涂片、PCR)及血抗结核抗体检测诊断为肺结核(PCR诊断试剂由华远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 ,其中男 91例 ,女 77例 ;年龄 16~ 79岁 ,平均 35 .4岁。1 2 方法 取患者晨痰标本 ,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 ;以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结核抗体 ,以PCR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痰涂片查抗酸杆菌、胶体金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X线胸片三种方法,对诊断肺结核进行对比评估。方法:对我院确诊的108例肺结核患者的血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同时做痰涂片查抗酸杆菌及X胸片检查。结果:采用血清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有78例阳性,X胸片检查有84例阳性,痰涂片查抗酸杆菌有46例阳性。以胶体金法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与X线胸片两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08例认定肺结核的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分析,痰涂片阳性率为42.6%与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阳性率为72.2%和X线胸片阳性率为7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具有方便、快速、敏感、特异的特点,结合X胸片检查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痰液标本涂片镜检结核分支杆菌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疑似肺结核患者767例采集即时痰、夜间痰、清晨痰三份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结核分支杆菌,痰液标本按性状分为唾液痰、粘液痰、干酪样痰、血痰,并对其镜检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上述4类痰液标本的结核分支杆菌镜检阳性率分别为:0.2%、1.2%、3.6%、0.2%。结论:粘液痰和干酪样痰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唾液痰和血痰。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核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与涂片抗酸染色诊断肺结 核的效果。 方法:收集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 95 例的痰液标本 127 份, 对所有痰液标本均实施荧光定量 PCR 检测结核杆菌 DNA 及涂片抗酸染色检测,以痰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 法的诊断效能。 结果:痰培养结果显示,95 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61 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 64.21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涂片抗酸染色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荧光定量 PCR 检测结核杆菌 DNA 对肺结核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涂片抗酸染色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研究对肺结核患者分别应用结核抗体与痰涂片检验对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与影响,为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广州市增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结核抗体进行检验,对照组患者通过痰涂片检验。对两组患者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观察组阳性率79.0%显著高于对照组56.0%,阴性率21.0%显著低于对照组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肺结核患者应用结核抗体进行检验可显著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率,结合痰涂片检查能够提高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同时,应用结核抗体进行检测对痰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且实验操作简单,检测费用低廉,能够为确诊疾病并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分析深痰涂片镜检与痰液罗氏培养检验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沁阳市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80 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非肺结核患者 50 例纳入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取出深痰,并对痰液进行深痰涂片镜检、痰液罗氏培养检验。比较深痰涂片镜检、 痰液罗氏培养检验对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痰液罗氏培养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深痰涂片镜检,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深痰涂片镜检与痰液罗氏培养检验对肺结核的诊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 价值,痰液罗氏培养检验对肺结核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金胺O荧光染色联合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本院确诊治疗的结核病患者148例,收集所有病例的痰液制作标本作为阳性对照,收集同期肺部感染、呼吸道感染的非结核病例的52例痰液制作标本作为阴性对照,采用痰涂片抗酸染色法和金胺O荧光染色法检测所有标本中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情况,统计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效果。结果:金胺O荧光染色联合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杆菌的敏感度为69.59%,特异度为80.77%,准确度为72.50%,单独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杆菌的敏感度为58.11%,特异度为61.54%,准确度为59.0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胺O荧光染色联合抗酸染色可有效提高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可作为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溶痰液在抗酸杆菌检测中的应用及其方法学评价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宁德市蕉城区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500例疑似肺结核病患者进行痰液检查,收集其痰液标本,同时采用直接涂片法与溶痰液涂片方法对其痰液标本中的抗酸杆菌进行检测分析,以临床综合检查诊断结果为标准,对两种方法的检测应用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500份痰液样本中,采用溶痰液涂片法进行抗酸杆菌检测显示,阳性标本79份,其阳性率为3.16%,与临床综合检查诊断结果比较的检测判断准确率为99.28%;采用直接涂片法检测阳性率为1.24%,其检测判断准确率为89.36%,溶痰液涂片法均更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两种检测方法进行痰液标本中抗酸杆菌检测应用的各阳性标本等级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溶痰液检测的阳性标本等级均高于直接涂片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溶痰液涂片法进行结核病患者痰液标本中抗酸杆菌检测的阳性率和准确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临床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综合性医院设立结核门诊对提高结核病发现率的作用。