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Smad3、Smad7基因表达与肝纤维化发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Smad3和Smad7编码基因在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注射四氯化碳(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模型,按诱导时间将动物随机分为1、4、8周及正常对照组4例,行肝组织胶原VG染色,转化生产因子(TGF)β1免疫组化检测,同时分别以RT-PCR、Western blot检测原工分离HSC的Smad3、Smad7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胶原生成逐渐增多,TGFβ表达增强。与正常对照相比,各期肝纤维化大HSC中Smad3mRNA表达增加(P<0.05),注射CCl4后1周,Smad7mRNA较正常一过性升高(P<0.05)。第4周和第8周表达水平则持续下降(P<0.01),Smad3和Smad7的蛋白表达与其mRNA基本一致。结论:Smad3和Smad7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不同的介导作用,提示通过靶向性阻断HSC Smad3信号和(或)加强Smad信号有望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Smad4和TGF-βRⅡ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中Smad4蛋白与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 RⅡ)蛋白的变化及其在肝细胞癌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5例石蜡包埋人肝细胞癌标本及36例癌旁组织中Smad4、TGF-β R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45例肝癌组织中,Smad4、TGF-βR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和42.2%.肝细胞癌组织中Smad4、TGF-β RⅡ阳性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包膜是否完整和有无癌栓有关(P<0.05),TGF-βRⅡ与肝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Smad4、TGF-β RⅡ阳性表达均降低,Smad4及TGF-β RⅡ的丢失、功能失活对诱发肝细胞癌及肝细胞转移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人纤维化胰腺组织中TGF-β1,Smad3和Smad7蛋白的表达,探讨他们在胰腺组织纤维化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4例纤维化胰腺组织标本中TGF-β1,Smad3和Smad7蛋白的表达,并以同期15例正常胰腺组织作对照.结果TGF-β1,Smad3在纤维化胰腺组织中的表达(79.4%,64.7%)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6.7%,20.0%)(P<0.01),Smad7在纤维化胰腺组织中的表达(26.5%)则低于正常胰腺组织(73.3%)(P<0.01),纤维化胰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与Smad3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5,(P<0.05)而与Smad7的表达呈负相关(r=-0.519,P<0.01).结论TGF-β1,Smad3和Smad7在胰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不同的介导作用,通过靶向性阻断TGF-β1、Smad3信号和(或)加强Smad7信号可能成为治疗胰腺纤维化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Smad4、p2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Smad4和p21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及20例癌旁组织中Smad4、p21蛋白的表达,同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癌及癌旁组织中Smad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7%、80.0%,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7%、70.0%,两种组织Smad4和p21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与组织分级、肿瘤转移有关(P<0.05).Smad4与p2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P<0,01).结论 Smad4及p21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下降,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癌等组织中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和磷酸化Smad2(P-Smad2)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和非癌性肝组织中P-Smad2和PTEN的表达。结果31份肝癌组织中PTEN表达以细胞质和细胞膜明显,细胞核基本不表达;25份癌旁及13份非癌性肝组织中则以细胞核和细胞质强表达,细胞膜弱表达。PTEN在肝癌组织的表达率(64.5%)低于癌旁肝组织(96.0%)和非癌性肝组织(100.0%),表达强度(4.19±3.31)低于癌旁肝组织(7.88±0.93)和非癌性肝组织(7.77±0.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的肝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的肝癌组织细胞质表达强度(3.07±2.87)低于<Ⅱ级(5.80±3.12)的肝癌组织(P<0.05)。癌旁有、无肝内血管癌栓的肝癌组织中,PTEN表达率分别为45.5%和85.7%,表达强度分别为3.00±3.46和6.28±2.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肝细胞的表达定位与病理类型呈负相关(r=0.34,P<0.01),与肝内血管癌栓呈负相关(r=-0.43,P<0.05)。非癌性肝组织、癌旁肝组织和病理分级<Ⅱ级的肝癌组织中,P-Smad2表达以细胞核和细胞质明显,≥Ⅱ级的肝癌组织中则以细胞核为主。P-Smad2在肝细胞的表达定位与病理类型呈正相关(r=0.22,P<0.05),P-Smad2在细胞核的表达强度。肝癌组织与癌旁肝组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与肝内血管有无癌栓无关。肝癌组织中PTEN和P-Smad2表达呈负相关(r=-0.73,P<0.01)。结论PTEN的表达、强度以及和P-Smad2的核、质转位可能与肿瘤的发展和恶化有关,二者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肝癌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在甲状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smad4,并选取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以测定微血管密度(MDV).结果 Smad4在甲状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1%、87.5%,两者相比,P<0.05;MDV在甲状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分别为(26.85±8.27)、(8.83±4.94)条/cm2,两者相比,P<0.01.Smad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甲状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mad4蛋白表达与MDV呈负相关(r=-0.496,P<0.05).结论 Smad4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浸润与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甲状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姚红  尤易文  黄华 《山东医药》2014,(23):47-50,I0003
