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括E.sacleuxii在内的刺桐属植物传统用于治疗微生物感染和疟疾。黄酮类和异黄酮类化合物是其活性成分。作者以抗疟活性为导向,从E.sacleuxii中分得1新的异黄酮类成分——7-羟基-4′-甲氧基-3′-异戊烯基异黄酮(1)(俗称:5-去氧-3′-异戊烯基鸡豆黄素A)及其他黄酮类,并测定了它们的体外抗疟活性。将干燥、粉碎的该植物根皮以丙酮于25℃渗漉提取3次,减压浓缩得棕色黏性提取物,取部分提取物于草酸浸渍的硅胶柱上进行色谱分离,以丙酮(以1%、2%、3%、5%、7%递增)-己烷溶液洗脱,得5个部位A~E。取部位D(5%丙酮-己烷洗脱液)经Sephadex LH-20柱…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草胡椒属植物石蝉草Peperomiadindygul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石蝉草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2-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酮(Ⅰ)、草胡椒素B(peperomin B,Ⅱ)、草胡椒素C(peperomin C,Ⅲ)、5-羟基-4′,7,8-三甲氧基黄酮(Ⅳ)、5-羟基-3′,4′,7,8-四甲氧基黄酮(Ⅴ)、5,3′-二羟基-4′,7,8-三甲氧基黄酮(Ⅵ)、β-谷甾醇(Ⅶ)、正十六酸(Ⅷ)。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石蝉草素(dindygulensin)。除化合物Ⅴ外,其余成分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黎药-裸花紫珠氯仿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黎药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Et Arn.)叶的氯仿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黎药裸花紫珠叶用水提取后,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对氯仿萃取部位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薄层色谱及波谱分析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裸花紫珠叶的氯仿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α-Hydroxysandaracopimaric acid(Ⅰ)、香草醛(Ⅱ)、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Ⅲ)、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Ⅳ)、齐墩果酸(Ⅴ)。结论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在墨西哥某些地区,雪白老鹳草(拟)Geranium nireum S.Watson 用于治疗胃肠疾病且有很好的疗效。作者曾从该植物根中分得2个新的具抗原虫活性的 A-型原花青素 geranin A 和 B,这2个化合物有望开发成新的抗原虫药。在进一步研究中,作者从该植物根的氯仿-甲醇(1∶1)提取物中最具活性的部位分得2个新的 A-型原花青素geranin C(1)和 D(2),结构分别为表-5,7,4′-三羟基黄烷-3-醇-(4β→8,2β→O→7)-桔儿茶素和表-5,7,4′-三羟基黄烷-3-醇-(4β→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为该中药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蒙古黄芪中分离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Ⅰ)、(3R)-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3R)-8,2′-dihydroxy-7,4′-dimethoxy-isoflavane,Ⅱ]、毛蕊异黄酮(calycosin,Ⅲ)、(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6aR,11aR)9,10-dimethoxypterocarpan-3-O-β-D-glucoside,Ⅳ]、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7,2′-di-hydroxy-3′,4′-dimethoxy-isoflavane-7-O-β-D-glucoside,)、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formononetin-7-O-β-D-glucoside,Ⅴ)、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calycosin-7-O-β-D-glucoside,Ⅵ)、红车轴草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pratensein-7-O-β-D-glucoside,Ⅶ)和染料木苷(genistin,(Ⅸ))。结论化合物为首次从黄芪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获得,化合物~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双籽藤黄Garcinia tetralata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柱色谱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1,5-dihydroxy-3-methoxy-6′,6′-dimethyl-2H-pyrano(2′,3′∶6,7)-4-(3-methylbut-2-enyl)xanthone(1)、dulxanthone A(2)、1,3,5-trihydroxy-6′,6′-dimethyl-2H-pyrano(2′,3′∶6,7)-xanthone(3)、1,5,6-trihydroxy-3-methoxy-4-(3-hydroxyl-3-methylbutyl)-xanthone(4)1,7-dihydroxyxanthone(5)、xanthone V1(6)、oblongifolin C(7)、槲皮素(8)、β-谷甾醇(9)和胡萝卜苷(10)。