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癫痫发病的发子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马桑内酯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N-甲基-D-天安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1(NMDAR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马桑内酶致痫大鼠顶叶大脑皮层及海马齿回NMDAR1mRNAA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P〈0.05)。结论 马桑内酯上调脑组织内NMDAR1mRNA水平,此可能是其致痫及惊痫及惊厥易感性增加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红藻氨酸(KA)致大鼠复杂部分性发作模型,观察海马及齿状回等易损脑区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1亚单位(NMDAR1)的变化,以期进一步探明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正常大鼠NMDAR1阳性结构可见于海马各区及齿状回;KA给药后1h海马CA1、CA3齿状回NMDAR1的密度开始增高;31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4h后基本恢复正常;预先给予左侧迷走神经电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皮质醇对马桑内酯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γ-氨基丁酸(GABA)免疫组化分布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3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GABA-IR)阳性细胞的分布,以探讨马桑内酯致痫及人工合成皮质醇-地塞米松(Dex)的抗痫是否与GABA系统相关。结果显示:马桑内酯致痫后大鼠大脑皮层、海马齿状回GABA-IR阳性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减少,应用Dex后再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GABA-IR细胞数居正常及致痫组之间,3组GABA-IR细胞数经F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大脑皮层F值=20.9,P<0.001,海马F值=47.7,P<0.01),表明马桑内酯致痫可能有GABA系统的参与,GABA-IR阳性细胞的减少使大脑皮层及海马神经元脱抑制,临床表现抽搐。Dex可能通过抑制GABA的再摄取、促使GABA神经元蛋白合成,参与兴奋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王群  龙洁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7(6):335-337,340
为了探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结合紫外分光光度仪分析检测了马桑内酯(CL)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Glu、Asp、Gly、GAB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CL致痫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lu、Asp、Gly含量增加(P〈0.01,P〈0.05);GABA含量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这些结果提示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在癫痫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  相似文献   

5.
应用放免技术测定了马桑内酯致痫和对照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脑组织皮质醇含量及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显示,血清对照组为2.77±2.07ng/ml,致痫组为0.98±0.75ng/m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海马正常对照组为25.77±12.98ng/g湿重,致痫组为0.98±0.42ng/g湿重组织,海马致痫组显著降低(P<0.01);大脑皮层对照组为8.83±1.96ng/g湿重,致痫组为0.33±0.11ng/g湿重组织,大脑皮层致痫组降低极为显著((P<0.001)。表明致痫后大鼠大脑皮层、海马脑组织皮质醇含量均明显降低,提示皮质醇在癫痫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NMDA受体与惊厥和癫疒 易感性的形成密切相关.为了探讨癫癇发病的分子机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马桑内酯致疒 间大鼠大脑皮质、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1(NMDAR1)mRNA 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马桑内酯致癇 大鼠顶叶大脑皮质及海马齿状回NMDAR1 mRNA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 P<0.05).提示:马桑内酯上调脑组织内NMDAR1亚单位mRNA水平,可能是其致癇及使惊厥易感性增加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青霉素致痫及海马内微量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MK801(5-methy1-10,11-dihydro-5H-dibenzo(a,d)cycloheptan-5,10-iminemaleate)和非NMDA受体拮抗剂DNQX*(6,7-dinitroquinoxaline-2,3-dione)后,大鼠海马内吗啡肽A1-17和亮啡肽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在青霉素致痫4h后,海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测定3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清中NO、SOD、MDA的含量。另选28例性别、年龄组成相似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脑血栓形成期,NO、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脑水肿期,NO含量较前显著增高(P〈0.01)达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进一步降低(P〈0.05),MDA是  相似文献   

