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和分娩对于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采取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入院分娩的产妇182例,按照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两组,顺产组91名,剖腹产组91名。在两组产妇分娩后对其盆底功能进行评价,并均实施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在治疗后对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再次进行评价,分析对比两组产妇盆底功能的改变。结果两组产妇在采取不同分娩方式后,其阴道压力、盆底肌力以及疲劳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分娩方式对产妇的盆底功能影响无较大差异。两组产妇均进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后,其盆底功能均有所改善,但顺产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剖宫产组,两组产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方式的不同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但在产后实施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对降低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有重要作用,而且,相较于剖宫产分娩方式,阴道分娩产后恢复效率更好,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方式的近期治疗结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分娩生产的产妇152名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名。对照组采取阴道顺产方式,观察组选用剖宫产方式,产妇于产后两个月时来院复查。依据复查结果对产妇盆地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方式的近期治疗结果展开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生产过程结束后疲劳度均有所提升,阴道压力及盆底肌力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措施后,两组产妇盆底肌力及肌电压相比于治疗前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结论妊娠和分娩对产妇阴道压力及盆底肌力的下降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产妇肌肉的疲劳程度,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方式对产妇生产过程结束后盆底肌力及肌电压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方式的近期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1月在该院分娩生产的产妇152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采取阴道顺产方式,观察组选用剖宫产方式,产妇于产后两个月时来院复查。依据复查结果对产妇盆地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方式的近期治疗结果展开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生产过程结束后疲劳度均有所提升,阴道压力及盆底肌力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措施后,两组产妇盆底肌力及肌电压相比于治疗前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结论妊娠和分娩对产妇阴道压力及盆底肌力的下降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产妇肌肉的疲劳程度,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方式对产妇生产过程结束后盆底肌力及肌电压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进一步评价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该次选取该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8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和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66名采取阴道顺产方式,B组62名采取剖宫产,对两组盆底功能情况进行分析,并评价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生产过程结束后疲劳度均呈提高趋势,阴道压力和盆底肌力则均呈降低趋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肌电压和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和分娩会对产妇盆底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即导致产妇的阴道压力、盆底肌力降低,并使产妇肌肉疲劳程度增加;实施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提高产妇的盆底肌力与肌电压,进一步改善产妇产后生理生活状态;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研究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足月分娩单胎产妇200例,其中自然分娩100例,为观察组,剖宫产100例,为对照组,产后由专业的妇产科医生进行盆底肌力检查,接受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比两组分娩后及治疗后的盆底功能指标。结果两组产妇分娩后在阴道压力、疲劳度及盆底肌力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力Ⅲ级比率显著降低,肌电压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方式不会对产妇盆底功能产生影响,产后接受早期盆底康复治疗,产妇盆底功能可显著改善,且相较于剖宫产、阴道分娩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妊娠及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观察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键入该院妇产科分娩的98例产妇为研究主体对象,结合分娩方式差异性将阴道顺产产妇划分为对照组、将剖宫产产妇划分为观察组,各组49例;对比分析2组产妇的盆底功能,评估实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结果 2组产妇分娩结束后其疲劳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其阴道压力、盆底肌力呈明显下降趋势,2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康复治疗,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及肌电压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及分娩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妇盆底功能,造成产妇盆底肌力及阴道压力被削弱,大大增加产妇肌肉疲劳程度,而实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能改善肌肉疲劳状态增强肌电压及盆底肌力,值得在临床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查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并观察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探究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以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进行产后42 d检查的160例产妇为样本,根据顺产和剖宫产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阴道顺产为对照组,共83名;剖宫产为观察组,共77名。将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并在进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后对盆底治疗的近期结果进行评析。结果在生产过后,两组产妇的阴道压力和盆底肌力均出现下降趋势,肌肉疲劳度则显示上升趋势,两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盆底肌力、肌电压经过早期盆底康复治疗之后呈提升趋势,且两组间数据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和分娩会导致产妇肌肉疲劳,使得阴道压力和盆底肌力下降,与分娩方式无关;盆底肌力和肌电压在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后得到显著提升,表明了治疗在改善产妇的产后状态上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观察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6例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各33例,在产后第7周检查两组的盆底功能情况,并给予盆底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盆底肌电压和肌力。结果两组产妇产后的阴道压力、盆底肌疲劳度及盆底肌分类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产妇的盆底肌力Ⅰ类(4.10±0.47)级,Ⅱ类(4.08±0.51)级,肌电压(14.26±3.96)μV均高于治疗前[(1.09±0.55)级,(1.72±0.48)级,(6.72±1.83)μV],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和分娩会使产妇的盆底肌力和阴道肌力减弱,肌肉疲劳度、产后POP和SUI增大,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盆底功能,有利于产妇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评估康复治疗效果在顺产组和剖宫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按入组要求选择河东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产后6周的产妇纳入研究,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顺产组(n=60)和选择性剖宫产组(n=60)。于产后6周进行调查、妇科检查及盆底肌力测试。对于接受了1个疗程盆底肌肉训练方案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产后9周)进行盆底相关肌电指数的测定和盆底肌力的检测,评估盆底肌肉训练的效果。采用尿垫实验法对产妇压力性尿失禁进行判断,采用传统临床分度法对患者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进行判断。结果产后6周,顺产组中,有9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5.00%,有5例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8.33%。