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NAFLD组患者57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2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29例肝硬化7例和正常对照组22例.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TNF-α仅和IL-6水平.同时检查受试者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用以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了解合并代谢综合征情况.比较各组间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并分析TNF-α、IL-6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关系.结果:单纯性脂肪肝、NASH和肝硬化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NASH组水平最高,且显著高于单纯性脂肪肝和肝硬化组(P<0.05).受试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HOMA-IR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608,0.709,均P=0.000).合并代谢综合征的NAFLD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P<0.05).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呈显著性相关(r=0.409,P=0.002;r=0.552,P:0.000).结论:TNF-α、IL-6通过诱导胰岛素抵抗对NAFLD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并有助于NAFLD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李济福  屈跃军 《山东医药》2010,50(30):87-8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5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25例。A组按常规创面处理,给予营养支持、抗休克治疗;B组在常规创面处理、营养支持、抗休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取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8。同时与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C组)。结果 A、B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显著高于C组(P均〈0.05);治疗前A、B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较,P均〉0.05;治疗后第3、7天B组低于A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烧伤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释放,从而有效降低由烧伤引发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肝脏疾病(NAFLD)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水平及其脂代谢以及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方法检测NAFLD组90例和正常对照组18例的血清IL-6、IL-1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和2 h胰岛素(2HINS)、游离脂肪酸(FFA),采用稳定模式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并通过CT定量评价两组对象肝脏脂肪含量(HFC).结果NAFLD组IL-6、FFA、ALT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NAFLD组与对照组比较IL-10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NAFLD组与对照组比较腰臀比(WH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FINS、2HINS和HOMA-IR、HF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HR和ALT与HFC呈正相关.结论IL-6和IL-10在NAFLD的致病机理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NAFLD患者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WHR和ALT是影响NAFLD患者HFC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甘油三酯(TG)、尿酸(UA)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从我院就诊经彩色超声诊断的脂肪肝患者中,依血TG水平分为3组,即血TG正常组(NT)、仅血TG升高组(HT组)、血TG合并UA升高组(HTU组),以血TG正常的非脂肪肝人群做对照组(Control)。测各组血清胰岛素、TNF-α、IL-6、血糖,以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IR。结果与Control相比,NT、HT组TNF-α、IL-6、HOMA-IR均无明显增高(P>0.05);HTU组IL-6及HOMA-IR明显增高[IL-6,HTU:135.19(90.27~164.24)ng/mL vs Control:61.6(53.53~79.69)ng/mL;HOMA-IR,HTU:2.34±0.53 vs Control:1.00±0.81,P<0.01],TNF-α无明显增高(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TG与HO-MA-IR呈明显正相关(r=0.428,P<0.01)。结论 NAFLD患者是否发生IR及IL-6、TNF-α的变化可能受不同TG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和血清hs-CRP、TNF-α、IL-6、IL-1β炎症因子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糖尿病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1)及糖尿病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治疗组,n=3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F-κB、血清hs-CRP、TNF-α、IL-6、IL-1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外周血NF-κB水平、血清炎症因子、HOMA-IR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程勇  苏剑  田艳  赵亚敏 《山东医药》2009,49(7):62-63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胶囊的肝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治疗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70mg(2粒),3次/d;对照组口服葡醛内酯片100mg/d:两组均予控制饮食和适当锻炼,疗程30d。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ALT、AST、IL-8、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T、AST、IL-8、TNF-α水平均有改善(P〈0.01),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水飞蓟宾胶囊用于NAFLD患者可改善其肝功能,可能机制为降低血清IL-8、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树锋  段小嬿  关浩增  陈英 《内科》2013,8(1):4-6,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三组患者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A组患者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B组患者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均在入院48 h内开始用药,治疗8周。分别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IL-6、TNF-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三组患者TC、LDL-C、hs-CRP、IL-6和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A组和B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B组TC、LDL-C、hs-CRP、IL-6、TNF-α显著降低治疗A组TC、LDL-C、hs-CRP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B组的LCL-C、hs-CRP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1);治疗B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比治疗A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炎症反应,明显提高血管内皮舒张功能,20 mg/d剂量比10 mg/d剂量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肠道菌群、肝功能、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本院确诊的NAFLD患者60例,采集粪便标本检测肠道菌群,同时在门诊健康体检者中随机选取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NAFL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将NAFL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其中A组给予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456 mg/次,3次/天,疗程30天;B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 mg/次,3次/天)的同时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次,3次/天),疗程30天。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粪便中肠道菌群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内毒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的变化。