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志健  马根山 《江苏医药》1998,24(10):713-714
报告对62例冠心病患者施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共植入69个支架。其中靶血管的病变绝大多数是B型和C型。除3例失败外,全部植入成功,成功率为95.2%,随访中1例21天发生心肌梗塞,7例术后6个月内胸痛复发(11.5%)。结果提示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技术,扩大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适应证,减少了PTCA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45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及105树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中的并发症。CAG病例中心律失常6例,心衰2例,造影剂反应2例,栓塞1例,局部出血并发症4例,导管打折1例,无死亡病例,总并发症发生率4.0%;PTCA及支架植入术中发生心律失常4例,心肌梗塞2例,低血压2例,局部出血1例,死亡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9.55%,病死率0.95%。  相似文献   

3.
急诊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双 《中国实用医药》2011,6(8):208-20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ereutaneous transluminalcoronary angioplasty+stenting,PTCA+s)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TCA及支架植入术回顾分析。结果通过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除1例患者术后死于心脏破裂,1例死于肺部感染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临床护理及康复指导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较佳的护理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4.
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Chronic Coronary Occlusion,CCO)在国外大部分临床中心占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病人总数的10%~20%。对于CCO,由于操作无法了解病变长度及远端血管走向,手术成功率较低,手术时间长,病人及操作接受的射线量多,消耗的材料多,平均费用高于冠状动脉狭窄但未闭塞的PTCA,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系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法,将球囊导管沿主动脉逆行送入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利用加压充盈球囊的机械作用,直接扩张粥样硬化性狭窄,从而增大血管内径,改善心肌血供.达到缓解症状和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的目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将金属支架永久性地置放于冠状动脉病变处,支撑住血管壁,以保持冠状动脉管腔的开放,减少了PTCA术后残余狭窄、弹性回缩及血管再塑性,从而使再狭窄率从30%~50%降至10%~20%。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48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直接31例,补救17例)。其中心源性休克5例,术中死亡1例,手术成功率98%。共置入支架40个,术中支架事件2例,经有效处理最终成功率100%。术中急性反复再闭塞最常见(30%),球囊再扩张或支架术是最有效的方法。无血流见于4例右冠状动脉闭塞者,冠脉内注射异搏定和三磷酸腺苷(ATP)是首选的方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率达34%,5例心源性休克患者在IABP(术前便插)支持下PTCA术后院内存活4例。结果表明急诊PTCA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院内病死率的有效手段,术者PTCA技术水平决定成功率,冠状动脉搭桥和循环支持是必有的后备保障。  相似文献   

7.
随着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从中获益.我院于2004年开展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腔内支架置入术(PTCA+Stent)患者8例,受累冠状动脉血管19支共27处狭窄,对其中14支20处狭窄血管施以腔内血管成形术及腔内支架置入术.结果 病变血管支或处的治疗率分别为73.6%和74%;治疗血管与内支架的置入率为40%;术后即时造影显示12支18处血管完全扩张,2支血管扩张50%达到血运重建的良好效果.结论 术前分析冠状动脉病变局部特征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疗效,PTCA及PTCA+Stent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阻塞性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心导管的不断改进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除PTCA外,新的介入技术也不断涌现,如冠状动脉定向旋切术、冠脉内膜支架术、冠脉激光成形术等。这些介入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高、安全可靠等优点,手术的成功率不断提高,适应范围日益拓宽,但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内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TCA回顾分析。结果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临床护理及康复指导,全部患者均能接受手术,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临床护理和康复指导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较佳的护理治疗途径,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心脏介入诊疗是用来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手段,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的准确方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内支架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MI)的主要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可使梗死的冠状动脉更早和更完全的获得再通,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12h内进行急诊PTCA,术后即刻行血管造影并进行随访(6—12个月)观察,评价其疗效。结果48例患者共扩张57支血管,其中左前降支36支,左回旋支12支,右冠状动脉9支;完全闭塞性病变24支,成功率为75.0%(18/24),而不完全闭塞性病变33支,成功率97.0%(32/33)(P〈0.05)。随访6-12个月,40例(83.3%)无靶血管再狭窄及与其相关的心绞痛、心肌梗死,8例(16.7%)因靶血管再狭窄而进行支架植入治疗。结论急诊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已成趋势。2005年1月-2008年7月我院共有19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老年(≥70岁)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发病时间12h以内,70岁及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TCA(必要时冠脉内植入支架);并随机选择同期72例发病时间12h以内,未行溶栓或PTCA的70岁及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比较和1年随访。结果治疗组中68例患者术后即刻血流皆达TIMIⅡ~Ⅲ级,手术成功率97.14%,治愈率98.57%,1年内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18.57%,因心脏原因再住院率21.43%;对照组死亡9例,治愈率87.50%,1年内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33.33%,因心脏原因再住院率43.06%,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1年随访治疗组心功能明显较对照组为优。结论直接PTCA治疗老年(≥70岁)急性心肌梗死治愈率高,能更好地消除梗塞后心绞痛,保护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5.
尹航 《江苏医药》1997,23(4):257-258
自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于1979年发明以来,由于其有效性,已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但30%~50%的病人在术后3~6个月内发生再狭窄(restenosis,RS),因而其疗效受到了影响。近年来对RS发生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心脏病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对RS机制的探讨中,除了PTCA术后即刻的血管弹性回缩、内皮损伤剥脱致胶原暴露后引起血小板粘附、聚集及血栓形成机化以及血管痉挛外,最受广泛认同和关注的就是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增殖并向内膜迁移[’-‘j。本文将就SMC增殖以及对这一过程产生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作一…  相似文献   

16.
药物涂层支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冠心病是发达国家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冠心病治疗史上的一次革命,目前PTCA与药物治疗及冠脉搭桥术(CABG)成为处置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的三项重要治疗技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技术使PTCA手术成功率上升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心脏介入诊疗是用来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手段,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的准确方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内支架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MI)的主要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可使梗死的冠状动脉更早和更完全的获得再通,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但这些介入性诊疗技术在术中及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护士应掌握其临床表现并及早识别,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是公认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而PTCA术后有较高的再狭窄率,在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过度增殖和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是导致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的重要原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再狭窄的形成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琴  张丽  李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347-2347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用于改善心肌血液供应的非外科手术方法。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是在PTCA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的是防止和减少PTCA后冠状动脉闭塞。具有创伤小,无疼痛,疗效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诊治中疗效及预后。方法经皮冠脉介入诊治冠心病患者31例,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狭窄≥75%者行PTCA和Stent术,术后观察患者心血管情况发生及预后。结果31例患者冠脉造影结果显示,管腔狭窄≥75%为18例,13例行PTCA和支架术,大多数行PTCA及支架术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支架内再狭窄2例,死亡5例。结论选择性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可靠方法,冠脉介入治疗能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症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