剖宫产组中,有4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6.67%,有2例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3.33%。超声检查比较:剖宫产组膀胱颈角度(82.32±8.6°),顺产组(93.11±12.6°)比较,与膀胱颈旋转角度(15.72±6.60°)及(25.72±10.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康复治疗盆底肌力检测结果评分,剖宫产组分别≤3分8.33%(5/60)≥4分83.33%(50/60)。顺产组分别≤3分48.33%(29/60)≥4分51.67%(31/6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患者康复治疗盆底肌力评分高于顺产组。两组盆底肌力和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顺产和剖宫产均会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产生,对有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个体化指导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能明显降低产后SUI的发生率,促进孕产妇盆底组织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其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执行分娩150名产妇,该组产妇均在产后42 d表现出盆底肌力≤3级,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后面简称自然组与剖腹组,观察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产妇的肌力均有所改善,但自然组产妇的恢复状况明显好于剖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组盆底损伤的概率及严重程度明显大于剖宫组,以及对其行盆底肌肉的规范训练有助于降低产妇患发盆底功能障碍的概率,同时康复训练也是促进盆底功能恢复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所产生的影响和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从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接收的盆底功能障碍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实施剖宫产,而实验组则实施顺产,比较两组产妇在不同分娩方式后盆底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都会降低产妇的盆底肌力,采用良好的康复治疗治疗后可以促进产妇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该院9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的分娩方式,分为两组,选择性剖宫产组479例,顺产组421例。所有产妇采用Clazer盆地表面肌点评估方案进行治疗,并对产妇分娩后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盆底肌力评分以及膀胱颈移动度进行调查记录。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产妇发生阴道脱垂的发生率为32.15%,对比顺产组70.55%有明显降低(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产妇15 s内的收缩次数,明显多于对照(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产妇的盆底肌力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与选择性剖宫产组产妇对比发现,顺产组产妇在分娩后更容易早期发生阴道脱垂事件,明显降低了盆底的肌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对其盆底康复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从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妇中选取100例,其中50例剖宫产,50例阴道分娩。同时对两组产妇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产妇的Ⅰ类肌肉纤维持续收缩压和持续时间、Ⅱ类肌肉纤维的快速收缩压、收缩个数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产妇的Ⅰ类肌肉纤维持续收缩压和持续时间、Ⅱ类肌肉纤维的快速收缩压、收缩个数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在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探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产后42 d检查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n=100例)与剖宫产组(n=100例),对两组产妇均进行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比康复治疗效果。结果在康复前,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产妇盆底肌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产妇盆底肌力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产妇子宫脱垂、阴道壁膨隆、腰骶痛、尿失禁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顺产组与剖宫产组产妇子宫脱垂、阴道壁膨隆、腰骶痛、尿失禁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剖宫产分娩方式,阴道分娩产后恢复效率更好,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损伤及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468例产后42d检查产妇,分成顺产组306例,剖宫产组162例,进行盆底肌功能检查并进行盆底按摩等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及康复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肉肌力,肌电位均明显上升。顺产组盆底康复疗效优于剖宫产组。结论:虽然阴道分娩短期内对盆底的损伤更大,但在产后进行盆底肌康复后测盆底肌力及肌电位显示,阴道分娩较剖宫产恢复更快,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产生的影响及行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在该院妇产科分娩并接受康复治疗的350名产妇作为对象,顺产者作为顺产组(n=200),剖宫产者作为剖宫产组(n=150),对2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状况、接受康复治疗后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顺产、剖宫产均会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造成显著影响,行康复治疗后,2组产妇肌力均有显著提高,但顺产组的提高程度显著大于剖宫产组,尿失禁、阴道壁膨隆、子宫脱垂等发生率也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顺产、剖宫均可导致产妇产后出现盆底肌肌力下降,但是通过实施针对性康复治疗,顺产者肌力可得到更大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抽取该院产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名产妇进行分析,将其中40名剖宫产产妇作为甲组,另外40名阴道分娩产妇作为乙组,分析两组产妇产后早期康复治疗对其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妇的I、II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盆底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甲组发生SUI、POP的几率分别是5.0%、12.5%,与乙组的7.5%、1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与阴道自然分娩产妇采取相同的产后早期康复治疗,均可获得显著效果,不仅能改善产妇盆底功能,而且还能显著降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阴道分娩后产妇盆底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名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名,对照组产后42 d接受盆底肌康复治疗,观察组于产后红色恶露消失,且会阴切口无疼痛感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两组产妇盆底功能及性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产后4周时,两组产妇盆底肌力、盆底肌持续收缩时间、盆底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0周时,观察组盆底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性生活质量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可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提高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盆底康复治疗对改善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0例分娩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阴道顺产组和剖宫产组,每组各300例,两组均进行1个疗程盆底康复治疗。采取尿垫试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2 d、6个月情况,比较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情况。结果:产后42 d两组产妇POP、SUI情况比较,剖宫产组明显优于阴道顺产组,但是经过盆底康复治疗后6个月,两组产妇POP、SUI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均会引起PFD发生,但是经过盆底康复治疗后,两者差异性不明显。相比于剖宫产而言,自然分娩对产妇身体损伤小,产后恢复时间短;随着二胎政策放开,降低剖宫产率刻不容缓,阴道顺产还可避免瘢痕部位妊娠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对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8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HEN IX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及Kegel运动,对照组行普通产后康复治疗宣传教育,比较两组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盆底肌肉电生理情况。结果:产后3、6、9个月观察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盆底肌电活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采用PHEN IX康复治疗仪和Kegel运动能改善盆底功能及盆底肌肉收缩与伸张能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