目的:观察Beclin1、环氧化酶-2(COX-2)、微血管密度(MVD)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6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取其中30例患者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中Beclin1、COX-2的表达进行检测,并检测CD105的表达评估微血管密度( MVD )。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Beclin1、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76.7%,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分别为93.3%、20.0%,两者比较,P均<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VD为(14.90±7.40)条,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为(3.16±1.02)条,两者比较,P<0.05。 Beclin1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 COX-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 MVD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Beclin1与MVD表达呈负相关(r=0.825,P<0.01),COX-2与MVD表达呈正相关(r=0.763,P<0.01),COX-2和Beclin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621,P<0.01)。结论 Beclin1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及COX-2在喉癌组织中表达增强与喉癌的浸润性发展和MVD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Beclin1、COX-2和CD105可作为判断喉癌转移潜能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徐杰  史勇 《山东医药》2010,50(51):88-90
目的探讨TGF-β1和Smad4在结直肠腺瘤癌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30例结直肠腺癌、28例结直肠腺瘤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TGF-β1、Smad4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腺癌组织中TGF-β1mRNA、蛋白明显高于而Smad4 mRNA、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结直肠腺瘤组织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均〈0.01);TGF-β1 mRNA与Smad4 mRNA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5,P〈0.05)。结论 TGF-β1、Smad4均参与了结直肠腺瘤的癌变过程,Smad4低表达通过负反馈作用使TGF-β1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9.
Smad7在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白介素-7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mad7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在肺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观察白介素-7(IL-7)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8只健康Wistar大鼠分为3组,盐水对照组(N组,12只);肺间质纤维化组(F组,18只):通过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BLM)建立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IL-7治疗组(Ⅰ组,18只):给予IL-7腹腔内注射,5次/周,连续2周。测定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及透明质酸(HA)含量,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Smad7和TGF-β_1的表达。结果①Ⅰ组HYP含量[(2.06±0.23)ng/ml]较同期F组明显下降[(2.99±0.27)ng/ml](P<0.01)。②Ⅰ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较同期F组明显下降。③与同时间点N组相比,F组TGF-β_1表达均明显增加(P均<0.01);与同时间点F组相比,Ⅰ组TGF-β_1表达显著降低(P均<0.01)。④与同时间点N组相比,F组Smad7表达均明显降低(P均<0.01);与F组相比,Ⅰ组Smad7表达均明显增高(P均<0.01)。结论TGF-β_1表达增加和Smad7表达不足在肺纤维化发病中起重要作用,IL-7可通过刺激Smad7表达、降低TGF-β_1表达来治疗BLM诱导的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7蛋白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PCa和25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TGF-β1和Smad7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和Smad7蛋白在PCa中的阳性率高于BPH组(P<0.01);TGF-β1、Smad7的高表达与肿瘤的高临床分期有关(P<0.05);同时,TGF-β1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低分化、骨转移有关(P<0.05),而Smad7的表达差异与病理分级、有无骨转移无关;PCa组织中TGF-β1与Smad7蛋白的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PCa中TGF-β1和Smad7的高表达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腺瘤-腺癌序列是目前公认的结直肠癌发生学说,但关于结直肠腺瘤,特别是高危型结直肠腺瘤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通路蛋白表达的临床研究较少。目的:探讨TGF—β1、Smad3、Smad4和Smad7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0年8月-2006年1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结直肠息肉标本110例(包括腺瘤性和非腺瘤性息肉)、结直肠癌40例和正常结直肠组织20例,以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GF—β1、Smad3、Smad4和Smad7在各组中的表达.并分析高危型腺瘤中TGF-IM、Smad3、Smad4和Smad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TGF-IM、Smad3、Smad4、Smad7在息肉组、结直肠癌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其表达与高危型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均不相关。高危型腺瘤和DukesA期结直肠癌中TGF-IM、Smad3、Smad7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而Smad4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TGF—β1通路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TGF—β1、Smad3和Smad7可能在结直肠腺瘤的癌变早期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Jun、Smad7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大肠黏膜、20例大肠腺瘤及65例大肠腺癌中c-Jun、Smad7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Jun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2.3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腺癌与中-低分化腺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Ⅲ+Ⅳ期表达率显著低于Ⅰ+Ⅱ期(P0.05);Smad7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9.