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基因和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关系。方法:分离培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正常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诱导分化成骨细胞,茜素红实验检测矿化物沉积、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成骨指标(OPN、OC、ALP、Cbfal)和Wnt/β-catenin mRNA表达,分析MSCs细胞成骨能力变化及两组间Wnt/β-catenin mRNA表达差异。结果:骨髓MSCs体外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阳性,呈现明显红色钙化结节;MSCs体外诱导成骨细胞,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成骨指标OPN、OC、ALP、Cbfαl mRNA表达降低(P<0.05);骨髓MSCs体外成骨诱导后β-catenin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骨髓MSCs体外可成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潜能比正常人降低,Wnt/β-catenin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MSCs,诱导大鼠MSCs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应用放免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应用17β-E2对成年大鼠来源的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分离得出BMSCs细胞为长梭形或纺锤形,诱导7 d时,大部分细胞逐渐变为多边形,可见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呈阳性;诱导约14 d,细胞互相聚集周围有钙盐晶体形成;诱导培养21 d,细胞聚集形成典型的骨小结,茜素红染色将骨结节中沉积的钙盐染成红色。结论密度梯度离心与贴壁筛选法相结合,是体外分离、纯化MSCs的理想方法;雌激素能通过增强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来发挥促骨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脂肪和成骨能力的变化,研究骨髓MSCs成脂分化的异常在再障患者红髓脂肪化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再障患者及正常人的骨髓,观察其一般生物学特性,并在体外诱导其向脂肪、成骨细胞分化,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成脂肪、成骨特异基因的表达时间,比较再障患者和正常对照MSCs向脂肪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不同.结果 原代培养7 d,再障组贴壁细胞克隆形成率为(19.30±4.77)/(5×105 MNCs),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47.72±3.46)/(5×105 MSCs)(P<0.05).在培养初期,再障组MSCs与正常对照MSCs增殖能力相似,但在连续传8代后,其增殖能力降低.再障组MSCs体外诱导成脂滴早,诱导分化的脂肪细胞leptin(瘦素)基因表达早.再障组MSCs体外诱导成骨形成钙化结节少,碱性磷酸酶活性低,诱导的成骨细胞osteocalcin(骨钙素)基因表达晚.结论 再障患者MSCs成脂分化能力增强而成骨分化能力降低,可能在再障的病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法体外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1、10μmol/L),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常规成骨诱导分化培养3或7d,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观察成骨分化水平,化学比色法测定ALP活性,茜素红染色后观察矿化钙结节数量并定量分析,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Akt蛋白表达,应用Realtime-PCR检测各组细胞BMP2、Runx2、OPN及Osterix等成骨分化标记物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从24至72h,LY294002对hMSCs增殖均产生显著抑制,随时间推延,可见抑制增殖效果增强(P<0.05)。ALP染色和定量测定提示10μmol/L的ALP活性最强,在不同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μmol/L组(P<0.05)。成骨诱导培养3和7d,1、10μmol/L组矿化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μmol/L组矿化量在成骨诱导7d也显著高于1μmol/L组(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证实成骨诱导可激活Akt磷酸化蛋白表达,但LY294002可抑制该蛋白磷酸化。成骨诱导分化7d,1、10μmol/L均明显促进BMP2、Runx2、OPN、Osterix4种基因mRNA表达(均P<0.05)。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hMSCs增殖和分化过程。成骨分化伴随下游Akt蛋白表达。PI3K抑制剂可抑制hMSCs增殖,但同时促进其向成骨分化和矿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浓度补肾中药血清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增殖、成骨分化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取正常孕妇脐静脉血培养第3代人脐血MSCs,制备补肾中药大鼠血清,按诱导分化培养基不同,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血清组、BMP-2组、中药血清+BMP-2组(联合组)。以MTT比色法检测脐血MSCs增殖活性,观察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矿化结节及Ⅰ型胶原染色以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联合组、BMP-2组在诱导第3、5天细胞增殖活性明显提高,在诱导第3、6、9、12天ALP活性明显提高(P0.05)。与BMP-2组比较,中药血清+BMP-2组在诱导第5天增殖活性明显提高,在诱导第6天ALP活性明显提高(P0.05)。成骨诱导第14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von Kossa染色均可见细胞间散在黑色颗粒,尤以联合组为明显;而Ⅰ型胶原纤维表达,BMP-2组、联合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强。