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血栓前状态 (PTS ,prothromboticstate)是指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抗凝血和纤溶系统等所含的相关因子发生变化或血液流变学发生了改变所致的易于形成血栓的一种病理状状。它包括以前称的高凝状态和易栓症 ,血栓前状态并不一定必然会导致血栓形成。大量研究表明心房颤动存在血栓前状态 ,通过检测PTS分子标志变化就可以预测血栓高危患者。1 PTS常用的分子标志物及意义[1]1 1 表示高凝状态的分子标志物主要有凝血酶片段 1+2 (F1+ 2 ) ,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TAT) ,纤维蛋白肽A(FPA)和抗凝血…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易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发色底物显色法、ELISA法等检测 16例健康人 (对照组 )、5 3例高血压病 1、2、3级患者血浆中的分子标志物—血栓素B2 (TXB2 )、6 -酮前列腺素F1α(6 -K -PGF1α)、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1)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1~ 2级高血压组及 3级高血压组病人 ,血浆TXB2 、t-PA含量、PAI- 1含量及活性、血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t-PA活性、6 -K -PGF1α含量均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 ,血压升高可能是直接原因。这为解释及防治高血压病血栓性并发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曾凤兰  张云 《医学综述》2006,12(12):735-737
高血压易导致血栓性疾病,目前认为与高血压存在血栓前状态有关,高血压血栓前状态主要表现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和白细胞被激活,凝血活性亢进,纤溶因子含量减少,血液黏度增高。研究高血压血栓前状态对于预防高血压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易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发色底物显色法、ELISA法等检测 16例健康人 (对照组 )、5 3例高血压病 1、2、3级患者血浆中的分子标志物———血栓烷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PGF1α)、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Ⅰ - 1)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1- 2级高血压组及 3级高血压组病人 ,血浆TXB2 、t-PA含量、PAⅠ- 1含量及活性、血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t -PA活性、6 -K -PGF1α…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病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认为 ,凝血和纤溶的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发展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 。大量临床实验表明 ,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与缺血性心脏病的病死率有一定的相关性[2 ,3]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发病机制之一是在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的基础上出现不完全堵塞的血栓 ,这种血栓往往不稳定 ,可以被机体纤溶系统溶解或被快速冲走 ,提示冠心病 (CHD)存在着明显的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4 ] 。血栓前状态是指机体的促凝和天然抗凝系统平衡失调 ,是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纤溶系统等发生改变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25例1,2级高血压病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每天5-10mg共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浆vWF,D-D,tPA和PAI-1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高血压组血浆vWF,D-D和PAI-1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1),tPA和tPA/PAI-1比值显著性降低(P<0.01);治疗后血浆vWF,D-D和PAI-1水平明显下降(P<0.01),tPA轻度升高,但无显著性改变(P>0.05),tPA/PAI-1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可明显改善1,2级EH患者的血栓前状态,这可能与其减少血栓性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浆中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确诊的肺癌患者90例(肺癌组),健康志愿者9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浆中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人P-选择素和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含量;采用ACLTOP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全套指标,其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lrr)、纤维蛋白原(FIB)的血浆含量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抗凝血酶Ⅲ(AT-Ⅲ)的测定采用底物发光法。结果肺癌组血浆vWF、P-选择素、TAT、D-二聚体、FI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AT-Ⅲ、AFFr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或缩短(P〈0.05),而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肺癌患者的血浆vwF、P-选择素、TAT、FIB、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Ⅲ期及I+Ⅱ期肺癌患者(P〈0.05)。Ⅳ期肺癌患者的血浆胛及APTr均较Ⅲ期及I+Ⅱ期肺癌患者明显缩短(P〈0.05),且Ⅳ期肺癌患者的AT-Ⅲ活性也较Ⅲ期及I+Ⅱ期明显降低(P〈0.05)。结论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且AT—Ⅲ、vWF、D-二聚体、FIB、TAT、P-选择素以及APTT是早期诊断血栓前状态的可靠标志物,其中以vWF、TAT、P-选择素以及D-二聚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凌晨血压升高与血栓前状态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血栓前状态(PTS)的关系.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凝固法测量160例EH患者外周血浆Ⅷ相关抗原(vWF:A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Fg)的水平,并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动态血压结果,有44例凌晨血压增高(MBPS组),160例非凌晨血压增高(NMBPS组),对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MBPS组上述指标较NMBPS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组人群凌晨血压增高进一步促进血栓前状态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及预防血栓形成的科学依据。方法将97例研究对象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30例、单纯高血压组28例和高血压并颈动脉硬化组39例,均进行了颈动脉超声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结果三组研究对象中,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患者组内皮素-1(ET-1)、血栓素A2(TXA2)、血管性假性血友病(vWF)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6-酮-前列腺素a(6-K—PGF1a)则相反(P〈0.05);单纯高血压患者组ET-1、TXB2、vW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K-PGF1a则相反(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联合检测为临床工作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更重视充分的抗栓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彭清  王小洁  卢建刚  杨悠 《四川医学》2014,(9):1143-1146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方法 收集到我院就诊的16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国际通用的简易智力状况量表得分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将患者分为2组:认知功能障碍组作为病例组41例,认知功能正常组作为对照组122例。按统一方法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收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血浆!-颗粒膜蛋白(GMP-140)等。结果 文化程度、饮酒史、年龄、舒张压、Fib、GMP-140、vWF及PAI-1及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Fib、vWF及PAI-1与认知功能成正相关(OR值分别为1.112,12.346,1.368,1.107,2.303,P〈0.05),舒张压与认知功能成负相关(OR值为0.631)。