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对肺癌合并肺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原发性肺癌并发肺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消炎、祛痰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以化瘀通脉注射液治疗,15天为1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凝血物质、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化瘀通脉注射液对肺癌合并肺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活血化瘀法可以有效改善肺癌合并肺感染患者免疫功能、血瘀状态和肺功能,促进肺感染的痊愈。 相似文献
2.
益气活血方对房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方在房颤抗凝中的疗效。方法:两组均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华法林,治疗组再加用益气活血方(党参、麦冬、黄芪、葛根、丹参等),同时观察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抗凝达标时对应的华法林剂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INR短期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提高INR达标率P<0.05;INR达标情况下,治疗组华法林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APTT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益气活血方对房颤患者有较好的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中药对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天的心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全心射血分数(GEF)、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治疗后需继续进行强心治疗的患者例数。结果:治疗组患者的CI、MAP、GE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CVP、ELWI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组经治疗后需继续进行强心治疗的患者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部位皮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探讨在最短时间内有效促进皮下血肿吸收的新方法。方法:将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部位形成皮下血肿的患者经评估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4例采用硫酸镁湿敷治疗,治疗组13例给予中药塌渍配合复元活血汤内服治疗。每日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疼痛、血肿消退的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在14d后,皮下血肿治愈率分别为57.1%和92.3%,疗效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塌渍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皮下血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瘀法对早期实验性骨折愈合中BMP-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对早期实验性骨折愈合中骨组织BMP-2表达的影响。探讨活血化瘀法是促进早期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取8月龄健康SD大鼠56只,雌雄不拘,体重220±20g,随机为分模型组和活血化瘀组,每组各28只,所有实验用鼠均造成左侧桡骨骨折模型。术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活血化瘀组给予复元活血汤。分别于造模后第3d、第7d、第10d、第14d,分4次处死大鼠(每次每组处死大鼠7只),取材、处理,对模型组和活血化瘀组标本进行BMP-2-DBA显色计数观察和常规HE染色骨痂厚度的比较观察。结果:造模后第3d,模型组和活血化瘀组在骨痂厚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第7、10、14d,复元活血汤组骨痂厚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造模后第3d,模型组和活血化瘀组标本在镜下的BMP-2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第7、10、14d,活血化瘀组标本在镜下的BMP-2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能增加早期实验性骨折动物模型的骨折断端局部骨痂厚度,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骨组织BMP-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瘀除湿方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化疗组24例,采用化瘀除湿方配合化疗(NDP80mg/m2静滴,第1天;5-Fu500~750mg/m2静滴,第1~5天。);单纯化疗组24例,单用化疗。21天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结果。比较各组化疗前及化疗2周期后空腹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CD1+6CD5+6)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1)化疗前食管癌患者CD3+、CD4+、CD4+/CD8+、CD1+6CD5+6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8+高于健康对照组;(2)单纯化疗组化疗后CD3+、CD4+、CD4+/CD8+、CD1+5CD5+6较化疗前降低,CD8+较化疗前升高,而联合化疗组上述指标较化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3)两组近期疗效相当(54.16%,58.33%)。结论:化瘀除湿方可减轻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免疫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复元活血汤治疗痔科术后并发症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治疗痔科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复元活血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本症150例。结果:总有效率98%。结论:本方运用于痔科手术后有通便,缓痛,止血,消肿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胃癌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采用一般营养支持疗法;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分别比较治疗前后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血常规及生活质量卡氏(Kamofsky)评分改变.结果:治疗28天后观察组NK、CD3+、CD4+细胞数明显升高,CD8+细胞数减少,CD4+/CD8+比值明显升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亦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卡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1).对照组治疗后CD3+、CD4+细胞数呈降低趋势,CD8+细胞数相对增加,CD4+/CD8+比值降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卡氏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应用于胃癌晚期患者,能够改善患者血红蛋白及免疫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中药汤剂。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H s-CRP)方面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降低H s-CRP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心电图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确切,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健脾益气法对晚期胃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健脾益气对晚期胃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对症支持同时加用中药益气健脾,随证加减。对照组25例,仅对症支持。结果:观察组临床症候改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CD 4+对照组治疗后下降,观察组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NK细胞观察组治疗后有所升高,对照组治疗后有所下降,治疗后NK细胞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健脾益气中药配合加减,能提高生存质量,改善中医症候,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1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类中成药(黄芪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参芪片和血塞通胶囊),连续12周。测定2组介入治疗前后心脏彩超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和室壁运动指数变化.结果:2组术后12周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室壁运动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明显改善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其效果随服药时间的延长而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联合健脑益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8例(益气活血化痰法联合健脑益智颗粒),对照组51例(健脑益智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的认知功能评价采用简易只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 75%(45/48),对照组为87. 50%(42/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及V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联合健脑益智颗粒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红细胞输注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做过免疫功能检测的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分析其免疫功能的各项指标(抗体Ig G、Ig A、Ig M、Ig E,补体C3、C4,T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患者Ig A、Ig M、Ig E、C3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CD4阳性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或P0.01),Ig G、C4水平及CD3、CD8阳性T细胞数量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输注红细胞对肿瘤患者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补体系统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联合康复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益气活血方+康复锻炼)48例,对照组(康复锻炼)48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能力(Fugl-Meyer评分)、平衡力评分(Berg Balance Scale,BB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BS及BI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认知障碍、失语及吞咽功能障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力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不全,笔者采用我院制剂参希胶囊门诊治疗40例肿瘤患者,结果改善了免疫功能,提高了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运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对照组运用西药法莫替丁治疗,并观察疗效及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聚积指数及血细胞比容。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6%及86%,均高于对照组的30%及66%(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聚积指数及血细胞比容指标都下降,治疗前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结论: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药能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肺心病缓解期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将40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予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香丹注射液40ml静滴,并加服益气活血中药.两组均15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5%、62.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是治疗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化浊解毒、健脾益气法对艾滋病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CDC确认的艾滋病前期患者29例,给予化浊解毒、健脾益气法治疗6月,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积分,生活质量,CD^4+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积分下降,其中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4例,有效率86.2%。表明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生存质量,稳定患者的免疫功能。结论:化浊解毒、健脾益气法对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生存质量,稳定患者免疫功能等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