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者、有淋巴结转移者与高分化者、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Jun蛋白与Smad7蛋白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r s=0.3460)。结论 c-Jun、Smad7蛋白在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整个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促进作用,对于临床诊断大肠癌及判断病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rn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及Smad2/3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cocyte,PMN)中的表达及布地奈德对其的影响,探讨PMN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A组)、正常对照组(C组)和布地奈德治疗组(B组),对血PMN进行分离纯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血PMN中TGF-β1和Smad2/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0.131±0.015OD值)相比,PMN TGF-β1的表达水平在A组(0.228±0.016OD值)和B组(0.164±0.01701)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组与A组相比,TGF-β1的表达水平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组(0.081±0.011OD值)相比,PMN Smad2的表达水平在A组(0.142±0.021OD值)和B组(0.110±0.010OD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组与A组相比,PMNSmad2/3的表达水平也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76,P〈0.01)。结论PMN能合成TGF—β1和Smad2/3,且哮喘时其合成水平增加,其合成功能可以被布地奈德所抑制。PMN可能通过TGF-β1/Smad信号转导途径参与哮喘的气道炎症讨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Vimentin、P16INK4A和Smad4在宫颈癌及前期病变中的定位与表达水平,探讨其对宫颈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0例慢性子宫颈炎、30例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高级别CIN和30例宫颈癌中Vimentin、P16INK4A和Smad4的表达水平和定位.结果 Vimentin、P16INK4A和Smad4在各宫颈病变组织中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均可表达.宫颈癌组织Vimentin 表达水平较慢性子宫颈炎、低级别CIN、高级别CIN高(P均<0.01).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P16INK4A阴性表达,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P均<0.01).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Smad4在细胞核与细胞质均高表达,低级别CIN、高级别CIN和宫颈癌组织中Smad4细胞核表达水平降低(P均<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120例宫颈病变组织中Smad4核表达与P16ININKA核质表达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74、-0.387,P均<0.01),Smad4核表达与Vimentin核表达亦呈负相关(r=-0.209,P<0.05),P16INK4A核质表达与Vimentin核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4、0.443,P均<0.01).宫颈癌中Vimentin、P16INK4A和Smad4无论细胞核表达或细胞质表达均与宫颈癌的分化和年龄无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 Vimentin、P16INK4A和Smad4在各宫颈病变组织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Vimentin核表达是反映宫颈癌细胞EMT的良好指标,P16INK4A核表达和Smad4核表达与宫颈癌细胞E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蓝莓对大鼠肝纤维化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蓝莓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5只健康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蓝莓预防组、丹芍化纤胶囊预防组、蓝莓+丹芍化纤胶囊预防组。每组9只。用四氯化碳(cch)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8周。测定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GF-β1、Smad4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组织TGF-β1、Smad4及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F-β1及Smad4的表达增高(P〈0.05),而Smad7的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预防组血清ALT及AST均明显降低(P〈0.05),TGF-β1及Smad4的表达均降低(P〈0.05),而Smad7的表达均增高(P〈0.05)。结论蓝莓对GEL所致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蓝莓影响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从而下调TGF-β1及smad4的表达,同时上调Smad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复方牛胎肝提取物通过抑制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 2通路发挥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ICR小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20只),治疗组(60只)。治疗组按不同剂量分为大剂量治疗组(20只),中剂量治疗组(20只),小剂量治疗组(20只)。模型组及治疗组皮下注射30%四氯化碳溶液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治疗组造模8周后用复方牛胎肝提取物以大、中、小剂量灌胃治疗,1次/d,持续4周;正常组及模型组同期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肝脏组织经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采用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及治疗组TGFβ1、蠕虫果蝇母抗同源蛋白(Smad)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性采用Levene法检验,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TGFβ1、Smad 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很低,模型组较高,治疗组较模型组表达下降,大剂量治疗组下降最为显著,其他2组随治疗剂量的减少表达逐渐增加;各组TGFβ1、Smad 2 mRNA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877、26.688,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各治疗组TGFβ1、Smad 2的mRNA表达水平与治疗剂量均呈负相关(r=-0.967、-0.956,P0.05)。