结论低浓度补肾中药血清联合BMP-2后能诱导人脐血MSCs增殖及定向成骨分化,是复合型诱导因子的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成骨细胞(OB)分化过程中Runx2的表达,探讨MM骨形成障碍的机制.方法 以4例有明显骨质破坏的MM患者为研究对象,2例缺铁性贫血和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对照,体外诱导MSCs向OB分化,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MSCs向OB分化过程中的增殖能力,以平均光密度值(AOD)表示;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钙结节(Von-Kossa)染色检测MSCs的OB形成能力,分别以IOD sum/Area sum值和平均钙结节个数表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MSCs向OB分化过程中Runx2的表达,以Runx2/GAPDH平均光密度值表示.结果 在MSCs向OB分化过程中,MM患者MSCs的增殖能力、ALP表达、钙结节形成能力、Runx2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MM患者骨髓MSCs向OB分化过程中的增殖能力和OB形成能力均下降,可能与Runx2的表达减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DKK1在淫羊藿总黄酮调控去势雌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和成脂分化平衡过程中的动态表达,为进一步阐明淫羊藿总黄酮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去势雌性大鼠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在成骨诱导液和脂肪诱导液条件下连续培养15 d,并在此基础上添加剂量为10μg/mL的淫羊藿总黄酮。采用ALP染色、ALP活性测定、油红O染色以及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和成脂分化的影响。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淫羊藿总黄酮处理过程中DKK1蛋白的动态表达,观察DKK1蛋白在淫羊藿总黄酮调控去势雌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和成脂分化平衡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淫羊藿总黄酮能显著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LP的表达以及成骨早期分化因子Runx2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脂肪形成关键基因PPARγ-2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脂滴的形成。在成骨诱导条件下,EFs呈时间依赖性下调DKK1的表达;在脂肪诱导条件下,EFs呈时间依赖性抑制DKK1蛋白的上调。结论通过抑制DKK1蛋白的表达调控去势雌性大鼠BMSCs成骨和成脂分化平衡,可能是淫羊藿总黄酮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胃癌细胞系SGC7901如何影响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成骨分化。方法 分离SD大鼠乳鼠股骨,获取原代MSCs。将原代MSCs和经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处理的原代MSCs分别与胃黏膜细胞系GES-1和胃癌细胞系SGC7901共培养,并以成骨诱导培养基(OS培养基)诱导72 h,提取MSCs总蛋白和总RNA。对总RNA进行RNA-seq检测并对显著差异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和真核直系同源群(euKaryotic Ortholog Groups, KOG)可视化分析;以GAPDH为内参,Western blot检测成骨标志蛋白,钙信号相关蛋白和原纤毛结构相关蛋白表达;对共培养后获取的MSCs总蛋白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 ALP)活性检测。结果 MSCs原代培养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经过成骨诱导培养基(OS培养基)诱导,茜素红染色矿化结节呈红色;以SGC7901为对照,MS...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依普拉芬对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以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将不同浓度的依普拉芬加入培养液,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化结节以及培养基中NO浓度。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依普拉芬可增加成骨细胞数量(P<0.01),提高细胞的ALP活性和促进钙化结节形成,增加培养液中NO浓度(P<0.01)。其中,依普拉芬浓度在10~8~10~5mol/L之间作用最为显著。结论一定浓度的依普拉芬可以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细胞内NO合成进行调控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霉素在体外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和骨髓单核细胞(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BMSCs在成骨培养基中用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处理,以CCK-8法检测其对BMSCs活性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染色以及ALP活性的测定检测阿霉素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实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钙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先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TGF-β1组(1、2、4、8μg/L),观察TGF-β1对VSMC的影响;再分为正常对照组、钙化组(TGF-β1 4μg/L)、罗格列酮(RSG,20μmol/L)组、钙化+罗格列酮(RSG,20μmol/L)组,观察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VSMC钙化后的作用,对细胞进行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茜素红S染色检测钙化结节的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VSMC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PPARγ、成骨样细胞标志物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后的VSMC钙盐沉积和ALP活性明显升高(P0.05),且TGF-β1浓度为4μg/L时作用最明显,成骨样细胞标志物Runx2表达明显升高(P0.05),同时平滑肌细胞标志物α-SMA表达减少(P0.05)。