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段出现发热及入院后即刻测得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发病时间〈8h),于入院时和入院后8、24、48、72h及7d内出现发热时再次进行NIHSS评分,对发热前后的评分进行比较。根据入院时的血清CRP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高水平组,比较两组的NIHSS评分。结果患者发热后NIHSS评分较发热前有所升高,24、48、72h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高水平组NIHSS评分较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热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发病后24~72h发热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加严重;CRP水平升高是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性的重要预测因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积极防治早期发热及降低血清CRP水平可明显改善其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儿血清IL-6、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手足口病患儿400例,参照卫生部颁布2010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分为普通型270例、重型83例、危重型47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入院1、3、7 d的IL-6,实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RP,并记录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Ⅱ)评分、手足口病重症评分。 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手足口病患儿血清IL-6、CRP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手足口病重症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危重型患儿入院1、3、7 d CRP水平分别为(37.9±5.1)、(14.4±6.3)、(4.7±1.4)mg/L,IL-6水平分别为(67.6±6.6)、(42.7±5.3)、(19.3±5.8)pg/mL;重型患儿入院1、3、7 d CRP水平分别为(16.8±4.2)、(8.9±2.3)、(2.7±0.8)mg/L,IL-6水平分别为(34.2±5.8)、(19.8±5.7)、(8.3±3.1) pg/mL;普通型患儿入院1、3、7 d CRP水平分别为(2.8±0.6)、(1.1±0.5)、(0.7±0.4) mg/L,IL-6水平分别为(11.2±5.1)、(7.8±3.7)、(5.3±1.4)pg/mL;三种类型相同时间两两比较,P均<0.05。手足口病患儿入院1、3、7 d 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8.13±4.53)、(24.69±3.75)、(20.69±9.01)分,手足口病重症评分分别为(16.85±3.47)、(21.04±2.63)、(18.48±5.91)分。手足口病患儿IL-6水平与CRP水平呈直线相关(r=0.815,P<0.05)。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第1、3、7天 CRP与当日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 r分别为0.583、0.417、0.491,P均<0.05),IL-6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7、0.424、0.427,P均<0.05);CRP与手足口病重症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1、0.875、0.718,P均<0.05),IL-6与手足口病重症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574、0.638、0.612,P均<0.05)。结论 IL-6、CRP在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动态监测两指标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性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浆血栓调节蛋白、D-二聚体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不同阶段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析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6例)、正常对照组(15例)的TM、D-二聚体指标,并做APACHEⅡ评分。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TM、D-二聚体含量升高,与轻症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伴随APACHEⅡ评分升高,TM、D-二聚体的含量升高。结论急性胰腺炎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血浆TM、D-二聚体含量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预后判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水平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130例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测定患者血浆D-二聚体、CRP、血沉水平,分析其在不同分组间的差异。结果不同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分级间、不同CURB-65分组间D-二聚体、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D-二聚体、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组(P〈0.01)。血沉水平在以上不同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浆D-二聚体与CRP水平显著相关(r=0.368,P〈0.01)。结论血浆CRP、D-二聚体水平与CAP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马莉琴  谢姚屹  温德树 《内科》2011,6(5):427-429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伴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方法将16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有无伴发SIRS分为SIRS组75例和非SIRS组88例,均于入院当天、第3天分别进行头颅cT检查、GC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结果163例急性脑出血并发SIRS75例,发生率为46.01%。SIRS组GCS评分低、出血破入脑室发生率高(P〈0.05),SIRS组入院第3天脑出血量及NIHS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增加(P〈0.0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为33.33%,病死率为30.67%,均高于非SIRS组的9.09%和6.82%(P均=0.000)。结论SIRS从多方面影响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可作为急性脑出血病情进展的警示信号和预后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血清胆碱酯酶(CHE)、降钙素原(PCT)水平对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92例,按照转出ICU或出院时病情转归分为好转组(53例)与恶化组(39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与血清CHE、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采用Spers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CHE、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院时,好转组患者MODS评分、C反应蛋白(CRP)以及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恶化组(P均0. 05);好转组住ICU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机械通气及留置导尿管患者比例均明显低于恶化组(P均0. 05)。入院后3、7 d以及转归前,好转组CHE水平明显高于入院时,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P均0. 05);恶化组CHE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P均0. 05);入院时、入院后(24 h、3 d、7 d)及转归前,好转组CHE水平明显高于恶化组,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恶化组(P均0. 05)。血清CH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 531,P 0. 