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年便秘证治浅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静 《光明中医》2004,19(3):31-32
便秘属大肠病变,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年便秘主要是由肾阳虚衰,阴寒凝滞胃肠;脾肺气虚,大肠传导无力;血阻阴亏,肠道无以滋润和积热伤津,导致胃肠燥热。肾阳虚衰,阴寒凝滞:肾主二阴、司:便,其对大肠传导功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肾之阴阳相互维系来实现的。老年肾亏或久病伤肾,阳气不足,温煦无权,寒自内生,凝结肠胃,传导无力,津液不行,而引起排便困难。《景岳全书·秘结》篇云,“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阴结也”。说明由于阳虚,气不得行,阴寒凝于下焦而引起的肾虚便秘。临床见大便艰涩,排出困难或但…  相似文献   

2.
黄仁礼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1):506-506
背恶寒为一临床症状.在病位上,以六经而论,有太阳、阳明、少阴之不同.太阳病背恶寒属风寒袭表,卫阳被郁;阳明病背恶寒属邪热内炽,津亏不济;少阴病背恶为阳气衰微,寒邪深陷.所以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中说:"一为阴寒下乘,阳气受伤;一为阳热入里,津液不足".当然临证还有中阳不运,阳气不能达于背而背冷;还有痰湿阻胸,阳气不能敷布而背冷者.由于病因、病位之不同,而兼证亦各不相同.阳明有燥热之见症;痰湿有胸闷多痰之见症,中阳虚有脾虚之见症.唯伤寒少阴病之背恶寒与督脉虚之背恶寒最难区分.笔者认为少阴病背恶寒有明确的感受寒邪的过程,病程多较短.督脉亏虚多为内因或不内外因所致.故治亦不同,少阴病之背恶寒,非去其外入之寒邪不能疗,一般多用大辛大温之附子温经散寒.正如<伤寒论>云:"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督脉亏虚之背恶寒,元阳虚弱是其本,非元阴元阳之壮大不能解,笔者用自拟鹿角通督汤治疗阳虚背恶寒,屡获其效.  相似文献   

3.
<正>背寒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其成因有外邪入侵,如风寒之邪伤人阳气,阳气被遏不得宣发而成外感背寒;有正虚邪实,如内有饮寒为犯成为饮证背寒;或素体阳气虚衰或他病而致阳气虚弱而成阳虚背寒等。试将背寒辨证论治经验介绍如下。1外感风寒,卫阳被遏背部为太阳经主循部位,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背寒。如治张某,女,28岁,自述晨起洗头后,未及时吹干,骑车上班途中感受风寒而出现发热、恶寒,背  相似文献   

4.
<正> 心悸一症,古人论述颇为详尽,治法繁多。笔者通过实践,化繁为简,旧为八法,选用于临床,颇感得心应手,兹分述于下。一、振奋阳气,以化阴结此法用于阳虚作悸。心为阳中之太阳,心脏能不自息的搏动,全赖心阳的推动,凡是由于各种原因而伤心之阳气,如发汗多或大病之后,或过服寒凉而内戕阳气,或因年老阳虚等,皆可心脉失其  相似文献   

5.
王玉明  李贺 《新中医》2015,47(11):257-258
<正>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少阴篇》第301条,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本方原为素体阳虚,外感风寒,即所谓太少两感证而设。适用于风寒在表,少阴阳虚在里之病机。阳虚之体,本应不发热,今反发热并见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是外受风寒,邪正相争所致。表证脉当浮,今脉反沉微兼见神疲欲寐,是知阳气已虚,此阳虚外感,表里俱寒之证,若纯以辛温发散,则因阳虚而无力发汗或虽得汗,则阳随液脱也。治当助阳  相似文献   

6.
阳明初期恶寒辨恶寒一证,是仲景辨别阴阳表里的重要临证标准。阳明为三阳之里,自无表证可言。但阳明初感外邪,阳气内郁,热邪尚未发散,也有一时性不发热而恶寒者,或发热恶寒兼见者,必待热邪蒸发,则恶寒自罢。故183条云:“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184条云:“……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临证所见,阳明病患者,每多于恶寒或  相似文献   

