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病毒感染引起的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原发支气管哮喘患儿各68例,对这两组患儿展开血清Eotaxin和sICAM-1浓度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喘息组和哮喘组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Eotaxin和sICAM-1浓度较恢复期高(P〈0.05),喘息组与哮喘组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P〈0.05)。结论Eotaxin和sICAM-1参与了病毒相关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过程,对其水平进行检测对于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哮喘患儿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治疗前后血清和痰液中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哮喘儿童60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A组)和阿奇霉素治疗组(B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GINA方案中布地奈德吸入疗法,B组另加阿奇霉素口服6周,另选择同期健康儿童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运用ELA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和痰液中Eotaxin水平,并比较各组疗效及指标。结果:①治疗前A、B组血清中Eotaxin水平分别明显高于C组(P均〈0.01),痰液中Eotaxin水平亦高于C组(P均〈0.01);②治疗后B组血清中Eotaxin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痰液中Eotaxin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1);③A、B组治疗后血清和痰液中Eotaxin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④B组哮喘控制疗效显著。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哮喘效果显著,可能通过减少哮喘患儿Eotaxin水平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IL-13、TNF—α与IgE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31例、缓解期29例和2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L-13、TNF—α和IgE浓度。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TNF—α、IL-13与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组IL-13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P〈0.05),而TNF—α水平与缓解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NF—α、IL-13升高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IL-13在哮喘患者IgE产生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检测哮喘患儿血清中总IgE和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SRL-2R)水平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8月收治的120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及40例健康患儿(正常组)为研究对象,并将哮喘组患儿按照病情的不同分为哮喘急性发作组和临床缓解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哮喘组及正常组中检测血清中IgE、SRL-2R的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哮喘发作组患儿的IgE显著高于缓解组和正常组(P<0.05).缓解组的IgE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哮喘发作组患儿的SRL-2R显著高于缓解组和正常组(P<0.05).缓解组的SRL-2R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IgE阳性组的SRL-2R与IgE阴性组无相关性(P>0.05).结论 IgE、SRL-2R对检测哮喘患儿的病情、疗效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是由于T细胞参与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所决定的,但两者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患者血清黏附分子及白细胞介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勇  蒋捍东 《中国医药》2009,4(6):405-407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自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在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并哮喘患者中的差异。方法103例患者按不同病因分为哮喘组33例,过敏性鼻炎组35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组(合并组)35例,对照组35例,4组受试者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sICAM-1、sVCAM-1、sE-selectin、IL-4、IL-10的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哮喘组、过敏性鼻炎组、合并组血清中sICAM-1、sVCAM-1、sE-selectin、IL-4、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均P〈0.01)。合并组血清中sICAM-1、sVCAM-1、sE.selectin、IL-4、IL-10水平较哮喘组均增高(P〈0.05或P〈0.01),过敏性鼻炎组各指标水平同哮喘组差异不明显。结论过敏性鼻炎、哮喘有类似的炎性过程,合并组血清黏附分子及IL-4、IL-10水平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炎)患儿血中内皮源性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pithelial cell-derived neutrophil-activatingprotein-78,EAN-78)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哮喘患儿比较,探讨EAN-78与毛支炎及哮喘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毛支炎组,哮喘组,对照组,入院时分别留取外周血标本检测中性粒细胞数目,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AN-78的含量。结果哮喘组血ENA-78水平均分别高于毛支炎组及对照组(均P〈0.01),毛支炎组血ENA-7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外周血PMN均分别较毛支炎组及对照组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毛支炎组与对照组外周血PMN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血ENA-78的表达与PMN数目呈显著正相关(n=32,r=0.865,P〈0.01)。毛支炎组血ENA-78的表达与PMN数目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儿血中PMN数量及ENA-78的表达是升高的,它们共同参与了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炎症过程;毛支炎患者血中ENA-78的表达是升高的,但PMN数量并无显著性升高,提示毛支炎患者中ENA-78是参与喘息发作的可能原因之一,而中性粒细胞在毛支炎喘息发作中的作用与哮喘发病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7.