应用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肠道菌群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NAFL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2.320、2.875,P值分别为0.022、0.002),肠葡萄球菌和肠杆菌数量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4.352、3.435,P值分别为0.000、0.001),肠球菌和拟杆菌无显著变化(t值分别为0.834、1.459,P值分别为0.401、0.173)。治疗后A组与B组双歧杆菌及乳杆菌的数量均有所上升,B组较A组上升更显著(t值分别为2.455、2.526,P值分别为0.027、0.018),两组治疗后肠葡萄球菌及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B组较A组下降更显著(t值分别为-2.049、2.758,P值分别为0.041、0.009)。治疗前NAFL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血浆内毒素、TNF-α、IL-6和HOMA-IR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2.783、3.174、6.173和6.730,P值分别为0.006、0.002、0.000和0.000)。与A组相比,治疗后B组血浆内毒素、TNF-α、IL-6、HOMA-IR、ALT、AST、TBil及TG均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2.452、-3.038、-3.398、-3.276、-2.473、-2.748、-2.474和-2.536,P值分别为0.023、0.005、0.002、0.004、0.018、0.017、0.019和0.017)。肠道菌群与血浆内毒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需氧菌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厌氧菌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NAFLD患者存在肠道菌群构成的改变,提示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NAFLD可显著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降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改善肝功能,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9.
汪洁 《山东医药》2006,46(20):54-55
将5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常规组,各28例,两组均予溶栓剂、抗凝剂、B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辛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IL-6和TNF-α。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同法测上述指标。结果ACS患者治疗前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常规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降低不明显(P〉0.05)。认为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与ACS发病密切相关,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即有减轻病变部位炎症反应和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NAFLD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8例);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组。治疗前分别测定NAFLD组及健康组的APN、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HOMA-IAI)及肝功能水平的变化。治疗组予小檗碱0.5g/次,3次/d,连续3月;对照组予低脂饮食,治疗3月后测定上述各指标。结果 NAFLD患者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INS、HOMA-IR及体质量指数(BMI)均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APN水平明显减少(P〈0.05)。口服小檗碱治疗后,治疗组FPG、TC、TG、LDL-C、FINS、HOMA-IR及BMI均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性,APN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各指标无变化(P〉0.05)。结论小檗碱治疗后,NAFLD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升高,改善了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了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有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99例无临床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s-CRP、IL-6、TNF-α水平,并测量这些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IMT≥0.9mm分为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组(A组),IMT<0.9mm为无大血管病变组(B组)。结果:A组的FPG、HOMA-IR、hs-CRP、IL-6均高于B组(P<0.05);A组的HOMA-IR与hs-CRP、IL-6呈正相关(P<0.05)。结论:hs-CRP、IL-6可能是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iromelatine对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2013年12月,采用链脉佐菌素腹腔注射加高糖高脂饮食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设立对照组、模型组和Piromelatine治疗组,4周后测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血清TNF-α、IL-6及CRP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虎杖高剂量组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romelatine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及空腹血胰岛素,该作用可能与其减少大鼠血清TNF-α、IL-6及CRP的水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鳖甲煎丸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O.01)。[结论]鳖甲煎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TNF-α和IL-6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赵俊泉  吕秀英 《山东医药》2007,47(22):40-41
将急性脑梗死(ACI)患者5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ACI治疗前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辛伐他汀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降低不明显(P>0.05).认为辛伐他汀通过影响ACI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从而发挥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宁片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影响。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就诊的NAFLD患者15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瑞舒伐他汀联合胆宁片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水平,常规检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计算HOMA-IR。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分别为(46.92±10.21)U/L和(65.39±9.86)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74±12.93)U/L和(99.21±10.97)U/L,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和HOMA-I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和HOMA-IR分别为(3.44±1.26)μg/L和(1.87±0.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8±1.29)μg/L)和(2.26±0.74),P0.05】。结论胆宁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NAFLD患者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并能降低血清TNF-α和HOMA-IR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及血清炎症指标(hs—CRP、TNF—α、IL-6)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筛选2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前及血糖达良好控制12周时胰岛素原、胰岛素原与胰岛素比值、胰岛素敏感指数和HOMA-β、HOMA-IR及血清炎症指标变化。hs-CRP、TNF-α、IL-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结果血糖达标12周时,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HOMA-β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胰岛素原、胰岛素原与胰岛素比值则较治疗前下降;反映胰岛素抵抗的HOMA—IR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胰岛素敏感指数比治疗前升高;血清炎症指标hs—CRP比治疗前降低56%(P〈0.01);IL-6、TNF-α比治疗前分别降低30%、24%(P均〈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胰岛3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得到部分改善,炎症状态也有改善。  相似文献   

17.