结论 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应用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该植物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乙酰羽扇豆醇酯(1)、咖啡酸(2)、3,4-二羟基苯甲酸(3)、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4)、槲皮素(5)、山奈酚(6). 结论 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菝葜 Smilax china 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菝葜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菝葜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黄酮类成分7个:二氢山柰酚-5-O-β-D-葡萄糖苷(Ⅰ)、黄杞苷(Ⅱ)、异黄杞苷(Ⅲ)、双氢槲皮素-3′-O-葡萄糖苷(Ⅳ)、3,5,7,3′,5′-五羟基二氢黄酮醇(Ⅴ)、落新妇苷(Ⅵ)和槲皮素-3′-O-葡萄糖苷(Ⅶ);二苯乙烯类化合物4个: 白藜芦醇苷(Ⅷ)、 藨草素A (scirpusin A,Ⅸ)、 白藜芦醇(Ⅹ)和2,4,3′,5′-四羟基茋(Ⅺ)。结论 化合物Ⅳ~Ⅸ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Ⅸ的碳谱数据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大血藤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大血藤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和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毛柳苷(1)、(-)表儿茶素(2)、3,4-二羟基苯乙醇(3)、原儿茶酸(4)、N-(对羟基苯乙基)阿魏酸酰胺(5)、3,4-二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6)、野菰苷(7)、4-羟苯基-乙基-6-O-(E)咖啡酰基-β-D-葡萄糖苷(8)、绿原酸乙酯(9)、lyoniresin-4′-yl-β-glucopyranoside(10)、2(3′,4′-二羟苯基)1,3-胡椒环-5-醛(11)、丁香酸葡萄糖苷(12)、8,8′-bis-(dihydroconiferyl)diferuloylate(13)。结论 化合物7~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草胡椒属植物石蝉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HPLC分析图谱指导分离,采用硅胶层析柱色谱、ODS层析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石蝉草乙酸乙酯部位所包含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ESI-MS、1D NMR、2D NMR数据以及ECD数据对新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石蝉草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4个低含量化合物,结构分别确定为:(7S,7′S,8R,8′R)-7-(5-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苯基)-7′-(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8,8′-二羟甲基四氢呋喃(1)、7,8-trans-8,8′-trans-7′,8′-cis-7,7′-(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8,8′-diacetoxymethyltetrahydrofuran(2)、(+)-(7S,7′S,8R,8′R)-4,4′-dihydroxy-3,3′,5,5′-tetramethoxy-7,9′,7′,9-diepoxylignane(3)、(6R,7E,9R)-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乌苏里藜芦Veratrum nigrum var.ussuriense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溶剂分配和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并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包括1D和2D)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羟基-7-甲氧基-2-(3′-羟基-2′,5′-二甲氧基苯基)苯骈呋喃(Ⅰ)、白藜芦醇(Ⅱ)、3,5,2′,4′-四羟基茋(Ⅲ)、β-谷甾醇(Ⅳ)。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藜芦呋喃素;化合物Ⅱ~Ⅳ为首次从该植物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狼毒大戟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狼毒大戟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狼毒大戟根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出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苯乙酮(1)、3,3′-二乙酰基-4,4′-二甲氧基-2,2′,6,6′-四羟基二苯甲烷(2)、2,4-二羟基-3-醛基-6-甲氧基苯乙酮(3)、富马酸(4)、β-谷甾醇(5)。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已知化合物,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3.
