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其他高血压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静息心率增加对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对320例原发性1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测定其静息心率(R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酸(BUA)和尿微量白蛋白(MAU)。按RHR分为RHR1组(≤69次/min)、RHR2组(70-79次/min)和RHR3组(≥80次/min)。结果高血压患者TG(r=0.152,P〈0.05)、TC(r=0.152,P〈0.05)、LDL—C(r=0.230,P〈0.05)、FPG(r=0.201,P〈0.05)、hs—CRP(r=0.410,P〈0.001)、BUA(r=0.390,P〈0.05)、MAU(r=0.122,P〈0.01)随RHR的增加而增加(P〈0.05,P〈0.01);HDL—C随RHR的增加而减少(r=-0.510,P〈0.05)。结论1级高血压患者TG、TC、LDL—C、HDL—C、FPG、hs—CRP、BUA、MAU与RHR相关。RHR增加是1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与血清血脂、血糖、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86例NAFLD(观察组)和7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浆胰岛素(FINS)、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测量两组人员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腰臀指数(WHR),脂肪肝的诊断依据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观察组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TG、LDL-C、FINS及BMI、WHR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IS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TNF-α浓度与TG(r=0.43,P〈0.05)、TC(r=0.34,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FPG有正相关趋势(r=0.19,P〉0.05),与ISI呈显著负相关(r=-0.46,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存在胰岛素抵抗,同时血脂、FPG、TNF-α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少年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2~18岁青少年3953人,以12~15岁为青春前期(n=1698),16~18岁为青春期(n=2255),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1)总调查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6.2%。2)13~18岁超重肥胖者血压高于体质量正常者(P〈0.05)。3)男、女性青春期舒张压(DBP)异常检出率均高于青春期前(P〈0.05),青春期女性收缩压(SBP)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4)高血压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SBP、DBP、FPG、TG及LDL-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稍低于对照组(P〈0.05)。5)高血压组超重肥胖、高TG、低HDL-C、MS及高血压家族史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间高FPG、糖尿病家族史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SBP危险性是男性的2.10倍(95%CI为1.47~2.98);年龄每增加1岁,DBP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22倍(95%CI为1.08~1.38);有高血压家族史青少年高SBP的危险性是无家族史的1.64倍(95%CI为1.17~2.30);BMI每增加1kg/m。,SBP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24倍(95%CI为1.20~1.28),DBP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19倍,(95%CI是1.15~1.23)(P〈0.01)。结论青少年高血压与MS密切相关,家族史、超重肥胖是引发青少年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要重视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sCD14)水平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T2DM组)患者分为DN组、非DN组,采用ELISA法检测其与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sCD14,并分析血清sCD14水平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sCr)、TC、TG、HDL、LDL的关系。结果T2DM组血清sCD14、FPG、HbA1c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但两组sCD14与FPG均无相关性(P〉0.05)。DN组血清sCD14水平与HbA1c、LDL呈显著正相关(β=2.89、5.26,P均〈0.05),与sCr呈显著负相关(β=-0.29,P〈0.05);非DN组与其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血清sCD14水平与DN之间存在某些相关性,HbA1c、sCr和LDL是D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水平,探讨VLDL与其它脂蛋白及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14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及95例无冠脉病变的阴性对照者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ApoA1(载脂蛋白A1)、ApoB(载脂蛋白B)和VLDL水平,观察两组间血脂水平的变化及VLDL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1)冠脉阳性组血浆TC、TG、LDL、ApoB水平均高于冠脉阴性组(p〈0.05),HDL、ApoA1、VLDL水平在两组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冠心病有影响的因素有LDL和TG,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LDL、ApoB和TC又与VLDL相关,p〈0.05。(4)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G与VLDL关系最密切(r=0.58,p〈0.001),其次为LDL(r=-0.36,p〈0.001)。