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游泳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和血清脂肪因子及TNF-α和IL-1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饮食组(RD)、高脂饮食组(HFD)和高脂饮食后运动组(HFDE),游泳运动训练前后检测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清脂肪因子及TNF-α、瘦素(leptin)与IL-1的水平。结果:与HFD组相比,游泳运动降低了HFDE组的HOMA-IR(14.2±1.2vs7.9±0.8,P〈0.05),降低了血清脂肪因子及TNF-α和IL-1的水平(FFA:0.4±0.1vs0.6±0.2mmol/L,leptin:1.6±0.8VS2.9±0.9ng/ml,TNF-α:92.0±18.8VS101.3±23.8pg/ml,IL-1:45.8±10.4 vs72.1±13.7pg/m1,P均〈0.05)。结论:运动降低了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的血清脂肪因子以及leptin、TNF-α和IL-1水平,改善了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下肢缺血预适应后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细胞因子TNF-α、IL-6、IL-10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AMI心肌作用中的机制。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MI组(A组)、下肢缺血预适应组(B组)和对照组。A、B组大鼠分别在AMI后2、4、6、12 h时间点处死取材。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TNF-α的含量;RT-PCR测定心肌组织中HO-1 mRNA表达情况。结果B组梗死区比重较A组低(P〈0.05);A、B组4、6和12 h血清IL-6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A、B组2、6、12 h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B组4 h血清IL-10水平较A组和对照组高(P〈0.01);A、B组各时间点TNF-α均较对照组高(P〈0.01),但两组间仅4 h时有差异(P〈0.05)。B组各时间点HO-1 mRNA表达较A组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下肢缺血预适应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IL-6、TNF-α等细胞因子的释放,上调IL-10及HO-1的水平,使心肌组织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探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HOMA-IR、IGF-1水平与IL-6、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糖尿病(DM)患者193例,其中单纯DM患者84例作为实验1组,DN患者109例作为实验2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各组血清IGF-1、IL-6及TNF-α表达水平,分析DN患者HOMA-IR、IGF-1水平与IL-6、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2组HOMA-IR、血清IGF-1、IL-6及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实验2组各指标明显高于实验1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DN患者HOMA-IR、血清IGF-1水平与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通过降低糖尿病患者HOMA-IR、血清IGF-1水平,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对DM并发症的防治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姜黄素和吡格列酮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姜黄素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各12只).正常组全程饲以普通饲料,另外三组均给予高脂饮食.6周末,每组各处死2只大鼠.验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造模成功后,姜黄素组和吡格列酮组每日分别给予姜黄素50 mg/kg和吡格列酮10 mg/kg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6周治疗结束后,留取血样和肝组织.统计体/肝质量,计算肝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肝功能检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检测血清FFA、TNF-α和IL-6水平及肝组织FFA、TNF-α、IL-6、MDA、GSH含量和SOD的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和吡格列酮组大鼠NAS评分及血清ALT、AST水平均降低(P均〈0.05).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血清HOMA-IR、FFA、TNF-α、IL-6水平及肝组织TNF-α、IL-6、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1),而姜黄素组、吡格列酮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上述指标均降低(P均〈0.05),且以姜黄素组大鼠体质量、血清AST、NAS积分及肝组织FFA、MDA下降最为显著(P均〈0.01).结论 姜黄素与吡格列酮均可通过调脂、改善IR、抗炎及抗氧化作用防治NASH,但前者的作用更强,且不增加大鼠的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