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益生菌联合维生素B2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新生儿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蓝光照射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上加用益生菌联合维生素B2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维生素B2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总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收治的10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心肌酶谱进行测定,测定项目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的损害及治疗前后心肌酶活性的变化。10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后AST、LDH、CK、CK-MB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害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见的并发症,治疗后心肌酶也可恢复正常水平。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心肌保护和对心肌损害的治疗,降低永久性心肌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24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本院24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比较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血清胆红素值及间接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结果】①病因以感染因素占首位(51.00%),其次是围产因素(26.63 %)及溶血因素(9.30%).②胆红素脑病21例,溶血、感染为主要病因,各占8例.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血清胆红素值及B/A比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及产后感染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血液灌流治疗肝性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肝性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大于或等于171μmol/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肝性高胆红素血症患者25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联合HA330一U型树脂血液灌流器进行血液灌流,比较灌流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和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监测灌流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灌流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亦较灌流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指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较灌流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灌流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液灌流治疗肝性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2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2组患儿均接受基础疾病和酶诱导剂等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蓝光治疗,12h.d-1,连续5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注射液1~2mL.kg-1.d-1,静脉滴注,连续5d。对2组患儿的疗效、皮肤黄疸消退时间,血清总胆红素浓度(TBiL)、未结合胆红素浓度(IBil)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胆红素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确切,黄疸恢复正常的时间短,是值得在基层单位推荐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病理因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不明原因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观察组)和56例同期分娩健康新生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性别、胎龄、产次、出生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生后第4天的体重下降率、开奶时间、母乳喂养率、排便次数分别为(2.87±0.94)%和(2.10±0.70)%、(4.012±1.01)h和(3.07±0.81)h、66.07%和23.40%、(2.34±0.94)次/d和(3.82±1.32)次/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可能与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程度、开奶时间、喂养方式、排便次数有关。加强指导新生儿早期合理喂养,避免新生儿高胆后素血症发生的风险因素,动态监测胆红素,对及早预防、适时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霞  张洪  徐群  谢朝红  金露 《护士进修杂志》2014,(19):1739-1741
目的 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2008-2012年我科所做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将产科出生正常足月新生儿2 677例(5 354耳)列为正常新生儿组;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共368例,根据其合并的听力高危因素,分为单纯高胆红素血症组(244例,488耳)、高胆红素血症合并早产/低出生体重组(22例,44耳)、高胆红素血症合并肺炎组(35例,70耳)、高胆红素血症合并窒息组(26例,52耳)、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其他两项以上高危因素组(41例,82耳),共六组。各组均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仪进行听力筛查,所有初筛结果未通过者于出生42d复筛;为避免迟发性听损,对高胆红素儿无论初筛通过与否均在42d进行复筛并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检查。并对初筛结果进行分析报告。结果 各组初筛单耳通过率分别为:正常新生儿组92.32%、单纯高胆红素血症组87.09%、高胆红素血症合并早产组81.82%、高胆红素血症合并肺炎组78.57%、高胆红素血症合并窒息组75%、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其他两项以上高危因素组64.63%。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基础上再合并其他高危因素者,其听力筛查通过率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的高危因素增加到两项以上者,其通过率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损失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高危因素增加其风险亦相应增加,基层听力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此类患儿,重点复查随访,同时,应结合AABR检查,以防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间歇蓝光照射)与观察组(70例,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SB)、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及经皮黄疸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红素/白蛋白(TSB/AL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显著,可降低TSB、DBIL水平及经皮黄疸指数,减小胆红素脑病发生风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清利肝胆退黄方药浴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的92例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清利肝胆退黄方药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利肝胆退黄方药浴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换血术治疗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以下简称重度高胆)的效果.[方法] 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对94例重度高胆早产儿进行治疗,比较换血前后血常规、血电解质和胆红素的差别,跟踪随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情况.[结果] 94例重度高胆早产儿总胆红素换出率为66.92%,血清总胆红素换血前的均值(495.45±154.43)μmol/L与换血后的均值(163.88±66.27)μmol/L相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换血后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钙、血钾及血氯与换血前相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别( P 〈0.05).换血并发症较少,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换血治疗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胆红素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对1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行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胆红素吸附系统治疗,单次治疗时间8h,共治疗33例次,治疗前后监测血浆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DB)、肌酐(Scr)、尿素氮(BUN)等,将分离器与吸附柱预处理、体外循环管路设计连接、机器管理、容量管理和抗凝管理作为护理重点实施全程监护。结果单次治疗前TB为(266.8±87.6)μmol/h,治疗后为(120.3±36.4)μmo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治疗前后胆红素、肌酐、尿素氮下降率分别为TB(54.2±9.8)%、DB(54.8±9.9)%、IDB(46.3±19.9)%、Scr(31.4±10.6)%、BUN(36.3±9.2)%,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胆红素吸附系统对胆红素清除效果好,可清除中小分子水溶性毒素,调节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方法简单、成本合理,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理想选择,针对性的全程监护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19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联合HA230型树脂血液灌流器进行血液灌流,比较灌流前后患儿的症状、体征、肝功能、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监测灌流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灌流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B(白蛋白)、血小板和iCa2+较灌流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白细胞、血钠、血钾、血葡萄糖(Glu)灌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灌流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张俊霞  徐金升 《临床荟萃》2006,21(14):1025-1026
各种原因导致的溶血、肝细胞损伤(包括病毒性肝炎、重症感染、药物中毒、酒精损伤)、胆管阻塞等,引发肝细胞严重受损,造成机体严重的代谢紊乱导致体内大量代谢产物的蓄积,包括高胆红素血症,甚至顽固性高胆红素血症,治疗难度大, 对患者有严重的危害, 我们应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血液灌流(HP)联合CVVH等人工肝支持方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艳春 《系统医学》2024,(3):154-156+160
目的 探究传统蓝光照射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分析组(n=51,传统蓝光照射+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和对照组(n=51,传统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胆红素水平、神经功能以及安全性。结果 分析组皮肤黄染消失时间(5.31±1.05)d较对照组(6.33±1.10)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0,P<0.05)。治疗前,两组胆红素水平、神经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胆红素水平、神经功能显著改善,且分析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析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96%)显著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传统蓝光照射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可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显著改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神经功能,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分析并总结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36例患儿光照疗法的护理措施。光疗同时结合中药茵枝黄注射液静脉输液治疗。结果36例患儿光照疗法后第3、4d,复查血清胆红素浓度均〈170μmol/L(10mg/dl)。结论应用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及时、适当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对患儿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肝性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采用高通量透析(HP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并进行精心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8例患者共治疗203次,平均3.5次/例。治疗后患者精神、食欲、乏力等症状明显好转,皮肤黄染明显消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肝性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严密监测和精心护理,是治疗顺利进行并达到治疗预期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李晓品 《临床医学》2011,31(1):86-87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7 d检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4天和第7天血清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歧三联活菌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明显缩短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和治疗时间,可作为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现血清中相对较低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高尿酸(UA)血症与CHD密切相关,已有学者提出低胆红素(BIL)、高UA血症可能是CHD的新的危险因素。本文对76例CHD患者和52例健康对照者(非CHD)的TBIL、DBIL、IBIL和UA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营养支持、保温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间歇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胆红素指标[经皮黄疸指数(TCB)、直接胆红素(DB)、血清胆红素(TSB)]、免疫功能、炎症介质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SB、DB、TC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百分比低于对照组,CD3+、CD4+水平与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ST、AL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间隙蓝光照射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儿胆红素和炎症介质水平,增强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患儿肝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进行常规保肝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子丹参注射液及胆维他片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周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治疗纽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随的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