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脑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对163例小儿脑瘫患者施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后随访两年以上.观察痉挛解除情况.肢体功能状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肌张力由术前平均3.2级降至术后平均1.1级,有效率达93%以上。许多伴随症状术后消失。结论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锥体束系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对91例锥体束系痉挛性脑瘫患儿施行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痉挛解除情况并进行功能评定。结果91例患者术后81例痉挛完全消失,10例明显缓解,解痉有效率100%;术后行走能力评分5分43例,4分30例,3分12例,总有效率93.5%;步态明显改善49例,有所改善26例,总有效率82.4%。结论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锥体束系痉挛型脑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痉挛性脑瘫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斌  李宏宇  韦敏克  孙可  莫冰峰 《广西医学》2005,27(9):1352-1353
目的 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 本组25例,选择性颈脊神经后根切断10例,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15例,术后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平均随访16个月,每例患者均作功能评定及疗效分析。结果 按Ashworch肌张力五级分类标准,25例患者肢体痉挛均获得明显改善,肌张力下降1~2级。疗效评定:明显改善9例,改善15例,无改善1例,改善率为96%。结论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理想方法之一,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后配合严格的康复训练,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9例痉挛性脑瘫患儿行SPR术.结果 39例患者术后肢体痉挛程度降低Ⅱ级15例,降低Ⅰ级24例;肌张力降低Ⅱ级20例,降低Ⅰ级19例.随访:痉挛缓解率为94%,步态功能改善率93%.结论 SPR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满意方法.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是解除肢体痉挛安全、有效的方法,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痉挛性脑瘫的治疗中,其效果相当肯定,它通过对脊神经后根高选择性部分切断,从而达到既解除肢体高肌张力、痉挛和病理反射,又保留肢体感觉的目的。该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6.
连续开窗式SPR手术治疗脑瘫肢体痉挛(附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开窗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肢体痉挛。方法:对35例脑瘫病人,采用L2-S1双侧节段开窗式部分椎板切除,将L2-S1的脊神经后根进行分束,电刺激仪测阈值将阈值较低神经束切断,神经根切断比例结合肌张力、肌力,体重及肌群功能进行量化,结果:经随访,本组35例病人痉挛解除率90%,功能改善率80%,结论:连续开窗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较有效的治疗脑瘫肢体痉挛,对脊柱后柱损伤小,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卢一生  邬春虎 《浙江医学》1997,19(5):262-263,265
采用选择性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小儿下肢痉挛性脑瘫132例,术后随访(6 ̄28个月,平均11个月)95例,痉挛解除优良率95.8%,功能改善优良率82.1%,文中论述了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要点,并讨论了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作为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旨在减少神经纤维过度的兴奋信号传到,降低肢体过高肌张力,以解除肢体痉挛状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接诊1例痉挛性狼疮性脑病后遗症患者,右上肢出现痉挛状态,功能丧失,在我科予行颈段SPR手术,切断部分颈段右侧脊神经后根,术后患者右上肢痉挛症状明显缓解,证明此类手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后的痉挛性瘫痪同样有效,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地外科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高选择性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2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种保留L4脊神经后根的高选择切断腰骶脊神经后根治疗下肢痉挛性脑瘫的方法。方法:对29例下肢痉挛性脑瘫患者,按其痉挛程度采取保留L4脊神经后根高选择切断脊神经后根。结果:全部病例肌张力平均下降Ⅱ~Ⅲ级,无一例出现肢体乏力。结论:保留L4脊神经后根的高选择性切断腰骶神经后根是治疗痉挛性下肢瘫的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SRP治疗挛性脑瘫的疗效、适应症、并发症。方法 1999年4月-2000年7月期间,在显微镜下利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30例痉挛性脑瘫患者,随访并比较术前、术后肌力、肌张力及肢体功能的变化。结果 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后27例:术前不能独立行走的20例中,术后14例已可独立行走,4例的行走能力和步态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2例功能改善不明显。术前能够跛行行走的7例,术后步幅增大,步态明显改善。颈神经后根切断术后3例;上肢的痉挛解除,关节功能改善,爪形手消失。本组没有发现严重的并发症,家属满意为93.3%。