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47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ACE组22例,单纯行TACE治疗,TACE联合PEI组25例,行TACE联合PEI治疗。结果TACE联合PEI组血清AFP转阴率、肿瘤缩小率及0.5、1、1.5、2a生存率分别为80.00%、80.00%、100.00%、88.00%、76.00%、56.00%,明显高于TACE组的47.05%、50.00%、81.82%、63.64%、54.55%、27.27%(P均〈0.05)。结论TACE联合PEI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明显并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肝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39例原发性肝癌接受TACE后肝损害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硫普罗宁0.2g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14例)给予葡萄糖醛酸内酯0.6g、肌苷0.4g每日1次静脉滴注。两组酌情给予其它综合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肝功能(AST、ALT、TBil)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42.9%)(P〈0.05),治疗结束治疗组AST、AL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TBil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有乏力、厌食、恶心、肝区疼痛、发热、白细胞减少等TEAC术后并发症,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有效改善自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2例皮疹。结论硫普罗宁对TACE后肝损害有较好的护肝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中晚期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动脉灌注栓塞术(TA—CE),对照组仅行TACE。两组病例均在TACE1—2疗程后进行临床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的评价。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疼痛缓解、卡氏评分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为56.7%,对照组为40%(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较对照组轻。治疗组病例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均低于治疗前(P〈0.05)。认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能明显缓解肝区疼痛,提高KPS评分,减轻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保护及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切除术前行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B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09例首次行肝癌切除术的BCLC分期B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是否行TACE分为联合组和手术组,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X2检验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两组生存率。结果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和手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26个月,组间比较P〈0.05(X2=9.226);治疗方式、肿瘤直径、手术切缘和血清AFP水平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且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为1.576,95%CI为1.157—2.146,P=0.004)。结论对于BCLC分期B期患者,在切除术前给予辅助性TACE治疗有望延长术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白东晓  魏林生 《山东医药》2006,46(24):45-46
14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50例,单纯手术治疗;B组55例,行手术联合化疗泵化疗或术后肝动脉介入化疗(TACE);C组43例,行手术联合复发灶内无水酒精注射(PEI)或射频消融(RFA)治疗。A、B、C三组1a生存率分别为62.52%、82.64%、81.09%,2a生存率分别为46.55%、73.82%、71.02%,B、C两组的1、2a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P均〈0.05)。A、B组术后1a复发率分别为了49.36%、27.27%,2a复发率分别为68.62%、43.64%,B组1、2a复发率均低于A组(P均〈0.05)。认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是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香菇多糖配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146例同期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滴香菇多糖(2mg/次,2次/周),连用6个月。结果治疗组外周血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slL-2R及IL-2含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O.05,P〈0.01)。提示香菇多糖配合TACE可提高肝癌疗效。  相似文献   

7.
陈刚  朱西琪  邱少敏 《山东医药》2008,48(46):88-89
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B组单用TACE治疗,每隔4周重复1次,3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A组总有效率为31.03%(9/29);甲胎蛋白(AFP)异常率为20.68%(6/29);B组总有效率为22.58%(7/31),AFP异常率为41.93%(13/31)。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AFP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TACE联合PE1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好且术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任翰淼 《山东医药》2011,51(46):77-78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将60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行TACE治疗和传统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FP、CEA水平和癌灶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清AFP、CEA分别为(123±80)、(200±10)μg/L,均明显低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CT癌灶最大径明显小于术前和对照组术后(P均〈0.05)。对照组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8例,观察组为1例(P〈0.05)。结论晚期肝癌患者宜采用TACE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方和谦教授经验方和肝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疗效。[方法]80例GERD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治疗组加服和肝汤治疗,疗程均8周,疗后6、12个月各随访1次。[结果]2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77.5%(P〈0.05)。2组内镜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7.5oA,对照组95.0%(P〉0.05)。2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治疗6、12个月分别为12.5%,22.5%;对照组分别为22.5%,55.0%(P〈0.05)。[结论]和肝汤治疗GERD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内镜下食管黏膜组织的病损程度,降低复发率及延长复发时间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RFA)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肝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生存率、死亡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该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4月收入院的老年肝癌患者60例( RFA治疗30例,TACE治疗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生存率及死亡原因的异同。结果 RFA及TACE治疗均对肝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TACE组谷丙转氨酶( ALT)治疗前后差值大于RFA组(P<0.05)。 RFA组和TACE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8%、54.8%、45.8%和73.3%、65.5%、40.9%(P>0.05)。死亡原因依次为消化道出血、再发肝癌结节破裂、肝性脑病、全身衰竭。结论老年肝癌的RFA治疗肝损害轻,与TACE治疗相比,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孟晓明 《山东医药》2009,49(50):59-60
