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昆  熊伟  李云峰  高屹  栗明 《山东医药》2012,52(18):54-55
目的总结肝尾状叶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50例肝尾状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根据影像学示肿瘤位置、大小及患者术前全身、肝功能状况选择手术方式。其中经右侧入路行右侧尾状叶切除3例、联合右后叶切除6例、联合右半肝切除3例,经左侧入路行左尾状叶切除17例、联合左外叶切除6例、联合左半肝切除2例,经前路径法联合肝中叶切除5例,采用左—右—左交替行全尾状叶切除8例。术后并发肝功能衰竭2例,其中1例死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例、胆瘘5例、胸腔积液7例、肺部感染6例、切口感染2例,均经对症治疗好转。15例肝血管瘤中仅1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疗后好转;35例恶性肿瘤中,存活1 a者17例、3 a者6例、5 a者2例。结论根据影像学示肿瘤位置、大小及患者术前全身及肝功能状况,选择最佳手术方式切除肝尾状叶肿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手术切除累及尾状叶的肝血管瘤22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肝脏手术近年进展很大,无血切肝技术、全肝血液转流切肝术、第三肝门解剖法肝肿瘤切除术、肝尾叶肿瘤切除术以及肝移植术等肝脏手术新技术相继得到开展,一些紧贴肝门的巨大肿瘤也能获得成功切除,且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大为降低,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对肿瘤解剖学的进一步认识和围手术期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第三肝门解剖法切肝技术的应用使得紧贴下腔静脉以及肝尾叶的肿瘤在不需行全肝血流阻断的条件下也能获得切除。1994-01/1999-03我们采用第三肝门解剖法切除巨大肝血管瘤30例,其中22例累及肝尾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郭俊武  秦伟  戴勇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1):1229-1232
肝尾状叶切除一直是肝脏手术的禁区。虽然近些年有关尾状叶切除的报道越来越多,但因其复杂的解剖位置,尾状叶切除术仍是肝脏手术的难点。解剖是外科的基础,只有在熟知该区域解剖的前提下,精确的尾状叶切除才能安全的进行。今对近些年肝尾状叶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行规则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石首市人民医院2013年1-12月98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肝内胆管结石分布特点、临床表现、手术范围、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98例患者均完成规则肝切除术,37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加肝段切除,6例行左肝外叶切除,1例行左半肝切除,7例行右半肝单独肝段及联合肝段切除,45例行左右半肝肝段联合切除,2例行肝门部胆管整形后胆肠盆式吻合。围手术期未出现患者死亡,手术时间(65.0±5.0)min;术中出血量(83.0±6.2)ml,术后无结石残留患者。5例(5.1%)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患者并发胆漏,2例患者并发肝脏创面渗血。3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发现肝内胆管癌。随访5年,11例(11.2%)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结论规则肝切除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安全且疗效较好,并发症少,结石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年来对52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联合其它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右半肝切除术2例,右后叶切除术2例,非规则性右肝部分切除术9例,左半肝切除术13例,左外叶切除术26例.术后残石发生7例,经胆道镜取净5例.结论 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是目前较理想的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温下全肝血流分步阻断法对3例左肝尾叶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左尾叶切除,其中1例肿瘤侵及左肺内叶者同时行左半肝切除术。结果手术顺利,疗效满意。认为该术式的优点为:(1)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2)提高了切除率。(3)可在直视下显示和切除肝左尾叶及肿瘤,并可修复大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7.
