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颅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后颅内压的影响,为临床HICH后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HIC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开颅组(n=60)和钻孔组(n=60),开颅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钻孔组采用钻孔引流术结合尿激酶溶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时、24h、72h和1周时颅内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即时颅内压均增高,术后72h达峰值,术后1周开始下降。开颅组颅内压在各时间点均低于钻孔组(P0.05)。结论开颅手术治疗HICH在降低颅内压力,减少脑组织损害方面优于钻孔引流术。但开颅手术由于存在创伤大等缺点,因此应在术前综合考虑患者全身状况、出血部位、血肿量等因素,再选择合适的术式,但不管何种术式,均以降低脑出血患者病死、病残率,改善生存质量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传统开颅与钻孔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术两种治疗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老年高血压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开颅术和钻孔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术治疗,60例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术,52例采用钻孔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术.同时在出血对侧行侧脑室置管,进行侧脑室颅内压监测.采集术后即时、24h、72 h、1周的颅内压(ICP)值,统计分析.结果 虽然开颅组与钻孔引流组均有ICP的增高,但二者I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降低颅内压力方面开颅术与钻孔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术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引流组(55例)和开颅组(52例)。引流组患者采取钻孔引流术治疗,开颅组患者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预后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组患者NIHSS评分为(9.56±1.38)分,低于开颅组的(15.46±3.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开颅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廖鑫 《家庭医药》2016,(12):39-40
目的: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07月-2016年07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分析对象,分为2组,开颅组(n=45)给予开颅血胂清除术治疗,钻孔组(n=45)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开颅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56%,钻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78%,开颅组明显比钻孔组高.开颅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3.33%,钻孔组的治愈率为71.11%,钻孔组明显高于开颅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钻孔引流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术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但不能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盲目的选用钻孔引流术,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小骨窗开颅术治疗27例为小骨窗组,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31例为引流组,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引流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小骨窗组(P<0.05)。术后6个月,引流组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良好率高于小骨窗组(P<0.05)。结论与小骨窗开颅术比较,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更好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对照方法将2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即直视下开颅血肿清除术(n=78)和钻孔血肿引流术(n=206),对两组患者出院后3~6个月按ADL评定远期疗效并进行研究。结果出院3~6个月后,开颅组预后不良(ADL1-3分)41例(占52.6%),引流组预后不良者101例(占49.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体积>50ml的血肿患者,开颅组预后不良28例(占58.3%),引流组预后不良55例(占75.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出血量>50ml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预后较好,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不应强调某一术式明显优越,根据血肿量和病情分级选择治疗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对比分析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8月~2020年8月于某院收治的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抽出6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小骨窗开颅术,观察组选择微创钻孔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应值(91.1...  相似文献   

8.
马涛  张玉磊  孙政  沈茹 《安徽医药》2013,17(12):2114-2115
目的 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均分为小骨窗开颅术组(开颅组)和微创钻孔引流术组(微创组),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微创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开颅组患者(P〈0.05),且微创组患者死亡率较小骨窗开颅术更低(P〈0.05);微创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开颅组患者更低(P〈0.05).结论 对于中等量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钻孔引流术比小骨窗开颅术效果明显且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明海  黄武  杨劲松  吴臣义  刘芳 《江苏医药》2012,38(15):1796-1797
目的探讨传统开颅与钻孔引流两种治疗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12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30-80ml。于基底节区分别进行钻孔引流术(A组,59例)或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B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再出血以及术后6个月病死率和致残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41.4±5.3)min vs.(126.0±16.2)min](P<0.05);A组远期疗效优于B组。但两组再出血率及病死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且颅内压不是很高的患者,钻孔引流术在手术时间、远期疗效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的颅内压影响因素.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年龄、脑出血量、发病至手术时间等情况进行分组,监测不同分组患者术前、术后即时、24 h、48 h、72 h、1周的ICP值,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年龄、脑出血量、发病至手术时间的颅内压特点.结果 不同年龄组术前的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72 h、1周三组的ICP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年龄越大,患者颅内压在术后降低越慢.术前脑出血量越大,ICP值越高(P<0.05).术前脑出血量越大,患者颅内压在术后降低越慢.患者术前的就诊时间越晚,ICP监测结果显示的ICP值就越高(P<0.05).手术时间越晚,患者颅内压在术后降低越慢.结论 颅内压与年龄、脑出血量、发病至手术时间有明显关系,可用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简易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57例患者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监护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监护组将ICP的变化分为〈2000Pa,2000~3000Pa,〉3000Pa3组,并随时调整治疗。对照组根据常规经验进行术后治疗。结果监护组ICP与GCS成负线性相关性,P〈0.05。预后情况监护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ICP、CPP之间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组甘露醇的应用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ICP、CPP监护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引导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效果.方法 针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入院的中等量(血肿量25~60 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9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研究组47例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引导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对照组42例患者予以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组间意识状态改善、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术后(3 d、7d)血肿残余量、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处于清醒状态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为(91.35±10.35)%,高于对照组的(68.96±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术后同一时间组间血肿残余量比较,研究组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立体定向引导穿刺引流术结合尿激酶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意识状态,快速清除血肿,恢复神经功能,且术后并发症也较少,值得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持续颅内压(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治疗中颅内压的变化,指导脱水剂的运用和调整,分析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脑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HIGH)患者8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基础治疗及甘露醇;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颅内压监测,按照监测数值的变化及时调整甘露醇用量及治疗方案,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良好率为58.14%,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32.56%(x2=5.6770,P<0.05);观察组甘露醇的平均总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肾功能损害、应激性溃疡及脑出血复发并发症率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对于HICH患者,持续ICP监测可以有效地指导脱水剂的灵活运用,并显著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明显改善预后,在脑外科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及Bartha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评分、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小骨窗开颅术临床疗效优于大骨瓣开颅术,且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半年随访,ADL分级Ⅰ级14例(28.6%),Ⅱ级21例(42.9%),Ⅲ级4例(8.2%),Ⅳ级5例(10.2%),Ⅴ级1例(2.0%),Ⅵ级4例(8.2%)。结论小骨窗开颅术辅以一系列护理措施能有效清除血肿,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护在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并持续性对其颅内压监护;对照组患者单纯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1周后,治疗组评价GCS评分(10.2±1.8)分,对照组GCS评分(8.4±2.7)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38,P〈0.05).治疗组GCS评分3~5分,6~8分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12分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4、4.81、10.80,均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病死率为3.3%,重度残疾率为6.7%,再出血率为1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预后良好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21.60、4.32、4.81,均P〈0.05).结论 在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实施颅内压监测,可以指导临床诊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定位软通道穿刺引流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6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CT定位软通道穿刺引流术行血肿腔穿刺外引流术治疗,并以尿激酶间断灌注引流残余血肿,随访3~12个月,对治疗结果以KP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术后53例患者治疗3月后,KPS评分80~100分36例,60~80分17例30~60分4例,放弃继续治疗6例,死亡2例。结论微创CT定位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简便性、灵活性、微创性及疗效确切等优点,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实验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14d的临床疗效及术后随访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简单,安全,可靠,可以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