汪献忠 《安徽医药》2013,17(1):109-110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0例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缓解后及正常对照组儿童CRP及白细胞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CRP及白细胞计数,哮喘急性发作期明显高于症状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症状缓解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与儿童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患儿急性发作时的感染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尿酸(UA)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Synchron 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0例(轻中度18例,危重度1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及其中22例处于恢复期的患儿血清UA水平,并以20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血清UA水平升高,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恢复期血清UA水平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血清UA水平的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危重度组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UA水平与病情相关,检测血清UA水平,能为临床判断病情、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水平变化,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及检测血清黏附分子的价值。方法:随机将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100例分为腹腔镜手术(LA)治疗组50例和开腹手术(OA)治疗组50例,动态观察2组患者血清sICAM-1和sP-sel水平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L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OA组(P<0.01)。手术前2组患者血清sICAM-1和sP-se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sICAM-1水平与sP-sel呈显著正相关(r=0.611,P<0.01);手术后,LA组至第5天血清sICAM-1和sP-sel水平达正常,OA组至第7天血清sICAM-1和sP-sel水平达正常,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存在血清sICAM-1和sP-sel水平异常表达,LA治疗后血清sICAM-1和sP-sel水平降低显著,显著降低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时间,检测血清sICAM-1和sP-sel水平可判定病情及评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1)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者31例、缓解期者31例)血清IL-17、IFN-γ、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13、18(IL-8、IL-13、IL-18)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急性发作期组)和45例缓解期患者(缓解期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测定,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患者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21,5.13,4.99,5.32,5.48,5.59,均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者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患者(t=4.18,4.71,4.89,均P<0.05).结论 IL-8、IL-13和IL-18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可能与IL-8、IL-13和IL-18的上调有关.检测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进展及指导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郭路生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03-105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33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的血清IL-33水平进行检测,并检测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gE及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和分析两组血清IL-33表达水平及观察组不同病情特点及严重程度的IgE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L-3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急性发作期的血清L-33水平高于临床控制期(P〈0.05),重度患者的血清L-33水平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观察组中急性发作期的血清IgE水平高于临床控制期(P〈0.05),重度患者血清IgE水平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观察组中急性发作期的FEV1、FEV1/FVC、FEV1%pre均低于临床控制期(P〈0.05),重度患者FEV1、FEV1/FVC、FEV1%pre均低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观察组IL-33水平与IgE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FEV1、FEV1/FVC、FEV1%pre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IL-33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通过检测其水平变化有利于判断患者的肺功能及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性发作组),并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危重组,另选择3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缓解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SCF、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急性发作组患者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缓解组患者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急性发作组患者轻、中、重、危重组血清SCF、IL-6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CF、IL-6和TNF-α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可能与哮喘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2﹑IL-4﹑IL-13和IgE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2、IL-4、IL-13和IgE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哮喘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空腹静脉血2ml,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IL-4、IL-13和IgE的含量。结果: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中IL-4、IL-13、IgE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发作组IL-4、IL-13、IgE高于缓解组,IL-2的含量低于缓解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2、IL-4、IL-13和IgE水平的变化与支气管哮喘发病进程及临床诊治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张皓炜 《云南医药》2010,(5):515-51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组30例,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各30例,取静脉血,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的上清夜中IL-13的水平。同时测定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及改变率(FEV1、FEV1改变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的IL-13、FEV1改变率显著高于哮喘缓解期(P〈0.01)。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急性期血清和PBMC诱导的IL-13水平与FEV1改变率的关系(r=0.708和r=0.866,P〈0.01)。缓解期血清和PBMC诱导的IL-13水平与FEV1改变率的关系(r=0.862和r=0.928,P〈0.01)。COPD组急性期血清和PBMC中的IL-13水平、FEV1改变率显著高于缓解期(P〈0.01),两组与正常组之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急性期血清和PBMC诱导的IL-13水平与FEV1改变率的关系(r=0.396,P〉0.05和r=0.647,P〈0.01)。缓解期血清和PBMC诱导的IL-13水平与FEV1改变率的关系(r=0.347和r=0.331,P〉0.05)。结论 IL-13参与了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形成,它可能是气道高反应性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54例.正常对照组21例。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sVCAM-1及sICAM-1浓度、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TNF-α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血清sVCAM-1、sICAM-1、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sVCAM-1、siCAM-1、TNF-α水平随肝功能不全的加重而明显升高。血清TNF-α与血清sVCAM-1呈正相关(P〈0.01);血清TNF-α与血清sICAM-1呈正相关(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sVCAM-1、siCAM-1、TNF-α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肝硬化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18和IL-33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观察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IL-18、IL-33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对比.结果 观察组IL-18、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观察组IL-18、IL-33水平降低(P〈0.05);治疗6、12个月后,IL-18、IL-33水平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方法,其治疗作用可能与下调血清IL-18、IL-33水平有关,可以将检测血清IL-18、IL-33水平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陈强  李莉  刘建梅  柯江维  邹音 《江西医药》2011,46(11):988-991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诱导痰中TGF-β1表达、IL-5水平及EOS计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5—15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哮喘组)、该组30例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1年进入哮喘缓解期的患儿(缓解组).30例5—15岁健康儿童(对照组),对3组病人测定诱导痰巾TGF—β1表达、IL-5水平及EOS计数,3组病人均测定肺功能FEV.等值。结果(1)哮喘组TGF~β1阳性细胞表达率与缓解组比较,P〈0.01;哮喘组IL-5、EOS与对照组、缓解组比较,P均〈0.01;(2)哮喘组FEV1%pre、FEF25-75%均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5;缓解组FEV1%pr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缓解组FEF25-75%低于对照组,P〈0.05;(3)哮喘组痰液中TGF-β1阳性细胞表达牢与IL-5水平、EOS%呈正相关:r=0.38P〈0.05,r=0.66,P〈0.01;与肺功能FEV1%pre、FEF25~50呈负相关:r=-0.68,P〈0.01,r=-0.555,P〈0.05。结论TGF—βl、IL-5、EOS在哮喘患儿诱导痰中有过度表达,这些指标与肺功能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气道慢性炎症的-个标示物用来监测哮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及FEV1/FVC值.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TNF-α、IL-6、IL-8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炎症反应,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李海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62-356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内皮素(E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依达拉奉.采用ELE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ET、sICAM-1及MCP-1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ET、slCAM-1及MCP-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t=4.55、4.62、4.75、4.43、4.61、4.73,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ICAM-1、MCP-1水平及N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t=4.12、4.23、4.15、3.91、3.92、3.83、4.52、4.36,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t=3.72、3.63、3.53、3.72,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ET、sICAM-1及MCP-1的表达,减轻脑组织炎性反应,对脑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