7.
陈林  张冠卿  张理云 《河南中医》2019,39(2):166-168
背恶寒病机与阳气有关,阳气不通或阳弱而致寒,而痰饮致背恶寒,或因脾胃虚弱,或因气化不利,或因实邪痰饮阻滞,导致胃有痰饮,阳气不能转经于背,背部恶寒,范围手掌之大,因于痰饮,所以治疗应以温药和之,药性以温为主,方法以和为宜。痰饮致背恶寒具体可分土不制水,气化不利,新饮停留等三个证型,其治法可分利水行气,温阳化气,攻逐水饮三法,分别选用苓桂术甘汤或小半夏茯苓汤,肾气丸或五苓散,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痰饮所致背恶寒的治疗必须是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同时也要注意缓则治本,急则治标。  相似文献   

8.
<正> 汗在临床辨证上的重要性,早已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兹仅就辨汗与阴阳盛衰、疾病的传变转归,辨汗出部位与疾病属性的关系分述如下: 一、辨阴阳盛衰:汗是阴阳盛衰的鉴别要点,《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阳气有馀为身热无汗,阴气有馀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阳气有余,即邪在阳分,腠理致密,津液内渗,因而无汗;阴气有余,即邪在阴分,阴盛则阳虚,阳虚不能卫外固表,故多汗身寒。如果是阴阳并受其邪,则无汗而恶寒也。这种无汗、多汗、发热、发冷,系邪气侵  相似文献   

9.
1、按诊的第二项是按手足四肢。四肢温,表明阳气能达四肢,虽病无妨;四肢逆冷,则阳气不能布达,病情较重。手足俱冷,多是阳虚阴盛;手足俱热,多为阳盛热炽。2、阳气虚的阴寒证出现手足逆冷,同时多见恶寒身倦下利等症。阳厥也可出现手足逆冷,但多兼便闭燥渴等热证的表象,两者要认真区别。3、手为阳,足为阴。如外感表证出现手热而足凉,在表邪化热后两足变温,则为阳证。若两足始终不热,病情亦不化热,此为“挟阴证”。4、外感发热多手背热,内伤发热多手心热。额头热甚而手心不热,是外感病;手心灼热而额头不热,为内伤病。6、小儿足心热则主热,足胫寒…  相似文献   

10.
二、阴盛格阳証 (一)临末症状: (1)临床主要症状: 按少阴病阴盛格阳証,与少阴病阳虚厥逆証,同为少阴寒化、阴寒内盛、阳气衰微的症侯,不过阴盛格阳证的病势較之阳虚厥逆証更为严重。因而关于阴盛格阳証的阴寒方面症状,其临床上見症悉如阳虚厥逆証,詳細症状参看上述阳虛厥逆証临床症状簡表。但由于阴盛格阳証的阴寒内盛,阳气衰微至极,所以它不仅俱有下利清谷、呕吐厥逆等阳虚厥逆症状,而且又因为其里寒太甚,阳气被阴寒所格,所以同时还表现有“身热不恶寒、面紅目赤”等假热症  相似文献   

11.
罗某某女50岁,一月前受凉后,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自服阎王刺、陈艾水,遂汗出不止,近一月来,常感头昏心慌,汗出纳差、手发麻、身瞤动。舌淡无苔,脉沉细。此症是因发汗太过造成的漏汗。“漏汗”不但能损伤人体的阴精,而且还能损伤阳气。阴精伤则生化不足,阳气损则运化无力;阴虚则血不濡,阳虚则气不煦,故尔手足发麻,心慌气短,汗出身软,肌肉振抖,据此判为“阳虚振抖证。”遵《内经》“阳气者,精则养  相似文献   

