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气荚膜梭菌污染了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后 ,能引起食物中毒。有关文献报道 ,它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是继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之后 ,排列为第三位[5] 。 80年代初 ,我国也有报导[2 ] 。我国的国家标准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 )中已明确将该菌列入食品致病菌的检验范围 ,所规定使用的计数培养基为亚硫酸盐 -多粘菌素B -磺胺嘧啶琼脂 (以下简称SPS)。我们在研制商品化的脱水培养基时发现 ,用国产培养基原料 ,按国际SPS配方 ,所配制的培养基效果不理想 (经 2 4h厌氧环境培养后细菌集落无黑色产生 )。按国标食品卫生检验方法规定 ,产气荚…  相似文献   

2.
李斯特菌属为革兰阳性无芽孢杆菌。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 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常能引起人畜共患李斯特病的病原菌,感染此菌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病死率较高。自然界广泛存在,食品中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传播。近年来,国外对李斯特菌引发食物中毒事件时有报道。国内虽未见该菌食物中毒报道,但因食品污染而引发该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1~3]。为掌握我市单增李斯特菌在食品中的污染情况,防止食源性李斯特菌病的发生和流行,于2005~2007年对…  相似文献   

3.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Listeriamonocytogenes L M)是一种人畜共患致病菌 ,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 ,死亡率高达 3 5 %~70 % [1 ] ,该菌分布非常广泛 ,在WHO关于L M菌食物中毒的报告中指出 ,有 4%~ 8%的水产品、5 %~ 10 %的奶及奶制品、3 0 %以上的肉制品被污染[2 ] ,有报道在欧、美、日本由此菌引起食品污染的严重性已超过了沙门氏菌[3] 。我国到目前为止 ,虽未出现有关L M菌引起食物中毒爆发流行的报道 ,但从国内多篇调查报道了解[4 - 6 ] ,L M菌对我国人群的潜在危害仍然很严重。不过这些报道中绝大多数阳性菌均从生食品中检出 ,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生猪受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污染状况,为检验检疫工作和进行风险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方便抽样法在澳门市场抽取50个猪扁桃体样本,采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微生物分析手册中的方法进行培养及生化鉴定,同时利用PCR方法对样本进行16S和ail基因检测。结果 50个猪扁桃体样本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传统培养法的阳性率为12.0%(6/50),6个菌株的生物分型均为1A型,2个菌株为ail基因阳性;PCR检测方法的16S基因阳性率为36.0%(18/50),其中ail基因的阳性率为11.1%(2/18)。结论此次研究中,显示澳门生猪中存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的风险,建议政府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此外,通过16S基因检测能缩短筛查的时间和提高检测效率,监测屠宰场或售卖市场的污染情况,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猪链球菌分子生物学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因在屠宰或猪肉加工环节中接触病猪而感染该菌,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关节炎、休克及永久性耳聋等[1].猪链球菌可以在正常猪的鼻腔、扁桃体、上呼吸道等处存在,这种无症状携带被认为是猪链球菌传播和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1].  相似文献   

6.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以下简称Lm)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致病菌,可导致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病死率高达30%~70%。该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土壤是主要的贮主,各种野生和家养动物以及健康人群被认为是该菌的携带者,Gray和killinger从37种不同动物和17种禽类中分离到本菌。家庭环境和多种食品均可被污染。我国于1994年制定了食品中L.m检验方法(GB4789-1994)。目前国内由L.m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l monocytogenes,LM)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以家畜、家禽为宿主,可引起人和动物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症状,是人畜共患病的致病菌,病死率达20%~30%[1].近30年来,国外多次报道由LM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国内虽没有LM引起食物中毒暴发的相关报道,但食品监测显示食品中LM污染情况较为严峻[2-3],同时我周也曾报道多起由该菌引起临床感染的病例报告[4-5].  相似文献   