结论 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效果确切,无严重的并发症,远期疗效尚需继续观察。手术患者应为肌力在Ⅲ-Ⅴ级,肌张力在Ⅱ-Ⅳ级范围内,而且能够配合术后的功能训练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根据206例痉挛性脑瘫患者术前情况将患者分为轻度(独立行走)、中度(扶持下行走)和重度(不能行走)3组,均施行SPR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年8个月,有随访的172例,观察痉挛解除情况并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术后71例轻度患者中有45例能单腿站立,占63.4%。74例中度患者中有32例能在室内脱手行走,占43.2%。27例重度患者中有8例能扶持下行走,占29.6%。结论:SPR可有效地治疗痉挛性脑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续开窗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肢体痉挛.方法:对35例脑瘫病人,采用L2~S1双侧节段开窗式部分椎板切除,将L2~S1的脊神经后根进行分束,电刺激仪测阈值将阈值较低神经束切断,神经根切断比例结合肌张力、肌力、体重及肌群功能进行量化。结果:经随访,本组35例病人痉挛解除率90%,功能改善率80%.结论:连续开窗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较有效的治疗脑瘫肢体痉挛,对脊柱后柱损伤小,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痉挛性脑瘫36例的手术与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配合术后康复锻炼治疗痉挛性脑瘫36例.以ASh-worth5级肌张力判断标准,术前肌张力平均3.7级,术后降至1.4级.随访6个月~1年痉挛完全解除31例(80.1%),功能改善36例,占100%.  相似文献   

14.
术中电刺激法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下称SPR)治疗痉挛性脑瘫是1978年Fasano等首先采用的,在解除痉挛和改善功能等方面为脑瘫的外科治疗开拓了一个新途径。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0年4月,采用电剌激观察机体活动,进行选择性切断腰骶神经后根治疗脑瘫患儿后遗的肢体痉挛,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中,男14例,女5例,年龄3.4~17岁,平均7.8岁;其中小于3~7岁11例,占57.9%;均为痉挛型脑瘫患者,其中双下肢痉挛型13例,四肢痉挛型6例;按Ashworth5级分法,肌张力在3~5级(平均3.8级),均高于正常,膝、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有限度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 LSPR)联合内收肌松解术治疗下肢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 :对 30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 ,选择性切断 L5、S1脊神经后根 ,同时行内收肌松解术治疗。结果 :术后患者下肢痉挛均完全解除或明显缓解 ;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步态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方法可有效地解除下肢痉挛畸形 ,缩小脊柱上的手术范围 ,减小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改良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李宜生,周华(山东日照市人民医院外科)关键词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脑瘫;小儿我院自1993年2月-1994年10月,对13例脑瘫患儿,采用保留椎板和棘突及椎管切开,选择性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根本上解除肌肉痉挛,避免产...  相似文献   

17.
车善理  周南开  邓中锵  周波 《重庆医学》2007,36(12):1183-1184
目的 探讨改良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5例采用改良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的痉挛性脑瘫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术后肌张力均有明显下降,痉挛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改良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疗效确切;同时可以明显减少脊柱滑脱或脊柱侧凸、后凸、前凸畸形、双下肢无力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脑瘫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吴光月 《吉林医学》2008,29(16):1342-1343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患者护理配合。方法:对31例脑瘫实施SPR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结果:31例均手术顺利,术后肌紧张均得到缓解,症状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护理配合,增强了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儿肢体功能的康复,避免了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小儿脑瘫是一种综合征。目前认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是解除脑瘫痉挛和改善功能最有效的方法。该手术不但要求麻醉平稳无痛,且术中用神经阈值探测仪电激脊神经后根时要有肌收缩反应,所以其麻醉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脊神经后根切断解除肢体痉挛最早由美国学者Foerster(1913)提出。六十年代后期Gros等人(1967)应用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引起的肢体痉挛。Gros通过切除一定比例的后根纤维,使许多痉挛性脑瘫的痉挛得到缓解。Fasano(1978)改进了先前作者们的方法,他采用微电极刺激法,选择性切断引起肢体痉挛的那部分后根纤维,在保留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前提下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