9.
抗痫肽I对抗马桑内酯致癫痫大鼠作用的观察周华为了探索蝎毒对癫痫的治疗作用,我们用一种从中国马氏钳蝎毒液中分离纯化的肽———抗痫肽I(antiepilepsypeptide2,AEP2),以侧脑室注射给药的方法,观察AEP2对马桑内酯所致大鼠癫痫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癫痫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研究了马桑内酯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 N-甲基 - 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 1(NMDAR1)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马桑内酶致痫大鼠顶叶大脑皮层及海马齿状回 NMDAR1m RNA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0 .0 1,P<0 .0 5 )。结论 马桑内酯上调脑组织内NMDAR1m RNA水平 ,此可能是其致痫及惊厥易感性增加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NMDA受体与惊厥和癫疒间 易感性的形成密切相关。为了探讨癫疒间 发病的分子机制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研究了马桑内酯致疒间大鼠大脑皮质、海马 NMDA受体亚单位 1 ( NMDAR1 ) m 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 ,马桑内酯致疒间 大鼠顶叶大脑皮质及海马齿状回 NMDAR1 m RNA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 P<0 .0 1 ,P<0 .0 5)。提示 :马桑内酯上调脑组织内 NMDAR1亚单位 m RNA水平 ,可能是其致疒间 及使惊厥易感性增加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癫痫状态大鼠海马GAD67mRNA,GABA—TmRNA表达水平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癫痫状态下大鼠海马区GAD67mRNA、GABA-T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马桑内酯(coriarialactone,CL)侧脑室注射所致大鼠癫痫状态模型,动态观察CL致痫前后大鼠海马GAD67mRNA、GABA-T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了动物行为学改变及脑电图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侧脑室注射CL后约15分钟,大鼠海马及皮质EEG出现阵发性棘慢波及高波幅慢波;CL注射后15~30分钟,实验鼠均出现明显的连续发作性四肢抽动、尖叫等症状,且持续6~8小时。CL侧脑室注射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或8小时各时限点组大鼠海马GAD67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L注射后30分钟组大鼠海马GABA-T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30分钟后各时限组GABA-T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增加不明显。提示CL所致癫痫持续状态的后期,大鼠海马GAD67mRNA、GABA-TmRNA表达信号的减弱,可能与致痫因素及癫痫持续后期合并的缺血、缺氧性脑损害致使海马区GAD、GHBA-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用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法计数乙酰胆碱受体(AChR)及其α-、β-、γ-和δ-4种亚单位的特异性IgG抗体分泌细胞,评价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B细胞免疫应答。与其他神经疾病(OND)组相比,MG组存在显著高水平的AChR及其4种亚单位的抗体分泌细胞,MG组4种AChR亚单位的抗体分泌细胞平均值为10/105~15/1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OND组为0.6/105~1.4/105MNC(P<0.0001)。MG组AChR抗体分泌细胞数总是高于任何一种亚单位抗体分泌细胞数,且对α-亚单位的B细胞免疫应答占有明显优势,这可能是α-亚单位存在主要免疫源区(MIR)的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左旋多巴(L-dopa)的神经毒性及其神经保护方法。方法 用胎盼兰染色法检测L-dopa和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对体外培养大鼠纹状体的神经元活力的影响。结果 L-dopa使大鼠纹状体神经元活力明显下降(P〈0.01),GSH和MK801可明显减轻L-dopa引起的纹状体神经元活力下降(P〈0.01)。结论 L-dopa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和兴奋NMDA受体两个途径发挥其神经毒性,抗氧化剂或NMDA受体拮抗剂与L-dopa合用可能减轻L-dopa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沙土鼠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功能变化,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和中性粘多糖(NM)对沙土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缺血时RBC-C3bRR下降不明显(P〉0.05),再灌注时明显下降(P〈0.001);(2)缺血和再灌注时RBC-ICR均升高(P〈0.001);3.提前用NM可提高再灌注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马桑内酯(CL)致痫及给予孕激素后再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细胞FOS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CL致痫组大鼠皮层、海马FOS表达的荧光指数(FI)和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给予孕酮(P)后再致痫组皮层、海马FOS表达较单纯CL致痫组减少(P<0.01,P<0.05)。  相似文献   

17.
马桑内酯对神经元内游离钙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致癫痫剂马桑内酯对大脑皮质神经元内游离钙([Ca2+]i)的作用及其作用途径,以探讨马桑内酯的致癫痫机制。方法利用培养14天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和AR-CM-MIC阳离子检测系统,观察不同浓度的马桑内酯对[Ca2+]i的作用,并分别用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和2-氨基膦酸基戊酸(AP5)及钙螯合剂EGTA,观察马桑内酯作用的可能途径。结果马桑内酯使[Ca2+]i水平升高,在(25~500)×10-6mol/L范围内,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加入5×10-3mol/LEGTA至介质中后,马桑内酯作用消失,补充10-3mol/L氯化钙后作用又出现;预先加入5×10-6mol/L维拉帕米可明显拮抗其升钙作用,而加入10-5mol/LAP5则阻断作用不明显。结论致癫痫剂马桑内酯可使神经元内[Ca2+]i升高,其升高[Ca2+]i的作用依赖于细胞外钙,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可能是其升高[Ca2+]i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慢性癫痫大鼠脑组织生长抑素受体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癫痫发病的生化机制。方法用125I-SOM作为配基,采用放射性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对戊四氮诱导的慢性癫痫大鼠海马生长抑素(SOM)受体功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慢性癫痫大鼠及对照组海马SOM受体的Bmax值分别为246.0±18.2pmol/g蛋白质及220.0±15.3pmol/g蛋白质,Kd值分别为4.19±0.34nmol/L及3.89±0.22nmol/L。常用的抗痫药卡马西平(CBZ)、丙戌酸钠(VPA)及钙桔抗剂尼莫地平(NIM)能降低受体的亲和力,而苯妥因钠(PHT)则无影响。结论SOM受体活性增高在癫痫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常用抗痫药的抗痫活性可能与其降低SOM受体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测定3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清中NO、SOD、MDA的含量。另选28例性别、年龄组成相似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脑血栓形成期,NO、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脑水肿期,NO含量较前显著增高(P<0.01)达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进一步降低(P<0.05),MDA含量进一步增高(P<0.05);进入稳定期后,NO较前稍降低(P>0.05)仍在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增高(P<0.01)仍低于正常(P<0.05),MDA含量较前下降(P<0.001)仍高于正常(P<0.01)。提示: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NO含量降低与脑缺血损伤有关,脑水肿期NO参与脑损伤。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皮质醇对马桑内酯蛭和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γ-氨基丁酸(GABA)免疫组化分布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3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GABA-IR)阳性细胞的分布,以探讨马桑内酯致痫及人工合成皮持醇-地塞米松的抗痫 是民GABA系统相关。结果显示;马桑内酯致痫 后大鼠大脑皮层海马齿状回GABA-IR一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减少,应用Dex后再致痫 ,大鼠大脑GABA-IR细胞数居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