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传统五音疗法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失眠已经成为危害现代人健康的常见病,失眠与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日渐增高有关,同时患者自觉乏力、注意力涣散、精神恍惚、思维迟缓甚至情绪烦躁或抑郁等,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小剂量短时间使用安眠药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安眠药有依赖性与成瘾性,可抑制呼吸,使记忆力减退,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昏迷、呼吸抑制。除此之外安眠药还具有易产生耐受性(较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安眠药,要达到同样的效果,药物的剂量要不断地加大)和依赖性(包括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 相似文献
2.
体针配合头针治疗失眠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眠症,中医称之为"不寐".患者常见神疲乏力、头昏头痛、心悸健忘及心神不宁等症状.笔者临床采用体针配合头针治疗本病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药枕结合五音疗法治疗原发性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就诊的12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的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给予患者特制的中药药枕和五音治疗;对照组给与患者每日睡前口服右佐匹克隆片3mg。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时间为4周;比较两个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8周后两个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对比分析两个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自身前后比较,治疗后PSQI、HAMA和HAMD评分均有下降趋势,治疗前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药枕结合五音疗法与口服右佐匹克隆片均可以有效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但是中药药枕结合五音疗法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4.
头七针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顽固性失眠是困扰广大患者的常见疾病之一,在现代医学中属神经衰弱范畴,是大脑机能平衡失调引起的功能疾患.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头七针治疗顽固性失眠78例,效果显著,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头五针治疗失眠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在现代医学中属神经衰弱范畴 ,是大脑机能平衡失调引起的功能性疾患。笔者选用百会、四神聪穴治疗失眠 50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 :50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 ,以失眠为主证 ,兼有下列 8项中的 5项症状 ,并排除躯体和脑部的器质性病变 :1头晕 ,2头痛 ,3多梦 ,4倦怠 ,5健忘 ,6心悸 ,7纳差 8急躁易怒。临床分型 :心脾两虚 ,心胆气虚 ,心肾不交 ,肝都气滞。 50例中 ,男 2 1例 ,女 2 9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66岁 ,以 40~ 50岁为多 ;最短 2个月 ,病程最长 1 5年。服镇静药情况每晚靠服药维持睡眠的占65%,其中持续服药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7.
8.
自70年代开始创用头针疗法以来,在头针名称方面共有:山西头针、陕西头皮针、陕西颅针。山西稷山县人民医院从70年代运用头针治疗23种疾病;到1976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推广运用。其适应症不断扩大,治疗病种由神经抖,推广到内科、眼科,妇科及传染病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效果,并已开始用于针刺麻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40个单位应用本疗法治疗50余种病症8420例患者,其有效率为69~97%,基本痊愈为24~30%,其中偏瘫患者34个单位共治疗2917例,基本痊愈705例(24.2%),显效1013例(34.7%),有效1039例(35.6%),无效160例(5.5),总有效率(94.5%)。其中脑血栓形成及后遗症的效果比脑出血后遗症好。脑炎后遗症针刺运动区、足运感区等治疗164例,基本痊愈9例,显效21例,有效126例,无效8例,针刺胸腔区治 相似文献
9.
10.
11.
头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陕西头皮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舒乐安定)治疗,应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于治疗前后评定两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两组患者治疗后PSQl总积分及差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头皮针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陕西头针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陕西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及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陕西头针对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情绪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头皮针治疗中风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丘脑痛患者58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9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头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头皮针针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评估1次,以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 MPQ)和临床总有效率作为疗效评估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周后治疗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2.41%。总有效率经χ2检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构成比较经非参数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表明两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与头针联合使用能明显减轻丘脑痛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头皮针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30例失眠患者均采用针刺配耳穴的治疗方法。结果:痊愈18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结论: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头针加体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加体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为头针加体针组,对照组为单纯体针组。运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和修订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进行测评并观察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0.0%和83.3%,对照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0.0%和76.7%,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加体针治疗血管性痴呆有很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MMSE、HDS-R)、非认知功能(ADL)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7.
荆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6):120-121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各种方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可靠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文献进行综述。[结论]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有显著疗效,但临床中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头针抽提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抽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采用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及MBI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及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头针抽提法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普通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以1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然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精神疾病治疗效果标准修正草案》中有关失眠的疗效标准判断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的评定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PSQI中各因子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