结论:VLDL虽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它与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G和LDL均关系密切,它通过TG和LDL间接地对冠心病的发病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149例慢性肾衰患者血脂水平及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对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149例慢性肾衰患者(观察组)和3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血脂[TG、TC、HDL—C、LDL—C、血肌酐(SCr)]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G、TC轻度升高,HDL—C明显下降,LDL—C明显升高。GFR与TG、TC无明显相关性,而与H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21,P〈0.05),与L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9,P〈0.01)。结论慢性肾衰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其可能是加快肾脏功能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大样本群体中探讨不同糖耐量状态孕妇血脂谱及其围生结局,并寻找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50g口服葡萄糖筛查试验(GCT)1hPG≥7.8mmol/L的孕妇共2069例,按100gOGTT结果分为NGT(n=911)、IGT(n=422)和GDM(n=736)3组,并测定3组HbA1c、TG、TC、LDL-C、HDL-C水平,以上指标均在24~28孕周获得。结果(1)不同糖耐量状态的孕妇TG、TC、LDL-C、HDL-C均较非孕参考范围明显升高。从NGT—IGT—GDM组,TG逐步上升(P〈O.01),HDL-C逐步下降(P〈0.01),TC和LDL-C无统计学差异。(2)经过对血糖的严格干预后,3组的孕期体重增加,新生儿体重无差异,然而巨大儿的发生率在GDM和IGT组仍明显高于NGT组(14.1%,13.1%7J$6.6%,P〈0.01)。(3)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OGTT中的FPG(OR=2.98,95%CI1.63~5.48,P〈0.01)、孕期体重增加(OR=1.12,95%CI1.06~1.19,P〈0.01)为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为独立保护因素(OR—0.41,95%C10.20~0.86,P〈0.05)。结论妊娠时,血脂各组分较非孕状态明显升高,从NGT→IGT→GDM,TG逐步上升而HDL-C逐步下降。即使经过血糖的严格干预,巨大儿的发生率并不能降低到NGT组水平。FPG水平和孕重增加是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对96例MS患者进行调查,每位患者均测RHR、血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超声检测IMT,按RHR频率分RHR1组:RHR〈70次/min,RHR2组:70-80次/min,RHR3组:RHR〉80次/min。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RHR与IMT呈显著正相关(r=0.432P〈0.01);且RHR与FPG、TG呈正相关(FPGr=0.24,TGr=0.24,P〈0.05)。结论MS患者RHR与IMT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肥胖与非肥胖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的差异,探讨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WC),将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肥胖组及非肥胖组,测定WC、G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纤维蛋白原(Fb)、收缩压(SBP)、舒张压(DBP),C反应蛋白(CRP),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肥胖组G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肥胖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肥胖组FPG、FINS、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b、SBP、DBP、CRP、HOMA—IR高于非肥胖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GH与HDL—C呈正相关,与WC、BMI、HOMA—IR、TG、TC、CRP、Fb及年龄呈负相关。结论肥胖的患者GH水平下降,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GH水平降低可能预示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其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高血压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高血压患者82例,对照组76例,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浓度及空腹血糖(FPG),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①高血压组较对照组FINS增高(21.39±14.21 vs 14.48±11.32,P〈0.05),ISI降低(-4.59±0.5 vs -4.18±0.54,P〈0.05),TG升高(2.96±0.58 vs 1.30±0.50,P〈0.05),HDL-C降低(1.30±0.07 vs 1.86±0.12,P〈0.05)。②以ISI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因素为TG、SBP、BMI和HDL-C(r^2=0.64,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更多存在胰岛素抵抗(IR)和血脂异常,氓与TG、SBP、BMI和HDL-C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血脂及血尿酸水平。方法:选择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4例及维吾尔族非高血压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体重指数≥28g/m^2为肥胖,病人被分为高血压伴肥胖组(64例)、高血压无肥胖组(60例)和肥胖无高血压组(57例)、无高血压无肥胖组(59例),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I、APO-B、血尿酸(UA)浓度。结果:①高血压伴肥胖组血TC、TG、LDL—C、UA浓度较高血压无肥胖组及无高血压无肥胖组显著升高(P〈0.05);②高血压伴肥胖组血脂、UA浓度与肥胖无高血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③高血压无肥胖组TC、LDL—C水平较无高血压无肥胖组显著升高(P〈0.05);④肥胖无高血压组TC、TG、LDL—C、UA水平较无高血压无肥胖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伴肥胖患者存在血脂和血尿酸水平升高等代谢紊乱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大兴农村地区老年糖尿病(DM)和空腹血糖受损(IFG)发生的情况和特点.方法 纳入大兴长子营地区60岁以上人群3036例,通过问卷调查统计糖尿病知晓以及治疗情况、吸烟情况、检查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酶法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直接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改良苦味酸法检测血肌酐(Cr);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白细胞总数(WBC)和血小板总数(PLT).