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除与舒张压、年龄、文化程度相关外,还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Fib、vWF及PAI-1相关,这说明血栓前状态可能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止血功能的调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测定59例尿毒症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同型半胱氨酸(Hcy)、P-选择素(P—selectin)、血栓前体蛋白(TpP)、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蛋白C(PC)、蛋白S(PS)、D二聚体(D-D)的水平,并比较各指标在尿毒症组与正常组(n=30)间的差异;同时评价尿毒症患者各止血功能指标与血清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尿毒症患者的血浆vWF、Hcy、TpP、FPA、TAT、PS、D—D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Pselectin和PC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尿毒症组Hcy与GFR(r=-0.369,P=0.04)和Cr(r=0.274,P=0.039)呈显著相关性,尿毒症患者所有检测的止血调节指标中,Hcy、vWF、FPA、Tp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尿毒症患者止血功能变化以凝血亢进为主,其出血倾向主要是由于血小板活化功能受损,Hcy、FPA和TpP能为临床提供较好尿毒症患者的止血功能调节的实验室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老年内科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调查及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内科血栓前状态的诊断标准。方法测定入选者vWF、Fbg、PC、AT、D-D等5项凝血指标,以指标异常数日为分组标准,统计分析各类静脉血栓高危疾病在各组的差异。结果vWF、Fbg、PC、AT、D-D等5项指标中,无异常组与至少1项异常组比较,只有感染患者在后组中发病率显著增加(P=0.03);而2项以下指标异常组与至少2项指标异常组比较,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在后组中显著增高(P〈0.001,P=0.008,P=0.039),而其它组显著降低(P〈0.001)。通过危险因素分析,vwF、DD、Fbg和AT为较敏感指标。结论PC、AT、vwF、Fbg、D-D等5项指标中至少2异常,对VTE相关血栓前状态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D-D、Fbg、vWF、AT为更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患者血栓前状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时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2例CHF患者及38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纤维蛋白原(Fg)、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m-r)、内皮素-1(ET-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结果不同程度CHF患者的血浆PAI-1、Fg、ET-1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CHF存在血栓前状态,并与CHF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甲泼尼龙对AECOPD炎症以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于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AE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和前列地尔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每组50例。IL-6、TNF-α表达的检测使用ELISA法。比较两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指标,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出现显著减低(P<0.05),但观察组的减低效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IL-6、TNF-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6和TNF-α均显著减低(P<0.05和P<0.01),但治疗后IL-6、TNF-α表达水平在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74±1.62、3.68±0.76、5.27±1.24、9.74±2.28天,显著长于观察组的3.76±1.03、2.53±0.58、3.36±0.88、7.22±1.69天(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0%(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甲泼尼龙治疗AECOPD,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抑制炎性反应,临床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可并发肺血栓栓塞,为研究COPD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检测了37例COPD患者敏感度较高的有关凝血标志物:凝血酶原片段F1+2(F1+2)、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Fg)及D-二聚体(DD),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OPD患者F1+2、GMP-140、vWF、Fg、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6例病情稳定,且F1+2>1.65nmol/L(x+2s)的COPD患者静注肝素治疗(100mg/d)10天后,F1+2、vWF、GMP-140和PaCO2均下降(P均<0.05)。表明COPD患者确实存在血栓前状态。肝素治疗对上述凝血系统活性与血气的影响,提示综合治疗基础上加以该治疗有助于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龚波  俞菁  李雪华  李海川 《血栓与止血学》2009,15(4):173-174,178
目的 检测妊娠中、晚期糖尿病(GDM)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部分指标的变化,探讨其血管内皮损伤情况及其在血栓前状态(PT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和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分别对正常妊娠妇女、妊娠中晚期糖尿病妇女各30例,以及正常妇女20例血浆标本进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S)、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等指标的测定。结果 妊娠中、晚期糖尿病组Fbg、vWF、D-D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中期妊娠糖尿病组Fbg、vWF、D—D(2.87±0.35mg/L、183.8%±19.5%、0.55±0.31mg/L)明显高于中期正常孕妇组(0.614-0.29mg/L、252.7%±15.2%、3.37±0.753mg/L,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晚期妊娠糖尿病组Fbg、vwF:AG、D—D与晚期正常孕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中晚期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血栓前状态。测定妊娠中晚期糖尿病患者有关凝血和纤溶功能指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展、血栓前状态的判断以及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血栓前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涛  陈国忠 《医学综述》2014,(11):1951-195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由于吸烟、炎性反应、慢性缺氧、血液黏滞度增高等因素导致COPD患者凝血功能发生改变,处于血栓前状态(PTS)。这种PTS可以促进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的形成,并使COPD患者极易合并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及心脑血管事件。及早发现PTS并采取适当的抗凝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及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栓前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尼可地尔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栓前状态(Fbg、D-D、PAI-1、v WF、t-PA)及血管内皮功能(ET-1、FMD、NO)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两组治疗后Fbg、D-D、t PAI-1、v WF、t-PA、ET-1、FMD、N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尼可地尔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提升对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门诊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干预,干预前后发放《高血压病人自我效能量表》、《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表(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变化,检测血浆血管性学友病因子(v 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症状自我效能、疾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饮食控制、运动管理、社会心理管理、治疗依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vWF、GMP-140显著低于对照组,t-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按时服药、合理饮食、按时运动、血压监测、合理生活的依从率分别为96.36%、94.55%、90.91%、90.91%、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提升能够改善其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