8.
福州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以下简称L.m)是一种严重的人畜普遍易感染的致病菌,可导致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病死率高达30%~70%.该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土壤是主要的贮主,各种野生和家养动物以及健康人群被认为是该菌的携带者.Gray和killinger从37种不同动物和17种禽类中分离到本菌[1].家庭环境和多种食品均可被污染.我国于1994年制定了食品中L.m检验方法(GB4789-94).为了解福州市各类食品中L.m污染情况,预防李斯特菌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于2000年3月至2001年8月对市场上销售的肉类、花蛤、鲜奶等食品进行抽查检测.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食品中李斯特氏菌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敏  王颖 《上海预防医学》2001,13(3):112-113
[目的 ] 了解本市市售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污染情况。 [方法 ] 选择本市 14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卫生学调直 ,并随机抽取肉类、水产类、乳品类、蔬菜类等四类 14 5件样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李斯特氏菌检验。 [结果 ] 14 5件样品中有 12件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占 8.2 8% ;检出英诺克李斯特氏菌 17件 ,占 11.72 % ;未检出其他菌种的李斯特氏菌 ;各类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以肉类最高。 [结论 ] 本市市售食品有不同程度受到李斯特氏菌污染。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分布及其对理化因素抵抗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斯特氏菌(以下简称李氏菌)是引起人、畜单核细胞增生的一种致病菌,可使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疾病。该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对多种食品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十几年来,由李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北美、欧州一些国家相继暴发,其严重性超过沙门氏菌[1],现已确认食品中污染李氏菌危害极大,是一种病贝)率极高的主要病原菌,已引起人们对该菌的极大重视。在我国尚无食源性李氏菌病暴发的报道,对食品污染李氏菌的报道也较少。为了解我省主要食品中李氏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卫生监督检测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2年7月一1993年…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奶及奶制品中李斯特氏菌的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斯特氏菌特别是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的致病菌,可使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疾病,病死率达30~35%。该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对多种食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几年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暴发了多起由单增李斯特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其中多数中毒食品与奶及奶制品有关。国外对李斯特氏菌的检测方法研究发展很快。从普通的生化鉴定和血清学检测已发展到应用ELISA方法、DNA探针及PCR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检验方法,对李斯特氏菌引起的疾病也做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目前对李斯特氏菌的研究报道较少。鉴于以上情况,我们从1991年8月至1992年11月对我市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奶及奶制品  相似文献   