胡柚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揭示常山胡柚Citrus changshan-huyouY.B.Chang活性成分的化学物质基础。对胡柚皮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我们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反复硅胶柱层析,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橙皮苷(hysperetin-7-P0rutonoside,Ⅰ);4′,5,7-三羟基二氢黄酮(naringenin,Ⅱ);川陈皮素(3′,4′,5,6,7,8-hexamethoxyyflavone,Ⅲ),柑橘黄酮(4′,5,6,7,8-pen-tamethoxyflavone,Ⅳ),5-羟基-3′,4′,6,7,8-五甲氧基黄酮(5-hydroxy-3′,4′,6,7,8-pentamethoxyflavone,V),5-羟基-3′,4′,3,6,7,8-六甲氧基黄酮(5-hydroxy-3′,4,′,6,7,8-haxamethoxyflavone,Ⅵ)。结论 这6个黄酮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红藻扇形叉枝藻Gymnogongrus flabelliform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HPLC以及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借助MS、1D和2D 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MTT法对分离鉴定的单体化合物进行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红藻扇形叉枝藻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羟基苯甲醛(Ⅰ)、4-羟基苯乙酸甲酯(Ⅱ)、4-羟基苯乙基乙酸酯(Ⅲ)、4-羟基苯甲基乙醚(Ⅳ)、4-羟基苯甲酸乙酯(Ⅴ)、N,N-二甲基酪胺(Ⅵ)、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醇(Ⅶ)、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甲醚(Ⅷ)、3-溴-4,5-二羟基苯甲醛(Ⅸ)、2,2′,3,3′-四溴-4,4′,5,5′-四羟基双苯基甲烷(Ⅹ)、2,3,3′-三溴-4,4′,5,5′-四羟基-1′-乙氧甲基双苯基甲烷(Ⅺ)。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Ⅶ、Ⅸ~Ⅺ对所有筛选的细胞株均有细胞毒活性。化合物Ⅷ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有一定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道从苦远志(Polygala polygamaWalt.)提取物的抑制小鼠P388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部位分离出6个木脂体。苦远志全草的乙醇提取物,在氯仿和水中分配,得氯仿可溶性部分,再在已烷和10%含水甲醇中分配。浓缩的甲醇部分按常法行硅胶柱层析,以苯、苯-氯仿、氯仿和氯仿-甲醇洗脱,分离得二个含木脂体的部分。从氯仿洗脱液获得已知的木脂体鬼臼毒(Po-dophyllotoxin,1)和4′-脱甲基鬼臼毒(4′-Demethylpodophyllotoxin,2)。苯-氯仿(1:1)洗脱液浓缩得暗绿色的残留物,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药效活性部位醋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现代化学成分分离纯化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该部位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芹菜素(2)、槲皮素(3)、5,7-二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4)、柚皮素(5)、芦丁(6)、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7)、秦皮乙素(8)、咖啡酸(9)、2-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酮(10)、3,4-二羟基苯甲酸(11)、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12)、奎宁酸(13)、4-muurolene3,10-diol(14)、β-谷甾醇(15)。结论 除化合物8和15外,其余1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4、5、7、9~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阿尔泰柴胡Bupleurum krylovianum Schischk.ex Kryl.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①3,5,7-三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3,5,7-trihydroxy-3′,4′-dimethoxy-flavone),②槲皮素(quercetin),③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④金丝桃苷(hyperoside),⑤5,2′,4′-三羟基-6,7,5′-三甲氧基黄酮(5,2′,4′-trihydroxy-6,7,5′-trimethoxyflavone),⑥5,8-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8-dihydroxy-6,7-dimethoxyflavone),⑦异鼠李素(isorhamnetin),⑧山萘酚(kaemferol)。结论以上8个化合物均首次从阿尔泰柴胡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在寻找对癌症有治疗作用的天然产物的过程中,作者从番荔枝科紫玉盘属植物 U.hamiltonii Hook.f et th.茎和叶中分离得到4个具有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另外还得到一个△~5-四氢呫吨的高度取代的同系物。这些化合物分别鉴定为:hamiltone A(6-羟基-5,7,4′-三甲氧基黄酮)(1);hamiltoneB(3′,4′-二羟基-5,6,7-三甲氧基黄酮)(2);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红藻多管藻Polysiphoniaurceo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反相HPLC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多管藻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层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2,2′,3,3′-四溴-4,4′,5,5′-四羟基二苯甲烷()、2,2′,3-三溴-3′,4,4′,5-四羟基-6′-乙氧甲基二苯甲烷()、双-(2,3-二溴-4,5-二羟卞基)-醚()、3-溴-4-(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5-甲氧甲基苯二酚()、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醇()、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甲醚()、3-溴-4-羟基苯甲酸()、2-溴-4,5-二羟基苯甲醛()、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醛()、3-溴-4,5-二羟基苯甲醛()。结论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发现。  相似文献   

20.
研究藏边大黄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结合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用MS、1H-NMR、13C-NMR谱学方法结合化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藏边大黄干燥根与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18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大黄酚(1)、大黄素甲醚(2)、β-谷甾醇(3)、大黄素(4)、芦荟大黄素(5)、波叶素(6)、胡萝卜苷(7)、d-儿茶素(8)、反-3,5,3′,4′-四羟基茋(9)、反式-3,5,3′,4′-四羟基茋-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反式-3,5,3′,4′-四羟基茋-4′-O-β-D-(6″-O-p-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11)、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12)、大黄素甲醚-1和8-O-β-D-吡喃葡萄糖苷(13a和13b)、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14)、蔗糖(15)。同时得到一种大黄酸类似物,因量少未得到最终的结构确定。结论 化合物11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波叶苷(rheoside),化合物13a和13b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