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张炎  马艳红  杨树龙  罗展鹏 《山东医药》2009,49(20):109-110
近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用于神经修复的材料品种越来越多。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经历了神经移植、非神经组织移植、人工材料替代等阶段。本文就近年来几种热门的神经缺损修复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了解不同种类替代材料的最新进展,进而寻求一种理想的材料,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与恢复。  相似文献   

2.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修复技术的提高,周围神经修复的质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周围神经解剖和功能上的特殊性,且神经再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修复后功能恢复不够理想,各种修复方法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修复方法提高神经再生速度和质量,仍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25%~90%,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研究的进展,如神经血流量测定、神经病变超微结构和酶动力学研究,不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加深了认识,同时为针对性药物治疗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高血糖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关,因而良好地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措施。恰当地对症治疗有利于受损神经的修复。近年来,发现有多种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予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方法我院对41例周围神经缺损患者进行了自体神经移植,术后及出院后专项护理,术后6个月以上随访患者24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18例患者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效果达到优良,优良率为70.8%。结论对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的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及康复。能达到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周围神经损伤后,受该神经支配区的运动、感觉和营养均将发生障碍。临床上表现为肌肉瘫痪,皮肤萎缩,感觉减退或消失。目前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仍是临床一大难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探索用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移植修复周围神经损伤[1],但都存在伦理学或取材难等问题。近年来很多科学家开始对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进行研究。ADSCs的分离方法由Zuk等[2]于2001年首次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特征,并分析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将伴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7例纳入A组,未发生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2例纳入B组,观察A组临床特征,经χ~2检验与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将经χ~2初次检验证实有差异的自变量纳入,并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证实,合并高血压、体重指数升高(≥24 kg/m~2)、糖化血红蛋白升高(≥7%)、眼底视网膜病变均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针对合并高危因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提高警惕,并及时给予防治措施,降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周围神经疾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临床上常见的分类包括:按病理分为轴索变性周围神经病和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按病因分为感染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营养缺乏和代谢性周围神经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副肿瘤综合征、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及结缔组织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病等;按受损神经的功能分为感觉性周围神经病、运动性周围神经病和自主神经病;按受累神经分布形式或范围分为单神经病和多发单神经病.各种分类之间有明显的重叠.周围神经疾病的诊断除了依靠临床表现以外,主要的客观检查手段是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测定以及周围神经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8.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 )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一种新药,具有增强体内营养因子作用,减缓或中断周围神经髓鞘脱失,促进神经的生长和髓鞘的修复.GM主要分布在神经细胞膜,与神经重构(神经可塑性)的生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后,临床表现较为复杂,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下肢会出现刺痛、灼痛、麻木、蚁行等感觉,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临床多采用西医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由西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西医治疗方法存在的上述应用局限性使得中医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应用优势日益凸显,也使得中医治疗方法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信赖。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与病程相关,糖尿病患病10年内常有明显的神经病变的症状,神经功能检查发现60%~9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1].申捷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具有高效的神经保护和修复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脑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帕金森病等,且临床效果肯定[2,3],但对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报道较少.本文对我院应用申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老年患者进行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四肢被尖锐物品刺伤较为常见,且往往伤及神经血管。2003年3月-2005年5月,我院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锐器致周围神经血管伤5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60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治疗组31例,采用中药刺五加浸液经皮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①治疗组各临床症状好转率均在85%以上;对照组平均33.1%,P<0.01;②电生理观察治疗组正中、尺和腓总神经的SGV及ML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自身对照及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刺五加浸液经皮肤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提高正中、尺和腓总神经的SGV及ML,说明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改善神经髓鞘功能,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周围神经—肌病的诊断思维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肌病在目前的日常接诊中仍不少见。多出现受损肢体的瘫痪,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等症状和体征。也可见到一些由癔病所致的功能性瘫痪病人,其临床表现极似周围神经肌病。因此,在对周围神经肌病的诊断思维程序上应先从  相似文献   

14.
α-硫辛酸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线粒体超氧化物产生过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发病机制。α-硫辛酸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自由基,螯合金属离子,再生其他抗氧化剂,通过阻抑神经内氧化应激状态,增加神经营养血管的血流量,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神经Na+-K+-ATP酶活性等机制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多项临床试验证实,α-硫辛酸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氧化应激指标情况,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解放军第306医院内分泌科同期住院的2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伴发周围神经病变(n=97)和未伴发周围神经病变(n=115)2组。应用SPSS 23.0对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显著高于未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空腹C肽、血红蛋白和总胆红素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血红蛋白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相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1.006,95%CI 1.003~1.010)、糖化血红蛋白(OR=1.403,95%CI 1.118~1.657)、血红蛋白(OR=0.976,95%CI0.958~0.994)是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氧化应激指标(总胆红素、血红蛋白)低于2型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且具有高龄、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及胰岛功能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神经损伤后,能否尽快修复是肢体功能与劳动力恢复的关键。以往对神经损伤的修复通常采用对端缝合神经外膜的方法,效果不够理想。自1975~1976年,我们通过动物实验做坐骨神经吻合,初步掌握了神经束膜间吻合法,并解决了吻合部张力问题,而后用于临床,对17例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束膜间吻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PD患者常伴有皮肤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周围神经损伤可能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调查显示,PD患者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可达62%~([1])。周围神经损伤受累的神经纤维、病因和临床病程不同,目前尚无一致的分类标准。由于其治疗效果不佳,越来越多的运动障碍专家致力于研究PD周围神经损伤。PD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周围神经变性、炎性反应、基因易感性、神经老化、左旋多巴的应用、营养摄入和吸收不足以及机械卡压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与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与的关系。方法选取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的68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周围神经病变组,68例无周围神经病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68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用ELISA法分别测定3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用多因素相关分析法,对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与氧化应激、炎性反应之间关系进行系统化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周围神经病变组SOD、IL-1β、TNF-α、2 h PG、FPG、MDA、IL-6、Hb A1c水平较正常组,均显著偏高(P0.05)。经多因素相关分析得知,MDA、IL-6、TNF-α对初诊2型糖尿病有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均有较好的独立作用,且SOD与MDA之间呈现明显负相关。结论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均有免疫炎性与氧化应激反应参与。  相似文献   

19.
术后有效的疼痛管理是剖宫产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保障.周围神经阻滞在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方案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目前常用的周围神经阻滞方式包括椎旁神经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腰方肌阻滞、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及竖脊肌平面阻滞.不同周围神经阻滞的优势与不足各不相同,临床应用时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镇痛策略.研究表明,术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78例,根据给药途径及药物的不同分为局部治疗组、全身治疗组和对照组,局部治疗组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全身治疗组予鼠神经生长因子全身治疗,对照组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治疗4 w后,观察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单神经的神经电生理情况,评估并对比不同给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性。结果疼痛显效率、麻木显效率,均以局部治疗组最高,但是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4 w后,局部治疗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及运动电位潜伏期均明显短于全身治疗组、对照组(P0. 05),而波幅除正中神经外,均显著高于全身治疗组、对照组(P0. 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症状及神经修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