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检测对新生儿高胆红血症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 对2011 年6 月-2011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6 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观察组)和66 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的血清检查资料,具体包括在发病后第1,3,7天的血清数据(BUN,尿NAG,Cr,GAL 及血清Cysc),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发病后的1,3,7 天的各项指标都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但时间推移血清BUN,尿NAG,Cr,GAL 波动较大,而血清Cysc 波动较小.结论 Cysc 检测对新生儿高胆红血症肾功能损害有着重要意义,它是评价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早期肾损害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7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新生儿抚触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光疗时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20例患儿采取持续光照治疗(每天光照24 h)为对照组;另外随机选取120例患儿采取间断光照治疗(每天光照6 h后停止光照18 h)为观察组,经过3 d的系统治疗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包括血胆红素水平变化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血胆红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1 d观察组血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2 d 2组血胆红素水平基本持平。2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为4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光照疗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一般2 d内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光疗时间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间断光照相比于持续光照效果较慢,但总体疗效差异不大,而且在治疗毒副作用方面优势明显,是临床首选的光照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蓝光照射配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浓度变化,记录2组黄疸出现时间和消退时间。结果: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浓度护理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而黄疸消退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液胱抑素C(CysC)对早期肾功能受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72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人员的尿液CysC、血清CysC和血清肌酐(SCr),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肾病各组尿CysC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尿液CysC、血清CysC、SCr的水平随肾功能的减退而逐渐升高,尿液CysC的异常检出率最高。结论尿液中CysC可作为肾功能损害一个较好的检测诊断指标,对肾病的异常检出率比血清CysC、SCr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初次排胎便时间和黄疸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次排胎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黄疸指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初次排胎便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护理措施。方法:自2012年3月开始对所有新生儿采用规范健康的新生儿护理制度,选取其中7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在2012年3月之前接生的新生儿中,随机选择7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黄疸指数和血清胆红素值,观察黄疸消退时间和第一次排胎便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和血清胆红素值显著降低(P0.05),黄疸消退时间和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规范健康的护理方法,能更快速而显著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近五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湿热郁蒸证、寒湿阻滞证、气滞血瘀证)和中医治法(中药汤剂口服、灌肠治疗、针刺按摩、泡浴外洗)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中医药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面有独特的功效,与单纯西医治疗对比具有一定的特色,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胆红素血症(高胆)在新生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高胆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在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及诊断标准本组76例,男44例,女32例;早产儿34例,足月儿42例。选择对象为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或每日上升85.5umol/L(5mg/dl)以上,生理性黄疽消退后又复现或进行性加重或迟迟不退。住院无数一般为1周,最长2周,平均住院天数为10天左右,其中总胆红素最高值为694.2umol/L,最低为160umol/L,平均为206umol/L,有2例为ABO溶血患儿因来院已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感染发病及病因变化。方法:检测1996年1月~1999年4月本院60例高胆感染病因,与1989年1月~1992年4月34例对比伴发疾病情况。结果;伴发细菌性感染疾病减少(P<0.05),农村病儿中存在感染潜在危险因素仍较多;非细菌病原体检出占33.33%,以KORCH感染(9/20)、HBV感染(10/20)、HBV感染(10/20人)、混合感染(5/20)居多,与细菌混合感染比例(6/20)也高。结论:新生儿高胆感染病因复杂,应加强检测,细菌感染防治应特别关注农村病儿。  相似文献   

12.
2003年2月—2006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26例,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依据入院时血清血总胆红素值,根据临床诊断病理性黄疸标准(足月儿>220.6μmol/L,早产儿>255μmol/L[1])筛选。发病年龄均<28 d。足月儿745例,早产儿160例,过期产儿21例。男522例,女404例。1·2病因分析通过血常规、肝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形态分析、血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等辅助检查,结合临床病史,依据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进行分类。2结果2·1各种病因及胎龄分布…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9,(12):1193-119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脑瘫、听力损害、智力低下、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者可导致患儿死亡。外治法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并提高了患儿依从性,易被新生儿家长接受。将近10年关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治法的研究进展,从光疗、灌肠、抚触、穴位按摩、穴位贴敷、针刺穴位、中药药浴、非营养性吸吮及综合疗法等9方面予以综述。参考文献38篇。  相似文献   

14.
<正>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且可并发胆红素脑病,该病对新生儿威胁极大,治疗效果差,往往导致死亡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后遗症造成残废。因此,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特别在早期新生儿必须快速减少血浆中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的浓度,以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我科自1995年以来,用蓝光照射疗法(简称光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药治疗组对比。中西药治疗组治愈35例,治愈所需天数最快4天,最慢13天;西药对照组治愈33例,最快4天,最慢15天。两组治愈所需天数经t检验,有显著差别(P<0.05)。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属中医学黄疸范畴,又称胎黄.指婴儿出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2~3周后仍不消退,或持续加深,或退而复现,或出生后1周至数周后出现黄疸,临床症状较重,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者.其实验室诊断指标为[1]: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 μmol/L,早产儿>257 μmol/L.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王冀湘青海省西宁市第一医院(西宁810000)高胆红素血症,系新生儿中常见病。病因比较复杂,病情严重时可并发核黄疸,造成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并可加重肝功损害,胆汁郁积,危及患儿生命。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  相似文献   

18.
郭新会  段冰  赵云 《河南中医》2001,21(4):54-5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胆红素脑病是其严重的并发症 ,在治疗上多采用药物和光照方法。自 1995年 10月至今采用自拟利胆冲剂配合药物及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 ,疗效较好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 ,根据金氏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出生后2 4h内出现黄疸 ,胆红素浓度 >85 μmol/L ;出生后 72h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 >2 0 4 μmol/L ,早产儿 >2 5 5 μmol/L ,符合以上标准者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病儿均为近 5年间以高胆红素症入院的新生儿 (除去母婴不合溶血症外 ) ,共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医证型及症候出现的规律,为中医诊疗的规范化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对古代文献、工具书及现代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2000—2011年国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文献308篇,进行中医证型及症候命名规律研究,总结各症候所出现频次、频率的规律。结果:古代文献、工具书与现代期刊文献中关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证型命名规律基本一致;现代期刊文献症候的研究分析发现各症候均散在分布,少数频率超过50%。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见证型为湿熟型、寒湿型、瘀积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症候信息尚缺乏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孕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期为预防或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提供临床干预思路。方法:筛选122例孕产妇及其分娩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来调查孕妇中医体质分类,追踪其分娩的新生儿是否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将分娩后新生儿有高胆红素血症的孕妇52例设为观察组,将分娩后新生儿无高胆红素血症的孕妇70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孕妇体质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气郁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分布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中医体质类型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