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14例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病理检查发现皮质腺瘤5例,嗜铬细胞瘤5例,肾上腺囊肿1例,皮质腺癌1例。结论:在健康体检时应常规作肾上腺B超检查,C丁、MRI对确诊肾上腺占位病变有较高价值。恶性肿瘤、肿瘤直径≥3.0cm者和随诊中肿瘤有增大趋势者应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王海鹏  于福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861-1862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手术证实的42例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肾上腺偶发瘤经病理证实皮质腺瘤多见,为24例,嗜铬细胞瘤8例,囊肿5例,髓样脂肪瘤2例,皮质腺癌2例,转移癌1例,神经节纤维瘤1例。结论:肾上腺偶发瘤中大部分为皮质和髓质肿瘤,因此,需在术前做内分泌检查,确定有无功能;对直径>3cm的无功能肿瘤及有功能或疑有恶变的需手术治疗;而<3cm无功能肿瘤可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或肾上腺切除术,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皮质腺瘤29例,囊肿2例,髓性脂肪瘤5例,嗜铬细胞瘤3例,皮质腺癌2例,节细胞神经瘤2例,神经鞘瘤1例,淋巴瘤1例,术前确诊10例。随访41例,其中2例皮质腺癌患者及1例转移瘤患者在随访中均死亡,余38例获随访3个月~15年,无肿瘤复发。结论全面系统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有助肾上腺偶发瘤的定性诊断,年龄小于60岁实质性肾上腺偶发瘤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无症状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46例无症状肾上腺偶发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6例无症状肾上腺偶发瘤患者年龄25—76岁,平均51岁;良性肿瘤43例(93.4%),恶性肿瘤3例(6.6%);无分泌功能肿瘤21例(45.6%),有分泌功能肿瘤13例(28.2%);行开放手术切除20例(43.4%),腹腔镜手术切除23例(50%),未手术3例(6.6%)。结论对无症状肾上腺偶发瘤应联合应用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大多数无症状肾上腺偶发瘤应行手术治疗,小于2cm者可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5年3月~2010年3月,利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上腺偶发瘤7例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手术顺利完成,病理检查回报皮质腺瘤4例,髓质脂肪瘤2例,皮质癌1例。结论:直径>3.0 cm的肿瘤宜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解剖性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解剖性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偶发瘤52例。结果 52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行单纯性肿瘤切除4例,肾上腺次全切除10例,肾上腺全切除38例。手术时间为(62.5±7.2)min,出血量为(42.3±4.7)ml,住院(6.4±2.8)d。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皮质腺瘤42例,嗜铬细胞瘤4例,髓样脂肪瘤3例,肾上腺囊肿2例,神经鞘瘤1例。结论解剖性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偶发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的术式,具有解剖层次清楚、手术创伤少、并发症少及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定位诊断准确率:B超84.3%,CT 100%,MRI 100%;定性诊断准确率:B超30.0%,CT75.5%,MRI79.2%;手术60例:皮质腺瘤32例,肾上腺囊肿6例,髓性脂肪瘤5例,嗜铬细胞瘤5例,肾上腺转移性癌3例,皮质癌3例,神经节瘤3例,神经鞘瘤1例,血肿1例,肾上腺皮质结节增生1例。结论肾上腺肿瘤筛查首选B超、CT、MRI,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应综合肿瘤大小、影像学特征、患者年龄及内分泌功能测定。疑诊嗜铬细胞瘤或定性诊断不明需手术时,应按嗜铬细胞瘤行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肾上腺偶发瘤(A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健康体检或肾上腺疾病以外原因就诊发现的86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86例AI患者中84例(97.7%)接受手术治疗,后腹腔镜手术55例(64.0%),其中4例中转开放手术,有内分泌功能肿瘤37例(43.0%),术后病检确诊皮质腺瘤40例,嗜铬细胞瘤24例,髓性脂肪瘤8例,囊肿5例,皮质腺癌2例,肾上腺皮质结节样增生2例,转移性肿瘤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81例良性肿瘤随访1-6年未见复发,3例转移性肿瘤均在2年内死于原发肿瘤,2例皮质腺癌中1例术后11个月死于广泛转移,1例随访2年3个月仍存活。结论 影像学检查结合内分泌检测有助于AI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明确诊断的〈3cm的肾上腺囊肿、血肿及髓性脂肪瘤可随访观察除外,其余AI均应积极手术,腹腔镜手术是AI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肾上腺肿瘤的现代处理经验。方法:分析1992~1998年间诊治的32例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32例,男性14例,女性18例,平均38.4岁。31例接受手术治疗,1例胃癌肾上腺转移者接受化疗。嗜铬细胞瘤患者1例术中死于大出血,另1例术后死于MOSF。26例随访2月~5年均健在。结论:①定期体检、B超筛查是诊断肾上腺偶发瘤的主要方法;②无症状的巨大肾上腺肿瘤应警惕嗜铬细胞瘤;③正确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基础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71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分析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结果:手术治疗63例,术后病理:嗜铬细胞瘤20例,皮质腺瘤27例,皮质腺癌5例,髓性脂肪瘤4例,囊肿5例,节细胞神经纤维瘤2例。转移癌3例经临床随访证实。嗜铬细胞瘤、皮质腺瘤、髓性脂肪瘤和囊肿的B超、CT及MRI的影像学改变各有其特点。