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风是中国的传统中药材,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色原酮类和香豆素类,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其与传统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解热、镇痛、抗炎方面,主要活性成分为色原酮类化合物。基于对防风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的总结,从化学成分特有性、可测性,药效药性关联性,道地性和生产规范性等角度对防风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初步确定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茅酚苷为潜在的可区分防风道地性的Q-marker,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升麻素苷、亥茅酚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为潜在的可区分防风药效的Q-marker,可为全面控制防风质量和提升防风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生长方式及年限对防风品质的影响,通过色差仪量化防风样品粉末表观颜色,计算总色值(E*ab),采用HPLC同时测定样品中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和3′-O-当归酰亥茅酚含量,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样品粉末色度值与5种成分含量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防风样品粉末总色值(E*ab)野生防风<多年生防风<一年生防风;野生防风的升麻素、亥茅酚苷和3′-O-当归酰亥茅酚含量显著高于多年生防风及一年生防风;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多年生防风质量差异大,其品质虽不及野生防风,但接近野生防风,优于一年生防风;3′-O-当归酰亥茅酚含量、E*ab、b*、L*和升麻素含量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均>1,升麻素含量的VIP亦接近于1;升麻素苷、升麻素、亥茅酚苷和3′-O-当归酰亥茅酚含量与E*ab呈显著负相关,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与E*ab...  相似文献   

3.
防风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未抽花茎的干燥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IR,UV,MS和NMR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防风甲醇提取物中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当归酰亥茅酚(1),异香柑内酯(2),欧前胡素(3),二十五烷酸(4),川白芷内酯(5),紫花前胡素(6),5-甲氧基-7-(3,3-二甲基烯丙氧基)-香豆素(7),紫花前胡醇当归酰酯(8),花椒毒酚(9),香柑内酯(10),杨芽黄素(11),东莨菪素(12),亥茅酚(13),防风色原酮(14),升麻素(15),亥茅酚苷(16),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17),升麻苷(18)。结论:化合物2,6~8和11为首次从防风中得到。1,13~18等为色原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3,5~10,12等为香豆素类化合物;4为脂肪酸类化合物;11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防风药材及市售饮片进行质控标准研究。方法 :TLC法检定防风药材及饮片中 4个色原酮类成分 ,HPLC法测定防风中 2个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和结论 :防风药材和饮片中必须同时检定出升麻素 ,亥茅酚苷 ,5 O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及升麻苷 ;防风药材和饮片中有效成分升麻苷及 5 O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均不得低于 0 .12 %。  相似文献   

5.
防风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 :对防风药材及市售饮片进行质控标准研究。方法 :TLC法检定防风药材及饮片中 4个色原酮类成分 ,HPLC法测定防风中2个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和结论 :防风药材和饮片中必须同时检定出升麻素 ,亥茅酚苷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及升麻苷 ;防风药材和饮片中有效成分升麻苷及-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均不得低于0.12%。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防风中升麻素、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三种主要色原酮单体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差异,为建立一种更为科学的防风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体温的抑制率考察药物解热作用,以对热板致痛小鼠痛阈值的变化考察药物的镇痛作用,以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肿胀抑制程度考察药物的抗炎作用,以此三项指标研究升麻素、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单体静脉给药后的药理活性差异。结果灌胃给药色原酮单体化合物后,升麻素组各浓度均表现出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且作用迅速。升麻苷表现出一定药理活性,但作用迟缓,1h后药理作用逐渐增强,作用效果不及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无明显药理作用。结论升麻素、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药理活性存在较大差异,药典以升麻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作为防风质量评价指标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防风传统加工中润药工艺及产地趁鲜加工干燥工艺,为提高防风饮片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考察不同产地防风的传统加工及产地趁鲜加工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各防风饮片中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的含量,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结合层次分析法综合加权评分比较防风的不同炮制工艺。结果:防风中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3%~99.16%,RSD为0.97%~1.33%。传统加工中不同润药方式和鲜药材趁鲜加工后经不同干燥方式所得防风饮片各项指标具有一定差异,防风鲜药材趁鲜加工后冷冻干燥或防风药材经10℃冷水闷润1 h后加工,再经60℃鼓风干燥的炮制工艺较好,其中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成分能最大程度被保留。结论:该工艺条件可为防风的传统生产及产地趁鲜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同时测定防风中的两种色原酮物质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为目标,建立了上述两种物质的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采用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 μm);梯度洗脱的流动相为水、甲醇,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 mL/min,柱温35 ℃,进样量10 μL。结果:不同生长方式的防风样品的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无统计学意义,野生和栽培防风的升麻素苷含量有差异,不同生长方式对防风样品的色原酮含量有差异。结论:野生防风质量较好,同时测定两种色原酮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较好,可以此作为防风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6,(2)
目的采用肠道菌群法研究黄芪对防风中主要活性成分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代谢的影响,从而探讨防风-黄芪药对的配伍机制。方法采用肠道菌群法,比较不同时间点防风组和防风-黄芪组以及防风单体组和防风单体-黄芪组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的质量浓度。结果防风-黄芪组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质量浓度均高于防风组,升麻素的质量浓度均低于防风组。单体-黄芪组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质量浓度均高于单体组,升麻素的质量浓度均低于单体组。结论黄芪能抑制防风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水解反应,减缓其代谢。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防风鲜根为研究材料,研究放置在常温(20~25℃)、30℃、40℃、50℃环境中,防风主要色原酮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以HPLC法测定经过不同温度处理后防风中升麻素、升麻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三种色原酮含量的变化。结果 30℃高温胁迫环境6天防风色原酮含量提高最为明显,升麻苷含量由3.11mg/g提高到4.89mg/g,提高了57.23%;升麻素含量由0.04mg/g提高到0.07mg/g,提高了75.00%;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由1.93mg/g提高到3.57mg/g,提高了84.97%。结论高温处理防风鲜根可显著提高药材中色原酮含量。  相似文献   