12.
1 汗后伤阳的辨证汗法是祛除表邪的治疗方法 ,故为《伤寒论》治疗太阳经病首用之法。而汗为阳气加于阴液所化 ,若是中风误用峻汗之法 ;或虽未用峻汗 ,而病者体弱 ,不胜药力 ;或不参天时 ,暑热之季用峻汗 ;或汗而再汗等 ,均可导致汗出过多 ,甚至“如水流漓”。如此则阳气随汗出而耗泄 ,相应于阳虚的程度及部位 ,出现不同之变症。《伤寒论》“太阳篇”中所列举汗后伤阳条文 ,为此类变症的辨证提供了借鉴。1 1 汗后卫阳受损《伤寒论》6 8条云 :“发汗 ,病不解 ,反恶寒者 ,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条中“发汗病不解”之“不”字 ,《…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以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为特征。由于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西医尚无理想治疗方法,近年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进展较快,现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根据IBS的临床表现,应属于祖国医学泄泻、腹痛、便秘等范畴。多数先贤认为其发病与脾肝肾功能失调、气血亏虚密切相关。如《景岳全书·秘结》中说:“下焦阴虚,则精血枯燥,津液不行而肠腑干槁,此阴虚而阳结。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近年来,国内学者对IB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 2.风寒表实证 (1)风寒表实型 [临床表现]主症: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无汗,脉浮紧。恶寒的特点是自觉恶寒,遇风或寒则加重,扪其皮肤则发热。发热或早或迟,它是本证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症: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喘息,呕逆,苔薄白。 [分析]风寒外束,卫阳被遏,阳气不能外达则恶寒,若阳气及时达表,正气抗邪,邪正相争则发热;若阳气一时未能达表抗邪,则暂不发热,不过为时短暂,终必发热。营阴郁滞,经气流行不畅,故头项强痛、身疼腰痛及  相似文献   

15.
李华锋  林培政 《新中医》2008,40(6):119-120
岭南气候炎热潮湿,常湿邪为患,湿热郁闭或损伤阳气则恶寒,热蒸湿动则发热汗出.阳虚与湿停并见在岭南较之中原更多见.林培政教授运用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湿胜则阳微"的理论治疗此类疾病,疗效显著,现撷其治疗自汗日久不愈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徐航  郑曙光  柴丽 《河南中医》2010,30(11):1132-1133
传统认为中医的汗证包括自汗、盗汗,以阳虚、阴虚者多见。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抗生素、激素及苦寒类中药的滥用,极度损伤人体阳气,阳气亏虚,失于固摄,所以由于阳虚导致的汗证并不少见。临床上对于阳虚汗出者,法以温阳固摄止汗,阳气充足则虚汗自敛,而药用附子者,多验。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答     
问:临床上杂病所见之自汗恶寒都是由于阳虚吗? 答:一般认为,自汗多属阳虚,恶寒而不发热亦属阳虚者多。但临床上自汗恶寒并见,是否一定属于阳虚所致,仍当详审证候而定。《伤寒论·太阳篇》载漏汗,症见发汗  相似文献   

18.
导师吴生元教授,秉承家学,从事医学教育和临床医疗四十余载,认为阳虚发热的治疗以温阳散寒、交通心肾,扶正驱邪为主,其方法独到,现介绍如下。1脾肾两虚为病机关键阳虚发热属内伤发热范畴,内伤发热的病因与劳倦、饮食、情志、瘀血、湿热诸因素有关,病程迁延缠绵,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不易治愈。所谓阳虚发热,系因多种原因造成阳气不足,或寒证日久伤阳,或误用、过用寒凉,造成人体阳气的损耗,阳虚则易生寒,肾阳虚衰,阴寒内盛,阳气虚不能固守于内,阴寒盛而遏阳于外而表现为发热,《景岳全书·火证》说:“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  相似文献   

19.
恶寒表里辨     
<正> 恶寒也称畏寒、憎寒、畏冷,可见于表证,也可见于里证。对恶寒一证的表里,有人提出以得衣而减为里证虚证,称畏寒;得衣不减为表证实证,称恶寒。其实临床所见,外感恶寒,得衣未必不减轻;阳虚里证,恶寒得衣,未必能缓解;夏季炎暑,阳虚重证仍见恶寒即是其证。所以不能用得衣减否来确定恶寒的表里。  相似文献   

20.
名词解释     
1.汗是津液的代谢产物。由于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即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 2.自汗不因劳动、天热或衣厚而汗自出者,谓之自汗。多因气虚不固或阳虚不敛阴液所致,故见于气虚或阳虚之证。 3.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谓之盗汗。多见于阴虚之证,阴虚则阳亢,入睡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