结论:综合分析多种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对判定肾上腺肿瘤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意外瘤”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经B超和/或CT诊断为肾上腺“意外瘤”共25例,其中手术治疗17例,有机能者7例。病理检查发现皮质醇瘤7例,嗜铬细胞瘤4例,肾上腺囊肿2例,混合瘤、平滑肌瘤、皮质腺瘤神经节细胞瘤各1例。对肾上腺“意外瘤”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肾上腺肿瘤的B超、CT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探讨误诊原因,评价B超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本文报告了肾上腺肿瘤22例,手术前均进行了超声、CT检查,仪器使用GERT2800、Dornier Perferma,探头频率3.5MH_2。结果:22例肾上腺肿瘤均为单发,其中皮质腺瘤10例、嗜铬细胞瘤8例、皮质腺癌2例、肾上腺转移癌1例、肾上腺囊肿1例,超声定位符合率81.8%,定性符合率54.5%;CT定位符合率100%,定性符合率90.9%。结论:B超可作为临床疑为肾上腺肿瘤的常规检查。由于肾上腺肿瘤声像图缺乏特异性,必须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才能作出松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对肾上腺意外瘤(adrenal incidentaloma,AI)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对103例手术证实的A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3例AI患者中,男性43例(41.7%),女性60例(58.3%),40-60岁为AI发现的高峰年龄(占50.5%)。良性病变共85例(82.5%),以无功能皮质腺瘤最多见(36例,35.0%)。有分泌功能病变者中嗜铬细胞瘤12例(11.7%),其中3例无临床症状,经131I-MIBG确诊;皮质醇分泌瘤及醛固酮分泌瘤各1例。恶性病变18例(17.5%),以皮质癌最多,共8例(7.8%)。良性皮质腺瘤与恶性病变相比,发现年龄显著大于后者(P<0.05)且瘤体明显小于后者(P<0.001)。以瘤体4 cm为良恶性的分界点(≥4cm为恶性),则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9%。结论 AI的诊治过程中应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及分泌功能。病变在4 cm以上提示为恶性;对肿瘤的分泌功能进行判断时应注意亚临床激素分泌过多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18例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不宜被早期发现的原因,潜在的手术危险性,及需警惕恶性病变等临床特点,结果:采用影像学,细针穿刺活检等方法诊断,除2例肿瘤无法切除外,共余均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皮质癌4例,其余均为良性病变,结论:对大于3cm的肿瘤需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小于3cm的肿瘤可密切随访,根据其生物学行为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肾上腺意外瘤中醛固酮瘤患者的临床及生化特征。方法9例肾上腺意外瘤中醛固酮瘤患者(A组)和15例有症状的醛固酮瘤患者(B组),分别进行血尿电解质、血尿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及肾上腺CT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化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肿瘤直径和血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年龄、血醛固酮、血醛固酮与血浆肾素活性比值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低血钾者占46.7%,而A组患者血钾均在正常范围(P<0.05)。结论肾上腺意外瘤中有部分患者为醛固酮瘤,其醛固酮分泌轻度升高可导致高血压的发生;需进行内分泌功能检查以明确性质,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报告外科治疗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26例,其中仅7例有症状,19例无症状与体征,是在体检中被B超偶然发现。文中指出,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需依靠B超、CT、MRI及肾上腺血管造影,并强调术前都要作系统的内分泌功能检查,以鉴别其有无功能,尤其是要与嗜铬细胞瘤相鉴别。肿瘤直径大于3.5cm应外科手术治疗;直径小于3.5cm的肿瘤虽可在B超、CT的严密监视下进行随访观察,但对青壮年患者,因其肿瘤会继续生长增大,亦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上腺区域Castleman病的临床表现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4例。肾上腺区域Castleman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及预后,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肿瘤直径4~7cm,均以肾上腺肿瘤收入院且缺乏肾上腺肿瘤的特异性临床表现。结果4例肾上腺肿瘤均行手术切除,肿瘤位于肾脏血管和下腔静脉或腹主动脉之间,和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术后病理报告为Castleman病,其中透明血管型3例(HV);浆细胞型1例(PC)。4例均认可为良眭疾病,术后失访1例,余3例患者现均存活,无肿瘤复发。结论Castleman病临床上较为少见,而肾上腺区的Castleman病则更为罕见。因此,对于肾上腺区域的肿瘤而又缺乏。肾上腺肿瘤特异性临床表现的患者应考虑到患Castleman病可能,手术切除肿瘤疗效可靠,但确诊需依靠术后的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肾上腺肿瘤自发出血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肾上腺肿瘤自发出血患者的诊治资料,并进行有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以肾上腺肿瘤自发出血为首诊,进一步检查均发现有肺部肿瘤,经保守治疗后,同时行患侧肾上腺全切及肺癌根治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1例为腺癌,1例为鳞癌,且肺部肿瘤和肾上腺肿瘤的病理相同。结论肾上腺肿瘤自发出血是泌尿外科急症,临床表现复杂,除肾上腺原发肿瘤外,还应考虑到转移性肿瘤的可能,B超、CT是常用的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复习文献,认为对肾上腺偶发瘤应积极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