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络病理论是目前发现能有效解决疑难疾病的一种新的理论.本文从络病理论出发,结合妇科"胞络"的特点,探讨子宫内膜癌的病机是各种因素导致胞络空虚,邪滞成毒,或胞络虚时毒邪趁机入侵,损伤胞络,络息成积而为积聚癥瘕.  相似文献   

2.
络病理论是中医学重要的病机学说。基于络病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病机,提出了"脾虚络阻毒损"为CAG的基本病机,"脾虚""络阻""毒损"是CAG病机演变中的基本因素,多表现为脾胃亏虚→胃络瘀阻→毒损胃络的病机演变规律。其中脾胃亏虚是CAG的始动因素、发病之本;胃络瘀阻是CAG致病的关键条件;毒损络脉是CAG发展为癌前病变的重要因素。本病的表现较为符合络病发病的特点,通过络病理论可以更好地阐明CAG的病机特点,更加深入了解CAG的病机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3.
王永炎院士提出"毒损脑络"理论,认为"毒损脑络"是阿尔兹海默病重要病机。"毒损脑络"理论中的"脑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脑屏障及其载体功能";而Aβ属于中医的"毒"。阿尔茨海默病中西医病机可表述为:Aβ聚集(毒)可损害血脑屏障及其功能(脑络),而血脑屏障功能破坏(脑络)也会促进Aβ(毒)的脑内聚集。在临床应用"毒损脑络"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过程中,除解毒、化瘀、化痰之外,补肾益气保护脑络功能也为常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病因不明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属于难治型复发性疾病。通过对"络脉理论"研究,认为血络与气络形成经络相互独立而又密切联系两大网络系统,依据"气络学说"整体观思想,认为UC的发病机制毒邪产生于局部,但是并不局限于"脉络系统",而与"气络"密切相关。笔者将中医络病学说与UC发病机制相结合,提出"络虚毒滞、毒损肠络"的病机学说,也是UC恶化的关键环节。结合现代研究认为气络与NEI网络具有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提出"NEI网络异常"是"毒损肠络"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基于"络病"理论结合现代研究对UC病机特征总结,为临床诊治UC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慢性肺系疾病为研究对象,结合前期聚散理论、肺络微型癥瘕理论研究结果,通过阐述中医学"毒"和"肺络"的内涵,提出慢性肺系疾病既可由外受毒邪引起,亦可由内生毒邪所致并加重,其核心病机为毒损肺络,络脉瘀阻,对"毒损肺络"病机假说进行构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应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伏毒特指具有伏邪致病性质的一类毒邪,主要包括烟毒、燥毒、火毒、痰毒、瘀毒、浊毒、风毒等,具有伏邪的隐匿性及暗耗性、毒邪的暴戾性、六淫的相兼性、风邪的善变性等致病特性。本文基于肺朝百脉的结构及功能基础、久病入络及久痛入络的络病理论、肿瘤新生血管依赖性的络病机制等,提出伏毒是肺癌发病的主要病因,伏毒入络是中晚期肺癌的核心病机,具有"经脉入络脉-气络入血络-血络入髓络"的病机演变特点。"伏毒入络"对丰富中医肿瘤学病因病机创新理论,提高中医辨治肿瘤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南征教授基于"络病"理论治疗消渴肾病的经验。方法:查阅文献,结合临床案例,对南征教授"毒损肾络"理论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南征教授创立"毒损肾络"的病机理论学说,应用"络病"理论辨治消渴肾病,拟定解毒通络保肾法为消渴肾病的治疗大法,临床上以解毒通络保肾汤为主随证加减,获得良好疗效。结论: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基于络病理论从肠络病范畴探讨放射性肠炎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从病因来看,放射线损伤为本病的外因,放射线属外来之毒中的火热毒邪,火热毒邪侵袭肠络,或新感而发,或伏于肠络后发,毒致络损,引起肠腑功能失司;而内因多由于肿瘤患者本身正气不足,具有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放射线损伤进一步加剧了其虚实夹杂的病理状态。从病机上来看,火热毒邪外袭,毒损肠络是放射性肠炎发生的始动及加重因素;痰、瘀、毒胶结留滞,于肠络息而成积,痹阻肠络为病机关键;气血亏虚,肠络失养为其本,肠络空虚贯穿本病的始终,为放射性肠炎的发病基础。毒损肠络、肠络空虚、肠络痹阻,三者的病理演变体现了络病由气及血、易滞易瘀的特点。治疗上,在络病理论的指导下,以"络以通为要"为总治则,根据络脉瘀滞或络脉虚滞的不同,采用祛邪通络、补虚通络的治疗方法,并注重分期论治、内外同治。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5,(5):957-958
基于络病理论和毒邪学说,从毒损肾络角度出发,试着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认为糖尿病肾病乃糖尿病日久,产生毒邪这一病理产物,毒邪又损伤肾络,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旨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杂志》2019,(11):1006-1009
络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不断总结阐发,提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的观点。笔者受此启发,通过文献回顾,总结支气管哮喘的病机,认为其存在"肺络绌急-肺络瘀滞-络毒蕴结"的阶段性变化,其中肺络绌急是发病基础,肺络瘀滞是病情加重的关键,络毒蕴结是病情恶化的终末环节,各种致病因素均与肺相关,造成哮喘迁延难愈。  相似文献   

