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月-2009年1月,本院对8例手足外伤患者进行了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术,均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200例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口腔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大腿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进行修复,并观察患者修复效果,同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功能评分。结果:200例患者中仅有7例皮瓣移植失败,其余患者皮瓣移植成活,且均为I期愈合,术后受区与供区均恢复良好,成功率为96.5%;患者手术前后口腔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在口腔癌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缺失部位的外观及功能,从而减少对患者正常生活和社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皮瓣按摩法联合预见性护理预防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下肢组织缺损术后静脉血管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拟定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皮瓣按摩法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记录2组术后静脉血管危象发生率、分级和术后发生时间分布情况,观察2组术后不同时间皮瓣体征评分的变化,评价2组下肢功能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统计2组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静脉血管危象分级及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血管危象出现时间为术后(48.19±16.21)h,对照组为术后(36.23±14.30)h,观察组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迟(P0.05)。观察组术后6~72 h的疼痛、皮瓣颜色、皮瓣温度、毛细血管充盈度、皮瓣质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72 h及出院时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患者术后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瓣按摩法联合预见性护理可延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下肢组织缺损术后静脉血管危象的发生,并降低静脉血管危象发生率,改善移植后皮瓣血运,提高患者下肢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创面术后感觉恢复的促进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6例,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8例。两组患者给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及抗血管痉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24 h起口服补阳还五汤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统计两组随访12个月时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9. 3%,高于对照组为60. 7%(P 0. 05)。术后6、12个月,观察组患者腓肠神经、腓浅神经或胫后神经的SCV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 01)。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促进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创面术后感觉恢复,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辩在四肢毁损伤保肢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毁损伤保肢治疗患者19例,结果:本组19例患者19块皮瓣,16例完全成活,1例因患者患有糖尿病感染不能较好控制致皮辩坏死,最后导致截肢,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或移植皮片创面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成活均良好,耐磨;均恢复了保护性患觉。皮辩臃肿者经6~12个月再次手术皮瓣修整后外观改善。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毁损伤创面,为保肢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带股前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47例,皮瓣修复手皮肤缺损面积1cm×2cm~3 cm× 6 cm.结果:股前外侧皮瓣移植17例,完全成活14例;3例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和皮片移植而愈合.皮瓣携带股外侧皮神经并将其与受区皮神经吻合11例,未吻合6例.吻合股外侧皮神经11例中8例恢复保护性感觉,未吻合皮神经6例中1例有保护性感觉.结论:股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具有操作简便、血供丰富、质地薄、感觉恢复好、无需再次整形等优点,为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提供了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淑琴 《中医正骨》2012,24(10):66+70-66,70
目的:总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对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18例儿童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并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1个月。所有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弹性、外形均良好;切口均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供区组织恢复良好,无任何功能障碍;踝关节功能恢复至术前正常状态。2例术后第7天出现皮瓣远端边缘皮肤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规范的术后基础护理、受区皮瓣重点护理,是保证皮瓣成活、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1983年徐达传等首先提出股前外侧皮瓣。罗力生于1984年首先报道临床应用皮瓣修复组织缺损获得成功。2003年1月-2005年8月,我们采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18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手足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手或足部皮肤缺损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术前均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探查并确定股前外侧穿支数量、位置、走行等,并按照缺损部位大小及形状进行股前外侧皮瓣设计,术中游离并适当修薄皮瓣,利用显微镜吻合两静脉和一动脉,术后给予抗感染、抗凝、活血等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6~18个月,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经随访发现,术后11例皮瓣均成活,手足部皮肤完整性得以保留,无深部感染及坏死情况,未出现血管危象,创面均为Ⅰ期愈合;所有患者感觉功能恢复良好,且达到S2以上水平,皮瓣耐磨、弹性好、质地柔软,肤色趋于正常,有2例患者对外形不是很满意,根据其具体情况于术后6~10个月对其进行二次皮瓣修复整形手术,均获得满意。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手足部皮肤缺损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术后皮瓣成活率高,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皮肤缺损修复防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股外侧肌瓣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股外侧肌瓣构成的双叶瓣,修复8例手与足部软组织缺损.肌瓣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皮瓣供区直接缝合,双叶瓣的血管蒂与供区的血管行端端吻合.结果:所有双叶瓣术后经过顺利,全部成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例肌瓣术后发生远端尖部小片植皮坏死,经交换敷料逐渐自行愈合.1例发生供区血肿.