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沧州农村地区老年人群体质量指数和腰围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方法按照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对沧州某农村地区年龄6089岁1560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医学体检,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分为高血压组868例和非高血压组692例。以不同体质量指数及腰围分层,比较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组超重(33.6%vs 10.8%)、肥胖(38.8%vs 9.7%)、腹型肥胖(36.6%vs 19.4%)、超重伴腹型肥胖(23.3%vs6.1%)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而腰围异常老年人群患高血压风险度是腰围正常者的2.41倍(95%CI:1.90689岁1560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医学体检,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分为高血压组868例和非高血压组692例。以不同体质量指数及腰围分层,比较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组超重(33.6%vs 10.8%)、肥胖(38.8%vs 9.7%)、腹型肥胖(36.6%vs 19.4%)、超重伴腹型肥胖(23.3%vs6.1%)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而腰围异常老年人群患高血压风险度是腰围正常者的2.41倍(95%CI:1.9063.042,P=0.000)。相关因素分析发现,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为该地区老年人群超重或肥胖的高危因素。结论沧州农村地区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形势严峻,体质量指数和腰围与高血压关系密切,不良生活习惯为其高危因素,改善不良饮食结构是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防治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湖北地区居民腰围及体质量指数(BMI)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对湖北地区5个城区及5个乡村年龄15岁居民20 539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体格检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及腰围等资料。结果男性及女性在高血压发病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3个不同年龄组(60~69,70~79,80~89岁)研究对象在高血压发病率上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超重、肥胖、腹型肥胖、超重伴腹型肥胖发生率均高于非高血压组。两组人群在超重、肥胖、腹型肥胖、超重伴腹型肥胖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年龄、基础代谢、身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性别均为BMI的危险因素;对于男性,舒张压、基础代谢、身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为中心性肥胖的危险因素,年龄为中心性肥胖的保护因素;对于女性,舒张压、年龄、基础代谢、身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为中心性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湖北地区居民超重及肥胖形势严峻,腰围及BMI与高血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压与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WC)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部干部诊疗科接受查体的离退休老干部449例,按BMI将研究对象分为BMI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按WC将研究对象分为WC正常组和腹型肥胖组,对其基本情况和血压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在超重组、肥胖组和腹型肥胖组中,男性和女性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者和肥胖者的24h平均收缩压(SBP24h)、24h平均舒张压(DBP24h)以及高血压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BMI者;腹型肥胖者上述指标也显著高于WC正常者。相关分析证实BMI和WC与SBP24h、DBP24h均显著正相关。结论 本研究证实老年人群中BMI和WC与血压的正相关性,提示体质量管理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体质量指数,而不是腰围/身高,与青少年高血压关系最密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身高(WHtR)与血压关系. 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3~18岁青少年3874人,以BMI及WHtR将人群分为:A组:BMI正常、WHtR<0.46,(n=3024),B组:BMI正常、WHtR≥0.46,(n=103),C组:BMI达超重肥胖诊断标准、WHtR<0.46,(n=189),D组:BMI达超重肥胖诊断标准、WHtR≥0.46,(n=558).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 结果 1)D组SBP和DB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C组SBP与DBP水平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校正年龄、性别后,与A组相比,logistic回归分析,C组和D组发生高SBP的危险性分别为A组的2.9,7.6倍(95%CI分别是1.49~5.55,5.32~10.81,P<0.01),D组发生高DBP的危险性是A组的5.39倍(95%CI:3.63~8.01,P<0.01),C组和D组发生高SBP的危险性分别为是A组的2.4,6.2倍(95%CI分别是1.35~4.17,4.64~8.39,P<0.01).3)对超重肥胖青少年(C组和D组)行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仅BMI为SBP和DBP独立危险因素,而WHtR未被引入方程. 结论 超重肥胖是引发青少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BMI,而非腰围/身高,可作为青少年高血压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人群体重指数(BMI)、腰围(WC)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地区15岁以上城乡人口5246人进行血压、脉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的测量,并问卷调查。结果 重庆地区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随着BMI的增加呈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线性趋势检验P〈0.01)。腹型肥胖的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腰围正常的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线性趋势检验P〈0.01)。按BMI分组[〈18.5、18.5~23.9、24.0~27.9、≥28.0(kg/m。)]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9.39%、13.51%、26.23%、32.21%;按WC分组(男〈85cm或女〈80cm,男≥85cm或女≥80cm)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2、39%、28.81%。结论 重庆地区人群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与BMI、WC密切相关。BMI、WC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的发生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杂志》2008,16(1):40