12.
近年,国外报道(1978、1979)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以下简称耶氏菌)可以从猪、狗、牛等动物中分离到,并且人对该菌感染的发病率已逐渐增加。而国内较少报道,亦未见我省有检出该菌的报告。为初步了解该菌在省内是否存在,我们自健康猪体内取肛拭粪便,回盲肠内容物、舌咽喉棉拭等标本共680份,检出耶氏菌12株,证实耶氏菌在我省内隐藏,为进一步对人群进行调查提供依据。现把检出情况简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于洁 《预防医学论坛》2013,(5):366-367,369
[目的]为及时查清沂源县内同日4处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进行食物中毒的病原溯源,为监督执法提供执法依据。[方法]根据GB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的方法和有关的参考资料^[1-2],对可疑食品进行沙门菌检测。[结果]经培养,从剩余烧鸡、现场送货的烧鸡及患者的呕吐物、腹泻物中分离到8株沙门菌,并进行了血清学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和毒力试验,证实该菌株为肠炎沙门菌。[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病原学检验结果,按照WS/T13—1996沙门氏菌中毒诊断标准^[3],确定为该次4处中毒事件是由于食用被肠炎沙门菌污染烧鸡而引起的多起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能力验证是对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管理状况进行客观检验的有效方法[1],能力验证活动对完善和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和提高实验室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2]。方法 GB4789.3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结果 mini VIDAS检测、荧光PCR检测结果阳性,API、溶血试验等鉴定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CNAS对该实验室检测样品能力验证试验结果结论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佛山市高明区食源性沙门菌的分布特点及其流行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佛山市高明区辖区范围内食源性沙门菌在食品中的分布情况及其流行特点。方法按不同季节对辖区内三镇一街的各大农贸市场的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随机抽样,按GB/T 4789.4-2010对样本进行沙门菌的分离和鉴定,得出的结果按不同食品、不同季节及不同地域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统计软件SPSS 19.0作分类统计比较。结果 5类食品中,以生肉中沙门菌的检出率(14.05%)高于其他食品(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7,P<0.05);辖区内更合镇农贸市场所抽取食品沙门菌检出率(12.87%)高于其他镇街市场所销售的食品(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P<0.05);夏秋季食品中沙门菌检出率(11.30%)高于冬春季(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P<0.05),符合其季节性流行特征。结论沙门菌分布广泛,且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重视,为了掌握其动态的流行及分布特征,建议建立沙门菌长期、持续的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及时查清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2011年7月根据《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注解微生物部分和有关参考资料,对可疑食品进行致病性肠道杆菌、致病性弧菌、致病性球菌等的检测。[结果]在原料海蛏肉及患者腹泻便中,检出3株生物学性状相同的细菌,该菌的嗜盐性和生化试验结果均与文献书等资料描述相符,由此确认该菌为拟态弧菌。[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验结果确认这是1起由拟态弧菌感染海蛏肉所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西食品中志贺氏菌的污染状况,为防范由志贺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在广西南宁等6个城市建立食品志贺氏菌污染监测点,定期随机采集农贸市场的样品,检验方法按GB/T4789.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志贺氏菌进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2003~2004年共检测6类食品898份,检出志贺氏菌13株,检出率为1.45%,分属2个群,5个血清型。其中水产品检出率为最高(3.9%)、其次为生肉(1.96%)、生食蔬菜(0.78%)。结论广西食品中均不同程度受到志贺氏菌污染,以水产品、生畜禽肉最为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徐州地区的病原学及流行特征,以控制此菌引起的感染扩散。方法不同季节采集人和动物的粪便、食品、苍蝇,按照《全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监测方案》、《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检测。结果4类样品均检出该菌,检出率为6.23%;2011年检出率最高,为7.79%(60/770);2008年最低,为5.58%(43/770)。动物粪便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鸡、猪、狗、牛、羊;春季该菌宿主检出率为11.25%(117/1 040),秋季为3.65%(38/1 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3,P=0.012)。猪在动物宿主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5.00%(16/320),构成比为42.11%(16/38),致病菌构成比为72.73%(16/22),其次为羊、狗、牛;且均为O3血清型、生物3型;腹泻患者、食品、苍蝇和鸡粪中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该菌在本地区人和动物的粪便、食品、苍蝇中普遍存在,传染链完整;人和动物感染有季节差异,春季比秋季感染率高;主要致病菌为O3血清型、生物3型,其主要宿主为猪。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12h内快速检测粪便中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探讨已报道的多重PCR体系检测粪便中3种目的菌的可行性,根据沙门菌invA基因、志贺菌ipaH基因及大肠杆菌O157︰H7rfbE基因筛选设计新引物,优化反应条件,测定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8h短时增菌后,对24份模拟粪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已报道的多重PCR体系不适用于粪便中3种目的菌的检测;新建立的体系适用于粪便样品的检测,能在12h内同时检测3种目的菌。通过短时增菌,该体系对粪便样品中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灵敏度分别为:8.5cfu/10ml增菌液,27cfu/10ml增菌液,5cfu/10ml增菌液。对28株目的菌和13株非目的菌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特异性。[结论]成功建立能在12h内同时检测粪便样品中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健康带菌者3种目的菌的快速筛查,为卫生检验检疫、食品微生物安全的监测和监督提供一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禹州市主要消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状况,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政府制定食品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对采集的961份食品样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结果 共检出35份阳性样品,总检出率为3.64%。冷藏熟肉制品、冷鲜禽肉以及冷冻水产品及其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依次为9.26%、17.65%、8.93%,其他类食品未检出。不同包装类型食品中散装食品检出率(5.23%)明显高于预包装食品(1.64%),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2,P=0.003);不同年度、不同季度、不同场所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禹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存在污染,其中冷藏熟肉制品、冷鲜禽肉、冷冻水产品及其制品污染风险较大,建议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加强对此类食品的监督和管理,预防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