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塞(TAE)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行急诊肝动脉插管,注入明胶海绵、碘油或弹簧钢圈行TAE32例(TAE组),行肝切除术11例(切除组),肝动脉结扎术27例(结扎组)。观察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压、Hb和生存时间。结果TAE组均止血成功,术后24h血压、Hb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术后6个月生存率为87.5%,均高于切除组结扎组的72.7%、37.0%(P均〈0.05)。结论TAE是治疗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有效、安全的手段;对不能手术全切的肝癌患者,疗效优于其他外科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13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62例)单纯行TACE;B组(76例)行TACE结合3DCRT。大体肿瘤靶区(GTV)只包括癌栓,不包括原发灶,使90%等剂量曲线覆盖PTV,照射总量40~65Gy,单次照射剂量2~4Gy。结果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0.3%、3.9%,平均生存期7.2个月,有效率(CR+PR)为16.1%(10/62);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0.6%、22.3%,平均生存期15.5个月,总有效率为42.11%(32/76),P〈0.05。结论TACE联合3DCRT能明显提高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的常用内镜治疗方法对胆总管结石青年患者治疗后结石复发的影响以及结石近期复发、远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一次性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术(ERCP)成功取石后随访资料完整的胆总管结石青年(21~45岁)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组、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EST(切开〈0.5cm)+EPBD组,进行随访,统计近期(≤3年)及远期(〉3年)结石复发率,并对复发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资料完整的327例患者平均随访76.5个月,54例(16.5%)结石复发,其中近期复发35例(10.7%),远期复发19例(5.8%)。近期胆总管结石复发率EPBD组(11.3%)和EST组(13.2%)均高于EST+EPBD组(8.1%),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远期胆总管结石复发率EPBD组(11.3%)和EST组(6.6%)均显著高于EST+EPBD组(0.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胆囊结石、结石最大径、结石个数、机械碎石与近期结石复发显著相关(P〈0.05),而远期胆总管结石复发则与结石最大径及单纯球囊扩张显著相关(P〈0.05)。结论对于胆总管结石青年患者,单纯EPBD取石固然可保留乳头括约肌功能,但增加了结石的远期复发风险,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EPBD取石可显著降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肝癌患者术前Fib-4指数对肝癌肝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行肝部分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Fib-4指数的大小分为低指数组(Fib-4指数〈3.25)和高指数组(Fib-4指数≥3.25),术后应用门诊、电话方式随访,以Cox回归模型对术后复发情况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AFP≥400μg/L、肿瘤最大直径〉5cm、肿瘤数目〉3个、Fib-4指数I〉3.25、血管侵犯及切缘阳性、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肝切除术后无瘤生存的危险因素(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Fib-4指数≥3.25、肿瘤数目〉3个及门静脉癌栓是肝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术前Fib-4指数≥3.25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干预前后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抗生素使用与否在感染、发热之间的差异,指导抗生素规范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659例次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根据介入治疗时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分为预防用药组、未预防用药组,比较两组发热及感染情况。结果介入术后共发生医院感染26例次,总体感染率3.95%(26/659);其中预防用药组21例次,感染率4.09%(21/514);未预防用药组5例次,感染率3.45%(5/145),两组比较P〉0.05。308例次术后出现发热,其中预防用药组239例次(46.5%),未预防用药组69例次(47.6%),两组比较P〉0.05。预防用药组平均发热体温95%CI为37.80~38.70qC,未预防用药组为37.65~38.90℃,两组比较P〉0.05。预防用药组、未预防用药组最初发热时间中位数均为第3天。预防用药组热程平均为4.12d,预防用药组平均为3.76d,两组比较P〉0.05。结论行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未应用者在感染类型、感染率、发热率及最初发热时间、热程及发热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中无需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脾动脉间接性门静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并探讨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40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脾动脉间接性门静脉内灌注化疗药物,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术后血清TNF-α、IL-2、sIL-2R和VEG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sIL-2R和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而IL-2升高(R<0.01);双灌注治疗后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2.5%、55%和25%,而TACE治疗组则分别为60%、30%和6.7%,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灌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改善机体的免疫状况,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凌平  龚昆梅 《山东医药》2010,50(2):71-7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经肝门阻断行肝癌切除术患者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经肝门阻断行肝癌切除术,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静滴乌司他丁20万U治疗7d。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5、7天血清中的肝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5、7天肝功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1、3、5天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肝癌切除术患者肝功能有保护作用;其作用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HBvDNA阳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HBVDNA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2例被随机分为拉米夫定联合’rACE治疗组32例和TACE治疗30例,观察两组HBvDNA水平、实体瘤应答和1年生存率。结果联合组治疗前HBvDNA水平为(6.3±2.1)×10copies/ml,治疗1年为(7.1±1.5)×103copies/ml,对照组治疗前HBVDNA水平为(6.5±1.9)×10copies/ml,治疗1年为(7.1±1.7)×10’copies/ml(P〈0.05);联合组1年生存率为59.4%,对照组为43.3%(P〈0.05);联合组患者部分缓解、稳定和恶化率分别为43.8%、34.4%和21.9%,对照组则分别为40.O%、30.0%和30.0%(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TAcE治疗可抑制病毒复制,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根治性放疗加低剂量节律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5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单纯根治性放疗,治疗组行根治性放疗加低剂量节律化疗。放疗肿瘤临床病灶剂量为65~70Gy/6.5~7周,亚临床病灶剂量为45~50Gy/4.5~5周。化疗顺铂(DDP)10mg/次,3次/周,每周1、3、5进行化疗,共6~7周。结果治疗组CR、PR百分率分别为53.57%、32.14%,对照组分别为38.46%、1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节律化疗加根治性放疗比单纯根治性放疗疗效好,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肝肿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兴国 《山东医药》2009,49(35):49-50
目的探讨肝肿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60例PHC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行肝肿瘤联合脾切除术及单纯肝肿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消化道出血、感染、腹水、黄疸等)发生情况;术后4周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免疫功能。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手术前后肝功能均无显著变化;联合组外周血WBC和PLT均显著高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CD3、CD4、CD4/CD8及及NK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联合组升高趋势更明显。结论对PHC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一期肿瘤联合脾切除术可促进外周血WBC和PLT恢复正常,改善患者免疫机能,且不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