体质量指数(BMI)与心血管病关系已经很明确,但肥胖与脑血管病的关系还有争论,在矫正其他危险因素之后,BMI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即告消失,提示肥胖可能通过其他危险因素,特别是高血压脑卒中发生率影响很大。该文是一个芬兰研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随访时间最长的研究,共观察49996名男女,年龄25~74岁,入选时无冠心病、脑卒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非高血压人群进展为高血压病的影响。方法 选择参加年度体检并完成至少2次的体检者,根据基线BMI分为低体质量组(BMI<18.5)、正常体质量组(18.5≤BMI<24)、超重组(24≤BMI<28)和肥胖组(BMI≥28),比较各组的临床特点及高血压病发病率的差异。进一步根据基线不同血压水平将体检者分为正常血压组和正常高值组两个亚组,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基线不同血压下BMI对高血压进展的影响。结果 基线入选非高血压者23 665人,平均随访3.6年后,共有2 502人进展为高血压病。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病发病率分别为2.80%、6.41%、17.88%和27.84%,从低体质量组到肥胖组呈递增趋势(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高血压发病风险从正常体质量组到肥胖组依次升高。其中超重组、肥胖组的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是正常体质量组的1.22倍(95%CI 1.12~1.34,P<0.01)、1.35倍(95%CI 1.19~1.53,P<0.01)。无论在正常血压组还是正常高值组,这种高血压发病风险从正常体质量组到肥胖组依次升高的趋势均存在。结论 随基线BMI的增加,高血压病发病率和发病风险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湖北地区老年人腰围及体质量指数(BMI)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于2013年2~10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北地区5个城区及5个农村年龄60~89岁居民5417例进行调查研究。男性2672例,女性2745例;60~69岁2450例,70~79岁2167例,80~89岁800例。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的方式收集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腰围、基础代谢等所需要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5417例入选者中,高血压2170例,患病率为40.1%。男性与女性在高血压发病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8.2%%vs 41.8%,χ2=7.199,P0.05)。60~69、70~79、80~89岁高血压发病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2.5%vs 44.4%vs 51.4%,χ2=118.437,P=0.000)。性别(OR=7.511,P=0.000)、身体脂肪率(OR=1.035,P=0.000)、内脏脂肪指数(OR=1.925,P=0.000)均为BMI的危险因素,年龄为BMI的保护因素(OR=0.938,95%CI:0.926~0.950,P=0.000)。对于男性,身体脂肪率(OR=1.021,P=0.001)、内脏脂肪指数(OR=1.438,P=0.000)为腰围的危险因素;对于女性,身体脂肪率(OR=1.094,P=0.000)、内脏脂肪指数(OR=1.448,P=0.000)为腰围的危险因素,年龄为腰围的保护因素。结论湖北地区老年人超重及肥胖形势严峻,腰围及BMI与高血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的肥胖界定标准,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入选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5例,分为正常体质量组(n=60)、超重组(n=62)和肥胖组(n=83),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超声心动图的各种参数,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左心室几何形态。结果 3组患者LVMI由高到低分别是: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质量组[(56.21±14.94)(49.06±11.63)(42.65±18.18)g/m2.7];校正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病程后,3组LV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体质量组比较,超重组向心性肥厚(CH)发生率(32.3%比10.0%,P0.05)较高,而离心性肥厚(EH)发生率(17.7%比8.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CH和EH发生率(24.1%比10.0%和43.4%比8.3%,P0.05)均增高;与超重组相比,肥胖组C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1%比32.3%,P0.05),EH发生率(43.4%比17.7%,P0.05)显著增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与LVMI独立相关(β=0.389,P0.001);BMI每增加1kg/m2,LVMI增加1.619g/m~(2.7)。结论肥胖较超重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促进作用更明显,两者均提高左心室重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肥胖指数、体质量指数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众多研究表明 ,肥胖患者的血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的水平高于正常体质量者 [1]。周国中等 [2 ]报道体质量指数 (BMI)与 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C)呈正相关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呈负相关。作者提出肥胖指数 (OI=BMI×腰围 /臀围 )的概念 [3 ],本文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体质指数(BMI)和腰围是否影响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指导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入院血压及用药情况等基线数据,于出院后2个月随访血压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BMI和腰围对降压疗效的影响。结果:共有338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随访2个月时总的血压达标率为66.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MI和腰围都是血压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用1类降压药、正常体质量和肥胖的患者中,BMI和腰围不是血压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用2~3类降压药和腹型肥胖的患者中,BMI和腰围是血压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超质量患者中,仅BMI是血压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使用多种降压药及腹型肥胖的患者中,BMI和腰围都是影响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老年人群腰围与新发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资料(2011~2015年),纳入2038例(男1129例,女909例)基线无高血压的老年人(≥60岁),对协变量进行多重插补后,比较新发高血压组及无新发高血压组个体的基线特征,通过广义加性模型和Spearman相关系数评估腰围与血压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腰围对新发高血压的影响,并应用限制性三次样条分析其是否存在非线性相关。结果 2038例老年人平均随访3.26年,期间共有717例(35.2%)发生高血压。广义加性模型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腰围与基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正相关(P<0.001)。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BMI、LDL、相关疾病(糖尿病、心脏病和脑卒中)后,腰围每增加10 cm,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19%(HR=1.19,95%CI:1.06~1.34);与腰围低四分位数(Q1)组老年人相比,高四分位数(Q4)组的高血压发病风险较高,HR为1.33(95%CI:1.01~1.75)。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随着腰围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杂志》2008,16(2):192