<正>包虫病是棘球绦虫寄生于人体及某些动物等宿主体内所致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西藏、四川、青海等各地牧区。致病的包虫病主要是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两类包虫均主要侵犯肝脏。其中泡型肝包虫危害性更大,主要体现在致病性更强、致残率和致死率更高[1]。晚期可能导致肝硬化、黄疸和肝功能衰竭[2]。泡型肝包虫病以出芽或浸润方式增殖[1],因类似于肿瘤生长方式,可侵入肝内血管引起周围组织感染和远处器官转移。目前肝泡型包虫根治性肝切除术作为治疗首选。本例肝泡型包虫侵犯S7段及整个尾状叶并包绕大部分下腔静脉,术中显露困难,容易出现大出血,而左右联合手术入路均不能很好地显露并切除病灶,笔者采用经正中裂入路联合左右侧入路的手术方式切除病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在胆道再次手术中的应用及术前评估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11/2012-2我院收治的胆道再次手术中行肝叶切除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左外叶切除69例;左半肝切除18例;肝方叶切除8例;肝右叶部分切除4例,其中1例为右半肝切除;双侧肝叶规则性切除4例,包括2例胆囊床切除,1例右半肝及左外叶切除,1例部分肝右叶及左外叶切除;左内叶切除2例.术后主要并发症:切口感染、胆漏、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围手术期因肝功能衰竭亡1例.结论:对于肝内胆管复发和/或残余结石,应该彻底切除存在胆管结石和狭窄的肝叶或肝段,努力减少胆道再次手术次数.  相似文献   

9.
尾状叶肝癌是一种特殊部位肝癌,少见且治疗困难,既往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近年来尾状叶肝癌的介入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并获得较好疗效。简述了肝脏尾状叶的解剖特点和尾状叶肝癌的动脉血供特点,总结了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局部消融术治疗尾状叶肝癌的进展,认为联合应用介入方法治疗尾状叶肝癌的优势仍需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0.
支庆江  李杰  胡宗泽  刘竞芳 《山东医药》2009,49(30):107-108
肝尾叶胆管结石是肝内结石高发区域之一,但由于其部位隐蔽,术前术中漏诊率高。1990~2006年,我们共收治肝尾叶结石2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左外叶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5月-2010年5月共12例患者行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左外叶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并发胆囊结石,术中加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12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70 mL~370 mL,术后12例均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3例出现肝残面积液,无残留结石、大出血、胆瘘、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治疗左肝外叶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我国的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较高,要做到彻底清除结石,解除肝内胆管狭窄比较困难.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到一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较好方法.方法本组38例患者,男14例,女24例.过去做过手术的(2~5次)31例(81.6%).第一次手术7例(18.4%).38例患者中,Ⅱ,Ⅲ段切除9例,Ⅱ,Ⅲ,Ⅳ段切除4例(过去做过左外叶切除术)Ⅳa(方叶)切除7例,Ⅴ切除2例,Ⅳ,Ⅴ切除4例,Ⅵ,Ⅶ除3例,Ⅴ,Ⅵ,Ⅶ,Ⅷ段切除4例.过去有手术史患者中,有13例行胆肠吻合术.本组38例患者中,附加胆肠吻合术23例.肝方叶切除的目的主要是更好的显露肝内胆管,以便有效的清除结石,解除狭窄,大口径的胆肠吻合术,左外叶结石一定要判断有否向叶结石,否则易遗留内叶结石,造成术后复发.术前要有完整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结石的部位,有否肝叶萎缩.尽可能避免紧急手术.因为在急诊情况下,患者全身情况较差,检查不够全面,从而限制了较大范围的手术.结果经肝叶(段)切除的3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肝内局限某一叶(段)结石,采用肝切除的方法效果令人满意,可以达到根治目的.肝方叶切除主要是显露肝内胆管.左外叶切除易遗留内叶结石,要引起充分重视.胆肠吻合术,仍然  相似文献   

13.
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22~61岁。多有上腹部不适、纳差等上消化道症状,1例初发为阻塞性黄疸。术前AFP3例大于400μg/ml,2例正常,HBsAg均阳性。B超、CT检查发现肝尾状叶实质性占位病变,1例术前肝穿刺证实为肝细胞性肝癌。5例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肝硬化,其中3例行根治性尾叶切除,肿瘤直径5.5~8cm,包膜不完整;1例由于肿瘤侵及门静脉主干和肝总管行胆管外引流,1例因肝内转移及肝门区肿瘤固定行门静脉置管化疗。 手术治疗: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Chevron切口,首先全面检查肝脏及腹内脏器以排除尾叶以外病变,再切开肝胃韧带,暴露肝尾叶。术中B超检查确定肿瘤位置、大小及其与肝静脉的确切解剖关系,切开左右三角韧带、冠状韧带、肝圆韧带和镰状  相似文献   

14.