结果纳入人群中IFG患者358例、DM患者712例,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4.10%、61.10%和19.94%.DM患者、IFG患者与血糖正常人群的BMI、血压、TC水平均无差异;与血糖正常的人群相比,IFG和DM患者吸烟指数更高,TG、LDL-C、UA、WBC、PLT水平升高(P<0.05),DM患者TG高于IFG患者,HDL-C水平低于正常血糖人群.结论 ①大兴长子营地区老年T2DM知晓率和治疗率较高,但控制率较低;②老年T2DM患者较正常血糖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更多;③IFG期心血管危险因素与T2DM接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胆红素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对225例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脉造影并测定空腹血清尿酸,胆红素及血脂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脉造影结果。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105例)和冠心病组(120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43例)、双支病变组(38例)和多支病变组(39例),分析血清尿酸、胆红素及血脂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性,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比值在各组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除甘油三酯F=1.058,P0.05外余F=10.913~56.238,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分独立相关(β=0.268,-0.526,0.250,-0.039,0.316,P0.05~0.01)。结论:血清总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比值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清尿酸、胆红素与血脂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栓调节蛋白(sTM)以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8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IMT增厚组(IMT〉0.9mm)61例和对照组(IMT≤0.9)28例,分别检测血Hs—CRP、sTM、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并加以分析。结果 IMT增厚组和对照组比较,收缩压、脉压、血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TM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相关分析:IMT与收缩压、脉压、UA、TC、LDL—C、Hs—CRP、sTM呈正相关,均为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与脉压、LDL—C、Hs—CRP独立相关。结论 高Hs—CRP与脉压增大、高LDL—C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早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4例新诊断无并发症的T2DM早期患者和40名年龄、性别等匹配的正常对照者。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FPG、Fins、HbA,c、TC、TG、HDL—C、LDL-C、UA、NO、内皮素1(ET~1)等,并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2hPG。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超测定肱动脉、颈动脉的血管内径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比反映血管舒张功能。对IMT与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组与对照组之间FPG、Fins、2hPG、HbA1C、TG、TC、HDL—C、LDL-C、H()MAIR、NO、E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性别、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基础血管内径、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血流在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IMT在不同人群中的密切相关因素是不同的。结论T2DM早期患者就有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不仅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而且存在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调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444例老年人群,检测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酸(UA)等。结果与非MS组相比,MS组GGT、BMI、SBP、DBP、TG、ALT、UA均明显升高(P〈0.01),HDL-C显著减低(P〈0.01);随着GGT四分位间距的递增,MS发生率、MS各组分(肥胖、血压异常、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GGT与DBP、TG、ALT、uA、MS组分个数呈正相关(P〈0.01),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GT是M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OR=1.008,95%CI1.0001.024,P=0.046)。结论老年人群血清GGT水平与MS关系密切,其水平的升高能够反映MS的发生风险;在排除肝脏疾病以后GGT可以作为MS发生风险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纤维蛋白原(F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并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变化,评价其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将经临床及头颅C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阿托伐他汀每晚40 mg口服,连续3个月,观察其用药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TC、TG、LDL-C、Fb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APTT、PT、HDL-C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而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均下降(均为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调整血脂代谢,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