11.
HPLC测定防风中色原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防风中4种色原酮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甲醇:0~15min,20%~45%;15~25min,45%~70%);流速1mL·min-1。柱温30℃;波长254nm。结果:升麻素苷在0.15~3μg、升麻素在0.02~0.4μg、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0.25~5μg、亥茅酚苷在0.01~0.2μg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防风中4种色原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段绪红  张玉卓  何培  马宗敏  裴林 《中草药》2015,46(22):3310-3313
目的对蛇床Cnidium monnieri干燥成熟果实中的色原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类成骨细胞UMR106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类成骨细胞UMR106增殖活性的测试。结果从蛇床子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色原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nidimoside A(1)、cnidimol B(2)、前胡色原酮(3)、5,7-二羟基色原酮(4)、5-O-甲基维斯阿米醇(5)、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6)、亥茅酚(7)、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8)、升麻素(9)、5-羟基色原酮-7-O-β-葡萄糖苷(10)。在样品溶液浓度为0.10 nmol/L条件下,化合物1、5、9、10对类成骨细胞UMR106的增殖促进率分别是30.23%、31.56%、35.29%和33.36%。结论化合物3~10为首次从蛇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9、10能一定程度上促进UMR106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防风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从防风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结晶,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香柑内酯,亥茅酚,胡萝卜甙,sec-O-glncosylhamaudol,5-O-甲基维斯阿米醇,升麻素,蔗糖,4-O-β-glucopyranosyl-5-O-methylvisamminol,prim-O-glucosylcimifugin,甘露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防风配方颗粒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防风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方颗粒中升麻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的含量,色谱柱为X-Bridge C18,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升麻苷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为分别为0.21~4.12μg/mL(R=0.998 5),0.83~16.52μg/mL(R=0.998 3),0.31~6.20μg/mL(R=0.998 7),0.24~4.76μg/mL(R=0.998 2);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2%(RSD=2.44%),95.18%(RSD=1.88%),99.33%(RSD=3.70%),95.45%(RSD=4.30%)。结论:HPLC法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防风配方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防风类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covia divaricata(Turz.)Schisck未抽花茎植株的干燥根。迄今为止,已从生药防风中分离出来的各种化学成分达100种以上[1],但主要以升麻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和亥茅酚苷4种色原酮成分的含量为质量控制和评价指标[2]。经调查我国23个省市防风使用情况,查明目前这些地区大多使用正品防风,但也有将伞形科另外l0种植物的根作防风使用[3]。近年来防风需求量日益增大,而野生资源日益匮乏,规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防风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防风中4种色原酮含量的方法,比较抽薹防风与未抽薹防风的异同。方法采用Agilent Ecilpse Plu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为35℃,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以DAD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防风指纹图谱中有10个共有峰,6批抽薹防风与未抽薹防风相似度都在0.94以上,2批二茬防风的相似度低于0.90。本方法对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84~0.9998之间;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5.05%,98.60%,98.30%和99.02%,重复性实验的RSD分别为1.60%、1.77%、1.24%和3.09%。抽薹防风与未抽薹防风比较,升麻素抽薹后升高,其他3种色原酮类成分无明显变化趋势,4种色原酮类成分的总量亦无明显变化。结论构建的防风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防风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提供了更全面的参考,抽薹防风与未抽薹防风无明显区别,二茬防风与一茬防风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防风中4种色原酮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4.6mm×200mm,5Ix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甲醇:0~15min,20%~45%;15~25min,45%~70%);流速1mL.min^-1。柱温30℃;波长254nm。结果:升麻素苷在0.15—3μg、升麻素在0.02~0.4μg、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在0.25—5μg、亥茅酚苷在0.01~0.2μg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防风中4种色原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防风通圣丸中2个色原酮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防风通圣丸中的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进行定量分析.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1%磷酸(24:12:64);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分别在0.0125 ~0.250,0.0108 ~0.216 μg(r >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6.75%,RSD< 1.65%.结论:该研究同时进行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定量分析,可作为防风通圣丸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9.
防风药效物质基础季节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确定防风的最适采收期。方法:以升麻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茅酚苷为防风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对不同采收时间的防风样品进行质量分析及评价。结果:春季采收的防风药效物质基础的含量高于其它季节。结论:防风的采收季节为春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特征图谱及主要成分的含量,并结合化学模式,比较防风与水防风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 Phenomenex Kinetex?XB-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进行相似度评价,建立共有模式。以色谱峰信息为数据来源,采用3种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综合分析防风、水防风药材差异。结果 建立了不同产地防风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7个特征峰,相似度基本>0.9。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能对不同产地防风及伪品水防风进行明显区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表明导致差异的主要化学标记物为升麻素苷、升麻素、6″-O-apiosyl-5-O-methylvisammiosid、亥茅酚苷、补骨脂素、花椒毒素、3-O-乙酰基亥茅酚、异欧前胡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与亥茅酚苷含量之和与升麻素含量的比值在防风与水防风中区别较大,具有一定的鉴别意义。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分析防风、水防风药材质量的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