方法:选取具有足够条件设立结核病门诊的综合性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在该院设立结核病门诊,组建专门的痰培养检查室,对可疑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涂片、痰培养检查,统计结核病门诊设立后1年与设立前1年内该院对可疑肺结核患者查痰情况、转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设立结核病门诊后该院发现可疑结核病患者328例,对可疑结核病患者进行痰涂片、痰培养检查206例,达到62.8%;其中痰涂片阳性56例,查痰阳性率26.9%;186例患者转诊,转诊率为56.7%。设立结核病门诊之前,发现可疑结核病患者人数为218例,其中痰涂片、痰培养检查96例,占44.0%;痰涂片阳性22例,查痰阳性率为22.9%;转诊患者78例,转诊率为35.8%。结论:在综合医院设立结核门诊,可以提高患者结核病的发现,在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疑似肺结核患者不同时段和不同性状的2024份痰液标本行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的结果,以提高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和对结核病的发现率。方法:选择近年来在我院肺结核病门诊就诊后被要求行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的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2024份痰液标本从取样时段上分为清晨痰、即时痰、夜间痰3类;从性状上分为血性样痰、干酪样痰、黏液痰、唾液痰4类。对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类不同时段痰液结核杆菌检出率是清晨痰18.39%,夜间痰19.97%,即时痰1.78%;4类不同性状痰液结核杆菌检出率分别是血性样痰38.68%,干酪样痰28.14%,黏液痰7.82%,唾液痰1.08%。各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晨痰和夜间痰是合格的痰标本,即时痰检出率太低,难以达到痰标本的质量要求。选择产生于下呼吸道的血性样痰和干酪样痰有利于保证痰标本的质量,提高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痰涂片与结核抗酸杆菌检出率之间关系的影响。方法:直接涂片萋-尼氏抗酸染色对2010~2011年我院结核病实验室的1539例痰标本分析。结果:2010~2011年共1539例可疑者标本中抗酸杆菌阳性316例,涂片阳性率20.55%。痰涂片阳性率与标本的性状质量有很大关系。不同性状的痰标本,涂片阳性率不同,两者阳性检出率由高到底顺序比较,不同性状的痰标本,涂片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结核影响因素是护理技术、感染并发部位、化疗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结论:痰涂片显微镜方法检查抗酸杆菌(AFP),是目前痰检出方法中最经济、快捷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而痰结核杆菌(以下简称痰菌)阳性是诊断传染性肺结核的依据。所以痰涂片检验是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的重要手段。目前,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全程治疗肺结核病的原则已逐步被广大肺结核病患者熟悉及接受,但对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要定期查痰还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其实痰涂片检查对治疗和控制肺结核病是极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结核早期诊断的检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6例肺结核患者以及54例非肺结核患者。结果:56例结核病患者和54例非结核病患者的痰和血清及23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均接受3种方法的检测,三种方法结核患者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CR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的检出率(P〈0.05)。结论:从外周血中进行结核杆菌检测快捷简便、灵敏度高,对临床可疑肺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结核抗体测定时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7例成人活动性肺结核病和120例非结核病患者进行血清结核抗体测定.结果:107例肺结核患者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3.18%,与痰菌涂片和痰培养阳性的一致率分别为96.55%、95.24%.结核抗体阳性的检出率及阴转率与肺结核发病后的检测时间密切相关.结论:血清结核抗体测定可以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痰涂片革兰氏染色在痰标本细菌培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500例需进行痰细菌培养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培养前制作痰涂片时采用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镜检,筛选标本是否合格,合格标本和不合格标本均进行细菌培养,不合格标本再取样制片镜检,合格和不合格标本均行细菌培养,统计涂片染色镜检合格率,第一次、第二次镜检后各样品细菌培养结果。结果:500份样品第一次镜检合格率59.6%(298/500),第一次镜检合格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14.1%(42/298),不合格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10.4%(21/202);第一次镜检不合格202份样品第二次镜检合格率100%,第二次细菌培养阳性率14.4%(29/202),第一次镜检不合格样品两次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涂片染色镜检能有效筛查不合格标本,及时发现细菌培养过程中的误差,降低不合格标本进入细菌培养环节,降低后续检验成本,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镜检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标本进行血涂片观察以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对我院经血液分析仪检测为血常规正常的300例住院患者和检测为血常规异常的1100例患者血标本进行血涂片镜检对比分析。结果:300例检测为血常规正常者中有4位患者经血涂片检查为异常,假阴性率为1.3%;1100例检测为血常规异常者中有553位患者经血涂片检查为正常,假阳性率达50.3%。结论:在血常规的检验中除血液分析仪检测外须进行血涂片镜检,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有重要意义,加强血涂片镜检能够有效的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直观的、全面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