而加入罗格列酮后,VSMC的钙盐沉积和ALP活性明显降低(P0.05),α-SMA、PPARγ表达明显上升(P0.05),相反,Runx2的表达则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TGF-β1可以诱导VSMC向成骨样细胞分化和钙化,而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可以抑制TGF-β1诱导下VSMC钙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否分化为胆碱能样神经元.方法 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取2~4代MSCs,进行诱导其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诱导方案:10% 胎牛血清诱导2 d; 换液为DMEM/F12培养基,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巯基乙醇(ME)、维甲酸(RA)、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8 d;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肝素(Heparin)继续诱导8 d.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观察诱导后的形态变化.采用RT-PCR检测巢蛋白(nestin),核受体相关因子(Nurr1),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mRNA 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表达 nestin、ChAT、神经核蛋白(NeuN),乙酰胆碱酯酶(AchE) 的阳性细胞.结果 诱导后细胞形态逐渐由长梭形变为圆形或椭圆形,突起形成;RT-PCR显示,诱导后的细胞高表达 nestin、Nurr1、ChAT,且基因表达相对强度与未诱导的MSCs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诱导后的细胞高表达nestin、ChAT、NeuN、AchE,且阳性细胞大于80%,而对照组除ChAT 阳性细胞为1%外,其他均为阴性.结论 大鼠MSCs可诱导为胆碱能样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茶黄素对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成骨诱导作用及其能力。方法将第二代人BMSCs分为茶黄素组、对照组,茶黄素组加入浓度为10 mmol/L茶黄素,对照组不干预。对比观察两组干预后细胞形态,钙结节、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及骨钙素(OC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检测各组4、8、12、16 d各时点ALP、OCN活性。结果茶黄素组钙结节、ALP、Ⅰ型胶原及OCN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茶黄素组各时点ALP、OCN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茶黄素可促进人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于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表达CXCR2的影响。方法采用有利于MSCs生长及增殖的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及培养干细胞;成骨、成脂诱导检测其分化特性。采用TNF-α干预MSCs细胞培养。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5 ng/m L)和高剂量组(10 ng/m L)。选取P3代细胞,培养10天后提取蛋白,Western blot分析MSCs表达CXCR2变化。结果所培养的MSCs成骨、成脂诱导后染色均阳性,证实所培养的即为MSCs细胞。提高培养液中TNF-α的浓度,则MSCs表达CXCR2的量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α能够刺激MSCs表达CXCR2增加,这可能是急性肺损伤时,MSCs细胞动员和定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MM细胞系(U266细胞株)和MSCs共培养体系,研究骨髓瘤细胞对MSCs增殖能力、OB形成能力和Runx2表达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例缺铁性贫血和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骨髓MSCs,培养3-5代后,诱导MSCs向OB分化,待细胞融合至60%~70%时,分两组,一组加U266细胞株共同培养(共培养组),另一组不加U266细胞株(对照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MSCs向OB分化过程中的增殖能力,以平均光密度值(AOD)表示;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钙结节(Von-Kcssa)染色检测MSCs的OB形成能力,分别以IOD sum/Area sum值和平均钙结节个数表示;RT-PCR技术检测MSCs向OB分化过程中Runx2的表达,以Runx2/GAPDH平均光密度值表示.结果 在共培养体系中,U266细胞株和MSCs共培养的前3d,MSCs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两组AOD值分别为0.731±0.020和0.805±0.152(P >0.05),至第6天,共培养组的MSCs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AOD分别为0.560±0.034和2.283±0.145(P <0.05).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MSCs向OB分化过程中ALP的表达显著降低,IOD sum/Area sum值分别为0.138±0.038和0.376±0.044(P <0.01),钙结节的形成减少,平均钙结节个数分别为(6.7±2.75)个和(15.3±8.99)个(P<0.01)和Runx2的表达显著降低,Runx2/GAPDH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238±0.168和0.653 ±0.343(P <0.01).结论 骨髓瘤细胞可抑制骨髓MSCs向OB分化的增殖能力和OB形成能力,也抑制其Runx2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高糖诱导大鼠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钙化的现象。