11.
参元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络病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晴  刘红旭 《北京中医药》2011,30(6):403-405
冠心病心绞痛作为心血管常见病之一,其辨证论治有着丰富的中医理论基础,而络病理论在其病机理论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络脉阻滞、络脉空虚、络毒蕴结、络脉损伤"四个方面,运用络病理论可以从血液及血管两方面指导冠心病的治疗,参元丹切合络病理论的研究内容,其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适应样心肌保护作用等方面为从络病理论论...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络病"理论的骨质疏松症病机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络病理论,对骨质疏松症的病机进行探讨。阐述了①骨质疏松症中医病机理论主要以肾虚为主,累及肝脾,导致气血失调,骨骼失养所致。②络脉系统是濡养骨骼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载体,骨络失养是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基础。在此理论指导下,将有望进一步提高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络病理论,对骨质疏松症的病机进行探讨。阐述了①骨质疏松症中医病机理论主要以肾虚为主,累及肝脾,导致气血失调,骨骼失养所致。②络脉系统是濡养骨骼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载体,骨络失养是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基础。在此理论指导下,将有望进一步提高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林燕  李兴广 《北京中医药》2012,31(3):191-192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临床特征和"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积为标"病机特点符合络病"久、瘀(痛)、顽、杂"之实质。"毒损肠络"理论是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病机的深入认识。基于"毒损肠络"理论,采用以解毒通络法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方法,将清热解毒、化积除湿、益气和络、调和营卫有机结合,有望建立解毒通络法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补肺通络解毒法治疗肺癌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娅  邱幸凡 《光明中医》2009,24(8):1459-1460
以中医"络脉络病"理论为指导,对肺癌的病机及治法进行了探讨,认为肺癌的基本病机为"肺虚络痹毒结":脏气亏虚是致病之本,肺气阴两虚是贯穿肺癌始终的主要病机,脾肾虚衰是肺癌病机的最终归宿;络痹毒结为致病之标,痰瘀痹络是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癌毒结聚是肺癌发生的关键;脏虚络痹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肺癌的基本治则为"补脏通络解毒":补脏以治其本,补脏以气血为先,以阴阳为本;通络解毒以治其标,通络是治疗肺癌的重要环节,涤毒是治疗肺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毒损肾络"理论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狼疮性肾炎是由系统性红斑狼疮迁延不愈,致毒损肾络.经免疫病理或电子显微镜检查,几乎所有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肾都可发现异常.围绕"毒损肾络"这一理论,从中医角度系统的论述了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以及这一理论在治疗该病中的应用,并结合现代生理病理学知识,从微观角度阐述了狼疮性肾炎的病理改变,以期在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中能够早诊断、早治疗,真正做到"已病防传"和"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17.
HPV病毒感染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其潜伏性感染、复发性、致癌性等特征,与中医"伏毒"有类似之处.从伏毒滞络理论出发,可以很好地解释HPV病毒感染.HPV病毒感染是在正气不足、卫气失权、气血瘀滞、痰瘀毒胶结下发生的,总体病机为正气不足,伏毒滞络.同时,伏毒滞络是病机演化过程中的关键.治疗上应该首当扶正固本,再施通络祛邪之...  相似文献   

18.
络病理论在高尿酸血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阳  郭宏敏 《陕西中医》2011,32(12):1638-1639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络病理论的相关性,及其在络病状态下的演变规律和治疗特殊性。方法:通过研读中医络病理论相关研究成果,总结高尿酸血症的致病机理及治疗特点。结论:提出高尿酸血症病性总属正虚邪实,痰湿瘀毒为其病理关键,内毒致病、络脉闭阻为其病机特点。且病程中出现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络病辨证"中络脉淤塞、络脉绌急、络脉失养密切相关,故从络论治应贯穿本病不同发展阶段,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整理近20年"毒损脑络"学术思想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现代中医对"毒损脑络"的研究成果,探究"毒损脑络"在现代络病领域的具体概念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络脉络病理论"源远流长,它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长河中的一颗璀璨之星,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早在《内经》中,已初步构建了络脉络病理论体系。继后,历代医家如张仲景、喻嘉言乃至叶天士、王清任等均在理论和临床上发展了络脉络病理论。现代络脉络病理论的研究已成为近年中医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湖北中医学院邱幸凡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末率先开展了络脉理论研究,在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相关论文,并于1991年出版了《络脉理论与临床》专著。上世纪90年代末期,王永炎院士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瘀毒阻络是络病形成的病理基础,认为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虚滞、瘀阻和毒损络脉。其间,吴以岭教授也开展了络病理论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于2004年主编出版了《络病学》等著作,运用络病理论指导辨治疑难杂病,取得了良好效果。遍阅医案,纵观诸家,医者取得显著的临床成就,无不与精通络理、善于治络有关。但限于历史原因,络脉络病理论还没得到现代医家的足够重视,以至影响了对疑难杂病的治病效果,正如叶天士所说:"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因此,为了弘扬络脉络病理论,开拓对疑难杂病的辨治思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刊特开辟络脉络病研究专栏,欢迎有识之士赐稿,共同探究络脉络病的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