05),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 725,P 0. 05),血清CHE水平与PCT水平呈负相关(r=-0. 564,P 0. 05)。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血清CHE、PCT、CRP、空腹血糖以及机械通气为ICU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 05)。结论:ICU重症肺炎患者血清CHE水平明显降低、PCT水平明显升高,动态监测血清CHE、PCT水平有助于ICU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SIRS、MOD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对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SIRS、MODS患者采用CBP治疗.ELISA法测定患者在治疗0、2、6、12、24、48、72h细胞因子TNF-α、IL-6、IL-10,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计算,观察CBP对SIRS、MODS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SIRS/MODS患者在行CBP治疗后,TNF-α、IL-6、IL-10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SIRS组下降更明显.TNF-α、IL-6、IL-10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存在相关性,其中IL-10的相关性尤其显著.结论 CBP治疗可使SIRS、MODS患者炎性反应不同程度的恢复,同时改善临床状况及预后.动态检测TNF-α、IL-6、IL-10水平变化,对评估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者C反应蛋白(CRP)、心率变异性(HRV)变化的意义,了解CHF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心功能和CRP的关系。方法用24h动态心电图(DCG)分析40例CHF者(A组),22例心功能代偿的心血管病者(B组),20例健康体检者(C组)的HRV时域指标和CRP。比较三组间HRV指标和CRP的差异,分析A组24hHRV指标变化、CRP与心功能NYHA分级的相互关系。结果B组24hHRV时域指标SDNN、SDANN和较C组显著下降(P〈0.01、0.05),rMSSD和pNN50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HRV各指标均显著低于C组(P〈0.01),将A组分为心功能Ⅱ级组(n=21)和心功能≥Ⅲ级(n:19)两亚组,结果发现心功能≥Ⅲ级的HRV各指标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组(P〈0.01)。同时,A组CRP明显高于C组,且与心衰程度成正相关。结论心血管病患者在心功能代偿期时自主神经的平衡可能受到损害。当出现CHF时交感活性增强,迷走神经张力进一步下降,HRV指标的下降与心功能损害程度相关。因此HRV时域指标可作为评价CHF预后指标之一,而CRP可能是HRV指标的下降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脓毒症大鼠血浆TNF-α、IL-6、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脓毒症组(A组)、脓毒症+罗格列酮组(B组)和假手术组(C组),每组16只。 A、B组采用结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B组术后按0.2 mg/kg尾静脉注射稀释后的罗格列酮(0.3 mg/mL),1次/12 h;A、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后即刻及12、24、48 h检测各组血清TNF-α、IL-6及血糖。结果 A组TNF-α、IL-6水平在12、24、48 h逐渐增高;B组在12、24 h逐渐增高,且较A组同时点低(P均<0.05),24 h后呈下降趋势;C组各时间点变化不明显,且均较A、B组同时点低(P<0.05或<0.01)。三组各时点血糖比较,P均>0.05。结论罗格列酮能够减少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但对脓毒症大鼠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凝血功能异常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及其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入院24小时内对313例AP患者进行APACHEm评分,同时抽取静脉血测定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III(AT-Ⅲ)以及血小板(PLT)水平。结果(1)APTF、PT、D—dimer与APACHEⅢ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AT—III、PLT与APACHE III评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T、D—dimer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及死亡预后具有独立预测意义,将PT、D—dimer引入APACHEm评分进行联合评分(PDA评分)。APACHE III评分与PDA评分进行预测价值比较,PDA评分对SIRS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较APACHE III评分高,PDA评分对AP患者死亡预后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较APACHE III评分高,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AP患者凝血功能出现明显异常,凝血、抗凝、纤溶指标的紊乱程度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将PT、D—dimer与APACHE III评分进行联合评分,可以提高AP患者病情早期评估及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二聚体、急诊脓毒症病死率(MEDS)评分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急诊脓毒症患者140例,记录其一般情况并检测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清蛋白、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并分别记录入院24 h MEDS评分、APACHEⅡ评分。根据28 d转归将所有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ME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80例,死亡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体温、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清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CRP、PCT、D-二聚体、ME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OR=1.056,95%CI(1.014,1.257)〕、MEDS评分〔OR=1.102,95%CI(1.017,1.365)〕及APACHEⅡ评分〔OR=1.186,95%CI(1.057,1.698)〕是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APACHEⅡ评分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MEDS评分为0.820,D-二聚体为0.610,ME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大于D-二聚体(P0.05);而MED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ME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是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ED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均对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生素 D3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和体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VD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 D31000 IU /d,12周为1个疗程。在入组时及治疗结束后进行25羟维生素 D3[25(OH)D3]、血脂、肝功能、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和血糖等常规临床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经过12周治疗,VD组25(OH)D3水平明显升高( P <0.01),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hsCRP明显降低( P <0.01),对照组则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P >0.05);治疗后,VD组25(OH)D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1);两组在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无明显变化( P >0.05),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恶心、呕吐、头晕、咳嗽等发生。