高位胆管癌也称肝门部胆管癌,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近年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随着辅助检查手段和外科技术及观念的改进与更新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有很大提高。文献报告已超过60%。我院自1990-10/2001-10对16例高位胆管癌均采取肝方叶切除,充分显露肝门,使肿瘤切除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胆石症是我国胆道外科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肝内胆管结石是构成胆道外科的难点和重点。因其具有明显节段性分布的特点,并发结石处的胆管狭窄、扩张,局部肝组织纤维化乃至发生胆管癌。单纯手术切除取石,胆肠内引流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鉴于此,肝叶或肝段切除乃是“去除病灶”获得理想效果的根本措施。经过多年的大宗病例的临床观察研究,肝切除术在肝内结石治疗中的地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肯定。 1 肝切除术治疗肝内结石的理论基础肝内结石常合并胆管炎症狭窄及梗阻上方的扩张,反复的感染带来肝脏纤维化毁损、肝硬变、门脉高压症,长期结石炎症刺激亦可使胆管癌发病率升高。单纯的胆管切开取石常由  相似文献   

16.
近年对胆管癌前病变以及可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受到重视,本文对88例肝内结石行肝叶(段)以上肝切除标本中发现4例肝内胆管癌与同期手术的257例原发性肝癌病例中发现的肝内胆管癌19例,进行了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比较,试图对肝内胆管癌与肝内结石的相互关系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肝门胆管癌诊治中肿瘤标记物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找对肝门胆管癌诊断、疗效判断和随访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 ,对 32例肝门部胆管癌和 2 0例胆囊息肉患者行 CA1 9- 9、CA2 4 2 、CA50 和 CEA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 ,并对其中 16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肝门胆管癌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显示 ,CA1 9- 9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 ,分别为 75 %和 90 % ;4种肿瘤标记物与肝门胆管癌的分期有关 ;肝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后 ,患者血清 CA1 9- 9、CA2 4 2 和 CA50 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认为血清 CA2 4 2 和 CA50 检测有助于判断术后复发和转移 ;4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肝门胆管癌术前诊断、疗效评价和随访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选择性第一肝门阻断行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同期比较在选择性第一肝门阻断和第一肝门完全阻断条件下,分别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及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84例原发性肝癌行选择性第一肝门阻断肝部分切除术。其中,右半肝血流阻断24例,右肝前叶血流阻断10例,右肝后叶血流阻断6例,左半肝血流阻断28例,左肝外叶血流阻断16例。全组肝实质离断时间为(20.9±5.6)分钟,出血量为(410.8±105.2)ml,术后ALT峰值为(312.5±110.4)U/L,总胆红素峰值为(26.8±9.6)μmol/L,肝功能恢复时间为(7.3±3.1)天。同期行第一肝门完全阻断肝部分切除术88例,肝离断时间为(14.8±7.6)分钟,出血量为(456.3±125.6)ml,术后ALT峰值为(860.6±108.2)U/L,总胆红素峰值为(53.1±29.8)μmol/L,肝功能恢复时间为(13.5±5.7)天。两组病例均元围手术期死亡,无肝衰、胆汁漏、腹腔内感染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第一肝门阻断肝部分切除术保留了健侧肝脏的正常血供,术后肝功能损害轻,恢复快,特别适用于肝癌并肝硬化的病例。该方法安全、简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玉光  李英俊 《山东医药》2005,45(36):32-32
对3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术中肝门板电凝锐性解剖及由上而下切除可提高肿瘤切除率,根治性切除术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96-12~2006-12在我科行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56例的经验与体会。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有胆漏12例(4.69%),膈下感染7例(2.73%),腹腔脓肿5例(1.95%)和肝功能衰竭2例(0.78%)。本组获随访者229例,随访时间4个月~10年,平均7年3个月。93.01%术后症状消失,工作生活正常;5.68%偶有轻度胆管炎发作;1.31%仍反复发作严重胆道感染。结论肝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