供区没有发生明显的功能障碍.结论:双叶瓣由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供,具有血运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切取容易等优点,适宜修复手和足部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制定护理计划,进行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下肢与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把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21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下肢与足部皮肤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以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展开修复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选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共切取15cm×15cm~25cm×15cm皮瓣,14.29%出现并发症,经处理后恢复,所有患者移植的皮瓣均成活,畸形、愈合障碍未出现,外观良好,颜色与正常接近,下肢活动恢复到良好状态中。结论对下肢与足部皮肤软组织出现缺损的修复,用经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效果优越,不仅可使移植成活率提升,而且能够使患者下肢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对手或足软组织缺损情况行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伴有手或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2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对所有被选患者均予以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在手术实施前采取Dopple探测对穿支位置进行确定,在手术期间将游离皮瓣切取同时对皮瓣进行适当修薄,在显微镜下吻合两静脉一动脉,术后给予活血抗凝抗感染治疗。结果经术后移植皮瓣完全成活患者共19例,创面Ⅰ期愈合。术后5 d,有1例患者皮瓣边缘2 cm位置发生坏死现象,经换药后愈合。通过对20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发现,皮瓣厚度适中,排汗功能正常,外形相对平整,有弹性,质地较好。手足受区功能恢复较好,未有患者实施Ⅱ期修薄手术。结论对手足软组织受损患者采取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其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手足受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下肢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该次研究样本从该院下肢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10月—2019年3月,将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植皮联合负压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辨别觉等指标较优异,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率,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较优异,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较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下肢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能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提高,并且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5.
对29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配合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9例皮辩全部成活,其中4例发生局部边缘皮肤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3月至5年,皮瓣成活良好,患者行走良好,外观满意。提示对患者耐心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主动配合手术,术后认真仔细观察皮瓣,防治各种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术式. 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我院选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的病例31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不等,对皮瓣的外形、血液循环和感觉等进行观测研究. 结果:股前外侧皮瓣移植31例31块皮瓣,完全成活28例;3例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和皮片移植而愈合.皮瓣携带股外侧皮神经并将其与受区皮神经吻合21例,未吻合10例. 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外伤有较理想效果,提高皮瓣与受皮区的吻合程度是提高修复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析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计带有股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30 例,将股外侧皮神经与受区皮神经吻合,切取皮瓣大小10.0cm×8.0cm~14.0cm×26.0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27 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4 例,进行探查重新吻合;2 例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1 例皮瓣坏死,二期植皮后创面愈合.术后24 例获得随访,随访12~18 个月,其中12 例皮瓣臃肿需要二期修薄,全部病例均恢复保护性感觉,皮瓣血运良好,耐寒,外观色泽良好.结论 应用带有股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以较好的覆盖,能够恢复部分皮肤感觉功能,能够较好的恢复足部耐磨、耐压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18.
股前外侧皮瓣交腿移植修复胫前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交腿移植的方法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交腿移植方法,治疗难以覆盖的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其中右小腿广泛开放伤、胫腓骨骨折、骨缺损骨外露2例,右小腿开放伤致胫骨缺损、胫前贴骨瘢痕1例。结果3例皮瓣均成活,供区伤口直接缝合。手术后3 d内有轻度的静脉危象。伤口Ⅰ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1例。断蒂后皮瓣血供正常,质软,色泽无改变。患者对体位舒适程度基本满意,无体位痛苦感。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交腿移植是治疗小腿远端及踝关节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掷硬币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8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例,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和观察组(n=42例,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缺损部位血运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86%)较对照组(76.19%)高(P<0.05);观察组术后缺损处周围血流灌注量相对值 (BPR) 及血流速度 (BFV)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较对照组(19.04%)低(P<0.05)。结论: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相比,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缺损部位血运情况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在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7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选择皮瓣修复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观察组采取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