结论复方牛胎肝提取物能改善小鼠肝脏纤维化程度,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TGFβ1、Smad 2蛋白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这可能与其抗肝纤维化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外源Smad7基因能否有效转染肝星状细胞及其对Smad7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鼠Smad7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HSC—T6细胞,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对照组、空质粒组及转染组中Smad7表达情况。结果Smad7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外源Smad7体外转染肝星状细胞后,Smad7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Smad7转染组与正常对照、空质粒组比较:Smad7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09,0.011),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20,0.026),正常对照组、空质粒组Smad7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4,0.644)。结论Smad7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外源Smad7基因可有效转染肝星状细胞,并显著上调Smad7 mRNA和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TGF-β1/Smad)信号通路及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6只170-200g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10只)和造模组(26只),后者尾静脉注射无菌柠檬酸缓冲液稀释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N组注射等量柠檬酸缓冲液。将成模的22只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DM组,11只)和艾塞那肽干预组(EX组,11只)。EX组以1.0nmol·kg-1·d-1剂量皮下注射艾塞那肽,N组和DM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实验结束时,DM组和EX组大鼠各存活10只。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Westernblotting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心肌细胞间可见散在分布、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心脏体重比增加,经艾塞那肽干预后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沉积较糖尿病组减轻,心脏体重比下降(F=44.456,P〈0.05);Smad2、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蛋白Ⅰ(ColⅠ)的表达在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艾塞那肽干预后表达下降(F=20.005、57.902、14.206、144.807,均P〈0.05);Smad7以及PPARα的表达在糖尿病组较对照组下降,艾塞那肽干预后表达增加(F=22.318、39.142,均P〈0.05)。结论艾塞那肽抑制心肌TGF-β1/Smad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纤维化可能与PPARα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3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哮喘组、布地奈德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哮喘组小鼠于第0天和第14天以卵白蛋白(OVA)致敏,第24天开始雾化吸人1%OVA激发并持续28 d,建立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布地奈德组在吸入OVA前2 h雾化吸入布地奈德30 min;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于最后一次雾化结束后24 h对肺组织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运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管腔内周长(Pi)、管壁面积(WAt)、支气管平滑肌面积(WAm)、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N).将WAt、WArn、N用Pi标准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检测肺组织TGF-β1、Smad 2、Smad 3、Smad 7 mRNA表达.结果 哮喘组WAt/Pi、WAm/Pi、N/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布地奈德组与哮喘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哮喘组TGF-β1蛋白和TGF-β1、Smad 2、Smad 3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组TGF-β1蛋白和TGF-β1、Smad 2、Smad 3 mRNA的表达下降.与哮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组可显著上调Smad 7 mRNA的表达.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通过抑制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TGF-β1、Smad 2、Smad 3的过度表达.上调Smad 7的表达,从而阻断TGF-β1/Smad信号通路,明显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Smad4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法转染PFTX-5Smad4质粒至人肝癌细胞株HepG2(实验组),以转染空质粒PFTX-5的HepG2细胞为对照组,野生型HepG2细胞为空白组,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mad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及用FITC—AnnexinV、碘化吡啶(propidiumiodide,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表达差异。结果PFTX-5Smad4瞬时转染到肝癌细胞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Smad4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而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细胞CyclinD1表达明显下降(P〈0.05),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出现合成前期(G。/G.期)阻滞。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结论Smad4高表达可能通过降低肝癌细胞中VEGF的表达,抑制eyclinD1转录合成,并诱导强烈的G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对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进-步研究肝癌生长增殖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