结论常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口服维生素 D3治疗,既能取得与基础治疗相类似的降糖效果,同时又能明显增加机体体内25羟维生素 D3水平,并明显降低超敏 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倪洋林 《山东医药》2014,(45):77-78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9例,随机分为A组39例、B组40例。 A组实施全身麻醉给药,B组实施椎管内麻醉给药。比较两组围术期变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尿量、输液量及术后24 h VAS评分),术前24 h及术后24、72 h时评价认知功能、POCD的发生率及血浆β淀粉样蛋白水平。结果两组围术期变量比较P均>0.05。与术前相比,A组术后24 h及术后72 h MoCA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均低于B组(P均<0.05)。两组术后24 h POCD发生率比较P<0.05,术后72 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A组术后24 h较术前β淀粉样蛋白显著升高( P<0.05),术后72 h后降低,与术后24 h比较P<0.05。两组术后24 hβ淀粉样蛋白比较P<0.05,术后72 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组麻醉方法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相仿,但全身麻醉给药较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给药更易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术后24 h内。  相似文献   

14.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受损人群(IFG)C反应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03—09期间就诊病人行口服葡萄糖75g耐量试验(OGTT)分析,以诊断IFG28例(男16例、女12例)为观察组,IFG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表达。结果(1)IFG者血清CRP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者,并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2)血清CRP表达与空腹血糖(FPG)(r=0.56,P〈0.01)、OGTT糖负荷后血糖(2hPBG)(r=0.66,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r=0.37,P〈0,05)、甘油三酯(TG)(r=0.29,P〈0.05)、稳态模型分析法(HOMA)-IR(r=0.38,P〈0.05)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r=-0.24,P〈0.05)呈负相关,与体重指数(BMI)、胆固醇(TC)等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IFG人群已出现炎症表现。CRP在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48h内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为A组44例和B组41例。A组应用依达拉奉静脉给药,剂量为30mg,2次/d,共14d,余治疗与B组相同。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ADL)、APACHEⅡ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结果治疗7d后,A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其中ESS和ADL有显著升高(P〈0.01,P〈0.05),APACHEⅡ和CRP有显著下降(P〈0.05),A组的ESS和APACHEⅡ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在治疗14d后,B组的各项指标才较治疗前出现显著差异,而同期A组的各项指标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A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分析我院外科监护室(ICU)收治的112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SIR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分析SIRS和APACHEⅡ评分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随着SIRS与APACHEⅡ分值的增加,病死率也增加,SIRS评分≥2或A-PACHEⅡ评分≥25时病人病死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SIR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一样能够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且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7.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血症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玉淑  梁显泉 《山东医药》2009,49(11):77-78
目的评价血必净辅助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同期收治的56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予常规抗生素、对症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滴,连续7d。观察两组入院时及治疗7d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前降钙素(PCT)、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结果治疗7d后两组各项指标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血清CRP水平、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对脓毒血症发病的多项环节起阻断作用,明显降低其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尿激酶治疗冠心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31例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冠心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2例。结果:AMI及UAP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AMI组高于UAP组(P<0.05)。应用尿激酶治疗后,AMI组中血浆D-二聚体含量又再度升高(P<0.01),以溶栓后6h升高最为显著。而UAP组1周内均无明显改变(P>0.05)。提示:①AMI及UAP的交联纤维蛋白D-二聚体增多有血栓的形成和溶解;②AMI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再度升高,可为溶栓成功的指标之一,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P后,D-二聚体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虞燕波  庄海舟  李昂 《山东医药》2009,49(17):40-41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危重症患者128例按照HbA1C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病死率的差异。结果单纯HbA1C增高与危重症患者病死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按照APACHEⅡ评分分组后,HbA1C增高在APACHEⅡ评分较小患者与病死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在患病前血糖控制不良可导致其患病后的病死率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应用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4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结果 血必净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9%,与对照组(81.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SIRS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P<0.0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下降.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进一步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应用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SIRS症状改善时间,降低MO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