探讨重庆地区人群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地区15岁以上城乡人口5246人进行血压、脉搏、身高、体质量、WC、臀围的测量,并问卷调查。结果:重庆地区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随着BMI的增加呈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线性趋势检验P〈0.01)。腹型肥胖的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WC正常的人群,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线性趋势检验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吉林省部分农村中老年人群人体肥胖指数(BAI)、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7~8月在吉林省部分农村地区抽取年龄在35岁以上人群中2 608人作为调查对象。结果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压与BAI、BMI、WC、WHR、WHtR均存在正相关;控制影响血压的年龄、身高两个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总体人群血压与WC和WHtR的相关度最高,男性血压与WC相关度最高,女性血压与BMI相关度最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与WHtR的关系最为密切,舒张压与WC的关系最为密切(P<0.05)。结论吉林省部分农村中老年人群人体测量学指标与血压密切相关,BMI、WC及WHtR均可作为高血压发病的预测因子,其中WC与WHtR可能与血压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以用来预测或监测高血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中年男性难治性高血压的关系,探讨控制体重对防治中年男性难治性高血压的必要性。方法:纳入中年男性难治性高血压患者86例为病例组,120例年龄匹配的男性体检者为对照组,组成病例对照研究,比较2组BMI、WC和血压的差异,分析肥胖指标在中年男性难治性高血压中的优势比(OR)。结果:病例组BMI、WC和血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BMI>28kg/m2)的中年男性患难治性高血压的优势比(OR=2.46,95%CI:1.34,4.49,P<0.01),腹型肥胖(WC>85cm)者优势比更高(OR=3.50,95%CI:1.74,7.04,P<0.01)。结论:肥胖的中年男性患难治性高血压风险高,因此,控制体重对预防和治疗该人群的难治性高血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福州市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体质量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福建省立医院≥60岁的老年人健康体检的资料,回顾性分析该人群血压水平及高血压、超重或肥胖的患病率;按BMI分层,评价不同BMI类型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发病率。采用SPSS 11.7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资料t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MI与高血压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在资料完整的1659例体检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4.2%(568/165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6.2%(363/1003),女性患病率为31.2%(205/656);该人群超重或肥胖患病率为48.1%(798/165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8.4%(485/1003),女性患病率为47.7%(313/656);随着BMI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BMI18.5,18.5~23.9,24.0~27.9,≥28.0 kg/m~2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7.0%,27.4%,40.4%,5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超重或肥胖、空腹血糖高、高尿酸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风险相关ROC曲线显示,对收缩压性高血压风险,男性BM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值为0.601(切点为25.55 kg/m~2),女性BMI的AUC最大值为0.609(切点为25.85 kg/m~2);对舒张性高血压风险,男性BMI的AUC最大值为0.665(切点为25.55 kg/m~2),女性BMI的AUC最大值为0.609(切点为26.35 kg/m~2)。结论随着BMI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超重或肥胖、空腹血糖高、高尿酸和高三酰甘油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BMI对预测高血压风险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体质量指数与高血压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东洋  辛渭川  梁小平 《心脏杂志》2004,16(4):344-345,348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对高血压患者 4 2 4例和非高血压者 4 5 7例对其体质量指数、糖尿病、高血压病家族史、饮酒、吸烟等因素进行调查和测量 ,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各因素与高血压患病的优势比 (OR)。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家族史、饮酒、吸烟的 OR值分别为 3.2 1(2 .13~ 4 .83)、1.75 (1.2 9~ 2 .39)、2 .5 8(1.5 2~ 4 .39)、3.2 9(2 .4 0~ 4 .5 1)、1.5 0 (1.0 7~ 2 .11)、1.5 2(1.13~ 2 .0 4 ) ,体质量指数与高血压具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多因素 L 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上述 5个因素均被筛检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超重和肥胖使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 ,体质量指数与高血压具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种族的成年人群中,比较腰围与身高比值(waist to height ratio,WHtR)和腰围筛查心脏代谢风险的潜在能力,并将两者与体质量指数进行比较。研究者检索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人体测量指数对成年人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群腰围(WC)与仅患高血压(HTN)、仅患糖尿病前期(RPE-DM)、同患HTN与PRE-DM的关系.方法 对2552例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采取横断面调查,进行现场体格检查和一般资料的问卷调查,以仅患HTN、仅患PRE-DM、同患HTN与PRE-DM为应变量,以WC为自变量,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WC对其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索WC的界值.结果 在调整年龄、教育程度、体力活动后,非超重组人群WC每增加1 cm,同时患有HTN和PRE-DM组的风险将增加8%,高于超重人群(6.5%),且非超重人群中患HTN、PRE-DM的风险将会分别增加2.8%、5.8%,均高于超重人群.结论 在非超重状态下,WC与患HTN、患PRE-DM、同患HTN和PRE-DM均相关.而在超重人群中,仅与同患HTN和PRE-DM相关.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中,也要关注非超重人群的WC.  相似文献   

20.
腰围、臀围与高血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围、臀围与高血压的关系,试图找出一界线作为高血压的监测指标。方法随机测量4864人的血压、腰围、臀围,确诊为高血压257例,并随机抽取正常血压者212名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的腰围与臀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围、臀围与高血压有明显关系,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且测量简便,可作为高血压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