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免疫荧光(IF)鉴定,von-kossa钙化测定,western blot,real-time PCR等方法对高糖诱导大鼠主动脉瓣间质细胞钙化的现象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在高糖刺激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增加,骨形态生成蛋白2(BMP2)、BMP4呈现上升趋势,钙化结节形成的数目增多(P<0.05),0 d组结节数目为(0.30±0.05),7 d组为(1.10±0.12),而14 d组结节数目为(2.70±0.30),明显增多。而在低糖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没有观察到钙化结节的形成。结论高糖能够诱导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发生钙化,可能与骨化相关因子ALP、BMP2,BMP4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密度体外培养条件下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能力及对Bio-oss胶原复合的影响。方法利用全血贴壁法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取第2代细胞进行不同密度的培养,观察细胞克隆的形成及形态变化。细胞消化后进行爬片,测定Stro-1+、CD4+4细胞表面抗原,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培养细胞CD3+4、CD4+4表达变化并与非低密度培养组比较。低密度培养细胞成骨诱导后,进行钙化结节诱导,同时进行碱性磷酸酶(ALP)定量测定。把诱导后的细胞与Bio-oss胶原复合,观察与载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并进行电镜扫描观察。结果低密度培养的细胞可形成克隆,细胞爬片后CD4+4、Stro-1+免疫荧光测定显示阳性,钙化结节在成骨诱导14 d后形成。低密度培养的细胞CD3+4阳性率为43.83%,而正常培养的细胞CD3+4阳性率为4.20%,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诱导后细胞ALP定量测定为(1.666±0.015)U/(g.prot),而非诱导细胞为(0.450±0.023)U/(g.prot),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诱导后的细胞与Bio-oss胶原复合较好,电镜扫描观察细胞表面有大量"伪足"形成。结论低密度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可表达较强干细胞特性和成骨能力,与Bio-oss胶原复合后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物质(SP)对脊髓损伤(SCI)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源性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SCI大鼠双侧胫骨、股骨冲洗髓腔后收集细胞悬液,进行骨髓MSCs源性成骨细胞诱导培养。观察SP不同浓度(10^-12、10^-10、10^-8、10^-7、10^-6M)、不同作用时间(1、2、3周)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观察SP与Spantide(SP抑制剂)、L703606(NK1受体抑制剂)配伍作用后细胞ALP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SP作用后细胞ALP活性均明显降低,10^-8M浓度时最低,P均〈0.05;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ALP活性降低明显,P〈0.05。与SP单独作用比较,SP与Spantide和L703606配伍后细胞ALP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SP通过NK1受体对成骨细胞的分化产生影响;SP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使成熟的成骨细胞减少,可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月  王稚英 《山东医药》2011,51(50):31-33
目的观察乳鼠成骨细胞诱导乳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成骨情况。方法取SD大鼠乳鼠颅盖骨,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成骨细胞;取乳兔长骨,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培养BMSCs;用Transwell双层细胞培养板共育,实验组于培养上室接种成骨细胞,对照组培养上室不接种细胞,两组培养下室均接种BMSCs。观察BMSCs形态变化,用酶标仪检测诱导分化后BMSCs的ALP活性,RT—PCR检测BMSCs中的骨钙素、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Ⅰ型胶原基因。结果共培养后实验组BMSCs形态逐渐向成骨样细胞转化,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BMSCs中ALP活性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BMSCs的骨钙素、BMP-2、Ⅰ型胶原基因有所表达,对照组无表达。结论乳鼠成骨能够诱导乳兔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体外观察不同葡萄糖浓度在促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对细胞因子碱性磷酸酶、骨形成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对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无菌条件下从2周龄SD大鼠长骨骨髓中分离获取骨髓基质干细胞,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纯化、传代扩增,随后在不同糖浓度(5.5 mmol/L、25.0 mmol/L)干预下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21 d,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并测定成骨细胞的标记物碱性磷酸酶、骨形成蛋白-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比较各组中成骨细胞分化的情况.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结果 25.0 mmol/L糖浓度组与5.5 mmol/L糖浓度组比较,钙结节形成比例分别为(45.3±0.7)%、(68.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碱性磷酸酶(0.350±0.020、0.563±0.043)、骨形成蛋白-2[(590±27)、(744±41)μg/L]及转化生长因子β1[(875±40)、(1188±52)μg/L]活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高糖条件下,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减弱,这可能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